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章 第66场
姜七安抚着宋东古不要想多, 但眼前所知道的事实却是让人无法接受,何况这位从来疼着自己儿子相信儿子的宋叔,更是雪上加霜。
“宋叔, 宋晓风以前可有欠过别家的钱啊?”
宋东古摇摇头, “他一不赌二不乱花,拿了这么多银票到底是为何?姜班头, 他会不会被人骗了?”
“宋叔,你的这个也是有可能的。”
宋东古叹息道, “他都要成为孩子他爹了, 竟如此不懂事。”
“我们现在最重要的是能找出他的下落。”
姜七为宋东古倒了杯茶, 自己也倒了一杯,轻轻的抿了一口,她这段时间早出晚归, 很困却失眠了,每晚回萧府都要让她的丫鬟馨一顿,馨越看越像个管家婆了。唠唠叨叨的,姜七又不想击她, 只能拿着纸塞住自己的耳朵,让馨个够去吧,到底她是为了她好啊。
姜七想, 等这次的两件案子处理好了,就带馨出去溜溜,买点胭脂首饰,充实一下自己的妆台;给张维白做个媒, 穆花姐姐如果同意,那将是喜事一桩,到时可能就是双喜临门,穆花穆兰姐妹是姜府的人,是娘亲身边亲近的丫鬟,怎么也是不会亏待她们俩的;还有好好的写封信给萧宸逸,让他安心保家卫国,平安归来就行。
原来,姜七要做的事情摆出来也是挺多的。
两人在长丰银号的会堂坐了有半柱香的时间,钱掌柜就过来了。
他,“姜班头,我让银号的伙计认真的查了一遍,那六张银票竟然还没兑换。”
姜七道,“这也太奇怪了,银票金额如此大,就这么放着不用。”
钱掌柜道,“就是啊,当日宋少爷急着来取,结果却是没人来兑现。”
姜七揉揉眉心道,“这里头会不会去别处换?不用经过长丰银号?”如果是这样的话,那就真的是海底捞针了。
钱掌柜摇头,“不可能的,这银票只认长丰银号的,毕竟我们这个银号可是大康朝最大的银号,别处都有分号的,而总号就在皓都城。”
姜七道,“这么,来往必要经过长丰银号的。”
宋东古听着两人的话,事情是越来越难办,人是越来越难找了。
姜七知道宋东古的想法,“宋叔,不灰心,一定会有结果的。”
宋东古无力的跟姜七,“姜班头多费心了,大恩大德无以为报啊。”
姜七道,“宋叔,无需这样的话,这本来就是衙门该办的差事。”句不好的,这么久都没把长丰县这两件案子办好,已经心中有愧疚了。
这时,外头有伙计走了进来,大声道,“掌柜的,有发现了。”
钱掌柜走向前道,“怎么?”
伙计手里拿着一本册子,指了指道,“掌柜,你看看这儿。”
钱掌柜接过册子,仔细的看了看,对那名伙计,“确定了?”
那名伙计点点头,“票号是上个月前换出去的银票一致,而且来还的日期是那次换的后面,而且还是半个月前。”
钱掌柜道,“总共找到几张?”
那名伙计,“只有两张符合的票号。”
“是什么人来兑换?”钱掌柜翻了翻从伙计手里接过的册子,看到了一个名字,李方中。
“宋老板,你看看,这个名字?”钱掌柜走到宋东古面前,指了其中一行字给他看。
“李方中?这不是李家裁缝店的李掌柜吗?晓风换的银票怎么就到他手里了?”宋东古感到十分惊讶。
姜七道,“宋叔,你想想原先可有欠这家的款项?”
宋东古确定的,“不可能的,宋家布料行从来是一次性结清货款的,何况这家是跟我店里拿货的,不存在我欠他的,只有他欠我的。”
姜七道,“那行,我们去李家问个清楚,宋晓风到底跟他有什么瓜葛?”
钱掌柜笑道,“终于能帮得上点忙,宋老板,你就大可放心,竟有了眉目,姜班头会查出个结果的。”
宋东古拱了拱手,“多亏了钱掌柜相助啊。”
姜七就跟钱掌柜了作揖道,“钱掌柜,到时可能还要再来银号查些资料,就拜托你了。”
钱掌柜回礼道,“那里那里,有什么能帮到的一定帮到。”
姜七和宋东古走出了长丰银号,刚好张维白到来下了马,在姜七的耳边轻声道,“姜班头,安
美村有所发现。”
姜七一脸惊讶,压低声音道,“真的?是关于那个浮尸的?”
站在几步远的宋东古瞧着两人有话,就跟姜七,“姜班头,要不我先回去看看,到时再来找你一同去李家店,可好?”
先前看媳妇丁银杏那样,应该在家心急担忧了,还是回去跟她一声吧。
姜七道,“那行,我刚好衙门里有事要去办,宋叔,你就先坐马车回去,晚点还是我过去喜乐街找你吧。”
姜七跟张维白回了衙门。
今日是个好日子,宋晓风失踪案有了点眉目,映月河上浮尸案有了点发现,姜七心情有点晴转多云。
张仵作已在衙门等着她们了。
姜七笑着对张维白,“功夫不负有心人啊。”
张维白道,“是啊,一个多月来,大家都不容易啊。”
姜七道,“姜县令听了他就可以安心睡个好觉了。”虽然还没有什么大突破,但至少有点方向感什么事情就容易侦查,如果什么都没有,像无头苍蝇一样,那才叫痛苦啊。
张维白道,“都已经跟姜大人报告了,他应该也是在等着你回衙门一起商量。”
姜七,“张大哥,你们怎么发现?”
张维白道,“就按你所的,在安美村附近多加查勘,不敢草惊蛇,私下问了村民,竟然有人村里有一男子是左腿瘸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