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四章 仗义出手

A+A-

    沈鉴默然无语,抓起吐在桌上的饼咽了回去,边咀嚼便问道:“朝廷为何不赈灾?不知道山东的灾情?”

    妇人忽然眼中含泪:“可恨的是,他们什么都知道。可到这种时候了他们居然还要捞!十万石粮食,灾民没吃到一粒,却全进了硕鼠的肚子。照这么贪下去,就是派百万、千万也没用!”

    女孩儿见妇人垂泪,拿着块脏兮兮的帕子为她擦去泪水,劝慰道:“阿姐不哭,不哭。”

    妇人拭干眼泪,拍了拍女孩儿的头道:“阿姐没事,绫儿玩去吧。”然后继续对沈鉴道:“归根到底这灾荒是因皇帝老儿而起。他征蒙古、下西洋,自己想做圣君,却拿百姓当赌注。恕我直言,咱们齐鲁大地多得是英雄好汉,绝不会任他摆布!”

    沈鉴一惊,这话若在京城出,便与谋反无异。此地虽人烟稀少,但万一被人听去也是杀头的大罪。于是忙道:“姑娘心话!”

    妇人淡淡一笑:“奴家死都不怕,还怕讲几句真话吗?”

    直到此刻,沈鉴才发觉有些不寻常,开始细细打量她。

    只见这妇人剑眉杏目,不施粉黛,但自有一股飒爽的气质。

    沈鉴不由暗暗心惊,想道:如此大胆,莫非是白莲教的人不成?

    沈鉴此行本想投奔济南,将白莲教起事的消息告知都司衙门。但无奈官府封了路,绝不可能让他这没有凭证的难民进入,等他入城之时,那里恐怕早变作一片废墟了。

    而沈鉴知道,要阻止战争,还有一个方法。就是效仿荆轲、要离之事,行刺白莲教掌教“佛母”。诸多证据表明,是“佛母”一振兴了这个濒临灭绝的教派。因此,只要她一死,整个白莲教便会成为一盘散沙不攻自破。

    这方法最便捷,当然也最危险。

    沈鉴正盘算之时,妇人忽然问道:“大哥怎么称呼?”

    沈鉴一抱拳,随口胡编道:“在下沈二郎。”

    妇人道:“妾身姓唐,名叫三娘。有一事想和二哥你商量。”

    沈鉴道:“请讲!”

    唐三娘望向尘土飞扬的荒原道:“其实我约了些人在此地见面,但他们不知为何爽约了。我本想多等几日,但现在不太平,怕孩子出什么意外,所以希望阁下在几天内护我姐妹俩周全。”

    沈鉴问道:“你等的是什么人?”

    唐三娘摇摇头:“抱歉,我不能。”

    沈鉴心想:若她等的人与白莲教有关,我可以顺藤摸瓜打探消息。若是无关,就当顺做了件好事吧。

    于是答道:“好,我吃你的饭,自当效劳。”罢一挽袖子,抽出贴身刀,从旁边树上砍下根木棍切削起来,片刻便制成一把长矛。

    沈鉴道:“我再弄些这样的木棍,架成鹿角,坏人便不能轻易进来。”

    三娘大喜过望,道:“好,有劳了。”

    沈鉴便在茶棚旁做工,将近傍晚时朝唐三娘要了几股麻绳围在四周,又缀上铜铃。若有人夜里来犯便能发出声示警。

    做完后,沈鉴走到后厨,靠着炉火和稻草睡着了。

    第二天天还没亮,唐三娘忽然用力摇醒沈鉴道:“沈二哥,快帮我看看绫儿!”

    沈鉴猛地坐起,赶忙来到外面。只见姑娘昏迷不醒,桶里的水洒了满地。

    沈鉴将她抱起,只见脸颊浮肿,脚都好像胖了一圈。沈鉴用指轻轻一按她胳膊,立即凹下去一个坑,久久不能回弹。

    三娘问道:“这是怎么了?”能听得出虽极力镇定,但仍难掩惊慌。

    沈鉴沉声道:“别急,是饿的。只要吃些进补的东西便可。”可话一出口便觉得十分棘,因为方圆千里最缺的便是“食物”,治好姑娘并没那么简单。

    唐三娘脸色煞白,咬了咬嘴唇道:“好我便割些肉给她吃!”罢向后厨走去。

    沈鉴顿时警觉,厉声喝道:“住,你想做什么?”

    三娘颤抖着道:“绫儿是我姑子,她兄长走后与我相依为命。为了她我就算掉几斤肉又有何妨?”

    沈鉴摇头道:“你受伤了又有谁来照顾她?况且事情还没到那么严重!”

    三娘道:“你有什么办法不成。”

    沈鉴站起身,望着远处道:“我来时见了一处岭子,其间树木丛生,定然有不少野兽。我去打几只兔子来不就好了?”

    三娘失望的叹了口气:“不行。你以为没人想过吗?那地界唤作瞎子岭,里面的野兔、野鹿、麂子、山鸡等物早被打的干干净净,只剩下黑熊为害。白天倒还好,一到夜晚,它们便下山觅食,专吃倒毙的饿殍。找不到吃的时,便伏击行人,不少乡亲都遇害了。”

    沈鉴听罢,心中踌躇不已。

    他的确是个急公好义之人,可一个人就算再仗义也绝不愿为素不相识的人冒如此大的风险。

    但这时绫儿忽然睁开眼,对三娘道:“姐姐、叔叔,你们别去。绫儿没事,躺一会儿就好了”

    沈鉴一听,顿时感到热血冲上头顶,心想人生不过百年,若是扶危济困而死,也不失为英雄好汉。于是拍了拍女孩儿的头发:“嗯,你睡吧。”

    绫儿一听,轻轻哼了一声,又合上双眼。

    沈鉴站起身道:“区区黑熊有什么可怕?我沈二郎生平最爱屠熊搏虎。不过,我需要武器。”

    唐三娘咬了咬牙,回到屋里取来一副鲨鱼皮套。沈鉴打开一看,里面静静躺着张紫衫木弓和一十二支白羽箭。

    他抄起弓来轻轻弹了弹,只听嗡嗡作响好似龙吟,不禁赞叹道:“好!”

    三娘道:“这是我亡夫的武器,只怕你拉不开。”

    沈鉴哈哈一笑,搭上箭向天空射去。只听嗖的一声,羽箭钻入云中,半晌才落地。

    唐三娘警惕的盯着他:“你究竟是什么人?”

    沈鉴默然半晌道:“苟延残喘之辈而已。”罢拾起羽箭收回囊中:“傍晚我若是还不回来就不必等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