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百四十八章动了心思

A+A-

    一顿饭吃的很是谨慎,而且饭后孟毓晓没有坐太久便离开了西王府。

    巧云不知道是真的兴奋,还是为了哄孟毓晓开心,在马车上的时候便异常兴奋地:“王府的宫女们都好心翼翼,吓得奴婢一点声音都不敢发出来。”

    “你平日了跟着于嬷嬷难道就没有学到这些么?”孟毓晓脑子里的思路被巧云的话撞得凌乱不堪,也没有心思再去继续思考那些想不明白的话题,索性提起兴趣与巧云起话来。

    孟毓晓话间便看了一眼一旁坐着的于嬷嬷,就算是自己提到了她,她也没有多少神情变化,相比起来,她今日在王府里的表现倒是有些异常,话异常的多。

    “于嬷嬷,你的药拿上了吧?”孟毓晓轻声问。

    “回姑娘,已经拿到了。”于嬷嬷这才开口答话。

    “给我瞧瞧吧,我与百草堂的华神医也算认识,下次可请他瞧瞧,这药膏他若是能配出来,也省得你每回等着追风侍卫从江南给你带回来。”孟毓晓本意是想试探一下于嬷嬷有没有谎,但找出来的理由也是真心的。

    “奴才不敢劳烦姑娘。”于嬷嬷嘴里这么着,还是侧身从自己身边的包袱里摸出一片药膏递给了孟毓晓。

    孟毓晓伸手接了,膏药只有巴掌大,外面裹了一层黄色的油纸,透过油纸能看到里面黑乎乎的药膏,不用凑近都能闻到浓浓的草药味。

    孟毓晓也不懂草药,自然也就不懂这些草药到底是不是稀有的,便将手一转,将手里的膏药送到巧云面前:“你将这个收了,若是下次有机会出府,便带去给华神医瞧瞧。”

    “是。”巧云点头,连忙伸手接了膏药,心翼翼地收好。

    于嬷嬷只是多看了两眼巧云,倒也没有表现出多大的异样来。

    孟毓晓浅浅看了一眼于嬷嬷,没看出什么异样,便也不再留意。

    待回了府,去向赵氏请了安,赵氏听孟毓晓留在西王府用了膳才回来的,好似惊讶了一番,拉着孟毓晓问了好一会儿,临到最后,还不忘提醒她:“为娘今日早上与你的话你多少还是听进去一些比较好,太后要赐婚的事情应该是板上钉钉的事情了,西王府虽是我们不能得罪的地方,但你多少也应该知道避嫌,静西王和翰郡王好歹还是堂兄弟,到时候若是因为你的事情闹得损了皇家的颜面,只怕孟公府都会因你蒙难,你身为孟公府的子女,应该知晓其中厉害关系的。”

    “女儿知道了。”孟毓晓微微屈膝一拜,“今日事出突然,是毓媗考虑不周,毓媗回去后自会闭门思过,婚姻之事,毓媗愿意遵照老爷和太太的命令,绝无他言。”

    “嗯,乖,回去歇息吧。”赵氏浅笑着。

    孟毓晓离开赵氏的院子,回了自己的翠竹园,当真开始闭门思过起来。

    公主府那边,长公主知晓了翰郡王的意思之后大惊了一场,忙问:“你昨日还不同意的,怎么今日又应了?”

    翰郡王浅笑着:“想了想,觉得皇姐的甚是有道理,我确实需要一位贤内助来帮忙理府中事务,我让人去查了查这位孟三姐,听很是不错,想来能当得起这个责任,今日来,便是求皇姐向太后美言几句,倒也不用委屈孟三姐来我府里做侧妃了,既然是主持府中事务的,便直接扶正吧。”

    “正妃?”长公主眉头隆得越发高了,诧异地看向翰郡王,“你可要想好了,再怎么你也是位王爷,娶孟公府里的庶出姐为妃,可不好听。”

    孟毓晓的人品,长公主也着人听过的,若不是因着她人品不错,长公主也不会劝翰郡王索性接回府里做个侧妃,但是品性再好,也掩盖不了孟毓晓生母是个低等的丫鬟的事实,长公主心里多少还是有些接受不了。

    “长姐忘了,这孟三姐是皇上亲自下了口谕改了籍的,又在秀女榜上,再加之她的样貌才情是许多女子不及的,我倒是觉得她担得起我府中的妃位。”翰郡王神情淡然地着,“至于皇姐的生母什么的,就算是事实,又能怎样,难道她成了我郡王府的王妃之后还敢有人拿此事诟病吗?”

    长公主看着翰郡王淡定自若的样子,越发的狐疑起来,过了良久,只是问了一句:“你也对这位三姐动了心思?”

    翰郡王没有立即回答,只是浅浅一笑,极其含糊地:“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长公主愣了愣神,许久才:“你既心意已决,我知晓了,正好本宫明日要进宫给太后请安,本宫会向太后明你的意思的。”

    “想必你若是也同意了,皇上应该也不会太坚持,婚事很快就会赐下来,本宫刚办完文宣的婚事,精力上难分力,到时候便叫文宣去帮着你操办。”

    “皇姐安排便好。”翰郡王话间起了身。

    长公主知道他大概并不愿意往下了,便也没有再留他,浅浅嘱咐了几句,便叫他离去了。

    只不过翰郡王离开之后,长公主的神情却也没见的舒展多少,这位孟三姐到底有多大的魅力,竟能叫自己的两位弟弟都对她心仪?

    然而刚忙完文宣世子婚礼的长公主确实是有些乏了,乏到没有心思再去深思这件事,翰郡王突然间转变的态度,倒是叫眼前的僵持局面一下得到了解决,大家都能松一口气,如今,只能希望远在泰州的静西王也能平静地接受这个事实,便是皆大欢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