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2章 贼子

A+A-

    程初芍是个不大上心红白喜事四时八节这种人情世故的,但鱼沉稳细心,春天里刚陪嫁过来,就悄悄打听清楚了婆家这么多个大主子的生辰,方便提前备礼。

    故而,宋修德和宋珩这对父子重了生辰的事,鱼早就拿来当新鲜事跟程初芍过了。只是当时宋珩还昏迷不醒,她自觉前路渺茫,也没打算在卫国公府长待,听过便罢了。

    不过,现如今她既决心要继续做这个大少夫人,其他的人情往来可以简略,夫君和公公的生辰却是万万怠慢不得的。

    宋修德的生辰礼好办,这人就是个“花痴”,送他什么都不如送一盆他没有的好花。早在两个月前,程初芍就让底下管事帮着张罗此事了,如今礼物是已经备好了,就等正日子到了送出。

    但,要送什么给宋珩,这却难住了程初芍。

    她想了足足两个月,也没想出个最完美的礼物,倒是将自己难掉了几百根头发。

    外头买的器物太俗气,她的女红不大上得了台面,画幅画儿或亲自洗作羹汤倒是可行,似乎又太过敷衍。

    无奈之下,她只能重拾前阵子新学会的艺,努力给宋珩打磨个玉簪出来。

    男用簪子样式简单,不必精雕细琢,只需要在簪头稍微花点心思即可。像上回宋珩送她的猫儿戏蝶花样,她是打死都学不会的。

    结果,她偷偷摸摸刚准备好这么一份薄礼,老神医这头肥羊就从天而降,掉在了胭脂铺门口。

    还能有比这个更妙的生辰礼吗?

    当然没有。

    程初芍才不打算老老实实把人放走,先前答应老头儿的话不过是哄他安心养伤罢了。

    那日回去后,她往荣安堂跑了一趟,祖孙二人嘀嘀咕咕了半天。

    老夫人心有余悸地:“要不把人接到府里养伤?连翘那儿门户的,若是有个万一,咱们得了信再赶过去也得半个时辰”

    程初芍摇摇头:“正是门户才好。咱们这儿人多眼杂,怕是不利于老神医养伤。”

    老夫人闻弦音知雅意,如何不晓得她话中未完之意,无非是怕大宅子里还藏着外头的眼线罢了。

    这一年来虽然清理了好几次,但百足之虫死而不僵,卫国公府上下总共几百口人,哪里真能筛个干净?

    “也是。珩儿那边既然处置好了,就让他待那儿吧。不过,这位老先生受伤不轻,又是被咱们家连累,咱是不是送点赔礼过去才是?”

    程初芍也考虑过这个问题,不过,老头儿性子轴,寻常礼估计不收,没准还要亲扔出来,白白害得甜儿和招娣去捡。权益过后,她从百草堂拨了不少好药过去,今天还特地亲摸了一遍,这份赔礼老头儿应该会满意。

    “珩儿有没有跟你提起,昨晚那事是谁做的?会不会是楚王?”老夫人忧心地问。

    “还在查呢。也不一定是他,可能是其他那几位浑水摸鱼。”

    老夫人若有所思起来。

    昨儿白天那伙人打着楚王府的名号来拿人,结果没请到人,灰头土脸回去了,晚上来寻仇也得过去。

    但,楚王又不是傻子,哪里能干出这么浅显直白、一目了然的坏事?

    老头儿出事,白天结下矛盾的楚王府可不是最大嫌疑人?

    不过,话又回来了,楚王这几个月没少装那心比天高、志大才疏的傻王爷,也没准人家故意反其道而行。

    荣安堂外不知何时又下起了雪,没风,雪片却又厚又密,很快就积了厚厚一层。

    老夫人幽幽道:“唉,今年也不知怎么回事,都‘瑞雪兆丰年’,可我心里头总觉得不大妥当,好像有什么事要发生一样。”

    程初芍心里咯噔一下,只当她是心有所感,无意识地替卫国公担忧。

    不料,老夫人却喃喃:“今年北面四处雹灾雪灾,底下也不知道赈灾赈得如何。若有个万一,这会儿陛下又不肯放诸王回藩地。唉,若有人从中作祟,只怕这个冬不好过啊!”

    程初芍不禁暗暗佩服起这位太婆婆的政治素养和敏感度来,老夫人久居后宅,不大出来走动,很多细枝末节的事她不了解,但大事上她看得通透非常。

    不过,诸王迟迟不回藩地一事确实是原书剧情里没有的,只怕是太子身子好转、端王失宠等因素加起来推动的结果。这么一来,不管是她还是宋珩都不敢十拿九稳,自己猜得出接下来的走向了。

    皇帝心思难测,谁知道他是突然犯了糊涂要削藩,还是扮猪吃老虎想逼反个别不安分份子?反正,纯粹因为思念兄弟叔伯们、想留他们下来参加二儿子大婚的理由,鬼才信!

    她低声劝:“陛下高瞻远瞩,做事自有道理,咱们担心也是无益。就算东宫还有太子殿下在呢。”

    老夫人又叹了口气:“太子太子近来身子似是康健不少,只是,那寻仙一事闹得也忒大了,像是生怕御史不知道一样。纵使是那位的意思,也大可不必这样。万一闹得不好,岂不正中旁人下怀?”

    她的含糊,程初芍却是听懂了的。

    天下至尊是皇帝,可皇帝求仙炼丹还有大把臣子磕头死谏呢,一不心就能青史留名,最臭的那种名。这事儿要换个太子来做,臣子们可没那么多忌讳,分分钟上折子弹劾你,没准还会热情建议皇帝换个正常皇子当储君。

    太子和卫国公府亲近,时常和宋珩消息往来,不然后者也不能足不出户就成消息通。皇帝授意太子去查宝象山那事,宋珩也是知道的,透了点给老夫人和程初芍,只是没具体布置。

    眼见太子访仙归来,宝象山有个道士进了东宫,老夫人便时时刻刻悬着心,一半心担心太子被蛊惑真去修仙,另一半则担心皇帝借此废储再立,私心里暗骂皇帝女婿不知几百遍。

    任宋珩怎么安慰她这是皇帝考验太子都没用,她只心疼年纪没了亲娘的外孙。平时有什么好事就不想着太子,遇到这种破事就知道要“考验”了,他怎么不拿去考验其他宝贝儿子呢?

    婆孙二人正避着人悄悄议论朝政,十五却一脸愤愤地递了个消息过来。

    昨晚上杀人放火的贼子找到了,不是楚王府的,却是承恩侯府上养的两个门客。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