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工具人庶长子十三
那天殷婉静从燕王府回到自家的时候, 就见丈夫和弟弟面对面盘腿坐在炕上,而一儿一女就在炕里边,脸贴脸,盖着被子睡得正香。
亲弟弟帮着带孩子, 比把孩子们交给孩子他爹更让她放心。
唐预喝得不少, 眼神迷茫, 话还有点大舌头, 不过这不影响他认出妻子。
他放下酒杯,“媳妇,舅子太好了, 知道得真多, 我……醍醐灌顶……呜, 呕……”话没完, 他捂住嘴, 连鞋子都来不及穿, 就一溜烟儿地跑出去了。
殷婉静目送丈夫飞奔出门, 还笑道, “看吧,就知道他有分寸, 没喝醉。”
跟弟弟相处了不过六个月, 感觉起来却像是一起生活了十六年的姐弟。殷婉静自知自己是个非常难讨好, 很不容易和人交心以及生出亲近感的那种人, 所以她才服气,深信血脉的力量。
尚晖道:“姐夫的酒量真的差。”
殷婉静瞄了弟弟一眼,“你喝了多少?”
尚晖回望着她, “别告诉爹娘。”
殷婉静想了想实在道:“你不病倒我才不多嘴,你病了那就怎么都瞒不住。”
尚晖抱拳笑道:“谢了。”
姐弟俩相视一笑, 不一会儿姐夫唐预回来,继续起蒸汽机改进……尚晖发现他姐姐对蒸汽机原理门儿清,甚至最初的几项改进,都是他姐姐的建议。
在任何时代,科研都是个烧钱的事儿。
作为燕王夫妇的大女儿,殷婉静无疑有一份极其庞大的嫁妆,而且她还是个投资经营方面的好手,更早早就看到占了丈夫大半闲暇时光这东西的价值。
有妻子支持,唐预“单独斗”自行埋头研究了不到十年的蒸汽机,这不,就要出成果了,还是改进版的成果。
和姐姐姐夫告辞,尚晖回到家里的时候,从内侍口中得知燕王夫妇都没睡——父母在特地等他,这种晚归进门家人就坐在沙发上等的感觉实在不错,他便奔向正房向父母道声晚安。
天气转暖,燕王夫妇也不再见面就摸摸儿子额头看看他有没有发烧,燕王更是想着赶紧问话,问完回屋歇着去。
“听你姐夫折腾好些年的东西有了眉目?”
“父王,您都掏银子帮衬了这么久,”尚晖笑问,“真要我?”
燕王亦笑,“你我听听。”
“博闻多识”和“倾国倾城”一样,人设稳若磐石,尚晖知道自己话的分量,“前途无量。”
暂且不蒸汽火车这个必须有皇帝力挺才有可能实现的大项目,只各家弄个水泵建个锅炉房都是顺手的事儿,保准谁用谁知道。锅炉房能在京城普及,蒸汽机就可以往大纺织作坊和矿场里应用和推广了。
对蒸汽机的便利有所了解后,服皇帝不要太简单:天下太平,土地兼并加地少人多,富裕的劳动力必须有个去处。
反正尚晖三言两语服了他便宜爹娘,不过慎重起见,燕王还是希望家里用上锅炉房之后再看一看。
第二天起尚晖装模作样地闭关了……一天半,就捣鼓出来了一套图纸。
姐夫唐预算是半个行家,看完以后惊为天人,只看丈夫反应,姐姐殷婉静就强烈要求自家也要第一时间配一套。
于是宫宴之后,安王世子接到尚晖的请帖上门做客时,亲身体会了一下“开水龙头就能有热水”的新式澡堂子,之后兴致勃勃地围着全新的锅炉房转了好几圈:目前还不涉及高压,所以整套设施比较安全,最大的“隐患”就是烫伤。
可没有锅炉房,就是在厨房烧水,也不免烫伤不是?
尚晖一瞧,果然有门儿,果断拉着这个伙伴到姐姐姐夫家,去参观一下原型机。
从接受精英教育长大的安王世子对蒸汽机原理消化良好,“这生意做得!”
