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60 章

A+A-

    又一年新年要到了,弘兴帝也要封笔得到难得几天的休息。

    也就在这个时候,林海从江南递上一份奏折,在奏折中他陈述了甄家的几条罪状,请皇上查办甄家。

    本来这个时候,皇帝和群臣的注意力都会放到即将到来的春节上,大家的心都被难得几天的休息给带走了。

    可是林海的这份奏折如同在平静的水面上投下了一颗石子,立时激起波澜。

    因为太上皇还在,这朝中的大臣未必都效忠着如今的弘兴帝,更何况还有那些没有扫除掉的他那些个不省心兄弟的势力。

    甄家原本是三皇子一派,可是三皇子在夺嫡之争中已经死掉了,现在他们究竟是谁的人有些扑朔迷离。

    但是当林海的奏折一来,朝中就炸锅了。

    除了忠于弘兴帝的大臣,其他那些人要么幸灾乐祸看弘兴帝的热闹,要么就推波助澜。

    一时之间这个朝堂就变成了一只正逐渐加温盛满水的锅子,逐渐变得沸腾热闹起来。

    “陛下,这林大人所列的甄家相关罪状如果是真的,那这甄家真的其心可诛,请陛下下令派人去查证。”一个忠于弘兴帝的大臣当时就出来摇旗呐喊。

    弘兴帝点点头没有多什么。

    又一个大臣出列:“皇上,这甄家已经为官几代,他们伺候过先帝、太上皇,他们的忠心可鉴啊!这林海信口雌黄,请皇上下旨把他锁拿进京治罪!”

    “甄家狼子野心”

    “那林海污蔑忠心,罪当该诛!”

    朝臣们吵成了一团,只有上面的弘兴帝看起来格外的平静。

    等到大臣们吵的差不多了,他就宣布封笔,等到过完年再议林海的奏折。

    他拍拍屁股走人回后宫去过年了,可是这道奏折的余波还在继续。

    甄家自然在京中有人在,这些人已经听到了有关奏折的消息,当即开始活动起来。

    过年期间,诸位首辅阁老六部尚书等朝臣都收到了来自甄家的比往年更丰厚几层的年礼,这用意自然是不用了。

    后宫中也受到影响,那在儿子死后就依附太上皇安静与世无争的甄贵太妃也换上了一身素服,在大明宫门前脱簪请罪。

    甄贵太妃是太上皇几十年的宠妃,这爱妃死了儿子已经够可怜的了,身子差了不少,如今却要在宫门长跪不起请罪,这太上皇如何能受得了。

    他一连派了几个太监去把弘兴帝叫到大明宫来:“就他再不来,朕就好龙御宾天随了他的心意了。”太上皇话的时候,上的拐杖狠狠的杵着地。

    太监们自然不敢把太上皇的原话给弘兴帝听,可是也是告诉他太上皇气的急了。

    于是弘兴帝又急急忙忙的跑去了大明宫见他那位难搞的父皇。

    刚到大明宫门口,他就看到了甄贵太妃柔柔弱弱跪在地上。

    “太妃请放心,甄家为人如何朕自然是知道的,一定不会冤枉一个好人。”弘兴帝连忙边安慰她边示意一旁她的宫女赶紧把人扶起来。

    甄贵太妃未话眼泪已经先流出来了:“皇上的哪里的话,这后宫不能干政,臣妾也是知道的。臣妾是来请罪,因为先三皇子去世,臣妾伤心过度,对这娘家也是疏于管教,他们要是真的做了什么事,臣妾也不敢姑息的,呜呜”着刚被扶起来的甄贵太妃又一下子跪了下来。

    要当年还是皇子时的弘兴帝对这位后宫第一宠妃的印象就是刚硬,这位就是凭着在满宫柔弱娇花中的飒爽英姿得到太上皇的宠爱的,他甚至还见过甄贵太妃赏了某个哭哭啼啼的妃子两巴掌的事情。

    弘兴帝记忆里可没有这位宠妃哭的凄凄惨惨的印象,今天这一场景可是深深的印在了他的心中。

    他示意宫女把甄贵太妃扶回去,自己步履匆匆的进去见太上皇。

    “唉,太妃你终是让自己活成了自己最不屑一顾的样子。”弘兴帝叹了口气。

    进到宫中,原本意气风发的弘兴帝立刻又变的窝窝囊囊,任凭太上皇好一顿痛骂。

    “别看你已经坐在龙椅上,朕还活着呢!朕能立了你,也能废了你!你还好几个兄弟呢!那甄家是跟了我几十年的老臣子,他们一直忠心耿耿的,又怎么能犯错。那个林海,朕还记得他,当初看他还像个样子才让他去扬州做巡盐御史的,看来也不行,你把他押解进京问罪!”太上皇话的时候那原本杵着的拐杖都抡了起来,大有直接把当今皇上打一顿的冲动。

    弘兴帝在太上皇面前唯唯诺诺,直他是相信甄家的,只是现在都已经封笔了连玉玺都封了,只能等着过完年再。

    一番数落下来,加上弘兴帝的曲意逢迎,太上皇的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这种满足要远比他在年轻的妃子身上得到的那一星半点的满足要多的多。

