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2回江声不尽英雄恨天意无私草木秋3
大家进房与宓日华相见。宓日华惊魂方定,见到天赐兴奋不已,道:&p;p;ldq;阿弥陀佛,我的好表兄,你总算来了。再晚个把时辰,你表弟这条命就要完蛋了。&p;p;rdq;天赐想起一路上的荒唐事,几乎因之误了宓日华等人的性命,不免暗道惭愧。
问起今夜闻香教为何登门生事,张清泉怒骂道:&p;p;ldq;还不是老偷儿干的好事。这混蛋最靠不住,要不是他跑的快,我老人家打断他的狗腿。&p;p;rdq;
天赐心向下一沉,忙问道:&p;p;ldq;莫不是老偷儿出尔反尔,答应下的事又反悔了?&p;p;rdq;张清泉道:&p;p;ldq;呸!他敢!我老人家求他帮忙,那是看得起他。这老儿还算识相,满口应承下来。夜入匡府,施展神偷绝技,将匡贼与闻香教来往的密函,一件不少全偷了出来。他这门偷功,我老人家打心眼里佩服。&p;p;rdq;
天赐心中一宽,笑道:&p;p;ldq;那您老还有什么好埋怨的。&p;p;rdq;张清泉眼睛一瞪,怒道:&p;p;ldq;没什么好埋怨的?你知老偷儿有多可恶?咱们明明讲好的,只取信函,得后马上脱身。谁想到老偷儿见到匡府中的金银财宝,动了贪心,把咱们的嘱咐全都忘了。如果只捡一两样值钱货色带走,也就罢了。可是这老混蛋看得眼红,拿了一样又一样,足足装了一大口袋,那还能不让人发觉。开始时是匡府的护院武师紧追不舍,这些三流货色自然不放在咱们眼里。可后来就坏事了,匡贼将此事报知闻香教,引来何绣凤韩玉郎一干好,咱们就吃不消了。这老混蛋倒好,事到临头,一走了之,剩下我老人家一个人,孤掌难鸣。&p;p;rdq;
天赐总算知道了其中原委。笑道:&p;p;ldq;老偷儿贼性难改,这也怪他不得。能够依约盗出密函,也算仁至义尽,没义务留下来替咱们挡灾。只怪弟来迟一步,让您老受惊了。&p;p;rdq;
张清泉怒道:&p;p;ldq;受个屁惊!我老人家不是很好吗?你子那两下子,我老人家了如指掌。要是事事都靠你帮忙,有一百条性命也送掉了。&p;p;rdq;
天赐深知此老脾气,也不以为忤。笑道:&p;p;ldq;师兄请息怒,能否将密函送给弟看看。&p;p;rdq;宓日华解开衣襟,取出贴身而藏的一个大封袋,从中抽出几封信函。天赐一一检视,不禁血脉贲张。信中所言或为相互勾结,陷害不肯附贼的正直官吏,或为阴图不轨,暗植势力以为来日之谋,不一而足,令人发指。
天赐捧信函,心中无限感慨。暗想:&p;p;ldq;这几纸书信一旦送入京师,匡贼逆谋被揭穿不,闻香教谋反之心也暴露无遗。朝廷如果举措得当,或可弥消大祸于无形。但闻香教得知事泄,如果提前举事,以其潜在的庞大势力,则湖广将不复为朝廷所有。荆楚百姓从此陷入刀兵战火,即而波及中原,危及社稷。今日这盗信之举究竟是福是祸,是对是错,那可难得很了。&p;p;rdq;
经过这一夜的惊险,宓日华等人深知此去京师千里之遥,一路上必定艰险重重。闻香教虽铩羽而去,来日复至,实力必然更强。大家不敢再耽搁,连夜出城。宇文骏怀有五军都督府的公函令牌,守门的军士不敢阻拦,痛痛快快开城放行。
第二天路过一处集镇,大家驻马稍歇。东方映雪开出一个长长的购物清单,上列各种药物,各色衣物,以及许多千奇百怪的物事,大家分头前去购买。很快物品购齐,大家出了集镇,钻进一片僻静的树林。天赐与东方映雪施展新学的绝技为大家易容。虽然是初学乍练,但千面神魔的绝技果然不同凡响,不多时树林中就多出一张张陌生的面孔。天赐与宓日华扮成一对富家兄弟,东方映雪是妹妹,张清泉是老管家,宇文骏是师爷,邬元化等人都是保镖护院。大家你看看我,我看看你,均觉十分滑稽,相对大笑。只有东方映雪想起齐大叔的种种往事,而今技在人亡,禁不住黯然神伤。
一路上饥餐渴饮,晓行夜住,均平安无事。路过九江府之时,宓日华怕走露消息,过家门而不入。只托人转交父亲一封书信,明此行的经过,让父亲放心云云。
过江后北行十余日,距湖广已远,距京师日近,大家渐渐放心。天赐的心情却渐趋沉重。京师重地,雄兵云集,关卡重重,盘查严密。他自知有案在身,被官府通缉,到了京师除东躲西藏之外什么也干不成。他自己被人认出,大不了杀条血路逃走,没人拦得住他。但天赐不能不想到同伴,特别是宓日华。他是有根有底的官家子弟,如果牵累他,自己的罪过就大了。
天赐急于返回江南,对武林盟尚须有所交待。他当初加盟的目的很单纯,现在听天子南幸已至江南,卧龙山庄谋刺之事枝节横生,因玉貔貅而被迫放弃,他留在武林盟已经没有什么意义。但大丈夫来去明白,一走了之,对不起周天豪等一干朋友。对司马长风的一些举措他虽不能苟同,但司马长风待他不薄,要走也须有个明白的交待。再就是秀雅姑娘,临行时将她托付给周天豪,不知近况如何?
