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章 撑腰
燕韶南陪着那母女俩坐了一会儿,便起身告辞。
崔宛琳跟着出来,轻轻拍了拍胸脯,露出轻松的笑容:“你看,我娘特别通情达理是吧,她连我要请客做什么都没问,就要帮忙安排了,韶南,走啦,我带你去见认识一下家里的姐妹,晚上先叫她们做东请你我吃饭。”
燕韶南被她拉住了袖子,笑道:“好,不过别闹得太晚了,我明天一早有正事要做。五娘,你能帮我听一下最近京里都有什么大事发生么,我爹的那些同年都还好吧?”
她最想知道的其实是世叔周浩初的近况。
距离上次见面快一年了,虽然两下常有书信往来,但她这次光在路上就花了一个多月,京里风云动荡,很多危险全无征兆,她担心周世叔一不留神被卷入其中。
至于礼部尚书张毓和其他人这一年来过的是好是坏,只要明天见了周世叔,自然见分晓。
崔宛琳满口应承:“你别急,等我问问大哥、二哥。”
等她们回了院子,府里同崔宛琳年纪相仿的几个姑娘已经在等着了。
好不容易看到正主儿回来,姹紫嫣红围上来,介绍认识相互见礼,瓜分礼物,商量去谁那里玩什么游戏,偶尔还夹杂着一两句抱怨五姐姐不带自己去彰州玩的娇嗔,一时间崔宛琳的客厅里好不热闹。
有人只是随口一,有人却是半真半假。
四房的崔六娘为这事没少被母亲教,被庶妹挖苦,大抵就是“你三哥处事一向不偏不倚,待三房四房没有太大的差别,怎么这次偏点了名,叫五娘去玩,却把你撂在家里,肯定是你哪里做的不好,惹他不高兴了自己还不知道,真是太蠢了”诸如此类,从过了年到现在一直气不顺,对崔宛琳尚且没有好声气,更不用一个依附于她家的外放官员之女。
崔六娘嘟了嘴,挑剔地看着面前的宝蓝色点翠珠花,崔宛琳给大家捎带的礼物在她看来更像是一种炫耀。
“五姐姐,人人有份,你哪来这么多银子,该不会是这次出去忘了长辈们的交待,收受地方官的孝敬了吧。”
屋里一静,燕韶南觉察到有异样的目光向自己望来。
崔宛琳不高兴了:“瞎什么,这次为给姐妹们买礼物,我可把自己的压岁钱都花干净了,剩下的全靠三哥赞助,刚才这话要是传到三哥耳朵里,以后六娘你就不用想从公中支钱了。”
这趟出去,她可是为三哥办了不少事,吓唬起姐妹来底气十足。
崔六娘不相信崔绎会这么偏心,气呼呼地道:“少骗人了,当我们不知道,燕姐的父亲如今管着泉关府,宝中港就在他的治下,你俩去店里买东西,人家敢收你们的银子?”
燕韶南心中不快,对方这话已然是在直接指责自己父女二人了。
“六姐此言差矣,我父受朝廷委派,更是因魏国公的大力举荐,暂理泉关府事务直至伍知府伤愈,自就任以来,兢兢业业,夙夜辛劳,虽不敢自言有功劳,也不可任人猜忌诋毁,尤其是以六姐的身份,对我等而言,一言一行都代表着魏国公的意思,既然国公爷见疑,那我父也只有辞官一途了。”
她神色未变,也不高声,就那么平平淡淡要父亲辞官,吓了众人一跳。
不像燕氏父女这一年来饱经磨难,如履薄冰,几次想着抽身不遭这份罪,在这些大门不出二门不迈的大家姐眼里,辞官相当于自断前程,是非常严重的事情,崔六娘虽然不愤燕韶南危言耸听,怎么就敢替父亲作这样的主,但到底是意识到遇上狠人了,不敢再继续呛声。
崔宛琳眼见冷场,笑着圈场:“六娘不懂事,经常会些没脑子的话,韶南你别往心里去,三哥自会教训她。”
崔六娘哼了一声。
崔宛琳暗暗头疼,心想在自己家里尚且如此,等过两天请客,秦四娘她们更不知会什么怪话,看来得悄悄跟娘请教个法子,别讨好燕韶南不成,再怪罪到自己头上。
燕韶南也觉着没意思。
自己明明是来查案的,结果半点线索也没接触到,还要叫这么多不相干的人来品头论足。
气氛一下冷下来,就很难再活跃,厅堂里逐渐安静,各房来的丫鬟不少,全都整整齐齐站在院子里,等着自家姐吩咐。
此时院子门口突然传来动静,原来是守门的几个婆子见到院外来人,纷纷露出讨好的笑容:“蒋老,您怎么过来了?”