    等到出了大明宫坐上御攆,弘兴帝那一脸窝囊一扫而空。

    他回忆着临来大明宫前夏秉忠递给他的几道密折,那都是来自江南的密折,一切都在按照计划进行的。

    林海奏折把甄家告了的事情也传到了贾家,那个时候黛玉姑侄正和三春等人在贾母面前凑趣。

    贾母最近的心情很好,因为那省亲别墅已经建好了,贾家也已经上了折子要迎元春回来省亲,这时间就定在了正月十五。

    眼看着日子一天天就要到了,贾母一边在心里盼望着跟最心爱的孙女见面,一边想象着那一日贾家是有多么的荣光。

    正因为贾母心情好兴致高,黛玉她们更是在她面前一起话凑趣,这种场合宝玉自然也是少不了的。

    因为前一阵子秦钟故去,宝玉很是伤心了一阵子,贾母怕他伤了身子,就没有让他去学堂念书。

    贾政本来是想管教他的,每次贾母都会阻拦,最后他也只能叹口气撒不管。

    众人正话间,王夫人从外面进来。

    她这些日子也很忙碌,毕竟要回来省亲的娘娘是她的亲生女儿。偏偏最近王熙凤一直喊着身子不舒坦,管不了太多的家事,她只能自己上阵。

    她正里里外外的忙碌着,就听外面贾政给她递了个消息进来:“姑老爷把甄家给告了。”

    这消息如同惊雷一般把王夫人炸的半天没有反应过来。

    这林家是贾家的姻亲,甄家更是贾家的老亲,两家多年都有来往,更不要甄家经常往贾家送的那些东西依靠贾家人脉在京中跑关系等等。

    如今这两个亲戚打起来了,这对贾家会有什么影响?

    王夫人立刻又想到了林家还有两个姑娘住在他们贾家呢,这以后要如何对待她们呢?

    于是王夫人就带着复杂的心情进来见贾母,她一时心慌意乱,也没有多想就直接当着众人的面把林海跟甄家的事情了。

    这下子众人也不笑了,三春更是面面相觑然后偷偷看向黛玉姑侄。

    黛玉姑侄都是知道她们林家跟甄家是仇人,早晚要掰扯掰扯的。

    当听到王夫人所,她们心中都有了一个终于来了的想法。

    尤其是黛玉,她跟甄家有杀母之仇,真是恨不得甄家立刻就糟了报应的。

    现在听到这些,心里觉得痛快了不少,觉得晚上都要多吃一碗饭的。

    贾母开始也是一愣,然后就在心中埋怨这林海不讲情面,怎么去得罪甄家。

    她又看了眼正等着她拿主意的王夫人随即道:“这是外面的男人们的事情,跟我们女人有何关系,不要再了。”

    然后她又看了眼众人,尤其视线在黛玉姑侄两个身上划过:“我有些乏了,你们各自去了吧。还有十五的时候,娘娘就要回来省亲了,你们也到处串门子,仔细得了风寒不能见娘娘。”

    众人一一领命告退离去。

    贾母虽然了这事情不关内宅女子,可是内外有别又相互关联,怎么可能不关呢。而且贾家还有两个林家女孩子在住着,更是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拿那三春来,迎春想着黛玉姑侄历来跟她友善,她有些担心那两姑侄会不会因为这件事情受了委屈。

    探春想的就多了,她想着以甄家之势倒霉的必然是林海,那林海很有可能会被问罪,不定还会要抄家治罪。

    黛玉姑侄变成了罪臣家眷,不得哪天就要来了官差把她们锁拿下狱。而她自己则是宫里娘娘的妹妹,未来有娘娘照拂前程自然是有的,切不可受了那两姑侄的连累。

    年纪最的惜春也有所想,她也想着林家必然要败落了,然后想到自家宁国府。她哥哥侄子是什么样的人她心里清楚,将来要是有一天也犯了事,她是不是也要像黛玉姑侄一样沦为人下?

    因为有着物伤其类的想法,惜春反而比往日更加愿意跟黛玉她们来往。迎春也多有关切,只有探春变得生疏了不少。

    对于三春的态度,黛玉姑侄都能感受的到,她们也不在意探春的疏远,也把迎春和惜春的关心记在心中。

    同样态度不变的还有王熙凤和宝钗,王熙凤是有贾琏的嘱咐,而宝钗她则是单纯的不在意林家两个姑娘的即将沦为阶下囚的风言风语。

    李纨这个时候就有些庆幸,她原本打算等过了年就跟贾母提贾兰跟林祯的婚事,现在幸好没有。她的兰儿那么好,怎么可以娶一个罪臣之女!

    主子的态度自然是会影响到下人的,尤其贾家的下人都是一群势利眼,他们就都在林家就要完了,那两个如花似玉的林姑娘将来弄不好都要沦为官奴,不知道将来会沦落到哪里去。

    而事件的主人公黛玉和林祯反而不在意这些,她们约束好从林家带来的下人,关起院子过自己的日子。

    转眼间,事件就来到了正月十五,也就是元春出宫省亲的时候。

    作者有话要:  皇上和林老爹下了一盘好大的棋,有些人身为棋子而不自知

    ttp:///bk//9/64542tl&qt;trget=&qt;blnk&qt;>ttp:///bk//9/64542t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