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7节
不,就算发生了什么也没关系
只要吕雉在之前就行
这就是这个时代下才会有的不可思议之事
换成白羽刚来到大秦的时候,定是无法理解的
现在,他也无法理解,但至少知道为什么对方要这样想了
先把吕雉的事情放到一边,白羽把注意力转到代郡的发展方面
有了李斯的加入,白羽在人员管理方面就有更大的余裕本由龍首发
qq4929232
切勿被其他假货骗了
飞卢内部群425293
飞卢内部群29290296
更多精彩飞卢尽在群主中
欢迎各位进群
希望各位不要被那些骗人的群骗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及出图书,作品仅供读者预览,请在下载24时内删除,不得用作商业用途,如果觉得本书不错,请购买正书籍,感谢对作者的支持!划重点:希望转载也可以留着此段话,整理略辛苦,保留是一种美德
他将具体的人员安排,事务管理都交给了李斯,自己只需要提出各种建议就可以
当然,为了避免自己脑子里一些过于现代的东西不合时宜
白羽每一次有什么想法都会先自我推敲一番,然后再找李斯和王蒙二将商量
如此这般
,一切顺利的运转起来
趁着大雪把整个草原都给封起来之前,白羽派出三千精骑让王离和蒙毅带着“攻击”
了匈奴一个部落
战果就是抢回来大量的牛羊
事情立刻就跟长了翅膀一样到处飞
草原上的人知道了,大秦国内也知道了
所有人都觉得大秦这一次是真的要开战,但又选了一个相当错误的时间
于是所有人都在看白羽怎么收场
那些希望白羽死,希望大秦完蛋的家伙现在一个个都兴奋的很
白羽也很兴奋,在大雪将道路完全给封锁前的最后一天,二十万大军齐聚代郡,牛皮大帐铺出十里地,看上去极为壮观
白羽大笔一挥,直接将其中五万人拉去开矿
他在之前就已经派人在周边找到矿藏
代郡在后世正是以矿藏丰富闻名的
白羽觉得自己来了一次代郡,要是不开点矿,实在是对不起自己
五万人拉去开矿
五万人则拉去伐木开田,接下来的大生产需要大量的木材和木炭
这样的举动肯定会破坏代郡附近的生态,不过白羽已经有相应的计划
只要事后补救及时,应该不至于太过严重
大秦时代的生态环境可比后世好多了,给了白羽奢侈的本钱
十万大军被安排下去,剩下的十万大军则又分出五万来进行各种生产
最后只剩下五万人
这五万人是按:白羽的标准,在王蒙二位上将的主持之下,从二十万大军之中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
他们将会是第一批把各种型号改良天怒当成战斗武器的部队
这是白羽的一次测试,为日后各种火药武器推广全军做的测试
在白羽细致的安排,李斯,王翦,蒙骜的全力辅助之下,代郡的事务发展很快就进入正轨
不得不,这个时代的人都很老实,很多白羽本以为会出现的情况都没有出现
其实白羽还是没能完全意识到大秦底层人的一些朴实思想
军饷给够
粮食给够
偶尔还能吃肉
而且所做一切,都是为了未来的一场大战
大战是有军功的
这些种种加到一起,再加上王翦蒙骜这两位军方支柱亲自坐镇
二十万大军哪里还闹得起来白羽从后世的各种经典之中去了解古代的军队
往往看到的是“军中杀才”
“好勇斗狠”
等字眼
但真正接触之后,他才知道,哪怕是全民尚武,一统天下的大秦兵卒,也是很老实的
他们的凶悍,他们的嗜血,只是展现给敌人看的
面对上官,面对一个对他们极好的上官,他们是很老实的
白羽并不知道,他之前对萧何的针对烈士的政策,其实已经范围的宣传了下去
下面的兵卒多有听闻,且知道是白羽提议
不管
最终是不是会执行,兵卒对于白羽还是相当感恩的
代郡,就在白羽的一番操作之下,开始了一个完全与当前社会运行相反的冬季大生产
第一百六十一章:白羽的急迫
第四更:不知道过了多少十日,红磷终于被白羽给弄出来了
原本他差一点就要放弃
虽然将白磷转换为红磷的原则清楚简单
但对于白羽边的设备而言,却相当有难度
将白磷隔绝空气加热到两百六十260度,白磷就可变成无定形红磷
但就是这区区“隔绝空气”
四个字,却差点让白羽抓狂
规模生产不是问题,难的是大规模生产
在没有电热炉,没有真空泵,没有密封技术的情况下,这区区四字的难度让白羽相当抓狂
白羽都觉得自己要是再试验下去,得中毒死在代郡
还好,最终他在代郡几个工匠的帮助之下,找到一个土办法,这才最终成功
数量依然不多,但至少可以批量生产了
比起安全性低,且有剧毒的白磷而言,红磷的安全性和适用性就高多了
白羽摆脱红磷一方面是想弄出更安全的军用发火装置,另一方面,则是想推广火柴
元末明初学者陶宗仪的辍耕录中的发烛条:“杭人削松木为片,其薄如纸,熔硫磺涂木片顶端分许,名曰发烛,又曰粹儿
““盖以发火及代灯烛用也
史载周建德六年,齐后妃贫者以发烛为生,岂即杭人之所制矣”
文中的发烛就是原始的火柴
不过是硫磺火柴,安全性低
后来白磷被广泛运用之后,就有了白磷火柴
然而安全性依然很低
因此国外有了硫化磷火柴,华夏有了火折子
但不管是哪一种,其安全性和适用性都很低
最主要的,是贵
不适用于推广
白羽之前把火折子给弄出来,已经被身边的人惊为天人
吕文好歹,把火折子的方式要去,准备开始生产
因为成本问题,只能卖给富贵人家和官家,但也已经是震惊咸阳了
然而白羽还是觉得不够
他想把安全火柴给推广开
之所以如此想,其实是为了给自己的商业政策开路
当一个成本低廉,方便生产,广泛适用于民间的东西,出现之后,民间才会自发的出现工坊
只有这些民间工坊大量出现,白羽的商业政策才能真正的推广开
否则在大部分人都只盯着土地的情况下,他就算想用商业强国,也一点用都没有
至于直接从皇室官家往行推行工业,制造业等等,不是不行
只是那样只要有一点点懈怠,工厂吃人就会出现
白羽哪怕把锦衣卫的情报扩大十倍
也不可能盯着大秦各处不出现任何问题
而工厂吃人这种事情一旦
那么刚刚起步的工业和商业就会受到致命打击
所以白羽才想要搞火柴,这是他能想到的,最适合推广的东西
红磷的生产当然不能交出去,那太危险了
但以官家渠道直接售卖火柴,当火柴开始在各地流行之后,再售卖红磷,那就可以了
其实白羽对这些东西也不是太擅长,只能是走一步算一步
最好的情况就是可以从系统之中抽出一些相应的技术和管理方针
他现在所做,无非就是试探而已
而真正要将他所思所想发展好,最主要的还是要全民教育,提高人才基数
白羽可不认为自己一个人折腾,就能把心中所想全都弄出来
累死他也做不到
哪怕系统真的可以抽出那些大家伙,不能量产的话,也没有任何意义
所以,人才是最重要的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