第54章 会试一甲

A+A-

    三月末的金陵城春寒料峭,这几日下了点淅淅沥沥的雨,似乎更冷了,就觉得那湿冷的风一个劲的往骨头缝里钻。虽然天气阴冷,但是贡院门口却挤满了人。今天是会试放榜的日子,很多人早早就过来了,人山人海的簇拥在一起,似乎连阴冷潮湿的天气都暖和起来。

    &p;qt;哎,都挤什么呀,中不中自己心里没数吗?凡是上那金榜的,都是花了大价钱的。没花钱的,看了也中不了。&p;qt;一个年轻人一边看着拥挤的人群,一边无奈的发泄着怨气。

    &p;qt;哎,考都考了,还不来看看,看一眼皇榜也死心了。&p;qt;另一个人面上笑嘻嘻的。

    &p;qt;快快快,来了,来了,贴皇榜的来了。&p;qt;人流往门口涌去,几个人提着木桶,开始刷浆糊贴榜。底下人声鼎沸,一声声:&p;qt;看到没?看到没?有我的名字没?&p;qt;

    乌泱泱的人群,如潮水般一波波散去,一波波又涌过来。有的人开怀大笑,有的人摇头叹息,还有的人痛哭流涕,总之是几家欢喜几家愁。

    方老板父子俩也来了,方书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挤入人群中,挤了好久,终于被人群架到了皇榜前。他一个个名字看下去,看了一遍又一遍,就是没看到&p;qt;方书&p;qt;两个字。方书长叹一口气,顺着人潮涌了下去。

    &p;qt;怎么样?&p;qt;方老板一脸期待的看着儿子。方书低下了头,随后又摇了摇头。

    &p;qt;哎,没中就算了,科举能是容易考的嘛,你看别人还考到头发花白呢。&p;qt;方老板安慰着儿子。

    &p;qt;爹,我不想再考了,科举如此黑暗,儿子还不如回去种地呢。&p;qt;方书一脸愤恨。

    &p;qt;好了,走吧,不要乱讲话,心祸从口出。&p;qt;方老板拉着儿子走了。

    一个年轻人看着方家父子离去的方向,也忍不住叹了口气,向旁边的人问道:&p;qt;你中了吗?&p;qt;

    &p;qt;没有。&p;qt;那人失望的摇摇头。

    &p;qt;我今天问了我们蕲州的十几个人,没有一个人中的。&p;qt;那年轻男子眉头紧锁,一脸凝重。

    &p;qt;不会吧,有几个有钱的少爷,不是买了考题吗?&p;qt;

    &p;qt;买考题的那几个也没中。&p;qt;

    &p;qt;这就怪了,我听渝北的举子们也没有一个中的。&p;qt;一个男人的声音轻飘飘的消散在寒风里,淹没在人流中。

    空阔的大殿里暖烘烘的,不由的让人起了睡意。杨公公拿着火钳子又加了块兽金炭放入火盆中,火苗瞬间摇晃了下,又渐渐的泛起了蓝幽幽的光。

    &p;qt;工部尚书谢志要告老还乡。&p;qt;皇上低沉的声音想起,又微微思索道:&p;qt;他不是还有两年吗?这么快就要急着撂挑子了。&p;qt;

    &p;qt;皇上,谢大人今年也六十多岁了。&p;qt;杨公公面上漾着笑。

    &p;qt;哎,罢了,要还乡就还乡吧。六十多岁,那胡庸不也六十多岁嘛,人家年前还让妾生了个大胖子呢。&p;qt;皇上嘴角一抹笑。

    杨公公面上笑的略带尴尬了,赶紧岔开话题:&p;qt;皇上,太子爷的文章交上来了,要不您瞧瞧?&p;qt;

    &p;qt;是吗?景荣还挺快的,那景玉呢?&p;qt;皇上抬起眼眸。

    &p;qt;二皇子的暂时未交上来。&p;qt;杨公公躬身回答。

    &p;qt;你去丽妃宫里一趟,让景玉不要有太大压力,他才十岁,景荣都十五了,文章比不过景荣也是必然的。&p;qt;

    &p;qt;是,皇上。&p;qt;杨公公迈着碎步退下了。

    后宫里,丽妃已经将文章准备好了,母子俩都凝神看着那个锦盒。丽妃又看看景玉,只觉得自己的儿子哪点不如太子,他不过是早生了几年罢了。

    &p;qt;景玉,我的儿,听母妃的,我们要步步为营,每一步都要走好,一步步下来,你父皇自然眼里有你。&p;qt;

