风波(下)

A+A-

    翠玉让沈平去望云山上给梁老大传消息。又派了个厮去原府传话, 如果王知县提起剿匪的事情, 请原府的人务必不要理会。

    将这些都办妥,想了想没有什么纰漏, 翠玉心事重重的回到了沈府。

    “姐,喝点汤吧。”

    翠玉一回院子翡色就迎了上来,有些担心的道。

    “好。”翠玉觉得心里一暖,喝着翡色端来的补汤。

    “对了,翡色。给你。”翠玉将从铺子里拿回来的锦盒的其中一个推到翡色面前。“开看看。”

    翡色好奇的开盒子, 里面是个翡翠挂件。

    “姐……”

    “送你的。”翠玉笑道,然后开另一个盒子,里面装的是一对镯子。“这是送奶娘的。”

    “这奴婢可不能收,太贵重了。”翡色将盒子推回给翠玉道。

    “哪里贵重了,就是上次我在集市赌石买来的那些毛料里开出来的,让铺子里的学徒们帮忙雕的。收下吧,快点。”翠玉催促道。

    “那奴婢谢谢姐了。”翡色犹豫了片刻,开心的接过锦盒。这挂件她并非买不起, 只不过姐能念着她的这片心意最让她欣喜。

    翠玉看着她开心的样子心里也高兴。让她在乎的人都能平安喜乐,这是她重生最重要的意义。

    “姐,您让人雕的这是鸳鸯吗?”翡色量了一会手里的挂件问道。

    “鸳鸯?!”翠玉只交待让雕适合女子戴的吉祥的图案,却没想到雕的竟然是鸳鸯……“许是哪个学徒练手随便选的图案吧。”

    翡色点点头也没再多想,翠玉却是把这件事记在了心上。

    “对了,让奶娘再帮我做匣子鲜花糕把。”翠玉交代道。

    “好。”翡色点点头出了房门。

    翠玉看了看时辰靠在软榻上歇了一会。等醒来时已经过了午饭的时间,匆匆用过午饭,让人将新出炉的鲜花糕装好。

    “你休息会, 让山茶陪我去趟董府。”翠玉对翡色吩咐道。

    上次送礼失败后,董老板回府就病的起不来身。翠玉想着自己身为晚辈,怎么也应该去探望一二。

    “还是我陪着姐去吧。”山茶是院子里的二等丫鬟,翡色有些不放心。而且董老板对姐可称不上友善,她还是亲自跟着才心安。

    “就让山茶陪我吧,你好好歇歇,昨天在寨子里肯定也没睡好。”翠玉劝道。

    翡色脸一红,有些羞愧的想起自己一早被吵醒时睡的人都迷糊了的样子。

    “我陪姐去,反正也没多大功夫,让山茶盯着院子里的事吧。”

    “那好吧。”翠玉也没再跟她争执。

    两人坐着马车到了董府门口,翡色下车请董府的门房代为通报。

    “果然气派。”看到董府的大门翠玉感叹道。

    董府的装饰摆设十分的奢华,但论起品味、审美却远不能跟原府相提并论。还是原大哥的眼光好,翠玉想到。

    “董老板。”

    翠玉跟着厮来到了正厅,看到了坐在主位上的董老板,距上次见面才不过十几天的光景,董老板人就瘦了不少。

    “沈老板可是来看笑话的?”董老板阴沉的问道。

    “董老板有什么笑话可看的?!”翠玉有些好笑的问道。果然人年纪大了越来越幼稚,董老板这身上哪儿还看的出当年叱咤滇南的样子,完全是个别扭的孩子。

    “我之前让沈老板难堪,又在沈老板面前丢了那么大的丑,沈老板不开心才怪呢。”

    “那您可冤枉我了。我这十几天忙得很,自家的事情还没理清楚,实在没工夫看别人家的笑话。”翠玉坦荡的道,“况且赌石十赌九输,赌垮了一次也不是什么大不了的事情,神仙难断寸玉,更何况咱们凡人呢?!”

    “沈老板倒是豁达。”董老板冷哼一声,“几十两银子买的毛料,却是赌涨赌垮都无所谓。”

    “董老板要是能像我这么想的开的话,又何必去买那些几千两上万两的呢?!”

    “你!”董老板被翠玉直戳痛处,瞪着眼睛看着她。“你懂什么,区区几万两银子,我还不放在心上!”

