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40章 太皇太后的人

A+A-

    第340章太皇太后的人

    苏清浅瞧她这般,唇角微勾,又道,“本宫尝你这膳食做的不错,那你就去本宫的膳食房做事吧。”

    杨雪依面色一白,皇后随意一张口,她就被发配到厨房做事了?

    “雪依,还不快谢恩?”太皇太后虽然也不满意这个安排,但是,皇后能允了进凤舞宫,这已经是开了恩口了,再要求更多的话,难免给人得寸进尺之感。

    再了,一来就在凤舞宫露头,难免招人嫌隙,还不如,先在膳食房做了,慢慢的寻会。

    杨雪依只得叩首,“雪依谢皇后娘娘。”

    “以后该自称奴婢了。”苏清浅轻轻笑道,又问,“皇祖母,雪依姑娘进宫之后,还没教过宫中规矩吧?”

    太皇太后脸色微微一变,“这孩子自来乖巧听话。日后,还劳烦皇后娘娘多多调教。”

    “皇祖母的人,本宫自不会亏待了。”苏清浅一本正经的接了。

    莫名的,杨雪依听言,心头一跳,是谁,当今皇后娘娘年纪,心思纯善又愚钝的,且十分的好糊弄?

    她怎么突然有种不好的感觉。

    太皇太后装作没听明白其中的深意,笑道,“那本宫便放心了。”

    “皇祖母尽管放心。”苏清浅又了一句,随后,便开始吃起来。

    虽然这事办的叫她恶心,但是,这早膳准备的确实不错,看的出来,这杨姑娘是花了心思的,艺也着实不错。

    亏了什么也不能亏了自己的肚子。

    吃罢早饭,苏清浅起身告辞,顺道的将杨雪依也带了回来。

    这一回凤舞宫,谢安就瞧傻了眼。

    这姑娘竟与皇后生的如此相像?难不成是皇后娘娘的姐姐?

    可皇后只有一位兄长啊,凉城那边倒是有过一位堂姐,谢安见过,生的不是这模样。

    似乎还有一位堂妹,但是失踪了,谢安没见过,难不成?

    正狐疑之间,苏清浅道,“谢安,这位是杨雪依姑娘。你领她去膳食房,交给周嬷嬷。”

    “哦。”姓杨?不是苏家人?谢安满腹狐疑的领着杨雪依去了膳食房。

    这厢,琉璃伺候苏清浅换了身家常衣裳,一面不解的道。

    “娘娘,太皇太后分明是想将这杨姑娘送给皇上的,您怎么就真的带回来了?她这明明就是欺负娘娘心软。”

    “本宫不带回来,她还会找其他法子送来。”苏清浅松散了头发,今儿天气凉爽,她难得的有闲心,就想待在宫里写写字画幅画什么的。

    琉璃听言,便道,“她要找便让她找。就怕她使尽了法子,皇上那边也不会动心。”

    想到这,琉璃便觉得可笑,太皇太后这真是老糊涂了吗?竟然找个跟皇后相似的女人,妄想接近皇上?

    来,她也是看着皇上长大的,怎么就一点看不懂皇上?

    不过,琉璃不清楚的是,太皇太后一来真是年纪大了,精力不济,二来,也是司徒家没落,她自己越来越年迈,就怕自己走了之后,司徒家更惨,于是,急了,这一急,昏招也当明招用了。

    看着琉璃那不解的眼神,苏清浅轻轻一笑,“皇上会不会动心,本宫不知。只是,近来皇上政事繁忙,本宫不想这点事也来烦扰他。”

    “哦。”琉璃恍然大悟,“原来娘娘是心疼皇上啊。”

    “那是。”苏清浅骄傲的昂着脑袋,叹道,“朝堂政事,本宫不懂。可是,后宫里的这点事,本宫自是要为他分忧的。”

    若她不接,太皇太后势必还会通过其他途径将人送到皇上身边。

    节外生枝的事,苏清浅不干,与其那样,还不如自己接了来,将人放在自己眼皮子底下,谅她也翻不出天去。

    一会,谢安便回来了。

    苏清浅就问,“皇上下朝回来了吗?用过早膳没有?”

    “还没。”谢安摇头。

    苏清浅凝眉,看来,今儿早朝议事不顺,不然怎么拖到了现在?

    “琉璃,你去打探打探,看看今天早朝上发生了什么事?”

