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35章 大耳贼出兵

A+A-

    按照庞统的计策。

    大耳贼急忙找到了孙权。

    和他商议孙刘联军共同出兵抵抗刘磐的事情。

    这两位盟友平时勾心斗角的。

    可是在刘磐的巨大压力之下。

    他俩还是很快就拧成了一股绳。

    暂时进入了精诚合作的状态。

    孙权增派了一万士兵。

    连同一万羌氐异族骑兵。

    在北宫伯玉、李文侯的带领下增援西线的陈到。

    羌氐骑兵在西北为患多年。

    长时间和凉州大马交战。

    对马超的凉州军很熟悉。

    由他们出战也算是做到一半的知己知彼了。

    中路。

    大耳贼派以孟达为主将。

    杨怀、高沛二人为副将。

    带领一万军支援管亥。

    前往抵抗张辽。

    因为从白水关到成都需要连过三道险关。

    易守难攻。

    因此相比西线。

    大耳贼只派出去了一万兵马。

    最主要的是东线的战斗。

    大竹关已失。

    再也无险可守。

    而且还是刘磐亲自带队指挥。

    这条进攻路线才是大耳贼最担忧的。

    大耳贼思来想去。

    还是觉得把主将的指挥权交到庞统的中才最放心。

    同时大耳贼还让义子刘封跟随在庞统身边。

    带上吴懿、吴班两员战将。

    统兵三万前往抵抗刘磐的兵锋。

    把最倚重的军师和义子同时派出去。

    足见大耳贼对这场战争的重视。

    与此同时。

    孙权也拿出了最后的一万兵力。

    加入到了这个队伍中。

    这样一番安排下来。

    大耳贼驻扎在成都城的兵力大半被派了出去。

    只剩下三万多了。

    三路兵马同时出发。

    向着不同的目的地快速急行军。

    争取以最快的速度赶到各处战场。

    可无论他们的速度再怎么快。

    毕竟是落后了一步的。

    想要抢回先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

    在路上狂奔了半天之后。

    庞统在一个分岔路口处停了下来。

    刘封疑惑的问道:

    “军师为什么停下?”

    战事紧急。

    刘封此刻是心急如焚。

    恨不得能立刻跑到战场上去。

    庞统皱眉道:

    “穷则思变!我们这样赶上去,只能被刘磐牵着鼻子走。想要打破局势抢回主动,就必须剑走偏锋才行啊。”

    刘封追问道:“军师可是有了什么妙计?”

    庞统抬头看了一眼面前的分岔路口。

    沉声道:

    “这两条路都可以前往大竹关,也就是,两条路都可以通向成都!”

    “如果刘磐并分两路前往成都的话,咱们该怎么办?”

    刘封一怔。

    随即会意了过来。

    焦急的道:“很有这种可能啊!如今成都城兵力空虚,刘磐要是在大路上吸引我军的注意力,暗中派一支精锐奇袭成都,父亲可就危险了!”

    庞统点头道:“这正是我所担忧的。”

    “军师你就该怎么办吧!”刘封急切的催促道。

    庞统掰着指分析道:

    “刘磐僭越称帝,现在乃是一国之君,想来应该不会亲身涉险要,就算他有这个勇气,郭奉孝等人也一定不会答应。”

    “所以我推断,刘磐应该是走的大路。”

    “而他麾下的众人中,黄忠虽勇,奈何已经老迈,不适合走山道,其余的人当中,太史慈是无当飞羽军的统领。”

    “而无当飞羽军又是最擅长攀山越岭的,所以大概率是太史慈率军走的路。”

    刘封听着庞统的分析。

    认为很有道理。

    毫不犹豫的道:“既如此,还请军师走大路去抵抗刘磐,我走路去会会太史慈!”

    庞统点头道:“也好。不过少将军一路还要千万心,遇到太史慈只需沿途阻击便好,千万不要和他硬碰。”

    太史慈是刘磐下八麟上将之一。

    武力超群。

    射术位列当时前三。

    仅次于赵云和黄忠。

    率领的部队又是精锐的无当飞羽军。

    这样的对可不好搞。

    万一刘封在他的下出点什么意外。

    庞统回去没法向大耳贼交代啊!

    “军师放心,我自有分寸!”

    刘封把自己的胸膛拍的“噼啪”作响。

    显得信心十足。

    初生牛犊不怕虎是件好事。

    可同样也是把双刃剑。

    很容易让天不怕地不怕的牛犊子们。

    向凶猛的老虎贸然发起挑战。

    结果如何。

    长着脑子的人都知道。

    看着刘封信心十足的模样。

    庞统其实是很担忧的。

    可他总不能当着将士们的面泼刘封的冷水啊。

    毕竟人家刘封是少主嘛。

    又叮嘱了几句话之后。

    庞统和刘封分了兵。

    庞统带着两万五千人走上了大路。

    刘封带着五千人前往路而去。

    庞统此刻绝不会想到。

    就因为他的这个决定。

    同把他和刘封两个人推入了万劫不复的深渊之中。

    巴郡中部。

    渠县。

    诸葛亮轻摇羽扇。

    笑呵呵的站在舆图前。

    智珠在握的道:

    “想来大耳贼的援兵已经在路上了。庞统一定会认为陛下在大军之中,所以他一定会沿着大路而来,我和仲达为他准备的大礼,也是时候送出去了。”

    郭嘉满脸笑容的看着诸葛亮。

    没有任何插言的意思。

    诸葛亮是刘磐着力培养的人才。

    如今已经完全成长起来了。

    有了指挥大军作战的能力。

    只要他的策略部署不出现重大失误。

    郭嘉是不会打断他的。

    从这一刻起。

    以诸葛亮为代表的年青一代。

    正式踏入了炎汉的领导决策层。

    成为了炎汉这艘巨舰上的掌舵之一。

    诸葛亮来到了郭嘉和左慈的面前。

    恭敬的道:“还请二位大人发号施令吧。”

    郭嘉和左慈对视了一眼。

    然后由郭嘉把令箭交到了诸葛亮的上。

    左慈笑呵呵的道:“这次由你来排兵布阵,我们听你的!”

    诸葛亮刚要推辞。

    郭嘉截口道:“怎么?你还想让我们操劳一辈子不成?年轻人,该顶上的时候你得顶上来啊!让我们也省点脑细胞吧。”

    “是呢是呢,贫道的发际线都后移好几寸了!”

    左慈笑眯眯的附和着。

    这俩人算是没白跟刘磐一场。

    什么脑细胞啊

    什么发际线啊

    热搜名词可是学了不少!

    诸葛亮从他们听上去像是调笑的话语中。

    听出了信任和鼓励。

    郑重的接过令箭。

    高声道:“诸葛孔明在此立誓,定不负陛下和两位大人的厚望与栽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