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一章 神秘组织

A+A-

    刺客身子悬在半空,无处可避,只能挥刀格挡,但如此一来就失去了重心。沈鉴趁他未落地之际急奔过去,一把抱住他双腿猛地向反方向扭去。

    只听通的一声响,刺客摔了个七荤八素,中的单刀也落了地。沈鉴别住刺客的胳膊,同时将两根指塞进他口中,对思君大喊:“拿毛巾来,别让刺客咬舌!”

    那刺客口中发出犬吠般的怪叫,用力去咬沈鉴的指。但沈鉴极有经验,顺势将拇指也塞进去,三指在其口中蜷起,形成石头状顶住其上下颚。

    刺客无法发力,自然也就咬不伤沈鉴。

    不一会儿,思君拿着毛巾前来,沈鉴终于腾出,将刺客捆住。

    他仔细检查刺客的随身物件,却意外的发现衣襟上绣着一只鲜红的鸟儿。

    沈鉴喃喃道:“这这不是鸣冤的那只鸟吗?”

    思君道:“这是红尾山雀,祖母生前最为喜爱。父亲她每次跳舞时总会带一只在身旁。那鸟儿也像有灵性似的在她身旁飞翔。只可惜那种情景再也见不到了。”

    沈鉴拧着眉毛沉思起来,这刺绣究竟有何含义,莫非是巧合不成?他摇了摇头,以经验来看,所谓“巧合”是根本不存在的。红尾雀、杀和娜仁托娅的后人,这中间一定存在着某种联系。

    不过他一时参不透。

    这时刺客呜呜的叫唤起来,似乎有话要。

    沈鉴确认他不会咬舌之后,拔出毛巾道:“你想什么?”

    刺客干咳几声,冷笑道:“你以为我会自杀?呵,真是想多了。你马上就会放了我。”

    这人四十来岁年纪,看上去孔武有力,绝非寻常蟊贼。

    沈鉴道:“哦?我为什么要放了你?总得给个理由吧。”

    刺客并不回答,而是侧耳静听。片刻后,教坊司门外传来脚步阵阵,他大喜道:“我的人来了!”

    沈鉴忙向外望去,却见是官兵。于是对刺客道:“看来你失算了。”

    刺客却低着头,抖动肩膀笑起来。“他们就是我的人。告诉你吧,我们组织已经渗透到了官府的每一处。我会被抓,然后在几天之内被放掉。到那时我还会来找你们。”

    沈鉴不禁感到头皮发麻。他看此人的神情并不像笑,于是厉声喝道:“什么组织,!”

    这时思君忽然捡起刀指向刺客:“反正没人看见,不如杀了他灭口以绝后患!”

    刺客一惊,但随即镇定下来。他摇了摇头:“不,你不会杀我。姑娘,别把杀人这件事想的太简单。你要知道,这一刀下去,滚烫的血就会从我脖子中喷出来,溅得你满身都是。我会挣扎、抽搐,双发疯般的乱抓。你看着生命从我身体中一点一滴的流走,心中充满恐惧。这一切都是你的罪过,你把一个活生生的,和你一样的人杀掉了。你能服自己接受这件事吗?”

    思君脸色比纸还白,抖得厉害,几乎连刀都拿不稳了。

    刺客忽然瞥了沈鉴一眼,继续道:“但那位老兄不同,他像是从地狱里爬上来的那种人。我敢打赌,就算有一百个人死在他面前,他连眼都不会眨一下。要是换成他威胁我,我可真要好好考虑一下。”

    他侧过头望向门口,笑道:“不过现在已经晚了,回见吧。”

    几十个官兵鱼贯而入,为首的把总道:“凶犯何在?给我锁了!”

    众军士刚要动,沈鉴忽然喝道:“且慢!此人关系到一桩命案,你们不能带他走。”

    把总一瞪眼:“你是何人?再敢阻碍办案把你也拿了!”

    沈鉴道:“我是”他话没出口,便意识到自己已经没有职务了。韩非子人失去权势,就像老虎没了爪牙,这话实在不假。

    把总将他一推,喝道:“滚!”

    沈鉴捏紧拳头,却什么也不能做。

    刺客哈哈大笑,被两个军士架着越走越远。

    官兵刚要收队,却见门口进来个和尚。

    和尚逛窑子,这可不常见,众人不禁盯着他的光头一阵哂笑。但那和尚一点也不慌,大模大样的走到把总身旁耳语了几句,并递上一封书信。

    把总拆开信一看,立刻对他肃然起敬,连连点头后对下道:“撤队!”然后扔下那刺客便走了。

    刺客一头雾水,大叫道:“喂,你们怎么回事?”

    但这伙人却像是聋了,根本没人搭理他。

    他叫了半晌,突然警惕的盯着和尚道:“秃驴,你究竟什么来头?”

    和尚冲他拌了个鬼脸,转头对沈鉴道:“施主,我是本愿寺僧人,奉我家方丈之命来帮你。”

    沈鉴疑道:“本愿寺距此一百多里,九华禅师怎知道我有麻烦?”

    “靠它呀。”和尚从衣袖里捧出一只信鸽,那鸽子驯顺至极,站在人的掌心里竟能够一动不动。

    和尚摸着它的羽毛道:“我家方丈亲自驯养了上百只信鸽,日夜往返于九江府和本愿寺之间,所以九江府任何风吹草动都瞒不过他。除此之外,本寺有数十名僧众组成的‘俗务院’,专门负责与官府打交道。所以我才能这么快找到施主你。”

    沈鉴听得瞠目结舌,没想到那个黄土埋半截的老和尚居然是个眼通天的人物。但转念又一想,他既然能剃度建文帝出家,自然不可能是普通人,有些段也毫不奇怪。

    于是他辞别和尚,返回本愿寺。

    路上,沈鉴得知刺客名叫薛叔良,但其他的信息便问不出来了。

    可他凭直觉知道,此人和自己一样也是名老兵。就像野兽会被气味吸引一样,参加过靖难之役的人总能在人群中分辨出同类。

    所以他没有继续追问下去。

    因为想让参加过靖难之役的人屈服可不容易——无论他属于哪个阵营。

    可倒是薛叔良先跟开口了。他仿佛能看透沈鉴的想法,道:“姓沈的,你很聪明,我知道什么能什么不能。”

    然而沉默片刻后,他又道:“不过闲聊倒是可以。听你话总比听和尚念经强。”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