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章 碧海潮生

A+A-

    过了几个时辰,船将近岛,王道一已能闻到海风中夹着扑鼻的花香,远远望去,但见岛上郁郁葱葱,一团绿、一团红、一团黄、一团紫,端的是繁花似锦。

    世人都只知道桃花岛在东海之上,却几乎无人知其具体位置。传这桃花岛是东邪黄药师的隐居之所,占地约五百余平方公里,岛上风景如画,美若仙境。

    王道一犹记得先师王重阳的私人书阁中有一本叫作《海内十洲记》的志怪杂书,里面记载有一句:“桃花岛位于东海之东。岸直,陆行登岸百里,东复有碧海。海广狭浩瀚,与东海等。水既不咸苦,正作碧色,甘香味美。”可见桃花岛是个只存在于传中的神秘而美丽的地方,今日一见,果然不似凡间。

    船上的周伯通远远见到岛上的奇景盛况,早就嚷嚷着要登岸了。黄蓉冲王道一笑道:“这里的景致好吗?”

    王道一点头赞道:“叹为观止!”

    黄蓉甚是得意,笑道:“若在阳春三月,岛上桃花盛开,那才叫好看呢。师父不肯我爹爹的武功是天下第一,但爹爹种花的本事盖世无双,师父必是口服心服的。只不过师父只是爱吃爱喝,未必懂得什么才是好花好木,当真有些俗气。”

    王道一笑道:“你背后指摘师父,好没规矩。”黄蓉俏皮的伸了伸舌头。

    三人待船驶近,跃上岸去,那舟子听到过不少关于桃花岛的传言,岛主杀人不眨眼,一见三人上岸,疾忙把舵回船,便欲远逃。黄蓉取出一锭十两重的银子掷去,“当”的一声,落在船头。那舟子想不到有此重赏,喜出望外,却仍是不敢在岛边稍停。

    黄蓉回到自家,不出的欢喜,高声大叫着:“爹,爹,蓉儿回来啦!”向王道一招招手,便即向前飞奔而去。王道一见她在花丛中东一转,西一晃,霎时不见了影踪,急忙追去,只奔出几丈远,立时就迷失了方向,但见东南西北都有径,却不知走向哪一处好。

    她与周伯通走了一阵,似觉又回到了原地,想起在归云庄之时,黄蓉曾那庄子布置虽奇,却哪及桃花岛阴阳开阖、乾坤倒置之妙。王道一想,这一迷路,若是乱闯,定然只有越走越糟,于是坐在一株桃树之下,只待黄蓉来接。哪知等了一个多时辰,黄蓉始终不来,四下里寂静无声,竟不见半个人影。

    周伯通与王道一在一处,不一会儿便焦急起来,跃上树巅,四下眺望,只见南边是碧色的深海,向西是光秃秃的岩石,东面北面都是花树,五色缤纷,不见尽头,只看得他头晕眼花。花树之间既无白墙黑瓦,亦无炊烟犬吠,静悄悄的一片,还真像是个神仙住的后花园一般。

    王道一静静的坐在一颗桃树下坐,周伯通却急的团团转,抓耳挠腮的道:“八,这片花树忒也邪门!咱们该怎么办啊?”

    王道一叹了口气,道:“黄药师精通奇门遁甲,五行八卦之术,这桃花岛上的道路是他精心布置下的,以我所见,这些花树应该都是他依照诸葛亮当年《八阵图》的遗法种植的。只是妹我才疏学浅,恐怕破解不出来。现今之计,唯有等人来引我们进去了。”

    周伯通问道:“那黄丫头呢?她知道咱们走不出去,为何不来接我们?”

    王道一想了想,道:“蓉儿多半是被黄药师扣下了吧。黄药师不大喜欢我,或许是想故意困我们。”

    周伯通叹道:“哎,我以前听师哥过,这黄老邪聪明之极,琴棋书画、医卜星相,以及农田水利、经济兵略,无一不晓,无一不精,他要是存心跟我们过不去,那可就难办喽!”

    眼见天色渐暗,还不见人来,两人只得坐在原地等候,好在这岛上遍地绿草如茵,就似软软的草垫子一般,也不硌人。二人坐了一阵,都渐感饥饿,王道一想起黄蓉绝佳的厨艺和曾为她做过的那诸般美食,更是饿得厉害。

    周伯通上蹿下跳,没一刻停歇,焦躁不已,指着花树林骂道:“这十里桃花,真真是中看不中用,也不接个桃子来!”

    王道一举目四望,见到处都是姹紫嫣红,美不胜收,可就如周伯通所言,现下两人都是饥肠辘辘,再美的风景也抵不过一顿实实在在的粗茶淡饭来的实在。

    周伯通道:“那黄老邪是想将我们二人活活饿死在这树林子里?”

