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68章 你们的免费保姆跑路了

A+A-

    这一个多月,顾棠跟武大海虽然相隔了大半个夏海市,不过活动都是差不多的。

    收拾房子。

    武大海那边,虽然父子两个从去年就开始常住闻红喜家里了,也拿了些衣服过去,不过闻红喜家里也就50平米,早就塞得满满当当了。

    而且老人家是太喜欢攒东西了,比方武有财当年的皮夹克,都发霉了还舍不得扔,闻红喜也有一柜子加了高垫肩,而且早就不合身的西装,完全没地方给他们放东西。

    所以大头还是在这边放着的,结果顾棠全扔了,父子两个就两三身衣服,尤其是武玉洪,当年他缠着原主给他买了不少篮球鞋,现在就剩两双了。

    这谁受得了?

    武玉洪跟闻红喜稍微提过一次,原本和蔼可亲,什么都是“奶奶有钱”的亲奶奶,这次成狼外婆了。

    “买什么买!一双鞋八百?你又不打篮球!这就是骗钱!你看你爷爷脚上那双,是我去参加什么推销会人家送的,不要钱。我脚上这双才二十,多好看。00一双鞋?你还吃不吃饭了!”

    “00块够咱们四个吃半个月了!”闻红喜一边着,一边往厨房去,又跟武有财喊:“一天光粮食就得两斤半!下回大米买散装的,便宜一点。”

    武玉洪憋屈极了,甚至开始怀念起顾棠来,到了晚上,他躺在冰冷的硬板床上,连靠垫都没有,心酸地给顾棠发了个消息。

    “妈,我好想你,你现在在哪儿,我能去看看你吗?”

    消息发出去,武玉洪的心就咚咚咚跳了起来。除了难以自制的尴尬,又担心他妈会不会嘲笑他,不过顾棠临走的那条消息给了他莫大的鼓励,他五分钟看一次,生怕错过消息。

    但是顾棠连号都换了,根本收不到的好吗。

    等了半个时,武玉洪皱着眉头咬着牙又发了第二条,“妈妈,我就想知道你现在过得好不好?”

    等到半夜一点,武玉洪受不了了,他打电话过去,安慰自己他就是想知道他妈好不好,别出什么问题。

    这次倒是干脆了。

    “对不起,您拨打的号码是空号,请查证后再拨。”

    武玉洪一下子就热血上涌,心酸上头了,他妈不要他——不可能!她肯定是怕奶奶找她麻烦,所以换了号,等明天她就发消息来跟他联络了!