“咦,里面挺热闹的。”蒋双崖往院子里探了下头。
“蒋老您快里面请。”连通报都免了。
看门的让开路,蒋双崖迈步由外边进来。
国公府上下没有不认识他老人家的,院子里的丫鬟们一见是他,齐齐行礼,叫声参差不齐,但都透着异常恭敬:“蒋爷爷您回来了!”“见过蒋老!”
蒋双崖是魏国公府几位供奉里年纪最长的,也是最得两代国公爷信任的外人,别这些丫鬟下人们,就连几位老爷太太见了他也是客客气气,不敢得罪。
香荷连忙上前:“蒋爷爷,五姐正在里面和各房的姑娘们话呢,您稍等,我这就去跟她一声。”
蒋双崖摆手:“不用不用,叫她们着吧,我也没有急事,就在这里等一下好了。”
几名大丫鬟哪敢叫他等着,香荷上前招呼的同时,玉柳已经进去禀报了,崔宛琳连忙和姐妹们出来迎接,却见蒋双崖抄着手站在檐下,正一脸和气地和燕韶南的两个丫鬟聊天呢。
“清穆院挺不错的,地方虽然不大,但阳光明媚,又很安静,等我和管事的一声,再加几名丫鬟……”
这次出门崔宛琳和蒋双崖了不少交道,亲热地道:“蒋老,您怎么有空了,是来找我么?”
蒋双崖嘿嘿一笑,望向站在她身后的燕韶南:“我是来找燕姐的,五姐又不是不知道,国公爷去年就把老朽发去了邺州,专门保护燕大人父女,此次燕姐来京里,安危也是由老朽负责,我得时刻跟着,确保燕姐安全。”
四娘、六娘几个互相望望,难掩惊讶,连崔宛琳都没料到三哥对燕姑娘竟然重视到此等程度,啧啧,竟叫蒋老贴身保护,这般题大作,亏他想得出来。
众人当中唯有燕韶南泰然处之,一来蒋双崖在她父女身边的时候,她和父亲虽然对他也很尊敬,但那是看在他一大把年纪份上,全未像其他人一样诚惶诚恐,习惯成自然,也就不觉着如何了,再者她是真知道,眼下京城确实危险。
而且有蒋老爷子在,接下来不管是去父亲的座师还是同年们府上,都会得到极大的便利。
公爷考虑得还挺周到。
她顿觉压在身上的担子轻松了不少,道:“麻烦老爷子了。”
有蒋双崖在旁盯着,国公府的姐们哪还聊得起来,崔宛琳起请客的事,诸人纷纷应承到场,她还未等提议今晚先聚一下,大家已经纷纷起身,拿着礼物告辞了,看样子是急着回去和亲近的人一心里的疑惑。
燕韶南声阻止她:“五娘,晚上就别一起了吧,赶了一个多月的路,我也想收拾收拾,早早休息。”
等燕韶南回到暂住的清穆院,檀儿、樱儿跟着国公府的丫鬟去取晚饭,她问蒋双崖:“蒋老,国公爷可是有什么吩咐?”
蒋双崖笑吟吟地道:“暂时没有,国公爷知道姑娘刚来京,好些事情要做,命老朽跟着姑娘,听凭差遣。张尚书那里你若是不想去,明日老朽跑个腿就是了。”
燕韶南想了想:“父亲既然吩咐了,我还是去一趟吧。国公爷可好?”
蒋双崖敛了笑,露出几许愁容:“国公爷精神很差,有点轻微的动静就睡不着觉,这几日又消瘦了不少,但愿回府来熟悉的环境能令他舒坦一些,再不然就得请御医了。”
燕韶南有好几天没见着崔绎了,听蒋双崖如此也不免担忧,道:“那等着吃完晚饭,你带我悄悄过去,不用进屋,在外边弹一会儿琴就走。”
蒋双崖求之不得,连忙答应。
晚饭之后,燕韶南换了身男子的装束,带着琴,跟随蒋双崖去了崔绎住的合序园。
“合序”二字出自《易经》,合序园位置居中,向来是由这座国公府真正的主人居住,里面戒备森严,不但是崔绎起居之所,更是他处理公中事务的地方。
不过对蒋双崖而言,带人进来,再清个场,叫燕韶南不被扰地弹琴并不难办到。
最近一段时间崔绎确实休息的不好,只是不像蒋双崖得那么严重。
回京路上人多口杂,好些重要的讯息来不及处理,加上他需得收拾之前留下来的烂摊子,为来日谋反做准备,且又不能叫身边的幕僚看出端倪来,真是有心力交瘁之感。
燕韶南到时,崔绎正在看前刑部主事秦皑的过往履历和亲属、朋友的情况,听陈管事禀报大理寺如何审案,崔平蹑手蹑脚进来,凑至他耳朵低语几句。
崔绎把手里的册子放下,一天下来真正露出个笑容:“来都来了,干嘛不进屋,难道在外边弹比较有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