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注定的结局
那一天容忆在c班把话的很直接,甚至可以是直接把目前国内爱豆市场很多事情,较为含蓄的透露出了一些。而且
“哥,我劝你不要对这些孩子太过上心,作为导师我们尽好自己的责任把该教的教了就行。”
主题曲考核视频检查结束后,容忆看着自家师哥的那明显开始黑脸的状态,想了想最终还是决定在录制结束后,去找到对方谈了谈。
她也是导师,虽然因为是后加入的关系,练习生们的初评级考核她只有在节目上线后,在视频上看到的那么一丢丢,对于练习生们正式进入节目组时的底子,她看到的并不算完整,所以她的评价更多的也只会是基于这一次主题曲视频考核的结果,但是遗憾的是她只能
“有表现好的,但是平均水平很多表现真的相对一般。”
这是她一早就已经预见过的,不是这些男孩儿不好,而是对于她们这些已经看遍习惯了kpp那边,成熟市场下产物平均标准的人来,突然到一个刚刚起步的市场,看到在这个市场上的标准下也还没有培养完成的新人时,那种感觉其实真的很微妙。
这一点容忆在当时参与到节目组赛前选拔面试的时候,就有过这样的一种感觉,所以她有心理准备,再加上她当时看的是进组前练习生面试的关系,所以对比下来她会比pd更容易接受,而她们的这位pd容忆只能是他看待事情的标准本身就不同。
都是在一个公司练习出道的艺人,虽然练习时间,还有出道时间她们两个都有很大的出入,但是出身同一公司,容忆也能够判断的出他在看待这些事的时候,重点在意的是什么。
“努力!”
很简单的两个字,但却是对于这个曾经被称为“练习生之神”的“疯子”而言,确实是最能够体现他性格,以及观念的座右铭。
在他的眼里,哪怕基础一般,三天的时间努力了,不跳的多好,至少舞蹈动作应该是可以顺下来,并且至少只要三天一直在听,歌词肯定是记得住的。因此他才会对那些舞蹈跳的乱七八糟,然后歌词还总唱错,或者干脆不唱的练习生那么生气。
因此在他看来他也是属于资质平平的那种,但只要够努力,总能够产生成效,只是他没有想到的是他眼中的“努力”本身就是一个“特例”。
资质平平却能够靠努力硬是在一帮天才中脱颖而出杀入出道位,这种人是少见的,甚至句不好听的她们pd这种准确来不能是努力,应该是在“玩命”。
他知道自己想上舞台,想在舞台上成功,所以他拼命的在努力,然而在不知不觉间或许是因为pd这个特殊身份的关系,在担上了“领路人”这样一个定位后,他有点儿过于投入并把眼前的这些练习生代入到了自己当年的经历中,所以他在严苛的同时,他的情绪也会特别容易波动,但是问题的关键是
容忆:“你觉得他们之中有多少人是想做偶像,或者是未来真的会做唱跳歌,甚至标准再低一点单纯就是做跟音乐有关的工作的?”
公司天台上,容忆看着这个今天已经在清楚有镜头存在的情况下,发了好几次火的师兄,想了想终究还是出了这个残酷的答案,而与此同时同时她也在注意到对方突然一怔的表情后,苦笑了一下然后继续道:
“市场是不一样的,虽然我们这种kpp出身的偶像歌,在出道后都吃到了不少华夏粉丝这边给到的各种“销量福利”,可是即便是这样我们在音乐唱片市场上,所吸收到红利的范围,也大多是出于那一片kpp粉丝圈的粉丝。”
容忆:“这些粉丝因为对kpp这个海外市场涉猎比较多的关系,所以相对的也会更加容易适应偶像市场的文化,但是对于华夏市场的大多数人而言,kpp的那一套其实是很难完全成立的。至少抛开别的不就单收益,我们都华夏市场给到的收益更高,但是与此同时两边市场,偶像获得收益的主要领域却完全不同。”
容忆到这里停顿了一下,她知道作为比她还要更早开始华夏发展计划的前辈,她这位师兄在这几年的经历下,不可能不知道容忆想要的额是什么意思。
不赚钱啊,偶像歌不赚钱,或者更准确的是“做音乐不赚钱”啊!
