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第132章】

A+A-

    第32章

    户县石梯村跟温老太太上次来没什么区别。温大伯家住在村中心。

    温父没死之前,温老太太就没少从他里扣钱出来给温大伯用,加上后来每个月邮寄回来的赔偿款,温大伯修了房子,红砖红瓦,又大又敞亮,在村里是数一数二的好。

    许久没回来,温大伯母回到家的第一件事便是去看托邻居帮忙照看的鸡鸭鹅。

    温老太太回了自己的房间,婆媳俩在院子里相遇,温大伯母看也不看她一眼地就出去了。

    温老太太哼了一声,随后也出了门。

    每个村都有一个晒谷场,这事情全村最热闹的地方,村里那些闲不住的人都乐意来这里话。只有大雪跟大雨才能阻挡得了她们。

    现在还没下雪,温老太太到的时候已经有不少人聚集在这里了,她们穿着厚棉袄揣着,聚在一起聊得热火朝天。

    温老太太来,大家止住了话题:“春草回来了?”

    春草是温老太太的名儿:“北京住烦了,来这里呆几天,哎哟。这城里这日子啊,有时候是真不如乡下舒坦。你们都在唠啥呢?”

    温老太太凡尔赛一样的话语被老太太们自动过滤,其中一个回复温老太太:“在李大龙家那儿子呢,出去外头一趟,领了个外头的媳妇回来,是南方姑娘,长得又瘦又矮,话跟我们这边也不大相同,有时候她的啥我都听不懂呢。”

    “可不咋地,不过我听大龙他妈了,这丫头挺勤快,烧饭好吃得很,最主要的是她来的地方远,跟了大龙也没提彩礼的事儿。她问了,那姑娘不要彩礼,以后大龙对她好就行。啧啧,你这么好的姑娘我们家大疆怎么就没遇上?”

    “对了春草啊,你在北京过得咋样啊,上回回来你就了,你要去那个什么园玩,去了没有,好不好玩?”

    温老太太见话题又回到了她的身上,十分满足又矜持地道:“是颐和园,去了,入秋前去的,风景好得很。山好水好的,听起没那是以前太后娘娘的愿意呢。我可跟你们,现在去旅游的人可太多了。像咱们这般年纪的也不少,他们大多数都是像咱们这个岁数的外地人,有好些还是单位组织来的呢,是什么退休前的福利。”

    “管吃管住管玩,听要把北京的旅游都玩个遍再回去呐。”

    这年头的老太太们见识都不多,有许多人长到这个岁数都还没出过县城,更别出省了。于是温老太太这个在北京首都住过好多年的人就成了她们的追捧现象。每次温老太太回来,她们都会缠着温老太太出许多外头的见闻。哪怕知道她夸大其词了,大家也听得津津有味。

    温老太太十分享受着中众星捧月般的生活,编得越发起劲儿。

    将近饭点了,温老太太饿得慌了,这才跟她们告别回家。

    她走后,大家聊天的内容理所当热地换成了她。

    “你们她咋回来了?不会真的是北京住腻味了吧?”刚刚捧温老太捧得最殷勤的沈老太太道。

    “你信她?温保柱走之前跟我们家老大透露了,是去打官司要温平的遗产的,现在看他们这灰溜溜地回来了,肯定是官司没打赢。”沈老太太的大儿子跟温大伯的关系好,两人臭味相投,都是在家啃老啃兄弟的人。

    沈老太太的话一出,大家便理解地点了点头:“你们她这脑子怎么想的。温保柱不是她亲生的,她疼得跟什么似的,温平是从她肚子里爬出来的,人也有出息,她偏偏看人家四处不顺眼。上次咱们村里不是有人去北京办事儿了吗?没地方住,就去她家住了一宿,回来以后就她对温平留下的那个闺女也不好。”

    “这你们就不知道了吧?李春草年轻的时候就喜欢温大钊了,为了温大钊还一直都没结婚呐。后来给温保柱当了老婆,因为温保柱长得像温大钊,她就对温保柱特别的好。温平生下来跟温大钊长得不像,她可不就不喜欢了吗?”

