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3章 燃尽旧世界(求订阅)
方子瑜的记忆本身就不完整,他只能尽可能的阐述概念,好在荧的理解能力非常强,纵使有一些地方没有清楚,荧也能够理解方子瑜想要表达的意思。
相比于荧先前对世界的描述,虚数之树与量子之海的概念更全面,同时方子瑜也引入了“崩坏”这一概念,再结合荧所的世界意志,就构成了一个逻辑闭环。
“你的这些我都认同,不过我还是有一个疑问,提瓦特究竟是在树上还是海里?”
“这”
方子瑜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荧的确是把他给难住了,如果只是“虚数之树与量子之海”倒还好解释,但再加上“崩坏”和“世界意志”的概念,提瓦特就成了“薛定谔的提瓦特”。
这还不是唯一的矛盾所在,如果按照“崩坏”的概念,那么元素力对应的是科技,但提瓦特还存在深渊的力量,同时天理维系者掌握着疑是崩坏的力量。
关于“崩坏的力量”这点,方子瑜还特意向荧求证过,根据她的描述天理维系者当时使用的就是崩坏的力量,可是提瓦特的科技水平并不足以引发崩坏。
“荧,坎瑞亚当年的科技水平如何?”
“你认为是坎瑞亚引发了崩坏?”
荧的表情不是很好看,但她还是仔细回想了一番,摇头道:“我觉得不太可能,坎瑞亚的技术全都来自地底遗迹,可就算是创造了遗迹的文明恐怕也远达不到你所的那种程度,除非”
她顿了顿,继续道:“除非是在神降临人间以前,可是我觉得这不太可能。”
这一次方子瑜和荧的观点恰恰相反,要知道在提瓦特最为古老的神话中,创造世界的是原初之人而非神,那么在原初之人的时代,很可能存在一个极度发达的科技文明。
原初之人的存在勉强可以解释为何会出现崩坏的力量,但深渊的力量因何存在就实在是有些无解了,尤其是天理如果代表的是崩坏,那与之相对的深渊岂不成了人类的救星?
“荧,深渊究竟是什么?”
“深渊就好像地脉一样,它没你想的那么简单,但也没你想的那么复杂。”
荧打量着方子瑜,忽然对他发出警告:“有一点我需要提醒你,不要试图阻止我,不要试图阻止深渊那对你来毫无意义。”
她见方子瑜默不作声,她干脆换了一个话题:“你与其关注我,还不如多注意一下天空岛,为了对抗世界意志,天空岛甚至不惜用人命来作为筹码。”
“你你什么?”
方子瑜先是觉得这不可能,可随即他就想到了流浪部族的传,与登上天空岛拯救世界的英雄传不同,流浪部族一直流传着天空岛吃人的恐怖故事。
“看样子你好像已经察觉到了一些,那就索性让我来帮你解开疑惑吧,如何?”
荧完也不等方子瑜答话,自顾自的继续道:“知道吗?神之眼的持有者都有一个共同特征,那就是他们在某一时刻会爆发出强烈的愿望,神之眼就会投给那些拥有强烈愿望的人。”
她着朝远方眺望,“再在那些神之眼的持有者当中,不断的选拔最优秀的持有者登上天空岛,也就是天空岛筛选出那些人类中意志最强烈的人,让他们去与世界意志对抗。”
“你怎么知道天空岛上发生的事?”
“我当然知道,因为这就是我在旅途的终点所见到的一切。”
方子瑜露出惊愕的表情,荧看着他忽然笑道:“怎么,觉得很意外吗?其实从某种意义上来,那些被天空岛牺牲的人,他们的确是拯救这个世界的英雄,完美符合天空岛宣称的传递希望之人。”
“传递希望这难道不是把那些人当作牺牲品推向绝望吗?”
“是呀,那你愿意为此与天理为敌吗?”
荧见方子瑜不假思索的点头,反问道:“如果没有天理与世界意志对抗,你知道这个世界最终的结局会是怎样吧?”
方子瑜当然清楚会出现怎样的后果,一旦失去了天理对人类的制约,在世界意志的影响下人类文明将会飞速发展,提瓦特最终将会迎来崩坏的毁灭。
“既然如此,那你为何还要与天理为敌?”
“因为坎瑞亚,而且你不觉得人类自己的命运,应该有人类自己来选择吗?”
荧明明清楚天理对提瓦特的重要性,但她依旧选择要为坎瑞亚复仇,而且她对人类未来的观点,竟然出奇的与反抗天理的七神一致。
“看你知道这片花海的尽头是哪里吗?”
“花海的尽头?”
方子瑜顺着荧指的方向看去,接着他听到了一个倍感意外的答案:“天空岛。”
按照荧对世界意志的描述,如果将提瓦特比作树上的一片叶子,那么世界意志就是叶子的生长本能,这是无论如何都无法违逆的规律。
“天理妄图让提瓦特这片叶子停止生长,以避免从树上飘落化为大树的养分。”
“原来如此,所以天理维系者才会想尽一切办法的制约人类发展?”
方子瑜的观点得到了荧的认同,她连连点头道:“没错,但就像生物的成长无法抑制一样,一个世界所孕育出的文明是不可停滞不前的。”
对于荧的这番话方子瑜是赞同的,天理虽然拼尽全力压制人类文明的发展,但几千年过去了也只是滞后了人类文明的发展,并没能让人类文明的发展彻底停下。
只要人类的文明还在继续发展,那么总有一天提瓦特会变成一片落叶,这就是荧所的世界意志无法违背,天理所做的一切都只是徒劳。
“荧,你听过虚数之树与量子之海吗?”
“虚数之树与量子之海”
荧反复重复着陌生的字眼,“虚数之树这个概念我大概想明白了,至于你的量子之海莫非指的是将这个世界化作养分的制?”
“虽然存在一些误差,但你的理解并没错,关于虚数之树与量子之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