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第195章
第二天,舒宜早上走进教学楼的时候, 脚步不自觉地停在一楼大厅的光荣榜前, 开始数每年竞赛保送的名校的学生。
一中的光荣榜是从建校那年开始的, 长达几十年的时间, 每一年都有学生考上名校, 而且越是往后人数就越多。因此玻璃罩里贴着的红纸上, 密密麻麻地用的字号印着成百上千的学生名字,虽然一楼大厅是学生们每天要往返路过几次的必经之路, 但是少有人会仔细看。
舒宜以前也没有仔细看过。今天仔细一看,才发现一中的光荣榜做得十分用心, 高考的学生没有标注,竞赛保送的学生在名字后面都会在括号里写上“数学竞赛保送”“物理竞赛保送”之类的标注。
舒宜数了数, 发现原来一中每年都有学生能够通过竞赛获奖保送名校,多的时候能有十多个,最少的时候也有三四个。只是绝大部分都是通过数学、物理、化学竞赛保送的……信息竞赛保送的学生寥寥无几,正如顾钦所的那样, 去年和前年都没有人保送, 最近的保送生是大前年的。再往前数, 六年前还有一名学生信息竞赛保送了。
舒宜顺着光荣榜, 一直数到最早一名信息竞赛保送的学生,发现人数加起来也没有多少,远远少于数理化生竞赛保送的人数。
从概率上来看,顾钦想通过信息竞赛保送名校,要比参赛其他科目的竞赛更难。
晚上放学的时候, 舒宜忍不住将这件事告诉顾钦,“参加数理化生竞赛保送的概率……是信息竞赛的好几倍。”
为什么不选择一条更容易、概率更大、机会更多的路呢?
如果顾钦喜欢编程,他可以在大学里选择这方面的专业,以后有大把大把的时间学习和钻研,没必要在高中的时候就参加信息竞赛。
毕竟参加信息竞赛保送的学生凤毛麟角,舒宜忍不住为顾钦担心,毕竟从世俗地角度来看……顾钦没什么任性的资本。
如果是唐诗诗的话,其实完全不必在乎哪种竞赛往年获奖保送的学生人数多,无论参加哪一种竞赛,只要唐诗诗愿意去学习,唐诗诗的爸妈一定都会非常高兴的。甚至唐诗诗可以高中毕业之后gap一年再读大学,大学毕业之后gap一年再工作……唐诗诗完全可以自己决定自己的节奏。
但是对于顾钦来讲,对于舒宜自己来讲,他们都没有这样任性的资本。舒宜自从重生一来,可以一直脚步匆匆,她当然也有自己想做的事情,她想趁着田园脆鸡堡和鳕鱼堡都在的时候多吃几次,她想趁着图书大厦还没有没落的时候多去逛逛,她想在美食街做凉皮的老爷爷还干的动的时候多去吃几次凉皮,毕竟老爷爷不摆摊之后,舒宜再也找不到那么好吃的凉皮了……
但是除了这些想做的事情,舒宜还有必须做的事情,她不能放慢脚步。
虽然舒宜没有和顾钦聊过这方面的话题,但是舒宜从顾钦一直以来的拼命程度就能看出来,顾钦也有自己必须做的事情,有自己的理想和目标。
能不能上名校、能不能拿高薪……或许对有些人不太重要,但是对顾钦而言,应该是非常重要的。
甚至提前保送上名校和参加高考考上名校,对顾钦来应该都有不少的区别——如果能够提前保送,那么相当于在上大学前多出了半年的可以自由支配的时间,这半年时间可以用来赚大学期间的生活费。
舒宜上辈子的时候总觉得时间还多,十几岁的时候觉得二十岁再努力也不晚,二十岁的时候觉得三十岁再奋斗也有机会,但是真的到了三十岁的时候……舒宜恍然发现,她比刚大学毕业的年轻人工作能力强一点,根本不算是优势,因为所有人都相信现在还不如她的年轻人可以很快超越她,他们有时间有精力。而在年龄比舒宜的人升到了比舒宜更高的级别之后,舒宜不得不承认事实也确实如此。
从客观上讲,顾钦比她自己更迫切地想要改变自己的处境。这辈子因为舒宜的蝴蝶效应,舒宜妈妈开店赚了不少钱,舒宜家也跻身康行列,现在也有两套房了,家底比上辈子厚了不少。
但是顾钦的爸妈都不在了,从中学开始就靠自己赚生活费,舒宜听顾钦他和奶奶生活在一起,也就是很有可能在顾钦读书的时候就有一个年迈的老人需要赡养……
命运留给顾钦试错的机会更少,留给顾钦成长成熟的时间更少。
于是舒宜将自己在光荣榜上计算出来的数字告诉顾钦,“如果你学数学竞赛的话,保送上名校的概率是信息学竞赛的11倍,物理竞赛是9倍,化学竞赛是12倍,生物竞赛是7倍……”
顾钦愣了一下,“这个概率是怎么计算出来的?”