    “是。”

    琉璃走后,苏清浅拿了本书,坐在窗边看了起来。

    不多时,琉璃回来,是朝中并未发生大事,只是,一代大儒李亦玄突然病重,皇上下了朝,随即出宫去探望了。

    李亦玄?苏清浅是知道的,北仓国有名的大儒,无论诗词歌舞、字画书棋,皆是一绝。

    轩辕烨本人在这些方面也颇有造诣,文人相惜,是有的,他专程去探望一介儒生,苏清浅觉得很自然。

    便没放在心上,白日里,很有兴致的在自己宫中,也写写字。

    她的字进益了不少,这让她越写越觉得有些意思。

    彼时,在膳食房里,谢安一走,周嬷嬷等人便朝杨雪依打听起来。

    “你真不是皇后娘家的人?”看着这么标致的姑娘,又跟皇后娘娘生的这般相像,周嬷嬷都心生怜惜之情了,问话的语气也是温和的。

    杨雪依轻轻摇头,“女是太皇太后的外侄女,前番太皇太后身子有恙,女便进宫伺候。今儿,皇后吃了女做的膳食,觉得不错,就要了女到这里来了。”

    “哦,原来如此。”众人不觉点头,原来是太皇太后身边的人,怪不得这般品貌。

    杨雪依连忙又道,“周嬷嬷,您看有什么需要我做的,尽管吩咐?”

    “呵。”周嬷嬷轻轻一笑,道,“你刚来,哪里就要你做活,先去将这些菜摘了洗了吧。”

    着,拿了一筐子的菜,让杨雪依拿到院子里去摘。

    杨雪依是太皇太后那边的,又是皇后亲自要过来的,她们自然不敢怠慢。

    但是,这厨房里可是她们生存的根本,若这片天地被别人占了去,她们还混什么?

    所以,像摘菜洗菜这样的活,轻省,但是也别想有出头之日。

    不过,杨雪依很乖巧听话,拿了筐子,拎了个凳子,就走到院子的一处阴凉处,坐下来便安静的摘菜。

    周嬷嬷等人瞧了,轻轻撇嘴。

    这姑娘倒是个乖滑的,怕此处不会久留。

    那厢,杨雪依坐在树荫底下,里利落的摘着菜,脸上却是一片沉冷。

    杨雪依知道,皇上每日每顿都会在皇后娘娘这边,所以,她进了膳食房,若能做几个拿的菜式,让皇上刮目相看,也就离皇上近一步了。

    可一来膳食房,就被分配了摘菜洗菜的活,她显然也知道,周嬷嬷等人看着和善,其实都在防着她呢。

    若想在厨房这边,被皇上遇到乃至再发生点别的,就很难了。

    正思量间,听到有人喊,“雪依姑娘,菜摘好了吗?”

    厨房那边,另一个微胖的妇人,朝她喊了一声,似乎是嫌她动作慢了。

    杨雪依连忙回了一声,“快好了。马上来。”

    草草将剩下的几片菜摘好扔进筐子里,转而拿到角落那的井边,自己拿着木桶提了水上来,清洗摘好的菜。

    这种事,她自做惯了的,认真做起来,又快又好。

    很快,将洗净的菜,拿到厨房里,却并没有交给胖妇人,而是问一旁打着扇子乘凉的周嬷嬷。

    “周嬷嬷,菜洗好了,是要清炒还是煮汤?”

    “交给胖婶吧。”周嬷嬷是这膳食房的主厨,这厨房里的活计都是她安排的。

    杨雪依忙将筐子递给一旁的胖婶,神情自然,似乎完全没有意识到有什么不妥。

    只是,胖婶拿到筐子后,不屑的睨了她一眼,转而走到灶台那边。

    杨雪依搓了搓,柔柔的问,“周嬷嬷,还有什么活,我去做。”

    周嬷嬷抬眼瞧着她,忽地一笑,“雪依姑娘,你是太皇太后的外侄女,又是皇后娘娘器重的人,还生的这样花朵儿似的,在我们这膳食房里,整日的烟熏火燎的,实在是可惜了。要不,您找找太皇太后或者皇后娘娘,看能不能调到别处,总比在这受腌臜埋汰强。”

    “周嬷嬷这是要撵雪依走么?”杨雪依立刻红了眼眶,委屈道,“是雪依哪里做的不对么?嬷嬷您尽管。雪依能在膳食房做事,已经是皇后娘娘的恩典,雪依对此感激不尽。雪依只想安安分分的做活,求周嬷嬷成全。”