这一天走到开封,距京师已经不远。天赐辞别宓日华等人,启程南返,将护送之责交给张清泉与东方映雪。东方映雪自从服下玄灵**,武功大进,除去老一辈的疯僧狂道,以及醉仙武圣玉罗刹等人,江湖上只怕再无敌。张清泉人老成精,武功阅历都足以放心。东方映雪知他有事在身,虽然依依不舍,却无法挽留。人生聚散无常,许多事原是不能尽如人意的。
东方映雪与张清泉将宓日华平安送到京师,即飘然而去。宓日华却被韦老王爷留住。他人本聪慧,才学又佳,深得韦老王爷赏识,欲为他在京中谋一职位。宓日华却改不了读书人的傲性,一定要寻正途出身,在考场考出一个官职。此时距春闱之期已经不远,于是便留在王府,准备应考。韦老王爷少子韦应麟虽出身行伍,于文学一道也颇有造诣。两人本是素识,一起谈论文事武功,十分相得。
这一日南京城玄武门外来了一位风尘仆仆的布衣青年,正是千里奔波,匆匆返回江南的天赐。
天赐一到就察觉气氛有些异样。在下关码头下船之时,官兵盘查得格外严格,沿途官军戒备森严,似乎全南京的官兵都出动了。往日玄武门不过由几名老军把守,今天却有数百名精壮的军卒,个个盔明甲亮,荷抢挎刀,整齐如一。绝非南京各营那些空耗粮饷,经年不事操练的老弱残兵所能比拟。那带队的军官看官服品级不低,一双鹰目紧盯着从他面前依次而过的行人,阴森之意令人不寒而栗。
轮到天赐过关了。一名大胡子军校仔细看过他的路引,露出怀疑的神色。但看路引上写着天赐的身份是秀才,不敢擅自发落,将路引呈与那鹰目军官。
鹰目军官看过路引,上下打量天赐。出言还算客气:&p;p;ldq;尊驾名叫李易,是兖州府的生员?&p;p;rdq;天赐道:&p;p;ldq;是的,大人。&p;p;rdq;鹰目军官道:&p;p;ldq;尊驾既然是读书人,为何携带兵器,身着短衣?&p;p;rdq;天赐道:&p;p;ldq;大人明鉴。晚生虽是读书人,也略通武事。如今中原道上不太平靖,携带兵器可以吓唬劫道的贼,身着短衣是为赶路方便。出门在外,随遇而安,不能有太多讲究。&p;p;rdq;
鹰目军官微微点头,忽然问道:&p;p;ldq;你们兖州府学都有哪几位教谕?&p;p;rdq;天赐道:&p;p;ldq;若论才学之高,当属顾老夫子。顾老夫子治学严谨,尤精于四书,讲论先贤的微言大义,辨理明晰,独辟蹊径,言前人之所未言,高妙幽远,不同与流俗。其他如王老夫子张老夫子,均为当世大儒,胸罗经史,学贯天人,亦非泛泛之辈。&p;p;rdq;
鹰目军官对所谓先贤微言大义之类自然不甚了了,听天赐的头头是道,疑心顿去,挥命他离去。天赐昂然进城,心中暗自好笑。那军官万万想不到一名钦犯从他眼前溜过,而这名钦犯正是货真价实的兖州府生员,起兖州府学的情况当然如数家珍,他的盘问实在不得要领。
沿大街信步而行,只见街上行人稀少,入目尽是一队队的官军。逛到夫子庙,这个向日熙来攘往的集市,如今生意却十分寥落。在此摆卦摊的一言断生死顾一言也鸿飞冥冥,不知所踪。找一个贩一打听,才知此老已经多日不来。似他这种游戏风尘的隐侠,行踪无定,这一走不知何年何月才能返回。天赐怅然踟蹰街头,心情落寞之极。
天赐浪迹江湖一年有余,早就习惯了清苦的生活。到了晚餐时分,他踱进一家简陋的饭铺,向老板要了一碗素面两碟菜,坐在角落里独自进食。
这家饭铺地方不大,只能容下四张方桌。在临窗的一张桌边坐着一个英气勃勃的青年,衣饰华贵,气宇不凡。在他身后侍立着两名佩刀大汉,身高体壮,象是两个门神。看架式这主仆三人来头不,却不知为何要在这饭铺用餐。也许是心血来潮,来这里换换口味。
