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章 第 115 章
范氏一行被天武卫强行送出了京城,事后林松知道也就只是一声叹息也没多什么,在柳湘莲上门的时候了一声多谢。
通过这件事,肖氏对柳湘莲这个未来女婿更加的满意,觉得这女婿不光是长得好,也会办事。
她对柳湘莲越发的上心,就盼着他跟林祯未来能够夫妻恩爱,那样林祯也算是未来有靠。
而林祯自己则因为柳湘莲帮忙处理了范氏这事,对他越发的亲近了。
她跟柳湘莲都有把跟对方的关系好好相处好的想法,只是因为柳湘莲进来公务繁忙,两个人也没有会多见两面。
也不光是柳湘莲,林海父子最近一样很忙。
这是因为西北有关罗羌的战事终于要一段落,在西北的韩老国公就要班师回朝了。
这场有关罗羌的大战打了差不多两年时间,先是穆介出师未捷屡战屡败,之后是韩老国公老骥伏枥越战越勇。
经过一番鏖战,罗羌大败,连他们很重要的头领都被俘获。
过一阵子,韩国国公要派人回京献俘,向皇上献上从战场上缴获的战利品。
也不光是献俘,同时这一次在背后给了罗羌一剂痛击的西北另外一个游牧民族敕勒也要派人入京。
这敕勒跟罗羌一样是西北的游牧民族,但是没有罗羌好战,也对本朝十分友好。因此曾经被罗羌敌视,还被洗劫过王庭,两个部族可以算是世仇。
这一次韩老国公派人联络了敕勒的首领,动他出兵两路夹击罗羌,这是对罗羌一役取得胜利非常关键的因素。
不过这回敕勒派使臣进京也不光是为了庆祝两军取得胜利,据他们是打算来求亲,请弘兴帝派人去跟他们的首领和亲。
敕勒在西北,是个游牧民族,民风彪悍跟中原的生活习惯完全不同。而且两地距离遥远,这要嫁到那里,真的可能到死都回不来了。
所以京中的王公勋贵只要有适龄的女孩的人家无不害怕,生怕弘兴帝让他们家的女孩去和亲。
要知道弘兴帝自己没有适龄的公主,宗室诸王也是如此。如果要找合适的和亲人选,只能从异姓王或者王公大臣家里去找了。
肖氏也听到这个消息,她先是庆幸林祯已经有了皇帝赐婚,回头又要担心黛玉。眼看着黛玉姑侄两个还有半年就要陆续及笄,黛玉也算是适龄的了。
她就想着现在赶紧给黛玉相看人家,只是京中有她这样想法的人家不少,一时之间京中的家事长相都出众的男儿就成了抢货。
肖氏很是郁闷,可是她相中的别人也相中了,别人看不上的她也看不上。
在她看来姑子黛玉很是优秀,自然要有一个能够配得上她的如意郎君才行。
在京中人心惶惶的时候,宫中漏出了风声,皇上有意收过世的老北静王的女儿水漪郡主为义女,封为公主。
这个消息一出来,京中许多人家都松了一口气。
皇上的义女当然是皇上的女儿不够用的时候拿来充数用的,这用处自然是联姻了,而现在最重要的一个联姻就是那个跟敕勒的联姻。
为此,那穆淑在南安王府里大笑了一场,为自己在太子妃争夺中的最大对出局感到开心和幸灾乐祸。
不过紧接着她也笑不出来了,因为宫中颁出旨意来,立了已故内阁首辅梁阁老的孙女梁谨为太子妃。
这个旨意一出来,梁家的门庭立刻变得趋之若鹜,而穆淑则在家里把自己的闺房都砸了。
不过不管外界有了什么消息,被人用怜悯同情口吻提到的水漪郡主那里却风平浪静,整个北静王府都对他们家郡主要去和亲的事情沉默以对。
终于敕勒的使臣在韩老国公派回来献俘的人的陪同下到了京城,他们在觐见弘兴帝的时候公开表达了要求亲的意向。
弘兴帝当堂答应下来,随后发下旨意将北静王府的水漪收为义女,赐婚给敕勒首领。
近来人们一直在猜测的事情成真,紧接着大家就看到水漪从北静王府被迎进宫中暂住,只等敕勒使臣离开的时候一起跟着离开。
除了水漪之外,最近宫中还在为她远嫁准备嫁妆还有跟随的太监宫女等。
这些都是韩皇后的工作范围,她最近都在忙这件事,连见多年未见的弟弟都是百忙之中抽出的时间。
这些事本来跟林祯无关的,顶多是因为柳湘莲要带人负责对敕勒使臣还有罗羌俘虏的安保问题忙的没有时间过来看她。
不过贾家那边却传来了消息,是探春也在随水漪出嫁的宫女名单中,确切的她会成为水漪的陪嫁女官。
林祯有些惊讶,贾政家已经现在这样了,怎么探春还要远嫁。