    不过武玉洪又等了一周,什么都没等来,整个人也越发的焦躁起来。

    还是那句话,武家人要么没爱好,要么没工作,一家四口现在唯一的期盼就是拆迁,但这种事情他们又决定不了。

    依旧是每天吵来吵去,互相埋怨。

    最惨的就是武玉洪了,武大海里勉强还有点钱,武玉洪是彻底什么都没有,已经从奶奶的心肝宝贝变成了奶奶的受气包。

    原本还挺张狂的伙儿,如今蔫了一半。

    顾棠对此毫不知情并且毫不关心,她这边正按部就班的装修。

    材料选的都是上好的,无甲醛的环保漆,家具要么是金属的,要么是环保板材的,的确是没什么奇怪味道。

    顾棠现在每天早上起来第一件事情,就是去现场盯着工人施工,尤其是改造水电的时候,一点不能偷工减料。

    有的时候,她还会遇见房东老先生。

    签合同的时候见过身份证的,这位老先生今年66岁,名叫应瀚亦,是夏海大学的教授,当然现在已经退休了,跟老伴一起住在这边就当养老了。

    据买下这店面原本是打算投资的,不过因为要求太多,买下来五年时间,三分之一都是空着的。

    所以他隔三差五的来帮着盯着工地,绝对不是他自己的,怕工人砸了不该砸的墙,或者挖断电线什么的,他就是担心顾棠赔本啊。

    除了盯着装修,顾棠还抽空把这一片全逛了个遍。

    大学城在夏海市的最南边,目前一共六所大专院校,往南先是一片不太的田地,跟比较稀疏的村子,再过去一两公里是个镇子。

    再往南就是环山公路,穿过公路就是隆北山跟隆北水库,水库挺大的,每天都有人来钓鱼,加上隆北山景色还算不错,是个不收费的野山,所以山脚下的隆北村全员转行做农家乐了。

    顾棠的店,大概位置在大学城靠南,距离隆北山直线距离不到0公里。

    真要做出名气了,倒是也不缺客户。

    对的,做人怎么能没有野心呢?她都打算一路考到特级厨师了,自然是要怎么赚钱怎么来,怎么出名怎么来的。

    不过这都是长远计划了,目前的计划是打开销路,混个脸熟。

    会也是现成的。

    这边一共六所大专院校,有些年纪大的教授精力体力都不足,基本是常年住在这边,有事才回城里的。

    这些人生活的重心就是养生了,正好对面的隆北村全员农家乐,不缺放养吃蚯蚓长大的鸡,还有吃虫子吃虾子长大的鸭子,以及水库里钓上来的喝山泉水长大的鱼。

    ——实话这个鱼味道是真的不错,肉质紧实q弹,顾棠回来做了个藤椒水煮鱼片,当天晚上就吃撑了。

    教授们隔三差五的就会去那边买点东西,也有村民挑了自己种的菜过来买的。

    顾棠遇见了总会问一句要不要帮忙,凭她的力气,别帮一个老教授提东西,她最多一次把三个老教授送回家。

    喝水的时候再多一句,“嗯,我租了应教授的商铺,下个月就开业了。”

    至少这一片,包括夏海大学,夏海财经,还有嘉宁技术学院三个学校的老教授们,已经差不多都认识她了。

    顾棠详细做过预算的。

    她每个月的营业额要保证在一万块以上,这就能盖住所有费用不亏本,也够她吃喝。

    细化一下就是每天三百三,哪怕每个顾客只进来消费十块钱,也就是每天最低33个客人,这个还是挺容易达到的。

    毕竟蛋糕店,学生是主力,她选的这个店铺,距离最近的夏海大学宿舍区就两百米,而且夏海大学还是个综合性大学,光他们家学生就快过万了。

    万事俱备,五月底,顾棠把办好的各种证件都贴在了墙上,还去地税咨询了一下纳税相关事宜。

    根据夏海市的政策,简单来,综合各种税目跟减免优惠条款之后,对顾棠这种规模的个体商户,基本上是月营业额在一万块以下不用纳税,一万到三万大概的交税比例是3%,三万到十万之间大概是0%,月营业额高于十万就没有优惠政策了,基本上全额缴纳最高要收到22%。

    顾棠回来就又更新了自己的目标:今年争取交税3%,明年奋斗0%,后年全额交税。

    六月三号早上九点二十三分,是顾棠用她仅剩20%适配度的玄学学徒技能算出来的好时候,总之是顺顺利利,前程似锦。

    放过了电子鞭炮应景,她的店正式开业了。

    首期产品严格来就三种。

    大枣馒头,分为红糖款跟木糖醇款;奶油蛋糕,同样是白糖款跟木糖醇款,最后就是牛奶吐司,一样是分了白糖款跟木糖醇款。

    早上九点多开门,这个点没什么学生的,基本都是附近被电子鞭炮声吸引过来的居民,还有一脸担心的房东应教授。

    顾棠算是他这几年遇见最省事儿的租客了,他是希望顾棠生意好一点,能长久做下去的。

    顾棠一脸笑意站在门口,人群几个她帮过忙提过东西的老人家进来帮她暖了暖场,应教授直接开始自动当托儿了。

    “今天买一送一啊?”

    顾棠点了点头,道:“开业头三天大酬宾,今天买一送一,明后两天买二送一,不可失失不再来。”

    顾棠完又顿了一下,“逢年过节或者推出新品的时候,也会有买赠活动的。”

    反正打折是不可能的,她只会原价卖,这也算是消费者心理学的核心内容了,总之不能打折。

    应教授松了口气,实话这么搞还真的是有点为难他,他又问了第二句,“这边绿色柜子的比那边粉色柜子的要贵一点?”

