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8章 第 88 章

A+A-

    弘兴帝一篇篇认真的看着殿试中那些贡士们做的策问卷子。

    这是他登基之后养成的习惯,每次殿试的卷子必须自己都要看过才行。

    随后他把他看中的卷子都圈了出来,这是最后殿试前十名的卷子。

    夏秉忠按照名单去宣这些贡士上殿由弘兴帝亲自定出他们最终的排名,这一次殿试的头三名也会在这十个人当中产生。

    满朝文武也在翘首以盼,人都是有好奇心的,就是这些大臣们也是如此。

    相比于其他人,林海就更加关心这殿试的最后结果,毕竟他儿子林松也是参加殿试的。

    等到看到鱼贯进入大殿的十个贡士当中有林松之后,林海松了一口气,前十名的名次绝对可以了。

    这十位贡士按照礼仪三跪九叩见过上面的弘兴帝,然后低着头听太监叫出他们的名字。

    “林松,苏州人士。”

    点到林松的名字,林松忙出列磕头跪下。

    “林松?”弘兴帝想起什么来,往朝臣那里看了眼,“你跟户部尚书林海有什么关系吗?”

    “林海正是家父。”林松赶忙道。

    大臣们听这话也看向林海,有的人知道林家的大爷会试高中,有的人今天才知道,心里连连感叹这林家的人蛮会读书的。

    林海也出列禀道:“回皇上,林松正是臣的犬子。”

    弘兴帝点点头,他就是想起之前天武卫给他报告过的林海家的情况才会这么问的。

    这林海夫妻多年无子,好不容易有个儿子还被妾害死了只有一个女儿,后来不得不从老家过继了一个儿子回来,很显然这林松就是林海过继的那个儿子。据在甄家的案子上,这林松也是出过力的。

    他又看了眼林海的策问卷子不由得再次点点头,这林海很显然是有些水平的,策问回答的并不空洞,言之有物。

    他又端详了一下林松的长相,也是一派仪表堂堂的样子,于是他就有了打算。

    等到弘兴帝把这殿试前十名都一一问了一遍,他就指着那殿试第一名道:“状元。”

    那人会试和殿试都是第一名,心知这状元多半会落到他头上了,但还是担心。直到弘兴帝钦点之后,他才放下心来,惊喜若狂的磕头谢恩。

    随后弘兴帝又点了第二名为榜眼,然后就点了林松为探花。

    “我记得林海当年也是探花,你们父子都是探花,这也算是一段佳话了。”弘兴帝笑着。

    对于帝王来,吉兆佳话什么的都是很好的话题。

    以林松的成绩来,他做第三名还是第四名都可以的。但是弘兴帝就了促成父子二人双探花还是把他点做了探花,而且以林松的相貌来也配得上探花的地位。

    林松连忙磕头谢恩,就连林海也出列谢恩。冲弘兴帝刚才这句话,林松这个探花就值钱了许多。

    林松被点做探花之后,也多了一项工作。

    皇上会在殿试名次出来之后举行琼林宴宴请众位高中的进士,而探花要负责去采花,然后在琼林宴上献花给状元。

    于是在殿试结束之后,立刻就有太监过来找林松去进行琼林宴前的准备。

    琼林宴是安排在第二天进行的,但是林松这个探花有工作要做,需要提前准备。

    第二天琼林宴上林松把所采的鲜花献给了状元,并按照惯例赋诗一首相赠。

    “多谢。”状元经过一夜的沉淀已经比昨天沉稳了许多,他拱道谢。

    因为有了赋诗献花的交流,林松也跟那位状元熟识起来,在琼林宴上两人攀谈起来。

    状元名叫何光,是真定人士,今年二十三岁。

    林松跟他交谈一番,对这何光有所了解,心中赞叹此人的学问扎实,状元的身份名副其实。

    何光也不是一个迂腐的人,他跟林松谈的很投契。加上他也听林松的父亲是户部尚书二品大员,也有心跟林松结交。

    两人越越投契,林松就问起了何光家中的情况。

    “唉,”何光先叹了一口气,“不瞒林兄,我这人是个天煞孤星,我父亲早逝,老母亲几年前也故去了,就连妻子也是两年前就难产留下一个女儿去了。”

    林松一惊,他没想到这位状元家里就剩下一个女儿了。

    他又询问何光他赴京赶考,那他的女儿怎么办。

    何光再一次叹口气:“我不放心把她留在亲戚家,就雇了一个奶娘带着她一起上京了。”

    林松有些佩服他,居然敢带着一个两岁的女儿进京赶考。

    “何兄如今已经高中状元,想来不久就可以续弦,到时候又会夫妻美满了。”