华夏市场很大,但是为什么华夏市场明明有世界前几的市场容量和面积,却在国
际音乐市场上根本排不上号,究其根本有一个非常重要的原因,就是华夏的消费者在面对因为市场的时候,普遍认为听歌是不应该花钱,甚至当一首歌收费的时候,还会反问这首歌“为什么会收费”,或者“为什么要收费”。
这是一个对音乐市场极其致命的关键,以及于在这样的环境下,很多歌真的是跑综艺,上节目赚钱来“养”自己的音乐梦,甚至很多唱片公司在选择歌的时候,除了歌本身的唱功外,也开始越来越在意这个“歌”的外形等其他客观因素。
虽然这些客观因素本身在意一下是对的,甚至是她们司马家更是有“颜值高是进公司前提”这样的法存在,但是问题的关键是现在很多国内的唱片公司重视这些的原因,是在看她的自身条件,能否在其他领域例如“电视剧,综艺真人秀”方面获利,这样初衷就完全不一样了。
做音乐赚钱太慢,甚至很多时候在国内完全是“赔钱做音乐”这样的大环境对于歌的发展本身就是一种劣势,就更不要本身在唱功上就普遍会相对弱势的偶像艺人了。
有那个时间让他们努力训练,出唱片还不如直接把人丢去上几个综艺,演个套路性质要求不高的偶像剧,届时名气起来的在接几个代言,炒炒cp,一波又一波鲜肉的更替,怎么看都比正经做“唱跳”要赚钱多了。
你好好练了唱跳,到最后可能都跳不了几次,这样的训练做起来有意义吗?别国内的经纪公司,就是容忆自己在看到其他项目的收益的时候,都会有种容易理念松动的感觉。
差距太大了,这就是现实。别的不就看看现在国内比较活跃的歌,有几个90后,又有几个90后是有真正能够正正经经有被大众普遍接受认可的代表作,能完全靠专辑演唱会赚钱的,没几个,甚至白了就是现在他们两个正站在公司天台上的,算是偶像艺人中的佼佼者也一样做不到。而且
“哥,我就这么直白的跟你吧,这个选秀节目开播后的热度,我相信你也已经看到了,照这样下去,这个节目最后出道的九个人一定会火,但是这个出道的团,即便出道的几个成员都想要
维持,我估计也只会是一个名存实亡的空壳罢了,因为跟九个人凑在一起两年能赚到的钱比起来,分散开来显然能赚得更多。”
绵羊:“是啊,我们想要搞好团,但是其实就国内目前的市场而言,限定团的存在,可能这一两年要是真的把这群孩子绑在一起,反而是耽误了他们。”
话都到这里,一个人在华夏活动了这么久的他当然能够明白其中的含义。试想一下为什么他在返回到华夏活动后,公司很少召唤他回去参与回归,不就是因为两边能够得到的收益差太大了吗?
以母亲的市场状态,到最后即便成团,以目前近乎可以预见到的流量,届时估计可能让他们以团体形式活动才是耽误了他们吧!
两人到这里都默契的没有再下去,因为他们也清楚当下的音乐市场都不景气,又更何况是隶属于音乐唱片市场一部分的“偶像市场”呢。这个节目就目前来看,虽然可能能够起到重新激活偶像市场的作用,但想要真正发展起来,靠这种本义是以“缺少会的公司练习生一个会”为初衷的节目主题,可能还是不行。
甚至句不好听的,现在参赛的这些孩子还有他们所属的经纪公司,即便是参加了这个节目,但真正想要做偶像团体的屈指可数并且
容忆:“哥,我问一下啊你觉得在一个明明已经有偶像团体,达到了偶像团体所能够达到的极限,或者是顶峰,却依旧很少有人认可他们的市场,搞团体真的可行吗?”
话题聊到这,看看周围已经渐渐开始进入黄昏状的天色,容忆想了想还是决定结束了这个话题。毕竟不管怎么样她们终究还是以导师的身份,参与到了这个节目这个节目当中,所以不管未来出道组会怎么样,他们都必须在节目的过程中,履行好所谓导师所应尽到的义务。
所以虽然无奈但在这次谈话本身,也只是希望自家师兄不要“用心过头”的初衷下,她也没有准备继续下去,她只是在示意对方回去上课的同时,落下了这样四个字
“凤凰传奇!”
一切的无奈尽在不言之中。
作者有话要:别不服,句实在话,偶像团体的最高境界,其实就是“大凤凰”这样的存在。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