自天赐一进门,那青年的目光就不住瞟过来,仔细打量,似乎对天赐很感兴趣。天赐猛然抬头,两人目光相对。那青年微微一笑,向他拱拱。出于礼貌,天赐也报之一笑,却忽然发现了一样奇处。那青年的相貌与他竟有七八分的相似,如果换上同样的衣饰,只怕站在一处也难以分清。转念一想,又哑然失笑,心想:&p;p;ldq;世上的人有千千万万,偶然有两人相貌相似,不足为怪。&p;p;rdq;
那华服青年道:&p;p;ldq;请兄台赏光,移来同坐如何?&p;p;rdq;天赐对这位与自己相貌相似的青年也很感兴趣,遂不加推辞。那青年又道:&p;p;ldq;请教兄台贵姓高名?&p;p;rdq;天赐报出路引上的假名,道:&p;p;ldq;在下姓李名易。&p;p;rdq;华服青年目光一亮,抚掌笑道:&p;p;ldq;巧极了!咱们原来是同宗,我也姓李,大名吗,哈哈!叫做李天赐。&p;p;rdq;
天赐几乎惊得跳了起来。这青年与自己相貌相似也就罢了,怎么连姓名也相同,世上居然有此等巧事。华服青年察言观色,脸上笑意更浓,道:&p;p;ldq;兄台何故吃惊?李天赐这个名字难道叫不得吗?&p;p;rdq;
天赐心神略定,道:&p;p;ldq;据我所知,叫李天赐这个名字的不止兄台一人。就在南京城城门口,有一张通缉逃犯的文告整整张贴了一年,那名逃犯正是叫做李天赐。兄台与他同名同姓,不怕惹上麻烦吗?&p;p;rdq;
华服青年傲然一笑,道:&p;p;ldq;从来只有我找别人的麻烦,哪有别人找我麻烦的道理。这世上如果还有人不怕王法,我就是其中一个。&p;p;rdq;这话得太狂,天赐不禁为之皱眉,猜不透他是何来历。华服青年自知失态,傲气稍敛。道:&p;p;ldq;酒后狂言,让兄台见笑了。我与兄台虽是初识,却一见投缘。寒舍离此不远,就让我作东,咱们共谋一醉如何?&p;p;rdq;
天赐推托道:&p;p;ldq;盛情心领,在下一介布衣,出身寒微,与兄台共座已属万幸。再生得陇望蜀之心,恐有攀龙附凤之讥,难入时人之目。&p;p;rdq;
华服青年尚未答话,他身后的两个门神一般的随从却勃然变色,按佩刀,怒喝道:&p;p;ldq;主人请你是给你面子,你子不要不识抬举。&p;p;rdq;
天赐冷笑道:&p;p;ldq;兄台,你这两名家人太不懂礼貌了。&p;p;rdq;掌轻轻按住桌上酒杯,瞬间移开,酒杯已经深深嵌入桌面,只余下一个圆圆的杯口。那主仆三人何曾见过如此神技,惊得目瞪口呆,做声不得。
华服青年良久才回过神。斥退两名随从,笑道:&p;p;ldq;兄台身负绝技,必非常人也。若能折节下交,高攀的应该是我。我邀请兄台纯出一片仰慕之心,望务必赏光。&p;p;rdq;天赐暗道:&p;p;ldq;他想必是哪家豪门的公子哥,涉世未深,傲气十足。见识了我这真功夫,才知天下之大。他能够勇于认错,也算十分难得。&p;p;rdq;对华服青年不免产生了几分好感。结识一位与自己同名同貌的朋友,岂不是一件趣事。天赐笑道:&p;p;ldq;恭敬不如从命,在下叨扰了。&p;p;rdq;
华服青年大喜。两人携出店,穿街过巷,遇上盘查的官兵,皆由两名随从上前应对,腰牌一亮,通行无阻。不多时来到一处气势恢宏的巨宅门前,朱红色的院墙高达两丈有余,大门外有一队衣甲鲜明的官军把守。大门上方并无匾额,可能只是个侧门。
众官兵见到华服青年,一齐插枪跪倒施礼。华服青年似乎习以为常,目不斜视,昂然直入。天赐暗道:&p;p;ldq;此人不知是哪家王公贵胄的子弟,难怪他如此狂傲。&p;p;rdq;再往里走,院落重重,佩刀军官往来穿梭,看服色品级都不低,武功也不弱。见到华服青年,一如门口的官兵,跪地施礼,不敢抬头。天赐不禁十分迷惑,更猜不透这华服青年的底细。
