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5章 诛心

A+A-

    第55章诛心

    凤羽杉和太子爷分开回金陵,就是为了低调避嫌。阳澄江决堤不是事,他此次回金陵实在是大功一件,可是功高震主是大忌,所以他低调的像是去河阳玩了个泥巴一样,摸黑回到了魏王府。

    凤羽杉一到金陵城,就听到了各种颂扬他的段子,什么魏王身先士卒和将士一起负薪决河,什么魏王是大梁护国城墙,上马能战,下马能治,更有甚者,魏王沉璧阳澄江,像一条蛟龙一样跃了出来。

    魏王心下大惊,这“龙”可是随便用的,便连夜写了一道请罪的折子递了上去,总结了几条在治理水患时的失误之处。皇上看着满桌的奏折,都是颂扬魏王的丰功伟绩的,除了魏王自己请罪折子。

    “老三就是这点好,知道收敛。”皇上满意的点头,又看着杨公公道:“听丽妃,有个宫女跟着太子出宫了。”

    “是,皇上,不过,太子爷一回宫,就将她打发到太后宫里了,她虽然护主心切,但是不听命令,就把她送到太后宫里了,让太后管教管教。”

    皇上又满意的点头,笑道:“太子还算懂事。”杨公公心的低头笑着,额上的汗又快滴下来了。

    第二日早朝,凤羽杉早早的过来候着。刑部尚书张孝正一向也来的早,看到魏王拱行礼道:“魏王力挽狂澜,辛苦。”

    凤羽杉垂眸瞧着张孝正,压低声音道:“尚书大人,本王连夜上了请罪的折子。”

    张孝正眼里一惊,凤羽杉淡然的笑笑,若有似无的了两个字:“捧杀”。张孝正心下大惊,良久又深深的叹了口气。

    “上朝。”新的一天在杨公公悠长的声音中拉开了帷幕。

    皇上端坐在朝堂上,漫不经心的道:“朕这两天接到的折子,都是有关魏王和太子的,全都是夸赞的,朕很欣慰!兄弟儿子都很争气,很好!不过呢。”皇帝画风一转,沉声道:“魏王也有道折子,倒是请罪的,是自己在河阳犯了很多错误,错估了形势,导致堤防工期加长,要朕惩罚。”

    “皇上。”礼部一个新上任的官员率先出列,“皇上,魏王纵然有错,但是魏王护住阳澄江堤防,就是保住了金陵城,实在是功大于过,于情于理都应该奖赏。”

    “是啊,皇上,当时形势紧急,纵然有料错,也是情势所迫,魏王亲入阳澄江,以身犯险,实在是不应该惩罚啊。”众大臣议论纷纷,还有很多大臣“是是是”的随声附和。

    “皇上,臣弟以为,魏王不但不应该惩罚,实在是应该重重奖赏啊。”淮王也拖着病体,身残志坚的上朝了。

    众大臣都不解的看着他,怎么回事?淮王这改邪归正了?开始和魏王和解了?看来这趟赈灾还是有收获的,磨炼磨炼就是好,起码知道是非对错。

    皇上饶有兴趣的看着这个脱了一层皮的二王爷,笑道:“淮王高见来听听。”

    “回皇上。”淮王艰难的行了一个礼,“臣弟当时正在河阳赈灾,阳澄江决堤,眼看着就要水漫河阳,连金陵城也要不保。众人死守不住,在这千钧一发之际,魏王纵身跃入阳澄江,沉璧江中,与河神定下盟约,然后又似一条蛟龙跃出水面,在阳澄江中朗声道,我大梁与河神定下盟约,若阳澄江永绝水患,我大梁世代供奉。”

    淮王用尽力气出这段话,像书先生一般,的抑扬顿挫,感情饱满。皇帝眼里一抹寒意,百官中的一老者微低着头,嘴角一抹不易察觉的笑意,此人便是丽妃的父亲,吏部尚书赵硕。

    朝堂上静默着,像是文武百官都忽然失了声,甚至连呼吸都没了。忽然一声暴喝,刑部尚书张孝正一步上前,怒道:“淮王大胆!你魏王是蛟龙,那置皇上于何地?又置魏王于何地?实在是用心歹毒,其心可诛!”

    “我,我,我。”淮王忽然结巴了,实在是未料到刑部这个老匹夫怎么老是死磕他?上朝之前,木玉再三嘱咐,让他一定要魏王似蛟龙跃出水面,他自然知道木玉的意思,所以才拖着病体来上朝。没想到被张孝正这个老匹夫截杀了,实在是功亏一篑。

    “本王也只是听。”淮王强行怼了一句。

    “听?那就是未亲见,既然未亲见,如何又魏王似蛟龙出水面?你这是离间,使皇上和魏王兄弟失和,坏我大梁根基,实在是歹毒。”张孝正怒目而视,哆哆逼人。

    他本来就憋着淮王的火,让人去河阳搜集淮王的证据,好不容易抓到了淮王下毒害端木容与的把柄,没想到让那个下毒的人给跑了。后来淮王又病了,想作恶也没会,所以张孝正觉得自己很亏很憋屈。

    “本王了,本王是听,那些个贱民魏王似蛟龙,不是本王的。”淮王气急败坏。

    “哼,贱民,我大梁子民不分贵贱!庶民不知礼,可是你身为王爷,当知天下只有天子才能称之为龙,你却称魏王为蛟龙,所谓何意?你自己心里清楚!难道是淮王在河阳赈灾赈的,不知道礼数了吗?”

    “你,张孝正!你放肆!”淮王怒目而视。

    “皇上!”张孝正对着那高高在上的人一拱,朗声道:“皇上,请恕微臣殿前失仪,微臣实在是看着淮王病成这样,不适合上朝,连真龙都分不清了。”

    “嗯。”皇上微微点头,沉声道:“淮王还是回去将养两天吧,赈灾也辛苦了,身子又病着。”

    “皇上,”淮王一脸委屈,好的要为君分忧的,

    “下去。”皇上面色一沉,淮王只好拖着病躯离开了大殿。

    “魏王也辛苦。”皇上的面色缓和下来,“你在折子中提到要设立“堤防巡查官”一职,很好,就按你折子中的去办,交给吏部吧。”

    “是,皇上。”赵硕恭敬领命。

    “还有。”皇上顿了一下,“太子遇刺的事情,你们都知道吗?”

    “太子遇刺。”百官低头议论纷纷,知道也只能装不知道。

    “魏王已查明是拓跋氏所为,兵部,注意西北各部族的动向,看来大家都安生日子过多了,都想再打几场仗。没事,我们大梁奉陪。”皇上面上是冷冷的笑意,兵部尚书赶紧低头领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