    何光自己倒不在意这些:“续弦我必是要的,我一个大男人是带不好女儿的,她还是要有母亲来教导的。只是宁缺毋滥,我必然要找一个能够善待我女儿的人才敢放心续弦的。”

    林松点点头,这何光长的也很端正,年岁并不大,就是续弦也有人会愿意的。

    “回头我跟我夫人一下,她对京中的闺秀也有所了解,不定就有适合何兄的。”

    何光点头对林松道谢:“有劳林兄和嫂夫人了,我这人要求不高,无论嫡庶、美丑,再嫁也可以,只要对我女儿好就可以了。”

    林松有些惊讶,没想到何光的要求会这么低,毕竟他是新科状元,有的是上杆子想要跟他拉关系的人会想着把家里的女孩嫁给他。

    何光大概是看出林松的惊讶:“我也是一个女儿的父亲,如果我的女儿被人各中嫌弃我一定会恼火的。女儿不易,将心比心我也不能对她们各中挑剔。”

    林松回到家中,林海还有肖氏、黛玉林祯都在等着他,家里准备了一个家宴来庆祝林松高中。

    “这都是妹妹和祯姐儿安排的。”肖氏笑着。

    因为她有了身孕,而且还是时隔十多年的再孕,大家有些担心她的身体,所以就让她暂时不要管家安心养胎。

    也幸好黛玉和林祯姑侄两个已经在跟她学管家了,索性林海就让她们姑侄两个现在就接替肖氏管家。

    姑侄两个每天除了上学之外,都要拿出一定的时间来处理家事。

    刚开始独立管家,两个姑娘都有些忙脚乱,好在她们两个都很聪明,再彼此商量一番,现在也是把管家的事情都做好了。

    林松笑着冲两个女孩点头,尤其是看着女儿很是满意,他就想起了今天何光过的话,在宴席上复述了一遍。

    “没想到这位何状元会是如此胸襟的人物。”林海有些感慨,他自问对待家中女眷的态度很好,可是跟何光一比居然都被比下去了。

    肖氏和两个女孩都没有话,她们也是对这位何状元很有好感。

    黛玉和林祯都不约而同想到了宝玉,宝玉每天都女儿如何如何好,可是那也只是停留在口头上,他连身边的袭人等人都没有保护好。

    “将来能够嫁给何状元的女子会很幸福的。”肖氏忍不住了一句。

    虽然何光是有一个女儿的鳏夫,可是女儿毕竟会嫁出去并不会对续弦的那位夫人造成太大的影响。如果不是林祯和黛玉的年纪都太不合适的话,她真的会考虑何光这个人选的。

    林祯却灵一动想到了人选,她犹豫了一下没有立刻开口,而是等到第二天的时候才对肖氏。

    林松作为今科的探花,殿试之后进了翰林院做庶吉士。

    这是只有每科考试最优秀的人才才会有的安排,除了林松之外,包括何光等殿试前十名的人也都做了庶吉士。

    这样林松这三年都会呆在京中,直到庶吉士散馆才会有其他的安排。

    等到林海上朝林松去了翰林院,家里就只剩下养胎的肖氏和管家的黛玉林祯了。

    黛玉林祯她们每天管家的地方就在肖氏正院的花厅,处理过家事她们两个就去肖氏面前话陪肖氏解闷。

    林祯就在肖氏面前起了昨天听到的何光之事,她有人选。

    肖氏有些好笑:“你一个丫头能有什么好人选,别是你身边的丫头吧。她们都是好丫头,虽然那何状元了不拘身份,可一个今科状元又怎么能娶的太差了。”

    林祯有些郁闷,她是想到了两个人选来着。

    头一个就是香菱,还没出口就被肖氏给否了。

    香菱如果跟贾雨村走了,现在就是官家姐,身份上也配得上何光了。可是偏偏香菱不愿意离开林家,这身份上就是一个问题了。

    好在她还有另外一个人选,另外一个总合适吧?

    “娘,你那荣国府长房的迎春姑姑怎么样?”

