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70 章
宝玉挨打之后除了袭人等人之事,还有一些余波。
比如贾母和王夫人夜深人静之时都有些辗转反侧,她们不约而同的想到宝玉与她们相中的女孩的婚事怕是有变动。
贾母想要宝玉娶黛玉,但是因为黛玉一直对宝玉不冷不热的,加上林海要高升,宝玉又出了袭人这档事,她已经息了促成这桩婚事的想法。
王夫人则是喜欢宝钗,想要宝玉娶宝钗。
贾家是勋贵,现在有爵位和权势,缺的却是钱。
之前盖大观园,王夫人已经偷偷挪用了甄家寄放的钱财。
前一阵子因甄家被押解进京,贾政还跟王夫人要把那些钱拿出来给甄家打点一下。
王夫人当时是应下了,心里却苦哈哈的,还是后来去薛姨妈那里周转了一些钱出来。
这也是她看中宝钗的原因之一,宝钗不光容貌品性都好,薛家还有钱。
盖大观园的时候,薛姨妈可是眼睛眨也不眨的拿出了一大笔钱,看的王夫人再次把觉得自己低估了薛家的豪富。
想来以薛家的富足程度,薛家嫁女的陪嫁一定丰厚,王夫人觉得有了宝钗的嫁妆家里还是能周转的开的。
虽然现在宝玉出了事,让王夫人觉得有些丢面子。
可是人不风流枉少年,她觉得宝玉正是慕少艾的年纪,身边再有几个不学好的丫头勾着,也就做下了错事。
现在宝玉已经挪去了贾政院子,连身边伺候的人都换成了老成的嬷嬷等,学好有出息是早晚的事。
虽然贾政把三个不规矩的丫鬟将来给宝玉做通房,王夫人应下之后回去就给她们灌了绝子汤,而且安排在自己的院子里做最下等的活计。
几个不能生,过几年就被磋磨的没了好颜色的通房只是摆设,料想薛家也不会在意的。
王夫人带着这样的想法去试探薛姨妈,果不然薛姨妈表现的并不在意,反而拿出上好的伤药给宝玉用。
这让她对于将来宝玉和宝钗的婚事有一种和薛姨妈心照不宣的感觉。
除了这些,宝玉院中的其他丫鬟也都被散到各处了,家里有门路的尽量给弄到一个清闲的地方,争取不碍主子们的眼,过几年就放出去。
没有门路的,就被安排做了粗使丫鬟,这跟在宝玉房中的待遇有着天壤之别,不过也只能熬着。
出路最好的是晴雯了,迎春果然通过王熙凤把她要了去。
晴雯也是聪明,去了跟迎春磕了头,就一门心思的效忠迎春。她也知道自己从宝玉房里出来的身份过于打眼,平时都窝在藕香榭不出门,也算是安稳。
相较而言,宝玉算是最糟心的一个了。
他那棍伤太重,足足的在床上躺了一个月才养好。
本来是可以早一些的,只是他每次吃药吃饭如厕一看上来服侍他的都是满脸褶子的老嬷嬷和老男仆,心里就不舒服。
加上想念袭人等人,这心情不好也就影响到了他的伤势恢复。
就在宝玉还躺在床上的时候,林家一家终于到京了。
到了京城,林海先是去见皇上,回来才回府安置。
皇上召见他,跟他谈了很久,然后给他安排了三天假期,回头就要上朝了。
林海这一次是高升了,将要担任户部右侍郎。
这是一个三品官,更为重要的是现在的户部尚书已经年迈,平日里经常生病告假,很快就要退休了。
原本户部应该有两个侍郎的,那左侍郎刚刚外放,右侍郎一直是空缺,这次正好让林海补上了。
可以现在林海名义上是侍郎,实际上已经担着尚书的职责了。
从这个任命上谁都能看出弘兴帝对林海的重视,有人翻了林海的简历。
探花、翰林、外放巡盐御史,回京就是户部侍郎,再看看他的年纪这妥妥将来是要入阁的。
现在几个阁老,大多都是太上皇时期沿用至今的,有的年龄已大,有的则是弘兴帝用着不舒服。
所以补上几个弘兴帝的自己人是必然的趋势,而掀出甄家大案的林海显然就符合这个自己的标准。
所以林海俨然成了京中的新贵,一举一动大家都盯着呢。
而林海在回京的第二天就带着儿子儿媳去了贾家拜会。
他先带着儿子儿媳去见贾母,给贾母请安。
“你可回来了,要是我那苦命的女儿也能一起回来,能看到你的今天就好了。”贾母一脸慈祥的看着自己的乘龙快婿,一提起贾敏就泣不成声。
林海也是如此,他跟贾敏夫妻多年感情深厚,虽然贾敏已经去世,他还会时不时在午夜梦回的时候想起妻子来。
一见两人都一脸悲伤,林松夫妻赶紧劝着林海,那边邢王二夫人等人也是忙着劝慰贾母。
贾母擦擦眼泪,然后打量起林松和肖氏:“这就是松哥儿和他媳妇吧?”