    周嬷嬷凝了凝眉,看她这雪净一样儿的人儿,轻轻叹息,“我并没有要撵你走的意思,只是,怕委屈了你。不过,你若不嫌弃这里的活计,安心要干,那嬷嬷自是会一视同仁,教导你一二。只是怕雪依姑娘受不得这样的苦。”

    “能得嬷嬷的教导,是雪依的福分,雪依不觉得苦。”杨雪依坚持道。

    周嬷嬷点点头,“既这样,那我也不便什么了。你先做活吧,中午,娘娘想吃酸菜鱼,你将那盆子里的鱼拾掇了,再削成鱼片。”

    “是。”虽不知道鱼怎么削成片,但是,杨雪依还是端起盆,到院子里去拾掇鱼了。

    她这一走,胖婶并几个烧火做杂活的妇人,一并围到了周嬷嬷这边。

    “嬷嬷,你还真的留下这么个美人灯啊?”

    “不留怎么办?你去回皇后娘娘,叫人走?”周嬷嬷白了这几人一样,刚才,她也不过那么一,算是敲打敲打杨雪依,她这膳食房里简单的很,可不想出现什么勾心斗角或者不要脸皮的人。

    这杨雪依无论是做了什么打算,但都不许损害了膳食房,否则,她不依。

    这点,相信杨雪依也是听明白了。

    至于,能不能做的到,周嬷嬷也没把握,反正,话她都了。

    被周嬷嬷一呛,其他人也没了话,纵然觉得这杨雪依跟膳食房格格不入,可是,人家是太皇太后的人,还是皇后叫过来的,谁敢让她走?

    “那,嬷嬷,你让她干那样的粗活,合适吗?”

    有人又担心起来。

    周嬷嬷狠狠白了她一眼,“本嬷嬷这是一视同仁。你们当初谁进这膳食房,不都是先从这些杂活做起的。这些杂活瞧着脏累,其实,最能锻炼人。你瞧瞧你们现在,厨艺是不是都长了?干活也利索了。能在我这膳食房待下去的,可都不是废物。”

    其实,她是想让杨雪依知难而退,这姑娘,瞧着就不像会在这种地方久待的人。

    周嬷嬷话落,胖婶立刻斗志昂扬起来,没错,她们可都不是废物,底下都是有功夫的。

    周嬷嬷见这几个傻子一样,脸上洋溢着蜜汁自信的笑,不由喝了一声,“都傻笑什么?还不干活去?”

    “哦。”众人一哄而散,各自忙活去,因周嬷嬷刚才那一番话,哪怕这天气热,厨房里又闷,大家伙干的还是热火朝天的。

    能为皇上、皇后娘娘烹饪美食,这是天大的福分啊。

    那厢,杨雪依好容易将鱼拾掇好了,可是,周嬷嬷让其将鱼削成鱼片,这可难倒了她。

    她刀工并不好,这鱼又湿滑,每每从里溜了出去,半片鱼肉都没削下来,急的一头的汗,好几次差点隔到。

    为此,她懊恼不已,差点气哭了。

    她本也生在名门世家,奈何母亲早早故去,她又没个兄弟姐妹扶持,继母一入门,她这日子,过的比府里的丫鬟还不如。

    五岁时,就因为被诬陷撞了孕中的继母,害死了她肚子里的孩子,从而被发配到了乡下的庄子里。

    在那庄子里,她跟其他下人一样,什么粗活都干。

    幸好,她生了一副好容貌,并没有因为那些粗活而有损。

    然而,这并不能改变她的际遇,她就像个被人遗忘的人,一直生活在庄子里,杨家十几年不曾有人来过。

    她原以为就要麻木不仁的老死在这庄子里头了,不想,上个月,突然有人来了庄子,将她带到了司徒家。

    没错,司徒家,她的外祖家。

    只可惜,她母亲本就是司徒家的庶女,不受重视,去世之后,她这个幺女更是被人遗忘。

    没想到,十八年了,司徒家竟又想起了她,将她接回了。

    她并没有见到司徒家的什么人,就直接被送进了宫,见到了太皇太后,她的姨母。

    她对司徒家一无所知。

    可是,太皇太后一见她就相当满意,这段时日,她住在宫里。

    太皇太后亲自调教她,教她宫中规矩礼仪,她将来有大造化。

    杨雪依自在人精里摸爬滚打,怎会不懂?她自知美貌,如今,这美貌却是要给她带来实实在在的好处了。

    既来到这高处,她就不会再去低处。

    哪怕飞蛾扑火,她也要挣一挣,那难得的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