    因为宝玉的事情贾家和林家起了嫌隙,贾母借故就不让三春上林家上课了,加上宝钗也没有来,现在周师傅又只剩下黛玉和林祯两个学生了。

    不过这几年接触下来,林祯也跟三春很熟悉,她关系最好的就是迎春。

    刚开始林祯接近迎春是想着她未来会很坎坷,同情她,想要通过跟她交往让她内心变得强大起来能够反抗。

    可是接触久了,林祯就越发的喜欢迎春。

    虽然迎春有些懦弱,论才智也比不过堂妹探春,可是林祯偏偏在三春里最喜欢她。

    林祯还记得当初因为林海告了甄家,有一阵子贾家的人都觉得林家马上就要倒了,有些人就对她和黛玉很冷落,那时迎春对她们的态度就没有变化。

    林祯觉得迎春是个善良的人,不希望她走向原著一样的命运。

    只是现在林家跟贾家渐行渐远,她在林家是影响不到贾家的,更加无法干涉到迎春的婚事。

    昨天听林松提到何光,尤其是提到何光对续弦的要求之后,林祯突然有了想法。

    无论香菱还是迎春都是善良的女孩,而且个性温柔,绝对不会虐待何光前妻留下的女儿的。她想着为这两个女孩争取一下,看看能不能让她们有一段幸福美满的婚事。

    肖氏听了林祯提到迎春不由得一愣,然后细细的思量起来。

    迎春出身四王八公的贾家,她本身除了是个庶女个性有些柔弱之外并没有太差的地方,她最大的问题反而是那个贾家。

    肖氏只接触了贾家人几次,就觉得贾家的内部问题太多,如果不把这些问题都解决了,只怕三春的婚事都会受到影响。

    想到这,她只对林祯:“你一个人家怎么管起了大人家的事情来,快不要了。”

    林祯还想几句再为迎春争取一下,却被肖氏瞪眼给阻止了。

    一旁的黛玉听了林祯的话之后也很想为迎春争取,见肖氏这样也不敢了。

    肖氏虽然当着女孩子们的面没多什么,晚上等林松回来,还是讲给了林松听。

    “那女孩子我是见过的,确实是个好姑娘,可是偏偏姓贾,只怕何状元不喜。”肖氏叹道,她又何尝不愿看到一个好姑娘有个好归宿。

    林松听了点点头:“现在贾家外面看起来十分风光,可是内里却一团乱麻,除非把那团乱麻解决了,可是看他们家的样子似乎并不觉得。”

    他没有下去,肖氏也会意的没有多问。

    两个人都觉得贾家的事情太麻烦,偏偏已经坐在火上被烤着的贾家人自己不觉得。

    不过过了一个多月,这事情就有了转。

    那一日弘兴帝照常上朝理事,事情已经处理的差不多,正打算退朝的时候,就听外面传来大喊:“边关急报!八百里加急!”

    不光是弘兴帝,满朝的大臣的心也一下子提了上来,总不会是西北又闹腾起来了吧?

    本朝西北有一外族名叫罗羌,罗羌是个游牧民族不事农耕,所以经常犯境抢粮。

    前几年韩老国公还率兵跟罗羌大战一场,把罗羌打回到草原深处。

    这又没有几年,罗羌怕是又要卷土重来。

    果不其然,那八百里加急的奏折正是边关的官员的急报,报的正是罗羌又兴兵犯境。

    弘兴帝皱眉,他自身武力值偏低,在军事上也是短板。

    好在他老丈人正是韩老国公,这位老爷子也在朝上一听立马出列讨旨出征。

    弘兴帝有些犹豫,他老丈人年岁大了,这要是万一在疆场上出了什么事,他跟皇后还有可怕的丈母娘交代不过去的。

    这时又有人出列请战,弘兴帝大喜,不过等他看到来人之后又有些犹豫。

    来人正是南安郡王穆介,四王八公中的一位。

    对于穆介,弘兴帝内心是很不喜的。

    穆介其人一向跋扈自命不凡,还拥兵自重,对他这个皇帝并没有那么恭敬。

    这也是在准备给太子选妃的时候,他第一时间就勾掉了穆介的女儿穆淑名字的一个原因。

    弘兴帝不喜欢穆介,其实穆介也不怎么喜欢弘兴帝,谁会喜欢一个处处想要压制自己,遏制自家发展的皇帝呢。

    不过穆介虽然是武夫,脑子并不笨,还想着能跟皇上维持好关系。

    所以他一直想着让女儿穆淑能够当太子妃,这次主动请战也是为了能够提升穆淑的竞争力。

    当然除了这个以外,他还想借此进一步掌握兵权,至少可以压韩家的老匹夫一头。

    在韩老国公和穆介之后,又陆陆续续有几位武将站出来请缨,只不过论起威望和实力来他们都比不过这两位。

    弘兴帝看了眼韩老国公又看了眼穆介,他在考虑这一仗究竟是派哪个去,从他自己的角度来他自然是希望韩老国公去的,可是穆介也需要安抚。

    就在弘兴帝考虑出征将领人选的时候,文官那边站出来一个人:“皇上臣有话。”

    弘兴帝看了过去,发现是户部尚书林海。

    “林卿家有什么事?”弘兴帝知道林海并不是一个喜欢无的放矢的人,他既然站出来必然是有重要的事要的。

    林海一拱道:“启禀圣上,臣知道这边关军情紧急,需要尽快派兵前去。可是这大军未动粮草先行,打这一仗所需的银钱不下于百万,可是目前户部存银只有三十万两,根本无法应付军费开支。”

    林海这话一出口,不光是弘兴帝,在场的满朝文武也惊讶的看着林海,有的人忍不住窃窃私语起来。

    弘兴帝重重的咳嗽一声,随即恼怒的看着林海:“林海,朕把这户部交给你,你是怎么管理的户部?为什么户部的存银只有三十万两?”