舒宜茫然地看向顾钦,“根据往年参加各科竞赛的保送生人数算的啊……”
她还能怎么算?总不能掐指一算吧?
出乎舒宜意料的是,顾钦听到她的回答之后笑了,对舒宜道,“这只是根据历年数据算出来的概率,但肯定不是‘我’参加竞赛的保送概率。”
“啊?”舒宜不明白这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
顾钦很少见到舒宜这样犯傻的时候,脸上的笑意加深了一些,“我参加数学物理竞赛的保送概率是0,因为那些题目我根本学不会。参加化学和生物竞赛的保送概率可能有一点吧,但肯定不如参加信息学竞赛把握大。”
“信息学竞赛要考的内容我虽然现在还不会,但是我接触了一下,感觉学起来还挺轻松的。”
舒宜这时候才明白顾钦的意思,“啊!这样!”
原来顾钦竟然已经接触过不同科目的学科竞赛内容,然后根据自身的长处选择了一门吗?
舒宜又一次觉得顾钦比自己努力太多了,如果不是顾钦和她谈论起这个话题,她还对竞赛保送这件事一无所知。
顾钦对舒宜道,“我这里有从图书馆借来的书,各科竞赛的都有,你想看看吗?想看的话我拿给你。”
舒宜毫不犹豫地道,“要!”
虽然她觉得自己的智商在学搞竞赛还行,高中竞赛肯定是玩儿不转的,但既然顾钦都把书借好了,舒宜出于好奇也想看看高中的竞赛题目是什么样的。
舒宜对顾钦道,“你把借来的书都给我吧,你以后还看吗?”看到顾钦摇头,舒宜道,“那行,我看完之后直接帮你还给图书馆。”
顾钦鼓励舒宜也可以试着参加一下竞赛,“我已经问过班主任了,除了信息学竞赛之外,其他科目的竞赛咱们一中都有擅长的老师,可以给予一些指导。”
舒宜和班主任交流的时候,班主任也建议顾钦选择其他科目的竞赛,顾钦知道班主任是好心,“不过自己的情况只有自己最清楚,别人都觉得好走的路自己未必能走,别人都走不通的路未必自己也走不通。”
顾钦不知道回忆起了什么,脸上的表情变得严肃起来。
尽管舒宜不知道顾钦心中在想什么,但是结合顾钦的话和他以前的经历,想必不会是什么甜蜜温馨的回忆。
舒宜出声岔开这个话题,“这么心灵鸡汤。”
听到舒宜的声音,顾钦果然将思绪从沉思中抽离出来,“啊?什么心灵鸡汤?”
舒宜这才意识到,现在好像还不流行心灵鸡汤这个词儿,也是,如今没有微博、没有微信朋友圈,虽然已经有了qq但是还qq空间的功能还没有上线……就算有人擅长编心灵鸡汤,也根本没有可以发布心灵鸡汤的载体啊!
舒宜对顾钦解释道,“就是……鸡汤是滋补身体的,心灵鸡汤是滋补心灵的,要么能安慰人,要么能激励人,反正就是乐观积极向上的段子。”
顾钦点了点头,又问道,“段子是什么?”
舒宜:……
这怎么还解释不清了呢!
第二天一大早,舒宜走进教室,就看到桌上的一摞和竞赛相关的书籍,显然是顾钦比她来的更早,放在她的桌子上的。
舒宜连忙将抽屉腾空,将桌上的一摞书塞进抽屉里,生怕被周围的同学们看到。
同桌唐诗诗看到舒宜这样一番像做贼一样的动作,满脸不解,“你这不是竞赛书吗?难道是包着竞赛书封皮的漫画?”
如果是竞赛书的话,当然可以大大方方地看,舒宜为什么要一副做贼的样子?