    顾棠点头,“对的,绿色柜子用的是木糖醇,相对比较健康,木糖醇基本是白糖的四倍,所以价格上也有所提现。”

    虽然块钱一块的奶油蛋糕不是老人家的菜,一袋子2块的牛奶吐司他们也不太喜欢,但是两块钱一个的红糖大枣馒头就没什么问题了。

    这馒头价格虽然高了点,不过比一般人掌都大,上头开花也开的很好看,馒头的纹路看着也挺致密,里头的红枣瞧着也还挺多的。

    有人掏钱了,“给我——一个红糖的尝尝,买一送一的?”

    顾棠依旧是面带微笑,动作麻利装馒头收钱,这波老教授还是挺与时俱进的,基本是电子支付。

    这人接过馒头,直接就掰开了,给周围人一人分了一点。

    “尝尝好不好吃。”他一边还一边跟顾棠道:“你得搞个试吃活动,这样买的人才多。”

    不过馒头一入口,他就不想跟顾棠话了,“啧,还真的不错。”

    店里一共七个人,两个馒头看着大,但是七个人分,也就是一人三口。

    虽然早上九点多这个点,上了年纪的人基本都是吃过早饭的,但是她这个馒头做得好吃,再也不是吃很多,这么分了吃了竟然还有点意犹未尽。

    又有个老先生拿了出来,“我木糖醇的试试。”

    这一波大家就挺仔细再看了,这位老先生掰开馒头,道:“你这个面花了大功夫揉的,我能看出来。”

    他指着馒头的纹路给大家看,“刚才那个加了红糖的不明显,这个白的你们也能看出来,这里头都是一层一层的,而且气泡细密——”

    “我以前当兵的,只有部队的炊事班的大师傅肯花这么大力气,这么长时间揉面,这个韧劲儿。这馒头好吃啊,也不像有些店会加很多水增重的——再给我来五个。”

    应瀚亦看了他好几眼,要不是认识他,知道这就是他们夏海大学的体育老师项钟,他都要觉得这是顾棠请来的托儿了。

    这可比他专业多了。

    应瀚亦笑了一声,道:“老项你少吃点,你上回还吃多了面食烧心呢。”

    顾棠适时停了下来,道:“那要么先买两个吧?买一送一也就是四个了。”

    项钟笑道:“没见过你这种老板想少卖的。四个就四个,明天买新蒸出来的。”

    应瀚亦跟他挺熟,当时也就开了个玩笑,道:“今天买一送一,差不多就行了,你儿子在外地上学,你跟你老婆两个能吃多少?明天再来一样买新鲜的。”

    周围人都笑了起来。

    还有个顾棠帮她提过两次东西的老太太也跟着道:“她面能揉成这样我一点都不奇怪,你们是不知道她力气有多大,我有次去买东西,两板鸡蛋五斤,两条大江团七斤,还买了点野菜跟羊羔肉,我想着我能拉回来的。”

    “你心太沉了。”旁边有人笑道,“七八公里呢,你拉二十斤的东西回来,你以为你多大?”

    “这不路上碰见顾老板了?她拉着我那一车东西走得比我都快,我当时就觉得兴许加上一个我,她也能拉动。”

    一屋子老教授们笑了起来。

    顾棠从柜台下头拿出个茶壶来,“绿茶喝吗?泡得比较淡。”

    刚吃了馒头,别还真的有点渴,那自然是要喝一杯的。

    顾棠店里南边墙是长长一排卡座,摆了三张长桌,挤一挤二十几个人都能坐下,别这就七个人了。

    当下这七位教职员工就都坐了下来,顾棠拿一次性杯子给他们倒了茶。

    刚才夸过顾棠力气大的左红林立即就道:“把你的蛋糕也给我们上两块,要两块木糖醇的,两块白糖款的,我们这些人也不敢吃太多,能不能帮我们切开?”

