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5章 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第295章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此时的萧瑀也明白过来,自己已经错过了营救孙儿萧腾的最佳时。
去求魏更,这显然是很难的事情。
话回来,到了魏更这里,便在刑部有了记录,万一将来查起来,那倒霉的可不止魏更一个人。
思前想后,要想把萧腾救出来,只有一个办法。
那就是去求见太宗皇帝李世民,获得皇上的赦免。
听要找皇上才能把萧腾救出来。老夫人崔氏也有些傻眼了。
更是不敢提自己曾去班良俊面前耀武扬威之事。
此时的太宗皇帝李世民心情略有好转,因为按照程晓亮设计建造的脱水炉完工了。
只要晾晒几天,脱水炉就可以试验操作了,如果一切顺利,脱水的蔬菜便会源源不断的造出来,解决了大军给养的问题。
天色渐黑,听老丞相萧瑀求见。
李世民转身进了书房,他知道这个点了,丞相萧瑀来必然是有要事。
一进入御书房,萧瑀咕咚一声就跪下了。
“老臣萧瑀,叩见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这突然间的大礼,让李世民有些猝不及防。
“老爱卿,这里不是朝堂之上,何须如此大礼,快快请起。”
萧瑀却跪在地上不肯起来。“圣人在上,家里出了丑事,老臣实在无奈才来祈求圣人出,救我孙儿一命。”
李世民被的云里雾里。他给王升使个眼色,王升上前搀住萧瑀的胳膊。“萧丞相,有什么话起来,起来再嘛。”
可是萧瑀的态度十分坚决,跪在地上,就是不起,“圣人,您若不答应,老臣就不起来。”
李世民无奈,只好沉声道。“你把情况先跟朕,可好?”
萧瑀一把鼻涕一把泪,就把萧腾看上了花,又把人弄到家里最后恼羞成怒杀人的事情,一五一十的跟李世民了一遍。
完之后。萧瑀磕头如捣蒜,“请圣人开恩,饶我孙儿萧腾不死,请圣人开恩哪!”
李世民听完,一阵长时间的沉默。
自己初登皇位,正是树立威信的时。
若是就此饶过了萧腾,文武百官会怎么看?百姓们又会怎么看?
可是萧瑀毕竟是自己的重臣,也是两朝的元老。
毕竟在这种封建统治下,所谓的杀人偿命,更多的是针对百姓来讲,这些王公贵族们自然有逃脱的办法。
见李世民沉默不语,萧瑀知道这事有门儿。
想到这他再次磕头道,“圣人,我愿辞官,用我的丞相之位,保全我孙儿性命。”
这已经是萧瑀能做的最大努力了。
李世民自然知道,若是轻罚了萧腾,板子就会落到萧瑀的身上。
自然他这个丞相也就做不成了。
“爱卿,你先起来,此事容朕想想。”
哪知道萧瑀是个犟脾气,跪在地上道,“老臣就在这跪着,等圣人一个回话。”
太宗皇帝李世民拿他没办法,只好任由他跪在那里。
李世民的脑海中闪过了几个方案。第一个自然就是杀萧腾,以正法纪。
可是这个恐怕很难了。自己今日杀萧腾,明日就是他王腾,刘腾。杀得完吗?
自己初登皇位,还需要这些大臣们为自己卖命,如果杀了萧腾,那么众人都会有危感。
可是话回来,若是轻饶了萧腾,以后谁还会拿法纪当回事儿。
所以萧腾可以不杀。死罪可免,活罪难逃,就算萧腾不死也要让他比死了还难受,文武百官们才会有个怕性。
想到这,李世民缓缓道,“萧爱卿,自古以来便是杀人偿命,欠债还钱。”
“今日放了萧腾,便有违法纪,可念你一把年纪有只有这一个孙子,朕就法外开恩,免萧腾死罪。”
萧瑀一听立刻喜出望外,老泪纵横,忙不迭的磕头谢恩。
李世民叹口气,“你听我把话完。”
“萧爱卿,萧腾死罪可免,活罪难饶。”
这个自然在萧腾的意料之中,只要能保住孙子的性命,后面的事慢慢再来。
“圣人请讲,只要保萧腾不死,老臣愿意,”
李世民摆摆,“你的丞相怕是做不成了,到益州去做个刺史吧。”
“多谢圣人,多谢圣人。”萧瑀忙不迭的磕头。
李世民又接着道,“萧腾前往居庸关军中劳役三年,贬为庶人,没有召见,不得回京。”
此时的萧瑀哪里还顾得了那么多,能保住孙儿的性命已经是万幸。
磕头谢恩之后走出了东宫,萧瑀显得失魂落魄。
劳役三年并不多,自己上下打点,也不会受多少苦。
可最狠的两条就是贬为庶人和不得回京。
贬为庶人萧瑀就失去了世袭的资格,白了自己忙活一套,最多传给儿子萧锴,再往后没了。
没有召见,不得回京。这条就更狠了,自己要见孙儿一面,那得出长安城。
自己长安城里的家当,到时候也得变卖。
但不管怎么,好歹是保住了萧腾的性命。
很快,太宗皇帝李世民的口谕就传到了刑部。
刑部上书魏更知道能让萧腾不死,萧瑀必定付出了相当的代价。
在释放萧腾之前,魏更还是把消息先传给了长安府尹班良俊。
反正萧腾不死了,早一天放晚一天放都一样,自己先把这头处理好。
长安府尹班良俊对这个结局早在意料之中。
他在意料之中,可是却在程晓亮的意料之外。
程晓亮没有想到,一代明君李世民居然也能做出这种事。
赵四听完了这个判决也是一声叹息呀,“果然是官官相护呀。”
送走了班良俊,程晓亮劝道,“赵四哥,既然朝廷办不了萧塘的死罪,我们另想别的办法。”
好在萧瑀还算看事。亲自带人,装了满满一大车金银珠宝来给赵四谢罪。
看着这些金银珠宝,赵四面无表情,“萧瑀,不要以为有钱有势就可以为所欲为。”
听他的口气不太友好,萧瑀也是无奈的叹息一声。对着赵四和程晓亮连连作揖,“都是老朽管教不严,才让孙儿犯下如此弥天大祸,这些算是老朽的一点心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