听到唐诗诗的疑问,舒宜才反应过来自己的举动在其他同学眼里大概十分奇怪,但她刚才下意识地就那么做了。
如今仔细想一想,舒宜才能想明白自己心中的想法——她觉得自己看不懂这些竞赛书,就算以后报名参加竞赛,肯定也会初赛就被淘汰下去。如果让身边的同学们都知道自己看过竞赛书,却因为一点都学不会而放弃,舒宜觉得太丢人了。
所以尽管她找顾钦借来了竞赛书,也是想自己在家偷偷看的。
究其原因,舒宜在高考知识面前不再觉得自己是学渣,但是在竞赛知识面前,学渣心态又忍不住冒头了。
很多学渣都会觉得“我从来不学习所以考不好”不丢人,但是“我每天努力学习还是考不好”就很丢人了。出于这种心态,很多学渣干脆就不学习,或者在学校里不学习,上课不听讲自习课不写作业,听歌看篮球,装出一副完全不在乎成绩的样子,只有在回家之后才会看书做题,当然在其他同学面前是决口不提的。
只是学生在学校里的时间才是绝大部分,在家里的时间又能有几个时?这么做的学生除非是智商远高于平均水平的学神……学渣在学校里不学习,只有回家才会学习,那最终的结果只能是变成大学渣。
舒宜刚才的心态也是一样的——“我竞赛知识肯定学不会,千万不能让同学们看到我努力学还学不会的样子,所以要装作从来都没有学过”……
这一系列的心理活动,舒宜甚至没有主动思考过,全都是下意识完成的。
但是被唐诗诗点破之后,舒宜突然觉得这样实在是有点幼稚。
她一个心理年龄已经三十岁的人,就不要做这种掩耳盗铃自欺欺人的事情了!
就算她认认真真了解和学习竞赛知识,然后承认自己学不会而放弃,也丝毫不丢人!
舒宜深吸一口气,将刚刚放在抽屉里的竞赛书都拿到桌子上,从中挑了一本《高中数学竞赛:从入门到精通》。
唐诗诗看着舒宜把这些书从桌子上放到抽屉里,又从抽屉里拿到桌面上,竟是一副不知道把这些书放在哪里好的样子……一头雾水地问道,“你在干嘛啊?”
舒宜摇头,“没事儿。”然后翻开第一页,认认真真地看了起来。
下一秒——舒宜真的觉得只过了一秒,她不过眨了一下眼睛——然而舒宜却是被唐诗诗推醒的。
唐诗诗用力推动舒宜的胳膊,低声对她道,“舒宜!舒宜!快醒醒!班主任进来了,要上第一节课了!”
舒宜茫然地睁开眼睛,后知后觉地感到自己的手臂有些发麻……
舒宜猛地直起上身,抬头看到墙上的挂钟,“早读结束了?!”
怎么回事?!她开始看数学竞赛书的时候,明明还有十分钟才开始早读,早读的时间是二十分钟,那么总共三十分钟的时间……去哪里了?!
舒宜一脸震惊,唐诗诗递给舒宜一张纸巾,偷偷对舒宜道,“擦擦你的嘴角……你昨天是不是熬夜了?”
舒宜:!!!
她没有啊!她昨天晚上和平常一样,都是十点半就上床睡觉了,而且睡眠质量特别好,整晚一次都没有醒来。
舒宜神色复杂地看了看刚才被自己压在胳膊底下的数学竞赛书,右下角的页码处写着“1”……
舒宜默默地将数学竞赛的两本书都抽出来,收进了抽屉里。
看来她和数学竞赛是没什么缘分了,回头再看看物理的吧。
舒宜将数理化生四科的竞赛书都仔细研究了一遍之后……发现每一科都和她没什么缘分。
大概是老师们认为开学已经一个多月,这么长的时间已经足以让火箭班的学生适应高中课程的学习了,于是对大家提了一句竞赛的事情。
班里的同学们个个都竖起耳朵来,舒宜也起精神认真听,原本在舒宜的心中,她以为学习竞赛是课外的事情——学和初中的竞赛都是如此,要么靠学生自学,要么去外面上辅导班,学校里的老师是不管的。
不过现在听班主任的意思,一中对于想参加学科竞赛的同学还是会给予一些指导的。而且老师的指导不是指学生拿着不会的竞赛题目去问老师,老师会帮忙解答,而是老师会在周六和周日为想学习竞赛的学生们单独上课。
当然,这个课也不是谁想上就上的,只有老师认为有希望参加竞赛获奖的学生才可以参与。如果老师认为没有希望竞赛获奖的学生,是不被允许在这上面浪费时间和精力的。
而有没有希望……自然要通过考试来检验。
班主任曹老师在黑板上写下两本书的书名,全都是顾钦从图书馆借回来,舒宜也翻看过的书。曹老师对大家道,“对数学竞赛感兴趣的同学,先自学第一章和第二章,一个月之后会有一次测验,只有通过测验的同学才能继续学数学竞赛。”