    王道一点点头道:“以黄岛主的性子,的确有可能做得出来。”

    两人挨到入夜,都觉困顿,正是将睡未睡之时,突然有箫声幽幽传来。两人一听,俱是一惊,只听这箫声中蕴着雄厚的内力,飘渺不绝,声音萦绕四周,箫声忽高忽低,忽前忽后,忽焉在西,倏尔在北,好像是从四面八方传来的一样,让人根本辨不清发声方位。

    起初箫声轻缓低回,到后来愈来愈明彻,王道一感觉头越来越晕,整个人昏昏沉沉,神思渐迷,再过一会儿,箫声调子斗变,似浅笑,似低诉,柔靡万端。

    王道一心中一颤,不由自主的想到:“这调子怎么如此好听?”只听得箫声渐渐急促,似是催人起舞。

    王道一又听得一阵,只感面红耳赤,百脉贲张,原本平静的心湖骤然掀起滔天巨浪,一片混乱,仿佛自己的情绪和心跳完全被牢牢掌控在这箫声中,那吹箫的人正在对她进行肆意的戏弄,而她只能束手就擒,任其宰割,不受控制的随着箫声的欢快而欢快,悲伤而悲伤。

    这场争斗在还未见到对手时,自己就先溃不成军了……

    她正自迷乱间,忽然,只听旁边的周伯通大喝一声:“八,这是黄老邪的《碧海潮生曲》!快快运功抵挡!”着已自己盘腿坐下运起功来了。

    王道一被这一喝,神识恢复了一瞬的清明,赶紧也盘腿坐下,按照《九阴真经》中的上乘内功心法运转内息。

    初时,她只感心旌摇动,数次都险些压不住心绪,被那箫声带跑偏,但用了一会儿功,心神渐渐宁定,再到后来,意与神会,心中一片空明,不着片尘,任他箫声再荡,她也不再受其干扰,只觉丹田中真气充盈,呼吸渐匀,思止虑息,物我两忘。神识又恢复了澄净。

    她到了这个境界,已知自己外邪不侵,便缓缓睁开眼来。

    黑暗之中,依稀可见周伯通坐在她附近,盘住双腿,正急促的喘着粗气,额头上也沁出豆大的汗珠,似是很困难的样子,王道一在他旁边静观其变。

    这时只听那洞箫声情致飘忽,婉转缠绵,似一个女子时而叹息,时而呻|吟,时而又软语温存,柔声细唤,煞是勾魂,惹得周伯通浑身颤抖。

    王道一自幼浸淫在卷帙浩繁的先贤典籍中,又长期幽居山林,饱读经书,心思澄明,本就对情|欲之事不甚了了,正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的就是这个意思。

    是以她听到箫声时感应甚淡,她内力虽不及周伯通,却能比他更快速的抵挡住这箫声的干扰,现在箫中曲调虽比适才更加勾魂引魄,但她听了也不以为意。但不远处的周伯通却是气喘愈急,听他呼吸声直是痛苦难当,正拼了全力来抵御箫声的诱惑。

    王道一紧张的看着正全力运功的周伯通,心也默默提了起来,替他捏了一把汗。别看周伯通一副孩子心性,纯真无邪,其实他年轻的时候也曾有过一段风流韵事,惹下过一桩情债,昔年犯下的那段情孽,使他魔由心生,致为箫声所困。是以即便他内力比王道一高出甚多,但抵挡起这《碧海潮生曲》来却比王道一要难上许多。

    又听得箫声轻轻细细的耍了两个花腔,曲调愈发柔靡起来,那调子似是要将人的心都引诱了去,一转再转,一勾再勾。

    忽然,周伯通大叫一声:“算了,算了!我受不了啦!”着就倏然跳将起来,撒腿向前狂奔。

    王道一一惊,忙唤道:“周大哥,别跑!”着也起身便追了上去。

    周伯通现在被那箫声折磨的难耐异常,只顾着一个劲地发足狂奔,哪里还有闲暇理会王道一,他内功本就比王道一高出许多,此刻运起全身轻功,全力狂奔,不一会儿就把王道一甩开了。

    这片花树林布置玄妙,道路错综复杂,王道一只追了十几丈就再也找不到周伯通的身影了。

    她独自一人又在黑麻咕咚的花树林里东走西跑的找了许久,都不见周伯通的影子。那箫声却不知何时已经停歇,周围再次恢复了寂静。

    王道一渐渐放慢脚步,最终停下了步子,她定了定神,抬起头来,只见头上皓月当空,星罗棋布,周围的花香草气在黑夜中更加浓郁,四周花树繁密,月光透过树枝和花叶稀稀落落的洒漏下来,洒在茵茵的草地上,斑斑驳驳的一片,与天上的星子交相辉映。

    她茫茫然的看看夜空,再看看草地,心里也是茫茫然的,寂静的夜晚,她独自一人站在花树丛中,听着蝉鸣虫语,静站良久,才长叹了口气,喃喃自语道:“《碧海潮生曲》,果然厉害……”

    王道一寻了一棵桃树,靠着树干坐下歇息,不一会儿便伴着夜风沉沉睡去了。

    作者有话要:

    个人认为,黄药师其实就算是个皇帝,毕竟人家有一座仙岛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