    “我确实不懂。因为我也从没想过要争什么,做什么滇南第一。”翠玉平静的道,“您跟我的想法不同,是有大报复的,跟我这不上进的肯定不一样。但我斗胆劝您一句:人无千日好,花无百日红。没人能一辈子做什么第一的。”

    “可是这滇南第一我做了四十年!”董老板喘着粗气愤愤不平的道。

    “所以也该换人做了,不是吗?您之前的滇南第一是谁,您还记得吗?”翠玉问道。

    董老板一愣,败在他手下的人不知繁多。当年的第一、第二的,对他来早就没了分别。

    “您看,您不是也想不起来了,做了四十年也差不多了。”翠玉劝道,“总给留给晚辈们一点奋斗的余地吧。您家里的子孙,您是希望他们自己拼成滇南第一,还是直接从您手里接过这个称号战战兢兢的维持下去?!”

    “哎,我还是老了啊。”董老板叹道。

    “是老了。”翠玉点点头。

    “你这丫头,这时候不都该劝劝老人家安慰两句的吗?!”董老板不满的道。但语气里对翠玉却是亲密了不少。

    “若是您真觉得自己老了,我肯定是会劝上两句的。”

    “你手里拿的什么?”董老板无奈的看了她一眼,转移了话题。

    “家里人做的鲜花糕。我特地交代蒸软了些,您现在吃着正合适。”翠玉起身将手里的匣子递给了董老板。

    “来探病你就带匣子鲜花糕?!”董老板不满的问道。

    “啊。”翠玉点点头,“上次我去王知县那儿也送的鲜花糕啊,我觉得挺好的。”

    “你上次去王知县那儿送的鲜花糕?”董老板不敢相信的反问道,“那原老板送的什么。”

    “茶叶啊。”翠玉笑,“原大哥本来就是做茶叶生意的啊。”

    “那你还是做翡翠生意的,你怎么不送翡翠。”

    “我送不起啊。我又不像董老板这么财大气粗。”

    “你,你这是来气我的啊?!”董老板咬了口鲜花糕不满的问道。

    “我哪儿敢啊。只不过是不愿意把银子花在靠不住的人身上了水漂而已。”

    “哼,的我好像还不如你们这群娃娃通透似的。”

    “您当然通透了,只不过是对那个‘第一’太过执着了而已。”翠玉觉得董老板真是印证了“老孩儿”这个词了。

    “哎,”董老板第一次认真量着眼前还仅能称之为少女的姑娘,“你父亲有你这么个女儿,也能放心了。可惜我家里的几个辈,没有省心的啊。”

    翠玉心底一酸,又想起了自己还没能为父亲报仇。赶紧低头喝茶掩饰自己的失态,调整好情绪后又抬起头笑着看向董老板。

    “我也是被逼的没办法,不得不自己立起来。但在我看来,您家里的辈能有您在后面跟着操心,才是有福气呢。”

    “你的是,或许我也该颐养天年,别再把铺子把在自己手里了。事事都要亲自决断的话,他们什么时候才能独当一面啊。”

    翠玉听着董老板的感叹没有作声,别人家的事情听听就好,还是不要发表什么评论了。

    董老板像是找到了倾诉的对象,拉着翠玉聊了一下午,两人把翠玉带来的鲜花糕吃了个干净。

    “不行了,董老板,我今天要先告退了。”翠玉看了看时辰道。

    “沈老板难得来,留下来用个晚膳吧。”董老板挽留道。

    翠玉摸了摸自己一肚子的茶水和鲜花糕,晚膳什么的,她实在是有心无力的了。

    “我还有些事情要去铺子一趟,用过晚膳,我怕铺子已经烊了。”翠玉解释道。

    “好吧。”董老板有些不舍得叹了口气。自己在家憋了这么久,难得遇到个能聊得来的友。“沈老板以后有什么需要帮忙的,尽快来找我好了。”

    “那我先谢过董老板了。”翠玉笑着起身告退。

    门口董府的管家领命带着翠玉出府,走到一半迎面走来一个年轻的男子,样子长得有些眼熟。

    “少爷。”翠玉身前董府的管家招呼道。

    翠玉恍然,面前这个青年男子应该是董老板的孙子,现在董家铺子的掌事人。之前翠玉在赌石铺子里见过他一次,但是当时董老板存在感太强,弄得她对这位现在一旁的董少爷都没什么印象。