尚晖初步了解过这个伙伴的数理化水平,干脆给他再科普了一下蒸汽机目前能在哪些行业立即得到应用。
矿场那是皇帝的自留地,安王世子才不信尚晖会在太岁头上动土,但纺织……安王府的棉田面积可是仅次于皇帝,偏偏他家出产的大量棉花因为人手不足的缘故没法儿自己纺出来。
在这个朝代,爵位不同,能拥有的土地和佃户数目也不同,上限都有明文规定。若是皇帝掌控力不足,这规矩不是一纸空文,大家也就睁一眼闭一眼,但现在坐在龙椅上的皇帝眼里可不揉沙子。
燕王府出技术出人,安王府出原材料和厂房,两家联手弄个超大纺织工坊,安王世子坦诚道,“我得回家跟长辈们商量一下,不过不管他们同不同意,我都乐意跟你合作。”
谁都不嫌弃家底足不是。
这么做可能稍显功利,但农耕文明往工业文明转型显然不能一蹴而就。尚晖下场参与,无非就是亲自竖立一个典型一个标杆,那就是搞科研搞发明创造,绝不只是士大夫的业余爱好,而是搞得好了能有相当惊人的效益,不单单只有经济效益的效益。
估计等到了男女主长大,成为科研主力,乃至于工坊成规模,不得不默许一定程度的职业教育的时候,从上到下都能对科学技术投入保持一定的热情。
再现在就开始赚钱,也能给男女主多攒点“可劲儿造”的资本。
送走安王世子,姐夫唐预非常欣慰地拍了拍舅子的肩膀,“之前花掉的银子没白费。”
殷婉静也诚恳地道谢,“以后不愁没人分担,还大有赚头。”她是真地松了口气,可以不用像以前那样开源节流,日子能过得松快些,甚至过阵子可以开始给一儿一女攒家底了。
这个想法在脑子里一闪而逝,殷婉静就让丈夫拉住了双手,并听丈夫轻声道,“苦了你了,我对不起你,幸好……”
殷婉静也眼眶微红。
尚晖见状立即告辞,把时间和空间留给志同道合又情投意合的夫妻俩,跟安王世子一样回家找爹妈报告好消息去了。
燕王妃毫不客气地夸奖起儿子,“我就知道咱们儿子什么看在眼里。”
燕王故意道:“我眼睛不瞎,婉婉回来的时候衣裳首饰都不如以前。”
尚晖肯定要替姐姐姐夫话,“蒸汽机主要由白铜造,姐姐没变卖陪嫁的铺面庄子,已经是持家有道。”
和古时候的蓝星一样,白铜在这个时候是拿来铸造铜钱的。他又提醒燕王,“在弄出什么大动静之前,父王还是告诉陛下一声。”
燕王点了点头,“这是自然。”安王家种棉花的庄子所在的省份,因为多山且土地不算肥沃,是著名的地广人稀之地,与沃野千里人口稠密的中原江南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个时代的统治者照样明白就业的重要性,纺织又是出名的劳动密集行业,而且不像盐铁丝毫不沾忌讳。
皇帝自然龙颜大悦,在尚晖的纺织机刚搭出个架子的时候,就明示好兄弟燕王:纺出来的棉布内务府会帮着收购。
却蒙璋在韩家越来越待不住:跟明明感情有限的亲人虚与委蛇,炼虚期的她实在没这个耐心。
尚晖干脆上门接人,两个人一起用“在人们接受能力以内”的速度和效率整出了一台蒸汽纺织机。
在“请皇帝来家访”和“在宫里现场给皇帝装配”之间,尚晖和团队成员们——包括蒙璋、姐姐姐夫还有安王世子等,商量了一下,大家众口一词地选择了后者。
实际上,纺织机方便拆解装配以及运输非常必要,因为本朝最大的冶炼厂位于京郊……关键部件不管你愿意不愿意都只能在这家皇帝直属的厂子里加工制造。
于是姐夫唐预在宫里迎着皇帝阁老以及一众宗室勋贵和堂官大佬们或殷切或好奇或怀疑的目光,站在阳光下亮闪闪的蒸汽纺织机之前圆满完成了讲解和答疑。
尚晖深信皇帝已经对他这个大侄子印象深刻到不能再深刻,这样出头的好机会正该让给自家姐夫。
纺织机连半自动都搭不上,只是因为加了蒸汽机,使用起来更省力也更高效,有熟练工操作,出产棉布质量也比较稳定。
成本核算是蒙璋做的:成本低于传统纺织方法织就的棉布亦毫无疑问。
皇帝手里拿着现场织就的一截细密棉布,端详良久,心里已经在思量该怎么奖励这些功臣。
不与民争利,赏罚分明都是皇帝一直以来的行事准则,他看向燕王的女婿唐预:资历再熬几年,工部尚书就是他的了。
而他给尚晖的体面则是……尚晖和蒙璋结婚的当天,他和皇后以及所有皇子公主全员出席。哪怕帝后来了就走,也足够荣耀了。
大婚现场,风头让帝后抢了,尚晖还挺高兴,“注意力不在咱们身上,省了咱们多少事儿。”
“我就喜欢这样的帝后,”蒙璋自己揭开了盖头,“多体贴呀。”
与此同时王府正院,燕王夫妇固然疲惫却很是高兴。
燕王妃道:“咱们儿子有日子没病过了,咱们也能盼着好消息早点来?”
燕王笑道:“咱们儿子是个爽利人,兴许这就成了呢。”
嗯,燕王真铁口直断。
尚晖和蒙璋当然是顺其自然,然而他们俩也没想到会这么“顺利”。
作者有话要:
这个故事也没几章啦。
下个故事是绊脚石老太爷,穿书女要大显身手搀和进夺嫡,结果把整个家族给赔进去的故事,再下面是架空年代文里的渣男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