    景荣只是低着头,也不讲话,心里却默念着三叔的话:&p;qt;景玉,你是大梁皇子,凤氏血脉,要有自己的坚守和骄傲,不要被妇人之见所误。&p;qt;

    &p;qt;景玉,要是从前我也不做他想,可是今日不同往日,你争一争是可以的,你父皇心里看重你,你可不能让他失望啊。&p;qt;丽妃苦口婆心的劝着儿子。

    一个宫女匆匆过来,向丽妃低语了几句。丽妃立马坐直了身子,换上了一副庄重的面孔。

    杨公公迈着碎步过来了,赶紧向丽妃请安。丽妃笑意盈盈的看着杨公公,柔声道:&p;qt;杨公公,这大冷的天,你怎么过来了?&p;qt;

    &p;qt;回丽妃娘娘的话,皇上特地让老奴过来带个话,二皇子的文章啊,不要着急,不要有压力。二皇子才十岁,不要想着和太子爷比较,毕竟太子都十五了。&p;qt;

    &p;qt;看公公您的,景玉哪敢和太子比较啊,不过着急是真的,这几日景玉孩子茶不思饭不想,就想着把文章做好,早早的呈给父皇看。&p;qt;丽妃眉眼都是笑意。

    &p;qt;虽然太子的文章已经完成了,但是二皇子的还是可以再宽限几天的。&p;qt;杨公公一张老脸上笑的起了褶子。

    &p;qt;不用宽限,我们景玉已经最好了,昨日里写了一宿,今天终于写好了,我正要让他给皇上送去呢,杨公公既然来了,就顺便带回去吧。&p;qt;

    &p;qt;好好好,皇上肯定会很惊喜,还特地让老奴过来宽慰二皇子,没想到二皇子早就完成了。&p;qt;杨公公恭敬的接过锦盒。

    &p;qt;公公过奖了。&p;qt;景玉十岁的脸上满是谦虚而又略带尴尬的笑意。

    &p;qt;那老奴就先去皇上那复命了。&p;qt;杨公公恭敬的退下了。

    明黄的宫殿里,皇上看着太子爷和二皇子的文章,面上不由的一抹笑意。会试三甲的文章他也看过了,虽然两位皇子的文章不能三甲的文章相比,但是能写成这样,已经委实不错。

    &p;qt;和三甲比,景荣和景玉的文章还是差了点意思啊。&p;qt;皇上虽然心里觉得儿子们的文章不错,但是嘴上还是谦虚的。

    &p;qt;皇上,毕竟太子和二皇子才十几岁的孩子嘛,能写成这样已是佼佼者了。&p;qt;杨公公心翼翼的应对。

    皇上心情大好,有意在臣子面前显摆下皇子们的文章,便吩咐杨公公将两位皇子和太傅们叫来。不多会,两位皇子随着太傅过来了。皇上将一甲的文章递给两个儿子,让他们好好读读。随后,他又将两个儿子的文章递给两位太傅。让他们批评指正。

    景玉看完新科状元的文章,忍不住憧憬道:&p;qt;父皇这文章写得真是太好了,儿子真是仰慕不已,真想看看谁能写出这样的好文章。&p;qt;

    &p;qt;是啊,父皇,这几篇文章写的真好,儿子也是心向往之,倾慕不已。&p;qt;太子爷也随声附和,

    太傅们看了皇子的文章,又看了一甲的文章,也连连称赞道,&p;qt;皇上,能写出这样的文章,非名儒大家不可呀。&p;qt;

    &p;qt;那以两位太傅所见,景荣和景玉的文章和一甲文章相比,差在哪里呢?&p;qt;皇上瞧着下面的两位老人。

    &p;qt;皇上,以老臣之见,两位皇子的文章并不差,只是年纪尚幼,少了些见识而已。&p;qt;一个太傅很会拍马屁。

    不过拍马屁这招很管用,人人都喜听好话,皇上自然也不例外,本来就对自己两个儿子的文章很满意,再听太傅这么一,就更满意了。

    &p;qt;少了些见识,太傅所言甚合朕意。朕也想看看今年的一甲有何见识,你们两个不是想看看谁能写出这样的文章吗?那我们今日就看看。&p;qt;

    &p;qt;皇上,这会试一甲殿前奏对,可是头一遭啊。老臣今年也跟着沾光了,看看这一甲三人是何方神圣!&p;qt;另外一个太傅一脸喜色。

    &p;qt;好,那就召会试一甲殿前奏对。&p;qt;皇上金口玉言,召见会试一甲。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