从礼法上来算,贾母也是林松的外祖母,林松忙带着肖氏上前磕头见礼。
贾母笑吟吟的虚扶一下:“之前敏儿来信得了佳儿佳熄,我一看果然如此。”话间一旁的鸳鸯等人忙把准备好的见面礼捧了上来。
已经见过了贾母,林海带着林松去了贾赦那里,并把贾政也邀了过去。
贾赦已经安排好了,待会中午的时候族中嫡系的男丁都会作陪,他请林海父子吃饭。
为了这顿饭,贾赦怕自己一个粗人林海父子这两个读书人不喜,还特意去道观好歹把贾敬给请了出来做陪客。毕竟贾敬也是进士及第,估计还是跟林海他们有话题可聊的。
男人们都走了,肖氏就留了下来,他们一家今天来贾家除了走亲戚就是要把黛玉和林祯接回去。
这时黛玉和林祯就过来跟她见礼,肖氏上次见到她们还是去年过年的时候,这已经都有一年多的时间了。
这次一见面,她就急切的打量这姑侄两,见她们两个气色高身量也长高了这才放下心来。
她笑着对贾母:“我昔日听母亲提起,老太太您最会调理人,尤其是那姑娘。现在看来母亲当时还是谦虚了,我瞧这两个丫头现在的样子可比在家里的时候强上了太多。”
这话既是恭维话,也是肖氏的真心话,她是真心实意感谢贾府对黛玉她们的照顾。虽然可能贾府有这样或者那样的毛病,可是毕竟没苛待她们,黛玉她们现在的状态就是很好的证明。
贾母听了这样的话也是高兴的,她笑眯眯的:“我也听你婆婆当时写信来夸奖你这个媳妇,现在看来她也是谦虚了。我们虽然是第一次见面,可是这两个孩子在这里的这几年,你可是四时节礼各种物件没少的送,我们都知道黛玉她这个大嫂子是个妥帖的人。”
一旁的王熙凤忙插嘴道:“可不是老太太还让我跟松大嫂子学学,好嫂子等你闲下来的时候可怜可怜我可要教教我。”
她这话的可怜,脸上却笑吟吟的,众人都被她逗笑了,一起哈哈大笑起来。
肖氏虽然第一次来贾府,可对贾府众人的性情已经知道不少。
她听王熙凤所言就料知这就是那位琏二奶奶了,当即笑道:“弟妹客气了,我婆婆在时就琏二兄弟娶了一位貌若天仙的贤内助回来。我这种要貌没貌要才没才的只能勤能补拙了,回头我们好好聊聊。”
王熙凤笑着应下了,昨天贾琏回来就跟她了要是林家人上门来一定要打好关系,不许因为林松夫妻那过继的身份看他们。
众人你一言我一语,的热闹。
肖氏趁着气氛不错才起要接黛玉和林祯回家的事情。
贾母虽然不舍黛玉,可是林家举家搬回京城,她也不能扣着黛玉不放。
于是她握着黛玉的:“你没事的时候就回来看看我这老婆子。”
黛玉含笑应下,又邀请贾家诸人去家中做客。
肖氏笑道:“我们这刚回来,家里还有些乱。等回头收拾好了,我安上一桌请老太太和太太还有诸位姐妹赏光去坐一坐。”
贾母也笑了:“有酒席我这老婆子自然是要去的,吃完摸了嘴巴我可就回来了。”
话间,贾母又问起林祎的事情。
肖氏:“他蒙老爷的同窗看中,去了嵩山书院。因为没去几天,眼看快要年底了就不许他今年回来过年,留在书院好好学习。”
她想的很开,儿子将来也是要向公公丈夫那样走上仕途的,这嵩山书院又可以学知识又可以建立人脉,就应该让林祎好好学习。只要一家人都在努力,少在一起过年也无所谓。
倒是贾家众人听了有些诧异,以林家在官场的人脉用不着让自己的孩子如此努力的。
贾母就叹道:“咱们这样的人家犯不上向那些穷书生一样苦读的。”
肖氏笑了笑不接话,两家的想法不一样,正所谓道不同不相为谋。
这是一旁的探春开口把大家的注意力都吸引过去:“林姐姐和祯姐儿回去自己家,周师傅也跟回去了,我们姐几个也不能再跟她学习,真是颇为遗憾的。”
黛玉这才想起,确实她们走了,周师傅也跟着离开贾家,这样三春还有宝钗都不能继续跟她学习。
虽然三春和宝钗并不都跟她投脾气,可是大家同窗三年,也是习惯了。
所以她就看向肖氏。
肖氏会意,她对贾母:“要是老太太不嫌弃我们家寒舍简陋,到时候我收拾出一个院子来让周师傅继续授课,请贾家的几位妹妹们都去。”
贾母连连麻烦,不过心中却在高兴。
林海是贾家的姑爷,可是贾敏已经去世了,如果哪天林海续弦,贾家跟林家的关系就尴尬了。
她原本是想让宝玉娶了黛玉,现在看来不可行,没有别的办法就先用几个丫头跟林家继续维持关系好了。
于是贾母和肖氏敲定,隔两日让三春还有宝钗去林家一起跟周师傅上课。
这个结果三春自是满意,除了可以继续跟周师傅上课之外,她们还有了难得的可以出门透气的会。
等到中午的时候,贾家内外的宴席都准备好了。
林海一家在吃了酒宴之后就打道回府,这一次黛玉和林祯也一并回去了。
当轿子出了贾家大门之后,林祯向后看了一眼,眼中没有丝毫的留恋。
“什么林妹妹她已经走了?哎呦,哎呦!”宝玉在床上听黛玉离开的事,一激动伤口又疼了起来。
作者有话要: 林海终于回京了,林祯她们也离开贾府
ttp:///bk//9/690tl&qt;trget=&qt;blnk&qt;>ttp:///bk//9/690t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