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节

A+A-

    “虽然诸般看法还有几分稚嫩,但确实是有见地之人”

    “让老夫惊讶的是此子居然敢直接面见老夫与王翦”

    蒙骜笑道,“老夫见此子颇有胆识见地,就予了他一个队率”

    “哈哈,老夫可看得出,此子相当不满!”

    白羽深吸一口气,对外面叫道:“来人,速去把韩信叫来!”

    听到白羽的命令后,立刻就有人前去

    但白羽稍作思索之后,又把外面的樊哙和单柔叫进来

    “你们去把那个韩信叫来,若他要跑,就捉住他,但莫要伤他”

    樊哙和单柔领命去了

    王翦三人3此刻好奇心抑制不住了

    李斯道:“大统领,区区一个队率,为何如何上心”

    “此子莫不是大统领你故人”

    王翦想起来,白羽也是旧之人,而且还是贵族

    而那个韩信正是在旧之地招募到的

    两者若是认识,倒也有几分道理

    白羽却没有立刻

    解释,开口道“且待确认此子身份,再与三位解释”

    很快,一脸以为自己要被砍脑袋的韩信被带到了白羽的面前

    “本统领且问你,你姓甚名谁,哪里人士”

    白羽看着眼前的年轻人

    看起来应该是十五六岁的模样,脸上的稚嫩未脱,比白羽此身还要年轻一些

    但对方生得身材高大,双眼有神

    当真是有几分异样的气度

    “禀大统领,属下叫韩信!”

    年轻人只回答了白羽一半的问题

    似乎对自己的出生有些忌讳

    白羽有些不满的皱了皱眉:“本统领问你,你可是淮”

    淮阴属楚地,靠近泗水

    这也是为何历史上的韩萧何认识的原因

    只是在历史上,同一时期,同一阵营之中,有两个韩信

    前者,淮阴侯,军神,一生睥睨天下

    后者,最后降了冒顿,领着匈奴打中原

    两者同名同姓,同时代,同阵营,甚至同样是被刘邦给杀了

    但两者的能力,却是完全不同的

    后者白羽根本不会考虑对方

    前者,白羽早就决定

    要是招募不到,那一定得干掉

    这人要是落到刘邦,项羽这样的人物中,那还得了其实当初从沛县离开的时候,白羽是思考许久才不杀掉刘邦的

    对于这个决定,白羽并不后悔

    所以,白羽决定一定要弄明白眼前这个韩信,到底是哪一个韩信

    韩信看着白羽,不明白这位大统领到底要什么

    但最终他还是开口:“属下确实是淮阴之人”

    白羽道:“那你不在淮阴,却跑到旧地所为何故”

    韩信张了张嘴,但却并没有解释

    看来他从淮阴跑到旧之地肯定有什么难以启齿的原因

    可能是逃难,可能是打杀了人,也有可能是在当地得罪了不得了的人物

    大秦的户籍制度还没有后世朝代严格,并没有将人死死绑在当地的法

    只是中原人的传统就是不离故土

    若非在家乡过不下去了,谁也不会轻易搬离家乡的

    白羽眉头微微一皱

    如果韩信不愿意明原因的话

    他又如何判定当前这个年轻人就是那历史上有名的淮阴侯要是把另一个韩信当成宝,那白羽自己都要气死

    见到白羽皱眉,樊哙立刻

    哼了一声,上前一把拿住韩信:“子,大人问你话,你敢不答”

    韩信一咬牙,就准备认怂,但白羽却先是摆让樊哙退去

    “本统领知你心有顾虑,你若不想,本统领也不迫你!”

    眼前这个韩信虽然比历史上有些书本描写的韩信要大一些,但至少是淮阴人不假

    对方如此忌讳出离开家乡的原因,想来不应该是一个假的家乡才对

    但到底如何分辨突然,白羽想到一个典故

    “韩信,本统领问你一些问题,不与你私密之事有关,你可要如实回答!”

    韩信一听不问自己私事,于是立刻

    点头:“大统领请问”

    白羽道:“本统领现在有兵卒若干”

    “若每三人3站成一排,最后一排却少一人”

    “若每五人5站成一排,最后一排却少两人”

    “若每七人站在一排,最后一排却少五人5”

    “韩信,你且来告诉本统领,这一队兵卒有多少人”

    帐篷里所有人都是一愣

    考数数在场的只有李斯真擅长此道,他皱起眉头思索起来

    然而不等他想出答案,韩信已经张口出答案:“回大统领,此队兵卒共计二十三人!”

    李斯惊讶的看向韩信,不敢相信对方这么快就出答案

    然后他又看向白羽,发现对方脸上露出兴奋的表情

    韩信答对了

    李斯很早就知道在数数方面白羽造诣极高,既然对方如此,那就明韩信对了

    此子,当真有几分本事

    李斯收起了对韩信的轻视之心

    白羽继续道:“数数如此了得,可是那黄石公传你孙子算经”

    韩信脸色大变,下意识的想要跑

    还好,他忍住了

    “本统领大概知道你为何要离开淮阴了”

    第一百六十五章:韩信

    黄石公,曲阳人,春秋战国时期诸子百家的流派之一,与鬼谷子齐名

    其隐居黄山著书立,留下素书黄石公略和雕刻天书

    历史上记录了黄石公很多神妙之事

    张良得其素书,才最终成就汉初三杰的地位

    而传闻中,韩信幼年时,也得黄石公指点,将孙子算经中的一部分交给了韩信

    除此之外,相传黄石公擅算天,通晓未来

    在初遇张良的时候,传其素书,并留一言

    “读此书则可为王者师,十年后天下大乱,你可用此书兴邦立国十三年后济北谷城山下的黄石便是老夫!”

    张良助刘邦平定天下,于十三年后,果然在黄石公所之地找到一块黄石

    白羽并不太清楚张良和黄石公之间的故事是不是真的

    不过他有素书全本,当初他对这书很有兴趣,买了全本回家

    现在在系统的帮助下,他当场就可以默写出来

    既然素书真的,那白羽就当黄石公和张良的故事是真的

    如果此为真,那么把黄石公和韩信之间的故事当成真也不无不可

    于是才有了白羽问韩信数学问题一事

    结果,还是真的

    见到韩信那震惊莫名的表情,白羽差不多就能猜到对方离开淮阴的原因了

    极有可能是黄石公对韩信了什么

    在历史上的某些传中,黄石公可是半仙级别的人物,算天下之可算之事

    若那位大人物对韩信了诸如“你要离开淮阴,离开了才能保命,并且可以大展宏图”

    之类的话

    那么韩信当真离开家乡也是有可能的

    这个时代的人对于这类事是相当笃信的

    看到韩信惊慌的样子,白羽摆摆:“本统领也不问你与那黄石公之事”

    “只问你一事,你必需回答!”

    韩信紧张的看着白羽

    不管

    他在历史上是多么风光的人物,不管

    他的未来有多高的成就

    现在他就是一个还没有摆脱少年稚气的年轻人

    哪怕他眼前的也只是一个二十出头的年轻人,但人家的身份根本不是他可比的

    再加上白羽的表情让韩信摸不着头脑,这就更增加其紧张之心

    “大统领请明言!”

    韩信咽了一口唾沫

    “本统领听闻当日你在王翦蒙骜两位上将军面前直言,大秦冬季发兵,不智!”

    “可有此事”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