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第61场
姜七与馨回了一趟娘家, 秦氏一见女儿回来高兴得笑颜逐开,忙叫着穆花去跟厨房多准备姐喜欢吃的饭菜。
瞧着这情形,姜七好像有些日子没来姜府了。
她感到丝丝温暖。
穿越前, 她孤独一人, 无父无母,亲人的关心和照顾, 她是从没有得到过。
穆花笑笑跟她:“姐,你可要多回来, 夫人就多点笑容。”
姜七道, “花花姐姐, 娘亲可没什么吧?”
秦氏走开了会儿,姜七低声问了穆花。
穆花摇摇头,“姐, 你大可放心啊,夫人只不过有时多想了姐你而已。”
馨有点闷闷不乐。
今早出门前,那个大少奶奶竟要向姐投诉她,还好最后真相大白, 那个大少奶奶可是很不悦的表情走出了含奕园的。
她在姜府的时候,可没有遇到过这等事情,府里的仆人可是很安分的做事, 哪敢像柳月香和桃那样肆无忌惮的在背后主子,加油添醋的一派胡言。
要不是姐心胸大度,真的该对这两个造谣者痛一番才是。
穆花看着馨愁眉苦脸的,问道, “馨,你这是怎么了?”
馨本想开口跟穆花这两天发生的事情,但又怕等一下夫人知晓了会担心姐,就对穆花,“穆花姐姐,没什么啊,可能刚才坐了马车不稳,有些晕罢了。”
姜七知道她的丫头馨心里的不痛快,也不白了,“馨,要不你去歇会儿,我们今日一整天都呆在我娘亲这儿。”
馨看了看姜七一眼,“姐,无妨,我可要跟你们好好话呢。在萧府可真的憋久了。”馨在那边,姜七每天早起晚归的,衙门的事情多,就剩下馨在萧府,跟府里的其他人都不怎么样,虽然她出入自由,可毕竟是一名丫鬟,该有的分寸还是得注意啊。
穆兰端了一碗甜汤走了进来,笑呵呵道,“姐,姐,夫人亲自下厨为姐做了这汤圆,快来尝尝。”
秦氏知道女儿喜欢吃她做的汤圆,滑爽细腻,特别是芝麻馅儿的,香喷喷,甜滋滋的。
姜七一听这个,开心不已,“还是娘亲知道我想她的汤圆了。”
从穆兰手里接过瓷碗,“兰儿,我娘亲还在厨房吗?”秦氏还没过来。
“是的,姐,夫人还想着再为你做午膳呢。”
姜七乐呵呵的舀了一个汤圆就要往嘴里放,穆兰忙道,“姐,慢点,心烫。”
这可是刚出炉的汤圆,热乎乎的冒着热气呢。
姜七呼了呼勺子放着的汤圆,感觉没那么烫了,就慢悠悠的吃了起来。
“真好吃啊。”姜七叹道。
馨,“我要去跟夫人学学,到时在萧府我做给姐吃。”
穆兰,“馨做的当然跟夫人不一样的,夫人做的姐吃了更是开心。”
不一会儿,一碗十几个汤圆就下了姜七的肚子里了。
“兰儿,可还有?”姜七看着空空的碗道。
穆花,“姐,这个可不能多吃。”
汤圆吃多了,怕肚胀不消化。
姜七觉得也是,就擦了擦嘴道,“馨,接下来就看你的好茶手艺了。”
馨福了福身笑盈盈,“是,姐,我这就去给你泡杯山楂茶。”
晌午的时候,姜安昭回到姜府。
把收到的信件递给了姜七,“七儿,这是宸逸寄来给你的信。”
姜七一听,一时懵住了。
他走了多久了啊?
馨笑道,“姑爷终于来信了。姐,快开看看。”
姜七从姜老爹手里接过信时,心底十分茫然。这可是她在这个世界里收到的第一份家书,虽然她还没开看,但想着萧宸逸那种人,无非就写着已到达,报个平安罢了。
姜七是这么认为的。
秦氏笑眯眯道,“七儿,怎么?收到宸逸的信人都愣住了?”
姜安昭道,“宸逸这子还算可靠,竟也给我这岳父大人一封信,虽然没多少话,但可是千叮嘱万叮嘱要看管好七儿。”
姜七先把信件放好,等会儿再好好琢磨看看。她觉得自己又不是孩子,怎么是长丰县的捕头呢,怎么还好意思要爹娘看顾呢,“老爹,他这话有点损人了,我都成了他的娘子,还这么叮嘱你?”
秦氏道,“七儿,这可见宸逸对你放在心上,他自己没能在旁,只能把你托付最亲的人了。”
姜安昭道,“夫人的没错,七儿长多大在我们心里永远是孩子。”
秦氏和姜安昭两人相视而笑,“七儿,吃饭吧,等会儿好好看信,然后给他回一封去。”
姜七点点头,“知道了。”
再过了半晌,席罢,几人起身到另一旁的桌两边坐下,馨站在旁边动手煮起了茶。
三人,许久没这样坐下喝茶聊天了。
秦氏柔柔道,“七儿,在萧府过得如何啊?”
看着萧府的人应该不会苛刻自己的宝贝闺女的,孟氏曾跟她见面,当面就直夸七儿,可她的女儿是自己生的,怎么不知道七儿怎么样呢,人是太直爽,好与不好从不委婉而妥协的。秦氏原先都很担心七儿过去婆家不够善解人意得了烦,后来听了孟氏所言,就心头一块石头落了下来。
姜七笑笑,“娘亲,当然过得好了,你瞧瞧,我是不是胖了些?”
秦氏仔细端详道,“娘亲可是觉得七儿瘦了些呢。”
顶着两个大大的黑眼圈,瞧着甚是憔悴。
秦氏知道她这些日子为了几个案子费了些心思,老爷都一样忙不开支。
秦氏问了姜安昭,“老爷,宸逸可有什么时候回来?”
姜安昭抿了口茶,“夫人,这都很难讲的,如果边疆能安宁,宸逸就能早些脱身。”
但是,谈何容易?
有了冲突,不好好解决掉,留下的终究是后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