    他想的还很多,比如甄家也被抄了家,以甄家这些年在江南经营所得的银钱也不止三十万两吧。

    他怒视着林海,大有林海错一句就立刻把他下狱抄家的打算。

    林海的神情还很平静,事实上在他刚当上户部侍郎的时候就已经知道了户部的情况,就预料到会有这一天了。

    然后等他当上了户部尚书,他就决心必须要把这户部的问题曝光出来,否则到时候死的就是他。而且只怕不只是他,整个林家老都要为他陪葬的。

    林海不慌不忙的开口:“启禀皇上,臣去年刚开始做户部侍郎的时候,户部有存银四十八万两,在两月前臣开始做户部尚书的时候,户部有存银三十四万两。这两个月时间里,已经有十二位官员前去户部借银,俱被臣驳回。”

    弘兴帝脸上的怒色渐渐消失,他冷冷的听着林海慢慢下去。

    而原本还都在震惊户部存银数字的那些文武大臣们有不少人的脸色都变了,他们心的观察着弘兴帝脸上的神情变化。

    为什么堂堂大朝的户部存银可能还没有一些富商巨贾多呢?

    这个原因很简单,户部的正常支出比如京官的粮饷等,或者某处有个灾荒需要国家拨款救济等等。

    这是必须的正常开支,然后这还是户部存银变少的主要原因,更主要的是许多官员去户部借银子。这么多人一起去借,户部的银子再多也会被借光的。

    林海把这借银子的事情慢慢了一遍,又对弘兴帝:“现在户部有这历年积下来的借条无数,臣翻过了,最早的借条甚至是二十多年前的。”

    弘兴帝一听好嘛这事又是他爹当年弄出来的,如果不是他爹御下不严的话,那些官员也不会有这么大的胆子把户部给借空了。

    林海已经事情都了一遍,随即跪下请罪。

    弘兴帝让他起来,他也明白这事情不能怪在林海头上。

    林海去年刚当上户部侍郎的时候就知道了借银子的事情,可那时候他上面还有尚书在的。两个月前他当上了户部尚书,已经努力拒绝了不少大臣借银子的请求,要不只怕现在国库里连三十万两银子都没有了。

    而且如果不是林海捅出这件事,他根本就不可能知道,等到户部一点银子都没有的时候,那他这个皇上的日子怕也过不下去了。

    “朕知道了,这事朕不怪你。”弘兴帝这话出口,林海心中就轻松了许多,这算是把自己给摘出去了。

    弘兴帝看了眼群臣,尤其那些个躲躲闪闪缩起来的大臣:“这件事朕现在已经知道了,眼看着边患又起,你们这些借银子的人也该还了吧?”

    他的话的不轻不重可是却在许多大臣的心中重重的敲了一记。

    弘兴帝声音猛地提高:“就给你们十天的时间,把银子还上,朕既往不咎。要是还不上,十天后朕抄了你们的家!”

    听了弘兴帝的话,文武群臣们纷纷跪下称是。

    弘兴帝又看向穆介:“南安郡王,这出征的事情,朕就交给你了,你先准备着出征,朕的粮草饷银随后送到。”

    穆介一脸的为难,刚才他还信心满满的,可是一听林海户部没钱他就开始打退堂鼓了。

    这打仗是很烧钱的,没钱他还能打胜仗?

    “臣”

    他正飞快的转着脑子想着怎么推掉,就听到弘兴帝又:“你放心,朕就是砸锅卖铁带着后宫吃糠咽菜也能给你凑出粮饷来。”

    皇上都到这地步了,穆介没有办法只能应下。

    看他的神色,弘兴帝今天难得的高兴了一下,能够削弱南安王府的实力还不是一件坏事。

    因为弘兴帝下旨让群臣归还户部的欠银,这一下朝整个京中的大官员就忙碌起来。

    借银子的不是少数,有的人家都借了几十年了。借钱容易还钱难,有很多人都开始头疼怎么还银子了。

    本来有人还想去找林海,求他给宽限一些,甚至有那厚脸皮的还想找他偷偷把欠条偷出来。只是林海一下朝就被弘兴帝叫走了,大家都扑空了。

    等林海回府的时候已经是夜里了,偏偏还是被人堵到了。

    “大妹夫,你大舅哥我来找你帮忙来了。”贾赦大咧咧的坐在林海的书房里。

    ttp:///bk//9/6329tl&qt;trget=&qt;blnk&qt;>ttp:///bk//9/6329t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