    “董公子。”翠玉招呼道。

    “沈姐。”董思禄回了个礼,“劳烦沈姐来看望我祖父了。”

    “董公子客气了,董老板是玉石街的前辈,我来探望也是应该的。”

    “沈姐太过谦虚了。祖父自知县府回来后一直郁郁寡欢,我也是个嘴笨的不知如何劝他老人家才好。我刚才在厅外听到沈姐跟祖父的聊天,祖父心情已然开怀不少。还要多亏了沈姐今日到访,请沈姐受董某一拜。”着就要抱拳作揖。

    “诶,使不得使不得。”翠玉伸手扶了一下,不心碰到了董思禄的手又赶紧收了回来。“董公子这么客气以后我都不敢再来叨扰了。”

    “不不不,沈姐以后有空,还要多来坐坐才是。”董思禄红着脸有些局促的道。

    “那就先谢过董公子了。”翠玉笑了笑。

    “哦,我送沈姐出府。”看着翠玉的笑慢了半片的董思禄道。

    翠玉低着头跟着他身后,董思禄走在前面几次想要开口都没找到合适的时机,结果两人就这么走到了门口。

    “多谢董公子了。”

    “那,沈姐慢走。”

    董思禄站在原地看着翠玉上了马车越走越远。

    “咳,这位沈姐,挺厉害的。”看着在一旁看着自己的管家,董思禄有些尴尬的道。

    “这位沈老板,也是不容易啊。”管家叹道。

    “是啊......”董思禄想起了第一次在自家铺子里见到翠玉时的场景。

    翠玉先回了铺子,跟姜掌柜问了那枚鸳鸯挂件是谁雕的。听出是那个冯起后,想起那天见到这人时油滑的样子,翠玉不喜得皱了皱眉头。不过现在也不过是雕了个鸳鸯图案,翠玉也不会为这个惩治在铺子有难时留下的伙计,只是叮嘱姜掌柜派人多留意一些。

    回府的路上,大雨倾盆而下。翠玉下马车后披着油衣跑回院子,还是被浇了个透。

    “阿嚏。”换好衣服的翠玉抱着手炉看着窗外,有些担心在外运货的原景义。“照这个雨势下去,怕是要有山石滑坡。也不知道原大哥他们到哪儿了,有没有危险。希望这场雨能快点停下来......”

    可惜事与愿违,这场雨连着下了几天都没有停下来的势头,不少山路都出现了滑坡无法通行。

    梁海中赶在山上情况严重之前,带着寨子里的人们厚着脸皮的来投奔翠玉。

    翠玉开始看到门外三四十号人也吓了一跳。好在他们都带着基本的生活用品和粮食蔬菜,如今在沈府也不过是借块地方有个落脚之处,不然翠玉还真不知如何安置他们才好。

    这几天大雨,铺子里也没了生意。翠玉干脆将铺子关门放了伙计们几天假,自己也待在府里没有出去。除了算算账,看看铺子的情况,就是替在外没有消息的原景义担心。

    现在翠玉一点都不奢求原景义能在中秋之前回城,只希望他能平平安安的。她相信就算没有这个中秋节,她跟原景义以后还有多得是能待在一起的日子,只要他平安就好。翠玉就是担心原景义太过守信,万一冒着雨赶路......翠玉一想到这儿,整颗心就揪在了一起。

    “姐,先用饭吧。”翡色将翠玉从担心中唤了出来。

    “梁老大他们那边怎么样了?”翠玉问道。

    “还能怎么样?”翡色一脸的不满,“那个梁海中带着他手下的那帮山贼把后院被雨浇漏的屋子都修好了,也算是有点用处。”

    “啊?!人家明明是做了好事,你怎么还不满意?”翠玉看到翡色的样子忍不住笑出了声。

    自从梁海中来了后,翡色是怎么都对他有意见,一直看他不顺眼。从梁海中到了沈府,每天都能让翡色挑出错处来。大到为人处世,到生活习惯。梁海中生出来就做了山贼,规矩上肯定比普通人差了些。不过好在他是个听劝的,知道自己如果要在山下生活早晚要适应这些。所以也不跟翡色吵,只是默默的改正。翡色对他这点也很是满意,这些天能从他身上挑出的错处越来越少,俩人有时也能心平气和的聊上几句。

    翠玉隐隐觉得两人之间可能有些意思,如今看着两人互动吵嘴都已经成了翠玉每天最轻松地时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