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黑云压城
王道一的脚程很快,仅仅一上午就赶到了已经危如累卵的襄阳城。
她远远看见在城墙之下堆叠炸丨药的蒙古军士,脚步微微顿了顿。炸丨药已经将城池围得水泄不通,只要一个引爆,襄阳城的城墙便会被夷为平地,城中的百姓便会毫无保护的暴露在蒙军面前。
看着昔日自己发明出来的火丨药现在将被用于侵略自己的国家,王道一在想什么呢?
谁也不知道她在想什么,谁也猜不出她现在的心情。
但若你此时就在她身边,你一定可以感受得到她那克制不住的浑身颤抖。
她先走到襄阳城下,向守城将士喊话,守城将士听王道一通报姓名后,大喜过望,立马叫人垂下吊绳竹篮拉她上来。此时正值两军交战之时,城门吊桥都不可轻易开启,故只有采用这种方式将她拉进城去。
王道一进到城内,便被眼前景象震惊,只见满城之中,灾民泛滥,饿死百姓不计其数,守城官兵也个个面黄肌瘦,显见是已断粮数日。
官兵将她直引到郭靖大营中,二人时隔半年再次相见,都是百感交集。
郭靖也不废话,指着桌上地图,就对她道:“王道长你看,现下襄阳城城破就在眼前,蒙古军已将整个城池团团围住,我军退无可退,如若襄阳一破,蒙军便能直插丨我宋国腹地,顺势攻下湖、湘二州,不出三日,临安都城不保,都城一旦失手,即为国亡。”
他抬起头头来,又道:“王道长,当今之势,宋国是必然不能长存的了,但那蒙军所过之地,向来习惯烧杀抢掠,如今他们要用火丨药对付襄阳,据你之前约定,他们大概不会屠杀襄阳城内百姓,但往后其他地方的宋民,岂不要经历浩劫?”
王道一掂量目下形势,这时方开口道:“我此次就是为这件事而来,之前也和你过,你只须守住襄阳,我即刻去蒙古军帐中。”
两军对垒,蒙古军十万铁骑,王道一一个女子只身前去,能活着回来的可能性微乎其微,但当此国破家亡之时,个人安危又算得了什么?因此郭靖听她这般,也只长长叹了口气。
王道一又道:“我现在进城,一来是为和你通气,二来是想问问你,无论我去后结果如何,你有什么算?”
郭靖听了这话,有些欲言又止,最终道:“还能有什么算,自然是城在人在,城亡人亡!”也不知为何,这句话的时候,他却避开了王道一的视线。
王道一有些疑惑他的表现,但也并未多想,点点头,“那我走了。”转身欲行,却又被郭靖叫住。
“王道长!”
王道一回过身来,看向他,神色平静。
郭靖看着她,忽而心生悲慨。
远在临安城中的皇公贵族此时或许还在宴饮作乐,而这个本可隐居避世的女子却要出山孤身一人赶赴敌军大营。
抱着一线渺茫的希望,用她那最后一丝智慧,为了身后千千万万的宋国百姓去送死。
宋国哪个女子能活成她这样?
郭靖望了她片刻,苦笑道:“王道长,我有时真的怀疑你根本就不是这世间中人。”
王道一愣了愣,也笑了,“或许……你猜对了吧。”
郭靖以为她只是随口笑,叹了口气,又问:“若此番一去不回?……”
他不下去了。
吹进营帐的雪花冰冷刺骨,王道一眸光晃了晃,而后决然道:“便一去不回吧!”
转身而去,倏然不见。
将官慢慢缒下吊绳竹篮,送她出城,王道一一出城,直奔向三十里外的蒙古营帐。
黑压压的军帐渐渐出现在视野中,密密麻麻连成一片,于大雪中若隐若现。
三十里不算短,她还可以最后调整一下心态。王道一走着走着,脑中忽然浮起了先师王重阳的身影,还有他很久之前时常对她的那些教导:
“道一,武,一人敌,不足学,你要学万人敌。”
师父叫她学万人敌,如今,她是真的要一人敌万人了。
在这一刻,她终于有些明白了王重阳对她寄予的是怎样的厚望,王重阳传给她的不仅是武功,更是一份以天下为己任的责任。
可是这份责任实在太重了。
都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但当真正大敌当前的时候,又有几个人敢站出来担这份责?又有几个人敢自己担得起这份责?