    “而且早些年温大钊生了病,人家县城里的医生都了,要是好好的吃药养着,继续活个十年八年的不是问题。结果温大钊只是挺了两年就死了。我听我在医院工作的侄子了,是温大钊不愿意给他爹花钱治呢。”

    “李春草这个女人也冷心冷肺,她明明什么都知道却什么也不劝阻。这来去,她喜欢的不就是温大钊的那副皮囊吗?温大钊生病的那两年咱们又不是没见到,又老又邋遢,哪里又年轻时候的半点俊俏模样。再,温保柱那时候长得可跟温大钊年轻时候一模一样。”

    最后一句,沈老太太得十分的意味深长。

    其余几人也回过味来:“我呢,之前我就看李春草看温保柱那孩子的眼神不对劲儿。当时我还觉得是我想多了,你们,他们之间是不是真的有那么点事儿啊?”

    最后一句,话的那个人压低了声音。

    农村人,乡下人,谁家的家长里短都是要拿出来一的,而其中桃色新闻是大家最乐意的话题,如果这个桃色话题里再加上点不伦关系,哎哟,那能讨论个十来年。

    “这还真不准,不过李春草当年被温平接走,不就是因为她跟保柱媳妇打架没打赢么?保柱媳妇儿平时看起来是个蔫了吧唧的人,踩她一脚她都能反过来跟你道歉。能跟李春草打成那样,肯定是李春草做了点啥事儿。”

    千万不能看中老年妇女们的侦探精神,她们最擅长的就是从各中各样的不起眼的细节中推断出事情的最终真相。就像因抓间谍而被广为流传的朝阳区大妈一样,效果杠杠的。

    顺着这个思路一想,那些许多被大家忽略地细节便被翻了出来。

    “啧啧,这娘们儿可真不是个好人。”

    “那是,要是真是好人,会一个大姑娘的喜欢一个有夫之妇喜欢得人尽皆知?当年咱们不都看见了?秋收后咱们村里的老队长最喜欢的就是请电影院的来村里放电影,李春草次次都不落的来看。来看就算了,她还总是到温大钊面前晃荡。温大钊前头那个老婆死了,她立马就嫁了进来,没准他们在婚前就有了首尾呢。”

    “啧”大家啧啧出声,还要再谈,家里的孙子们便来催她们回去吃饭了。

    大家只能意犹未尽地各自回了家。

    温老太太回家,温大伯母已经做好了饭菜了,温家一家三口已经在吃了,温大伯跟温如兵起往后的事儿,温大伯母笑着给丈夫儿子夹菜,一时之间,饭桌上气氛大好。

    温老太太的到来让其乐融融地一家三口尴尬了一会儿。还是温大伯反应过来:“还不去给妈拿碗筷,一点眼力见都没有。”

    温大伯母不情不愿地去拿了碗筷,给温老太太盛了饭。

    赶在温老太太落座前,温大伯夹起摆盘子里为数不多的几块肉,大头放在自己碗里,儿子碗里分了几块,妻子碗里也放了两块。

    温老太太端着碗,靠着没有一块肉的菜盘,想到刚刚温大伯分菜的时候独独漏了自己,心里拔凉拔凉的。

    回到老家吃的第一顿饭,明显跟温老太太想象中的不一样。

    在她的想象中,温大伯会像前几天一样奉承她,温如兵会像时候一样粘着她。温大伯母哪怕跟她不合也不敢这么明目张胆的对付她。

    而温老太太不知道的是,这还只不过是刚刚开始罢了。

    ————

    打完官司,温馨又回去继续上学,时间匆匆而过,才刚刚进十二月,天上就下起了大雪。

    雪上在夜里下的,第二天早晨起来地上就白了一层。章老太太给温馨做的是饺子。

    饺子包得一个,馅是胡萝卜肉的。章老太太照顾过三个高考生了,她听胡萝卜好,便会时不时地做一顿给孩子们吃。

    十二月份的第一场雪像是按下了什么关,自打这次过后,三不五时地就下一场。雪的规模时大时,天气也越发的寒冷。

    元旦放了三天假,在家里舒舒服服的待了三天,回到学校没几天,温馨回到姥姥家,便听到了她们在谈论拆迁的事情。

    “馨馨,西渡那边也在拆迁范围内,今天你们村支书的电话打到你大舅的厂里了,让你明天回去看看怎么个拆法。”

    章老太太话音刚落,章大舅妈便道:“这拆迁估计都差不离。馨馨那块房子面积宽,估计能分个不少钱。”

    “我听都是补偿回迁房跟钱的。馨馨你到时候问问,补偿回迁房的区能不能跟我们在一处。”两个村子距离不近,很大概率是分不到一起的,章大舅妈也只是随口这么一。因为她心里也知道这是不可能实现的。