    这自然也是可以的。

    她做的奶油蛋糕差不多是0厘米x厘米的长方形,两层蛋糕坯中间还夹了薄薄一层奶油,上头一层厚厚的奶油,周围勾花,中间还有一块水果。

    白糖款上放的是杂果罐头,除了万年的黄桃,还有腌渍过的樱桃、山楂和雪梨等等可供挑选。

    木糖醇款上点缀的就是鲜果了,当然价格就比白糖款的贵了两块钱。

    也就是白糖+罐头的块一块,木糖醇+鲜果的0块一块。

    顾棠把蛋糕拿去后厨切好,又给他们多加了两块水果,这才又端了出来放好。

    左红林第一个下,她是物理学的教授,早年还出国留学过的,过得一直都挺不错,好东西也见过不少。

    蛋糕一入口,她脸上就一言难尽了。

    “你这艺搁这儿——屈才了啊。”

    当下就有人看向应瀚亦,“这是你家亲戚?”

    应瀚亦正忙着吃呢,真的,顾棠这个糖加得是恰到好处。多一分就甜了,少一分奶油就该腻了。

    “这要是我们家亲戚就好了!”应瀚亦完,又道:“一会儿给我包一块木糖醇的,就一块,我老伴儿有糖尿病,不能吃甜的,精面也不能多吃,剩下一块留到明天。”

    左红林笑了起来,“没事,我们帮你分了,明天你再买。”

    “你这用的是什么奶油?我觉比吃一条街那家蛋糕店要好吃多了。”

    “动物奶油,品质挺高的。”顾棠去后厨拿了盒子出来。

    老教授里不管有没有懂行的,但是识货的一定有,“这还是个进口货。”

    “我都好几年没吃蛋糕了。”又有人开始夸了,“你这个蛋糕做得是真的好吃,不干,入口即化,而且也没有颗粒感。奶油打发也是恰到好处,非常细腻。”

    “你这生意要火了!”老教授们一一下了断言。

    顾棠微笑,“我也接受预定的,第二天一定留出你们要的款。”

    教政治经济学的教授立即就竖起了大拇指,“有生意头脑。”

    顾棠立即就拿了本子出来,“其实我这本生意,每天能做的数量有限,未来我打算固定几个拳头产品,然后每天有不一样的惊喜。”

    “不错,这个挺有期待感的。”

    顾棠把本子往桌上一放,到了这个年纪,基本都是远视眼了,基本瞄一眼,就看清她写的什么了。

    “你这会做的有点多啊。”

    “还分了季节限定?”

    夏天有柠檬芝士塔、芒果布丁等等。

    “你还会做栗子蒙布朗?这个我要尝尝,距离秋天还有几个月?三个月有点长啊。”

    “还有姜饼?圣诞树干蛋糕?”

    顾棠道:“姜饼屋也可以做的,不过这个只接受预定。”

    后头还有传统的中式点心,什么蒸酥酪、山药糕、鲜花饼荷花酥等等。

    看得人就很想一眼万年,“你可要长长久久地做下去啊。”

    顾棠笑了一声,道:“那是当然。”

    这几个人又聊了一会儿,等到快十一点的时候离开。

    店里就又剩下顾棠一个人,不过没清闲一会儿,十二点刚过,店里就来了一群学生。

    一个个都很兴奋,转了一圈却有些遗憾,“怎么就这几样东西?”

    她们几个商量几句,一样买了一份,提着东西走了。

    这明显不是冲着她来的呀。那就是早上那一帮教授里有个特别有名的?