也不对,探春这次陪着别人远嫁,总之是她要去到很远的地方去。
这消息是王熙凤带来林家的,据她是探春从宫中捎出来的消息。
“二老爷一家现在都是白丁,还要闭门守孝准备奉着老太太的灵柩回南边。三妹妹只是从宫中捎出消息来要随着郡主去西北,也不知道具体是什么情形。那天宝钗挺着大肚子过来求我,想要我去打听一下消息。你也知道的,我们家也都在丁忧守孝,就是二爷刚从西北回来也是不能进宫的,所以我只能舔着脸过来求嫂子帮忙了。”王熙凤苦笑着对肖氏。
贾琏之前被贾赦塞进了韩老国公去西北的队伍里,也算是他运气好,在西北立了不大不的功劳。
这一次他被就韩老国公放到献俘的队伍里先回了京城,一是韩老国公给了贾赦的面子让贾琏露脸受赏,二是好让贾琏早点回家去守孝。
现在贾琏已经卸了兵部的差事,回家去给贾母守孝了。
贾政一房没有官职,进不了宫。
贾赦一房在守孝,也进不了宫。
偏偏现在又出了探春一事,贾政不知道什么情形,就让两个儿媳去贾赦这边来打听消息。
李纨推要照顾最近生了风寒的贾兰,宝钗只能自己挺着快要临盆的肚子去了荣府打听。
王熙凤见她这样子有些可怜她,只是自家也进不了宫,就只能来求林家求肖氏帮忙。
她知道林家父子深受皇上器重,而肖氏母女她们也在皇后娘娘面前有些脸面可以进宫的。
肖氏沉吟了一下就点头同意了,反正她现在也要定期进宫去请安,到时候在皇后娘娘面前一下,求个恩典见一下探春就行。
“娘,我也要去。”等王熙凤走了之后林祯就主动提出。
黛玉也是眼巴巴的看着肖氏,她跟林祯一样都想见一下探春问个究竟。
肖氏一想就点头答应下来,她跟探春并不算熟悉,还是黛玉姑侄两个跟探春比较熟悉,有她们在探春应该会愿意的。
于是第二天肖氏就递了个牌子进宫请安,很快宫中允许,她就带着黛玉姑侄两个去了宫中。
几人拜见了皇后娘娘,了几句闲话之后肖氏就试探着提到了探春。
皇后也知道这件事,她叹息道:“这事我知道,是那贾家的姑娘自己主动提出要去做和亲的女官的。”
探春本来不是宫女只是进攻给元春侍疾的,而且加上和亲这种事别人都是避之惟恐不及,而她是自己主动提出的,这样皇后娘娘对她的印象很深。
肖氏一惊,没想到居然是探春自己提出的。
她又请皇后娘娘给个恩典让她代替探春的家人见探春一面,皇后娘娘立刻就同意了。
她们还是去了元春的宫中,在那里又一次见了元春。
元春比上次她们见时又消瘦了许多,不过精神还好。
见了她们听了她们的来意,她只是叹了口气就让她们去见探春了:“我是劝不了她了。”
等到肖氏她们见了探春,探春第一句话就是:“是我自己提出要去做那和亲的女官的。”
黛玉皱眉道:“三妹妹,那西北是苦寒之地,只怕你受不住那里的气候。”
林祯也道:“可不是,还有那敕勒,我听他们顿顿都要吃肉,那里很少能见到菜蔬水果的。”
两人一搭一合把西北之苦了一遍,希望探春能够打消那个想法。好在探春只是和亲女官并不是那下旨和亲的水漪郡主,只要求到皇后娘娘那里,把她的名字从花名册里抹掉还是能做到的。
不料探春只是笑了笑,扬了扬上正在看的书:“你们的这些我都知道的。”
林祯仔细一看,原来那是一本有关敕勒风土人情的书,在她们进来之前探春一直在看的就是这个。
她心里一顿,从这本书来看探春对西北之行是很执着的。
果然就听探春继续道:“我是犯官之女,还是个庶女,以前教养我的嫡母更是个十恶不赦的犯妇,我还被退过亲。这样的女子,以后又有什么好人家会要我?倒不如随着郡主去了敕勒,博个前程。”
探春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爱情她已经不考虑了,以后就一心奔事业了。
林祯有些恍惚,没想到她在古代还会遇到探春这样的事业型女子,那么她自己呢?难道嫁人就是她生活在这个时代的唯一目标了?
ttp:///bk//9/9000tl&qt;trget=&qt;blnk&qt;>ttp:///bk//9/9000tl
天才一秒记住本站地址:。阅读址: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