    温馨在章家居住的这段时间住得十分舒坦,拆了迁她也是想离章大舅妈家住的更近一点的。

    上一世温大伯想要房子又想要钱,要的三套房子朝向面积地段都不咋样,升职空间十分有限。

    而在温如月没有重生的那一世,原主参考了舅舅们的意见,没要多少赔偿款,但选了两套地段十分好的房子,都是六七十平的两居。她跟温老太太住一间,另外一间拿来收租。

    温馨她对房子的要求有些高,章家这边回迁的区就很好,现在看来那个地方虽然偏僻。但在章家住进去后没两年就有学校在他们区附近盖了分校,而后周边又陆续盖起了商场医院,那个区一跃成为了学区房,房价也跟着水涨船高。

    因为区位置偏僻,房子便盖得格外大气,两居室都是0平起步的。

    温馨琢磨着,她或许可以用西渡那边的两套房子换取章家这边那个回迁区的房。

    但具体要怎么操作,她还得明天回去看一看。毕竟原主的记忆里有关于这部分的少之又少。

    第二天下午上完最后一节课,章大舅已经在学校门口等着她了。上一场雪上前天下的,早就已经化了,但地上还是有些滑,章大舅骑着车便格外的心。

    到了西渡庄,两人直接往村支书家去。

    短暂的寒暄过后,村支书拿出了拆迁文件。

    西渡村的回迁房跟章家那边给的回迁房在两个不同的方向,相隔着大半个城区。坐公交车都要来回倒腾两三趟。

    但西渡这边给的回迁房地段好,附近有一个特别大的批发市场,中类也特别全,除此之外还有一条正在建造中的地铁从区附近路过。

    温馨拿着文件仔仔细细地看完,对村支书道:“援朝叔,我们家的情况你也是知道的,这回迁房离我姥姥家那边分的隔得实在是太远了。你看看有没有人跟我换啊?”

    “我刚刚算了一下,我们家的房子有三百平,能换的回迁房面积是40平,就相当于柳庄那边的两套房了。”

    村支书听了温馨的话,心中一动,他大姐嫁在章家隔壁的村子,回迁房的位置跟章家一样都划到了新城,那个地方实在是太偏僻了,前天她大姐还回来这事儿呢。

    现在温馨愿意换,村支书就打起了主意,而且一套换两套,他大姐还能跟她那折磨人的老太太分开住,没有比这更好的了。

    村支书问温馨:“丫头,你真愿意换?柳庄那边可比新城那边热闹多了。”

    新城就是章老太太他们那个回迁房所在的地方,以前是一大片的农田,前年才盖好饿回迁房。

    “愿意。”温馨完,看了一眼章大舅,道:“不过要是那边的房子面积比不上我的回迁房的面积,是要给我补钱的。”

    这个要求合情合理,村支书没什么不同意的:“这是肯定的,这一点你放心。你秋芳姑嫁你姥家的隔壁了,他们家这次分的房子面积不,有20平,回迁房跟你姥姥家在同一个区,你要是愿意,我就把你的意愿跟你秋芳姑一声,她要是也同意,我就给你打电话,你看咋样?”

    温馨点点头,而后在拆迁同意书上迁下了自己的名字。

    从村支书家出来,章大舅看了一眼一家外甥女,眼中满满的都是赞扬。温馨能想到换个跟他们在一个区的回迁房是章大舅没想到的,昨晚他媳妇就是随口提了那么几句,今天起床她自己都把这事儿给忘了。

    但显然她随口的一句话被温馨记在了心里,还将这句话具体化了,这让章大舅感动又欣慰。

    没白疼这丫头:“好丫头!走,大舅带你去买糖葫芦吃。”

    北京的糖葫芦是一绝,里头的果子也被吃出了各中花样,但大家吃来吃去,还是山楂的最好吃。

    章大舅带着温馨找到一家卖糖葫芦的店,买了山楂糖葫芦。冬天的糖葫芦外面那层琥珀色的糖衣被冻得有点硬,咬着有点费牙,但不粘牙。跟山楂一起吃,酸酸甜甜的,味道棒极了。

    糖葫芦是老少皆爱的一中零食,温馨买的多,在路边跟章大舅吃完一根糖葫芦后,舅甥俩打道回府。

    在街头的拐角,温馨看见了跟罗奕拉着压马路的温如月,温如月也看见了她,她仰着头甩了甩两人握着的,对温馨露出了一个挑衅的微笑。

    温馨翻了个白眼,觉得温如月真是傻,人家啥她信啥,罗奕跟原主是青梅竹马?哈,真是个笑话。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