    这点顾棠倒是没猜错,她帮着提过两次东西的左红林,算是夏海大学的四大名捕之一。

    左红林教得是物理,所有理工科专业的必修课,一年上完三本书,后头居然还会学到三维势阱不明觉厉的东西,就很难。

    而且左红林还是留洋回来的,外语水平超级棒,加上这几年学校在讨论双语教学,尤其是理科基地班,火箭实验班这种专门培养科研型人才的班级

    去年为了响应政策,探讨教学新理念,期末考试的物理卷子是英语的。

    当然不是丧心病狂全英语,就是两道选择,两道填空,还有一道大题是英语的。

    结果这次考试,直接挂了三分之一还多,最后取了个开平方,及格率总算是上来了,才没造成严重的教学事故。

    学生们私下是这样吐槽的:“我中文都不会答啊!她居然出英文?那我肯定直接懵逼,满脑子都是空白喽。平常会的题也没做出来,这难道能怪我?”

    总之左红林一战成名,彻底坐稳四大名捕之首。

    而且还是临近过年挂了三分之一学生,距离现在连半年都不到,余波未散。

    所以早上有学生看见左红林在顾棠店里吃蛋糕,当下就在学校论坛上发消息了。

    左老师!居然还在笑!这蛋糕这么好吃的吗?

    顺带帮顾棠宣传了一波。

    从中午开始,就零零散散地有学生来她店里逛一逛,有的看一圈就走,有的顺利买点什么试试。

    毕竟左老师跟一大群教授在这店里吃东西万一能跟店主搭上关系,进而打听到点内幕八卦考试题呢?

    至少不能让她期末再出英语卷子了好吗!

    顾棠第一天做得东西不多,一个是考虑到开业人不会太多,就算她再有自信,也得等口碑发酵,回头客来袭才行。

    第二就是开业头三天大酬宾,卖得越多亏得越多啊。

    所以还没到5点,东西卖完了

    这就有点尴尬了。

    顾棠觉得她得烤点指饼干、牛轧糖或者芝麻糖之类保质期比较长的东西,避免东西卖完的窘境。

    不过顾棠是不会让人看出她尴尬的,她索性在门口贴了个招聘启事。

    “诚招店员2名,工作时间下午点到2点,共计四个时,时薪0元,包晚餐,提供工作服,报销健康证费用。”

    东西没准备够生生让她扭转成了专门空出时间招聘,而且她丧心病狂的熬了一锅三黄鸡。

    确切的只有一只鸡边腿,只放了葱跟生姜,再加一勺盐,完全激发出了鸡肉本身的香气,两个时过后,的店面里散发出能让人吞口水的气息。

    尤其是对于还没吃晚饭,只能吃食堂的学生来,对于周围遍地都是靠调料提味的串串火锅炸鸡点来,她简直是清流了。

    很快一开始冲着“左老师喜欢的蛋糕店”来的学生们,就又在bb上发了个贴。

    #惨无人道:这老板炖的鸡也太香了吧!#

    2l:你们老板的包晚饭是跟她吃一样的吗?

    4l:吸溜我可以!!!

    l:这个味道老板吃鸡我喝汤也是可以的!下面,我能吃两碗!

    9l:等一下,每天点到2点,这个时间我腾不出来啊。

    2l:我们可以组团啊!你一三五,我二四六,周末大家轮换着来,妈呀,你们来闻闻这个味道,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吗?这是“高端的食材,往往只需要最简单的烹饪方式”。

    5l:我在现场,这个味道,只要包晚饭,我不要钱!

    6l:笑死,卷起来了卷起来了!我能一天只吃一顿!全留在晚上吃!

    顾棠面前很快就站了个眉清目秀的男生,长得不错,身高至少一米八,除了瘦的稍微有点驼背,基本没什么缺点,站在那里肯定是能吸引可爱的姐姐的。

    这人笑起来还挺腼腆,“我家里就有个蛋糕店,我有经验的,就是我吃的比较多,行吗?”

    “粮食管够。”顾棠道。

    考虑到原主心里的那点遗憾:没人帮她搬东西蹬三轮车,顾棠招了两个年轻的、长得挺好看的男孩子,具体谁负责哪天,就让他们自己商量了。

    “那今天吃鸡汤肉丝面?”

    她对面两个人都笑得露出一口白牙。

    bb上的炖鸡楼,很快就有人rep了。

    39l:我们都没会了

    42l:不怕,据两个人一个大三一个大二,我才大一嘻嘻嘻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