理化生三科老师也都和曹老师一样,给同学们推荐了参考书目,然后告诉大家测验时间。
接下来的一个月,舒宜努力克服瞌睡,将老师们给的参考书目中划定的范围,全都认认真真地自学了一遍。
舒宜感觉自己好像回到了上辈子一看书就会犯困的学渣时光,基本上撑不过两页,上下眼皮就开始架。
什么喝茶喝咖啡的办法都想过了,但全都一点用都没有,最后舒宜不得不自己想了一个办法,把书本放在家里齐胸高的柜子顶上,她看着看书做题。
然而家里高度合适的柜子只有一个,原本是放在厨房里的储物柜,舒宜只好每天晚上跑到厨房里去站着学习。
后来还是舒宜妈妈实在看不下去了,将储物柜里的东西全都拿了出来,把柜子擦拭得干干净净,搬到了舒宜的房间里,让舒宜在房间里站着学习。
舒宜每天看竞赛书的时候,都觉得自己不容易,她如今虽然比不上头悬梁锥刺股,但也抵得上其中的一两成了。
舒宜头悬梁锥刺股一个月之后,主动参加了数理化生四科竞赛的测验。
当然这样的测验不强求学生参加,四科老师都出了卷子,测验的时间就选在晚自习,想要考试的学生只需要举起手来,老师就会把卷子放在学生的桌子上,下晚自习的时候老师再把卷子收上来。
班里有像舒宜这样四科都考的,有考其中一两科的,也有根本对参加竞赛不感兴趣,一科卷子都没有做的。
总体来讲,参加每科竞赛测验的同学不过班里的三分之一,也就是在三分之一的学生埋头考试的时候,身边的其他同学就像平时的晚自习一样写作业。
舒宜更惨一点,她参加两科考试的时候,身边唐诗诗在看,参加另外两科考试的时候,身边唐诗诗在偷偷听歌,一边听还一边不自觉地哼出声来,“你是电,你是光,你是唯一的神话,我只爱你,you aresuper star……”
唐诗诗的隔壁被舒宜用胳膊肘用力顶了一下之后,才意识到自己哼出声来了,连忙捂住嘴巴,把耳机从耳朵里拔-出来。
考完最后一科测验之后,舒宜纳闷地问唐诗诗,“你这几天的晚自习怎么都不写作业?”
明明唐诗诗早就不像从前那样不爱学习了……可能现在也不是很爱,但也用毅力逼迫着自己好好学习,在同学里中等程度的勤奋还是有的。
而且是一中火箭班里的中等程度的勤奋,如果放在舒宜上辈子读书的铁二中里,恐怕就是数一数二的勤奋了。
所以这几天晚自习都在偷偷看听歌,舒宜觉得还挺反常的。
唐诗诗听到舒宜的问题,叹了口气,对舒宜道,“那个……你在我旁边考试,我紧张……作业写不进去,就想看看听听歌放松一下。”
舒宜莫名其妙,“我考试,你紧张什么?”
唐诗诗道,“就……你做一道题叹一口气,做一道题叹一口气,还经常揪自己的头发……我不受控制地就跟着紧张起来了。”
舒宜:……
做一道题就叹一口气的舒宜,最终没有通过任何一门竞赛测验。
没有通过第一次竞赛测验的同学们,老师们的态度是“不建议学习竞赛”。
因为这只是第一次测验,老师们倒没有将学生们一棍子死,考试成绩不佳的学生,如果学习竞赛的意愿非常强烈,也可以继续学习。往年也有这样的情况,等到第二次、第三次测验的时候就能个翻身仗,最后真的竞赛成绩优秀,保送名校的例子也是有的。
而舒宜的情况更特殊一点,因为她是中考全市第二名,进入高中后的第一次月考,成绩也是名列前茅的。可是四科竞赛的测验都参加了,却一科都没有通过。班主任曹老师特地把舒宜叫到办公室问了问情况,“你是不是考试前没怎么准备?”
曹老师知道有些尖子生考试前是从来不会复习的,他猜测舒宜是不是因此准备不充分,所以才没有考好的。
曹老师对舒宜道,“一次考试也代表不了什么,你可以挑一科自己最喜欢最擅长的科目,继续学着,下次考试再参加一下。”
舒宜朝着曹老师摇头,神色坦荡地道,“不,我全力以赴地准备了。”
“第一次测验就没有通过,明我确实是没有天赋。”
其实这样的结果舒宜早就猜到了,但她还是全力以赴地试了一次,最起码日后不会后悔。
曹老师脸上露出惊讶的神色,不过很快又恢复了平静,询问舒宜,“下学期文理分科,你想好选文科还是理科了吗?”
曹老师猜测舒宜是不是擅长文科不擅长理科的学生。
然而出乎曹老师意料的是,舒宜也没有斩钉截铁地自己想学文科,脸上的表情十分犹豫,“我还没有想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