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 黎明黑暗(8)
吴凡松了一口气,赶紧在沙发上坐下:“这就好,害得我生怕是你在家里收的电报。对了,快把大别山发来的电报给我呀。”
老周起身推开沙发,从墙壁最下端的一个缝隙里取出卷着的一张纸条打开:“这是刘邓首长给你的电报,可我们谁也无法翻译,只能等你来了。”
吴凡赶紧从书桌上抓过铅笔译出电文后交给义父,内容是:“黄鹤楼,敌人即将三面进攻,可我军已断粮,望湖北省委尽一切可能将粮食运到黄安县境,我军将全力接应,大别山!”
老周立即拿起火柴把电报烧掉:“凡,你看该怎么办,这等于是刘邓首长的求援电报,我们如果不能办到,就有负于党的重托。”
“义父,让我想想。”吴凡心烦地走到正墙前观看着地图,自己去过黄安县城,虽然地理位置离大别山很近,可现在已从武汉调遣一个军镇守县城,把粮食往黄安运搞不好就是羊入虎口,不不不,既然刘邓首长让我们把粮食运往黄安,就表明解放军有这个能力接应,只是又该如何把粮食秘密送去呢,运多了肯定会被国军发现,运少了又起不了多大作用,而且陆路关卡太多根本不能保证安全,只有水路才能到达县城。猛地,他眼睛一亮,盯着由北南下流入长江的倒水河,高兴地:“义父,你快来看,倒水河由河南新县一路南下穿过黄安县城,再到达汉口以东的龙口流入长江,如果我们以慰劳国军和支援国军剿灭大别山共匪的名义将粮食装船,由汉口宝庆码头经龙口从长江拐入倒水河,一天时间就能直达黄安县城,那么只要解放军能在县城以南的任何一个地段接应,就能把粮食全部运进大别山,只是一定要防止县城里的国军追击,否则就会人粮两空。”
老周惊喜地:“这真是个好办法。凡,你赶紧写电报通知刘邓首长,我今晚就装船,明天就把粮食运往黄安县城。”
吴凡却盯着他:“义父,你是不是变傻了,刚才还我不沉着,现在自己却心急了。虽然这个办法应该行得通,但一定要做到一箭三雕,其一是要借此事大力宣扬你为国为民的胸怀,消除我伯伯对你们周公馆的怀疑;其二是只能以慰问我武汉国军支援大别山剿灭共匪的名义捐赠,而现在从武汉出去前往大别山的只有驻黄安县的一个军,这样的话才能把粮食运往黄安县,避免粮食捐出去了,他们却运到了别的地方;其三是最多只能运一千担粮食,如果超过了十万斤,出了事后也会引起我伯伯的怀疑,因为他总认为商人都很奸诈,你本来就是斤斤计较的商人,不可能做亏本买卖,所以你还得事先提出一些条件,也就能事后堵住我伯伯的嘴。等一切准备妥当后再通知大别山,这样才能做到万无一失,您看呢?”
老周点头道:“你考虑的很周全,我照办。凡,那你也得赶紧写封电报让刘邓首长放心才行,也等同让他们做好准备。”
“行!”吴凡立即坐在书桌前抓起绝笔写着电报密码稿,内容是:“大别山,湖北省委将在最短的时间内将粮食以支援国军剿灭共匪之名义运住黄安县,到时将随时电告,请做好随时接应之准备,黄鹤楼!”然后向义父出了电报内容,老周接过电报稿后立即把夏叫上楼,让他把电报送往六号电台发出,等他离开后,父子俩又声地商讨了一下行动方案和要注意的事项,然后吴凡下楼离开周公馆开车来到李雅琴家,没想到邹三毛真的在厨房“噼噼叭叭”地跺着鸡,岳母在忙着洗菜,他想帮忙却被老人赶出了厨房,只好坐在客厅里看着无聊的报纸,直至李雅琴和武雄、岳父回来家里才热闹起来。
下午,兄弟俩刚刚在保密站大院内停下车,就看到曾副官在楼上招,兄弟俩跑上三楼魏怀中的办公室,曾副官马上把一个文件夹交给吴凡:“凡,这是上午十一点四十六分三十八秒侦听到的那部神秘电台,发报时间只有短短的一分五十二秒,探测到的区域竟然转移到了西北方向。”
魏怀中却站在地图前:“凡,你来看,半年前这部电台第一次出现时是在南面的长江地段,当时是有一个军的国军调住枣阳,现在想起来它发出的电报应该是把国军的调动情报发给刘邓共匪,而今天上午它再次出现时是在东南区域,可临近中午却又到了西北方向,上午是收报,表明是在接收指令,中午是发报,一定是发出了它获得的情报,并且可以肯定地,这部神秘电台一定接受大别山共匪的指挥。只是这种收发报方式如同是你创造的翻,波段虽然一样,电台却肯定不是同一部,我相信掌管这部神秘电台的共党当年一定接受过林志刚的指令,也给你发过电报,你认为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