王道一不敢,她只能,尽力而为。
王重阳的理想是驱除鞑虏,恢复宋氏河山,为此,他拼命奔波了一辈子,放弃了锦衣玉食的富贵生活,放弃了与林朝英的爱情。他建立全真教,赢下《九阴真经》,都旨在统一江湖,而统一江湖,更是为了万众一心,抗击金国。
王重阳不论看起来多么仙风道韵,他骨子里始终都深深烙印着“忠君保宋”的念头,为此,他赌上了所有,包括他的徒弟。
他想要让王道一继承全真教的掌教之位,为的就是想叫王道一继续他的事业。
但王道一不是王重阳。
哪怕他细心教养了她十几年,哪怕她再尊敬他,王道一都成不了王重阳。
他们的根本观念就是不同的。王重阳要忠君、保宋,而王道一却要干脆的弃君、舍宋,一个国号而已,她不执着。
在王重阳的价值观里,天下大事排第一,自己在乎的人排第二,自己则排第三。所以如果叫他选,为了自己最疼爱的徒弟,他会愿意牺牲自己的性命,但若是为了江湖太平一统,他又宁可将自己最疼爱的徒弟一把推上风口浪尖。
这便是王重阳。赌上一切的王重阳。
时至今日,王道一方才彻底的了解了自己的师父,了解了这么多年王重阳对她的那些教导目的何在。
“但是师父啊,弟子要走一条与您不同的路了。”她喃喃的自语着,似是在给师父的在天之灵交出她最后的成长答卷,无论这份答卷师父看了是否满意;又像是在向天空祷告尽快结束这场残酷的战争,还苍生一个新的太平。
她继续向前走,走进蒙军大营,像进自己家一样畅通无阻,没有人敢拦她,并不是因为她动了武,而是因为她手里拿出的一个东西。
军士慌慌张张的跑来向金帐中的忽必烈报告,那表情就像是今天太阳从西边升出来一般的惊讶。
“大汗,有个女子,要求见大汗!”
忽必烈此时正用心研究着面前的一副军事地形图,听见这话,方转回身来,见到军士那表情,略有些奇怪,问道:“什么女子?”
军士答道:“一个宋人女子。”
“不见!”忽必烈又准备转过身去,一个宋人女子,也值得他来接见?
军士忽然变得更加紧张起来,磕磕巴巴道:“大汗,这人,不能不见,她……她……她手里有……有……”
“哦?”忽必烈斜睨着他,当今天下还有他忽必烈不得不见之人?
军士见到忽必烈颇为不快的神情,赶紧低下头,咬牙道:“她有成吉思汗圣旨金牌!”
听到这句话,忽必烈一双虎眼猛地睁大了,似乎有些不相信自己的耳朵,又问一遍,还是不敢相信,他此时的表情,也跟那军士方才闯进帐来时一样,就好像是见到了太阳从西边升出来一般。
成吉思汗圣旨金牌,也叫成吉思汗金帖,顾名思义,这是蒙古军心目中最至高无上的“圣旨”。它最初是成吉思汗发明出来用于调兵和传达圣旨的一种金牌,一道金牌代表一道御令,用完即毁。此金牌唯有成吉思汗本人能够亲自发出,金牌一出,那便是整个蒙古帝国不可撼动的最高指令,只许执行,不容反驳!
也正是因为这种金牌的至高无上性,因此,它从来都是由成吉思汗本人发出,从未被赐予别人过,因为一旦有谁得到了一块这样的金牌,就几乎是等同于那人拥有了一次行使蒙古帝国最高权力的机会。
自从成吉思汗去世以后,这种传奇性的金牌便再也没有被使用过,即使是之后继承了他汗位的儿孙,出于对祖先的敬畏,也都不敢再发出这道象征着成吉思汗意志的金牌。
成吉思汗是蒙古民族的信仰,他的专属金牌,除他以外,没有第二个人用过。
而如今,这种金牌竟然会出现在一个宋人女子的手里,这让忽必烈怎能不惊讶,这让蒙古军怎能不惊讶。
王道一就托着这样一块金牌进了忽必烈的金帐。
当忽必烈认清了来人之后,又是一怔,他忽然明白了王道一手中的这块金牌是哪里来的了,必然是两年前在蒙古大漠的那次金帐密谈。
怪不得,怪不得祖父当时一言不发,怪不得他不惜手刃了贴身翻译官也不叫任何人知晓那次金帐密谈的内容。
忽必烈现在是彻底明白过来了。
国之重器,不能轻易假于人手。像这样一块具有强大效用的金牌,在当时,成吉思汗是不能叫任何人知道它曾被赐予别人,否则会酿成大祸。
忽必烈上前亲手验证了那块金牌的真伪,成吉思汗金帖有严格的制式要求,为圆角长方形片状,一端有圆穿,长七寸,宽三寸,重八两,通体由纯金铸成,边缘以繁复的特殊手法雕着精细的花纹,金牌正反两面各以精工刻有两行巴思巴文字,意为“成吉思汗的圣谕不可侵犯,违者死!”
确定真伪之后,忽必烈与那兵士同时朝金牌跪倒,匍匐在地,口中颂念道:“成吉思汗圣谕在上,成吉思汗的子民无有不遵。”
随后,他从王道一手中接过那块金牌,双手高举,慢慢放在金帐中央的架子上,再回到自己的金座处坐定。
作者有话要:
一更
成吉思汗金牌,历史上真的有这种东西,现存内蒙古博物馆,大家没事可以去参观参观。
不过这里为了情节,我夸大了它的作用,大家姑且一看便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