一行四人来到一处优雅的静室,窗明几净,纤尘不染。华服青年吩咐两名随从下去准备酒菜。不多时,四名俏丽的笑侍女送上几样精致的菜肴,两壶醇香的美酒,而后悄然退出,掩上房门。室内只留下天赐与那华服青年。
酒过三巡,华服青年忽然停杯不饮。深深注视着天赐,问道:&p;p;ldq;恕我冒昧,兄台的真名是李易吗?&p;p;rdq;天赐笑道:&p;p;ldq;兄台心明眼亮,应该能看出来。在下是一个江湖人,平时难免与人结怨,难免做些干犯国法的勾当,所以从不将真实姓名轻示于人。在下与兄台虽然意气相投,却只是初识,打听在下的**,不是有些交浅言深之嫌吗?&p;p;rdq;
华服青年目光陡亮,道:&p;p;ldq;兄台不我也猜得出。兄台的真实姓名与我相同,也叫做李天赐。&p;p;rdq;
天赐大吃一惊,对这青年更加不敢轻视。道:&p;p;ldq;兄台何故断言在下也叫李天赐?&p;p;rdq;华服青年笑道:&p;p;ldq;通缉逃犯李天赐的文告我也曾见过,那上面的画像与我有几分相似,而兄台与我也有几分相似,此其一也。我报出姓名时兄台曾面露惊容,此其二也。兄台既知我的姓名,却又断言我并非逃犯李天赐,无意之中泄露天,此其三也。&p;p;rdq;
天赐与华服青年心思之缜密深为赞赏,笑道:&p;p;ldq;兄台眼力高明。实不相瞒,在下正是逃犯李天赐。&p;p;rdq;
华服青年面现诧异之色。重新上下打量天赐,道:&p;p;ldq;兄台如果矢口否认,我倒有九成的把握断定兄台就是逃犯李天赐。如今兄台直承不讳,我倒有些不敢相信了。难道兄台就不怕我到官府告发吗?&p;p;rdq;
天赐笑道:&p;p;ldq;我观兄台泱泱大度,气宇不凡,必非见利忘义的人,此其一也。兄台如果真有告发之心,必然密而不宣,不会出言相试,让我有了提防之心,此其二也。在下自负武功尚有几成火候,如果想逃走只怕无人拦得住我,此其三也。&p;p;rdq;
华服青年拍案叫好,为天赐满上一盏,道:&p;p;ldq;兄台这个朋友我是交定了。你我不妨各报年齿,今后便兄弟相称。我今年二十有二,正月初十的生日。请教兄台贵庚。&p;p;rdq;
天赐心中暗奇,笑道:&p;p;ldq;这可真是巧极了。在下今年也是二十有二,也是正月初十的生日。你我同名同貌同辰,不知内情者也许会当你我是一对孪生兄弟。唉!我如今家破人亡,孑然一身,如果真能有一位兄弟,那该是何等快意。&p;p;rdq;
&p;p;ldq;哈哈!&p;p;rdq;华服青年纵声大笑,只是那眼神却不见半分欢愉之色,隐含泪光,有透着一丝阴沉。道:&p;p;ldq;也许你我真是孪生兄弟。我虽然生于豪门,过得却并不愉快。没有足兄弟,没有知心朋友。今日与兄台一见投缘,对酒言欢,实为一生中最快乐的一段时光,可结果却令人痛心。唉!天意如此,夫复何言!&p;p;rdq;
天赐叹道:&p;p;ldq;你我也算是同病相怜。忧足伤身,万事都要看得开才对。从今日起兄台不是又有了兄弟又有了朋友吗?&p;p;rdq;华服青年神色凄然,道:&p;p;ldq;那只是昙花一现。过了今天我还是即无兄弟也无朋友,依然是孤家寡人。贤弟,我对不起你,现在大错已铸,悔之晚矣!&p;p;rdq;
听他忽然改变称呼,闪烁其辞,天赐陡起疑心。就在这时,腹中传来一阵撕心裂肺的剧痛。&p;p;ldq;我中毒了!&p;p;rdq;惊骇之念在脑中闪过,跳起来隔桌向华服青年抓去。不料到中途,眼前一黑,浑身无力,扑倒在地。桌子被他撞翻,盘盏散落一地。
