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47章 造反这种事18
不管京都这边是如何气、如何恼,徐将军带领的军队此时却是非常的快活。
本来将军突然反了,下面的兵还有些无所事从,但随着两方士兵的融合,特别是开饭时宽敞的食堂、整洁的桌椅,丰富的菜品,特别是那一块块油汪汪的肉嘎嘎和一盆盆堆在一起的鸡蛋,让士兵们的心情一下子就兴奋了。
反正在哪儿都是当兵,有什么关系,吃肉才是最重要的。
就算是朝廷兵,也是天天吃粗粮,除了当官的,下面的士兵也没得肉吃,连兵晌都时常拖欠、亏空。
“哇,有肉、有蛋呢,这些都是给咱们吃的吗?”一个朝廷兵排着队进入食堂后不敢置信的惊呼起来。
肉的吸引力不可视,队伍顿时骚动起来。
“都排好队,不得大声喧哗,这边一个一个过来拿餐盘,然后排队打饭,肉每个人都有,不要挤,不守规矩的人,就不许吃饭。”领头的人早就知道这些人在想什么,大声的安抚着众人。
朝廷兵们吃着炸得油油的肉排,白白的鸡蛋,对新加入的起义军顿时充满了好感。
虽然吃完了饭,就要开始学习各种军规军纪,还要剃发、洗澡,让有的人有些不适,但看周围的其他起义军中的兵都是这样,也就没什么话了,最多私下嘀咕几句这起义军规矩莫名其妙。
到了晚上就是统一的扫盲时间,若水将所有的兵都打乱了安排,用老带新的方式,让这些兵尽快的融入进来。
不管是什么兵,即是当兵的,那明家里条件都不好,大部份都是普通农家子。在这些人心目中,会读书认字的人那都是了不起的人,他们从来没有想过,自己有一天也会读书。
虽然有些朝廷兵可能不以为然,但还是有更多的朝廷兵晚上睡在干净的营帐中时,都悄悄的捂着被子哭。
活了这么多年,第一次觉得活得像个人。
不仅在生活上改造着这些新来的兵,在若水的安排下,精神上这些新来的兵也迅速发生着翻天复地的变化,只短短几日,徐将军走在军营中时,几乎已经认不出哪些是自己曾经带的兵了。
军营里来来往往的士兵,每个人脸上都挂着自信的笑容,身姿挺拔、精神焕发。
徐家虽然带了几万的兵来投,但若水不可能还让徐将军领着这几万的兵,所以直接将所有兵全部打散,重新安排,这是必要的段。好在徐将军也没有什么抵触的情况,欣然接受了。
“父亲,这就是起义军吗?怎么看起来这么不一样?”跟着父亲来军营参加的徐敏惊奇的左看右看。
“听这些都是姜玄一打造安排的,他什么时候这么厉害了?”徐敏不敢置信的声惊呼。
“你们不是朋友吗?你不知道?”徐将军好奇道。
徐敏:我知道个屁,听人经历大变后,会脱胎换骨,难道是真的?
可是我这也算是经历大变吧,都从京都纨绔,变成反贼了,我怎么没变厉害?
对于这个在桐城如雷贯耳的姜大公子,徐将军也是啧啧称奇,越是了解,越是觉得不同凡响。当初这人和儿子天天混在一起时,没觉得有什么不同啊,天天走鸡斗狗、花天酒地,就是一个纨绔嘛,怎么突然就这么厉害了?徐将军也是百思不得其解。
不过这都不是什么重要事,想不明白就不想了,这桐城越好,未来发展越好,他也越高兴,现在他们也是一条船上的人了。
至于自己的儿子,徐将军看了一眼四处张望、没个定性的儿子,算了,这是亲生的,而且就这么一个,只要活着就好。
“父亲,我也要把头发剪了,还要穿军服,我也要当兵。”徐敏突然坚定的道。
这起义军里的人头发基本都剪了,就是那些将官也不耐烦天天打理长发,也剪了,因为军营里有卫生检查,卫生检查不过关,那是要受罚的。
他们新加入的,自然要入乡随俗。
徐将军一听这话,倒也没反驳,直接道:“行啊,随便你,头发剪了也确实清爽方便。”
“我不光要剪头发,还要当兵。”徐敏认真的道。
“当兵?等你早上能按时起床再吧。”徐将军留下一句话就离开了,他现在是起义军的将军,也有一堆公务要处理。
在他看来,这个儿子娇生惯养,天天睡到日上三竿才起,哪受得到当兵的苦,此时不过是一时新鲜而已,坚持不了几天。
徐敏看父亲不理他,转头就去找若水,提出要参军的要求。再怎么样,他也是武将世家出生,也是从习武的,即然好友姜玄都能干正事,他也行。
若水对于这个原主朋友的这点要求当然没理由不同意,当即就叫来李二柱,让对方先进李二柱的队,因为对方已经明,不进自己父亲的队。
若水跟徐将军一样,以为这个贵公子坚持不了几天,没想到,看走了眼,那子居然在李二柱队里混得如鱼得水,不过这都是后话了。
当前若水打发走了徐敏就又投入了紧张的工作中,事情太多了,她这个少帅啥都要管,军队的事在管,民生政务的也在管,就算不用亲力亲为,也需要时时跟进。自己的想法能不能在实践中得到实用,她也在摸索中,毕竟她也是第一次干造反这种事,没有经验。
而现在当下第一要务就是要尽快拿下东南道,要养活十万大军,一个的桐城也不行的,而若水也不能一直补贴,十万人,十万张嘴,就是她也补贴不起啊,必须拿下东南道。
东南道的事已经布局几个月了,这次发兵也是万事俱备,一路上所遇到的城池几乎没遭遇什么抵抗,毕竟东南道离桐城近,这些府城应该早有觉悟,特别是徐将军带着五万大军投敌的消息传来,这些人就更不能抵抗了。
最多几千的守军,怎么抵挡?那不是螳臂挡车嘛。
再,托若水戏班子宣传队的福,城里的老百姓早就听了桐城的种种政策,早巴巴的期盼着起义军能进城了,而且朝廷也没有派大军前来,这种情况下除了投降没有第二条路可走。
这世上谁人不惜命,能英勇就义的人毕竟是少数,凤毛麟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