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4章 趣味
第434章趣味
集合的场地是之前选好的一个挺空旷的地方,可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做了宣传的关系,场地这边的人不少,几人还是从角落那边慢慢磨蹭过去的。
晏佳旺脸都被挤得红红的。“妈妈,今天人可真多。”
“对啊,都是来买包子的。”谢佳媛还没回话呢,许玲冒出来了,解释道。
“你们来了?”
“对,我虽然能上学了,可我也愿意来帮助一下大家,帮着大家一起做事。”
谢佳媛点点头,不忘初心就挺难得的,许玲帮着她将包子搬到了大桌子上,场地前面有不少炉子,大约都是大家从家里面搬出来的,这会正好作为加热使用。
包子这个东西,基本是热的才会好吃,毕竟大家这会用的都是猪油,猪油唯一不好的就是冷了就要凝结口感稍微次了点。
谢佳媛注意到好几个学生都带了长长的筷子,看来是有将自己的话放在心上,会用这个筷子将包子给夹起来放到另外的蒸笼上面。
谢佳媛早就了做吃食呢,最重要的是卫生其次了才是味道,再是色香。
因为安全卫生都做不到,那是卖冒险呢不是卖吃食了。
香气出来之后,谢佳媛就带着两个孩子站在后面帮忙了。
这边包子档口就算是摆上了。
入口处的爱心包子档口几个字非常的醒目,肉包子油渣包子,菜包子,价格都要比一般的地方便宜一点点,可味道却不差的,来吃的人也多。
注意到右拐的位置有个爱心助学的字样,有人是离开,有人是往里面投钱。
包子一个个的卖出去,晏佳旺本来还要数钱,可是数了一会就蒙了,求助的看着妈妈。
年纪还的晏佳旺根本就做不到同时运算那么多的钱。
谢佳媛好笑的:“放着让这些哥哥姐姐来吧,佳旺要是想帮忙,可以去捐款箱那边呆一会。”
晏佳旺懵懂的点点头,跟着丽华姐姐一起过去了。
两个漂亮的人,背着书包站在捐款箱旁边,还是助学类的捐款箱子,杀伤力十足。
不一会,就有两个十八九岁的姑娘过来了。
像是附近工厂的女工;“哎呦朋友你们没上学吗?”
两人点点头,本来就是没上学,他们也不知道这两个大姐姐的意思是他们没学上。
于是就吸引了两个大姑娘在箱子里面投了一块钱。
“为了这样的宝宝念书,我少吃两顿也是可以的。”
“那我也来。”箱子里又多了一块。
又两个婶子过来了,箱子里多了人家省了一道菜的三毛钱。
又两个年轻人过来了,一口气给了两块钱,是要少抽几包烟。
看着因为两个孩的出现,逐步多了很多捐款,谢佳媛笑得前俯后仰。
作为一个妈妈,谢佳媛这个恶趣味着实是刺激了点。
没过多久,谢佳媛要去接孩子回来,他们两个还不肯回来了。
特别是丽华,眼中闪烁着光芒。
在香市,能让别人看人美丽可爱就给钱的,就是明星了。
丽华此刻就感觉自己是个明星,尽管这钱是给大哥哥大姐姐们上学用的,可大家的态度和慷慨解囊很大一部分原因是因为她和太阳可爱漂亮。
这不就跟明星一样了吗?
见状,谢佳媛只能陪着等了等。
活动进行了将近三个时,就褪去热度了。
包子也没剩下多少了。
谢佳媛见就十来个了,就让学生们集合起来,有需要的可以带回去。
结果没有孩子要吃。
都转头看向了穿着最破烂的一个女孩子。
她家里比较特殊,不只是家里没什么钱,还有生病的爷爷奶奶,而且只有爷爷奶奶。
谢佳媛听到一个同学介绍后,将包子都给她;“拿回去跟爷爷奶奶一起吃吧,都是干净的好东西。”
那女同学看着大家都劝她收下,每一个人跟她抢。
可她知道,好几个家庭就比她好上那么一丢丢的同学,其实都对着包子流口水。
可是这会没有人对着包子垂涎,只有对她的真诚。
“谢,谢。”她艰难的出这两个字,将包子都收了下来。
十来个包子,可以家里吃个两天了。
要是冬天,能做成菜做成粥。
可是如今不好放罢了。
回家之后,她把包子热了一下,香气很快传到了市内,奶奶咳嗽两声走出来;“幺妹儿啊你这是在做啥吃的那么香啊。”
她扭头;“今天我们出去弄助学的项目,就是卖包子,您还记得吗?”
“哎呦,你不会是把包子给带回来了吧,那可不行,那是帮助你们这二三十个没钱上学的凑学费的好事,可不能做这偷鸡摸狗的事儿啊。”
奶奶还以为自己的孙女做了什么事,叫人心寒了可不好。
人家做好事是为了帮人可不是为了养蛀虫。
“奶,你听我!”见奶奶着急,她赶紧解释了由来。
听完之后,老人家老泪纵横,受过的苦和白眼多了,冷不丁感受到了一波又一波的好意,叫人心里总觉得烫人。
“这老板娘啊,是个好人,希望她一辈子都和顺平安。”
“我也希望她一辈子都幸福。”
包子热透了,一家人高兴的吃了一顿美味的包子配清粥,晚上肚子也不闹人了,舒舒服服的睡下了。
这件事在谢佳媛这边也没掀起什么波澜,生活还是继续的,最多就是烦恼一下丽华的身份,上学稍微有点难度,因为她的年纪要上一年级了,可是没接受过教育,佳旺又朝着要跟姐姐在一起。
“干脆都送托儿所,这有什么难想的,看你的眉头都要拧得跟那毛毛虫一样了。”晏松柏看着自家媳妇在炕上发愁好一会了。
叫他来,既然丽华是没有接受到该有的教育,晚一年上一年级也没什么的,特殊情况特殊对待,实在不行操作一下将孩子的年龄改也可以。
谢佳媛点点头:“是我想事情片面了,干脆就走动走动,让两个孩子先一起上学吧,明年再一年级的事情。”
明年的事情,就留待明年再好好思考要怎么办吧,先把眼前的事情给做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