华服青年惊得面如土色,急退到墙角。见天赐卧倒在地久久不动,他鼓足勇气上前试探鼻息,确认天赐已经死去,方长长出了口气。惊骇之色化为沉痛,双目泪光隐隐,叹道:&p;p;ldq;贤弟,不是愚兄心狠,实是迫不得已。你我虽是同胞足,却只有一个人能活下去,换成你也别无选择。当初母后一胎双生,诞下你我兄弟之时,就注定了会有今天。父皇不忍心,将你托付给李明辅,留下你一条性命,也留下了一个祸胎。为了祖宗社稷,愚兄不得不出此下策。你泉下有知不要怨恨愚兄,怨只怨你生在帝王之家,怨只怨你与我这个身为万乘之尊的兄长生得一模一样。&p;p;rdq;
注目伏卧在地的天赐,他怔怔出神良久。忽然面容一整,又恢复了先前的凛然之态,朗声唤道:&p;p;ldq;林啸虎,张金彪!&p;p;rdq;那两个门神般的随从应声而入,跪地叩首道:&p;p;ldq;叩请万岁爷金安。&p;p;rdq;
青年皇帝微微一笑,道:&p;p;ldq;免礼!今天这出戏你们两个唱得不错,深合朕意,不费吹灰之力擒获剧盗李天赐,功劳不。这具尸体你们想个办法处理掉,最好扔到江里去。他的包裹也一并扔掉,不要留下任何痕迹。有关朕微服出行,计擒剧盗之事,不可张扬,以免骇人听闻。下去吧!&p;p;rdq;林张二人得皇帝褒奖,不禁大喜过望。叩首谢恩,抬起天赐,退出门去。
皇帝想想终究还是放心不下,又吩咐下去,传见锦衣卫都指挥使刘进忠。不多时,一个满脸骄横之色的中年武官挎刀昂然闯入。见到皇帝,骄横之色又马上转为谄笑,恭恭敬敬行下礼去。道:&p;p;ldq;陛下诏见微臣,不知有何旨意。&p;p;rdq;
皇帝对刘进忠异常客气,道:&p;p;ldq;刘卿请坐。夤夜相招,只因有一件密之事,交给别人朕不放心,只有劳动刘卿亲自处理。&p;p;rdq;刘进忠尚未坐稳又慌忙起身,肃然道:&p;p;ldq;臣必效死力以报陛下知遇之隆,赴汤蹈火,在所不辞。&p;p;rdq;
皇帝道:&p;p;ldq;也不算什么大事,对刘卿而言不过是举之劳。卿曾向朕举荐林啸虎张金彪两人为御前侍卫,卿还记得吗?这两人胆大妄为,在酒中暗下毒药,图谋害朕。若非有人代死,朕几为所乘。这两人又移去尸体,销赃灭迹。卿速派人擒拿二贼,就地斩首,以正国法。&p;p;rdq;
刘进忠惊得汗流浃背。林张二人本是他安插在皇帝身边的心腹,如今做下大逆不道之事,岂不要连累于他!刘进忠慌忙跪地叩首道:&p;p;ldq;请陛下治臣失察之罪。&p;p;rdq;皇帝道:&p;p;ldq;刘卿无须自责,朕知你忠心耿耿,此事出于林张二人之谋,与卿无涉。&p;p;rdq;
刘进忠叩首谢恩,诚惶诚恐。心中却想:&p;p;ldq;林张二人是本官心腹,行事一向谨慎,为何要下毒暗害圣上?这其中必有隐情。罢了,罢了,算这两个子倒霉,不知什么事得罪了圣上,要不就是知道了不该知道的事。他二人生死无足轻重,本官这顶乌纱帽却要紧得很。&p;p;rdq;
林张二人兴冲冲抬着天赐出城,将沉重的包裹捆在他身上,沉入江底。心里想的是今日蒙天子青睐,从此后平步青云,飞黄腾达,却不知性命将要不保。
燕子矶位于南京东北,浩瀚的江水在此折而向东,巨浪拍击着陡立的石壁,发出雷鸣般的水声,形势蔚为壮观。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报错章,求书找书,请加qq群:6454956(群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