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4朝鲜特区
之所以从济州岛招募临时政府工作人员,是因为济州岛上的那些官奴婢之中,有大量被流放过去的官员,这些人以及他们的子女之中,多数都识字并且会汉语,挑选其中思想比较单纯,容易改造的进行一段时间培训,很快就可以投入工作。
这些人会汉语和朝鲜语,简直就是天生的翻译,正是管理朝鲜所急需的。
要现在载宁平原的人口组成,八成以上都是朝鲜人,另外有一部分从大同江以北迁移过来的汉人和少数的后金俘虏,而后金俘虏之中多数都是汉人和朝鲜军,真正的女真人并没有多少。
芦向明的管理方法是章泽天定下来的,就是把人群分为待改造人员、平民和互助会员三大类。
待改造人员主要是战俘,也有其他一些做坏事被抓到的,都被判处了半年到几年不等的劳改,总人数有一千多人,每天被限制在三角谷地和铁山谷内劳动。三角谷地和铁山谷地形封闭,只需要少数的自卫队员就能实现对这些人的看守。
现在,那个耿昌已经被调到劳改营之中,专门负责管理这些劳改犯,成果不错。
平民就是朝鲜的原住民,既包括朝鲜人也包括汉人。这些人被纳入民政管辖范围之后,就按照青岛和济州岛的模式进行全民教育,然后会接受汉语和识字的考核,只有汉语表达熟练,而且通过基础文凭考核之后,才有资格加入互助会,成为互助会员。
加入互助会是以家庭为单位的,一家人只要有一个人获得入会资格,就可以全家入会。
当地人还不清楚加入互助会的意义,但是已经加入的却已经切切实实见到了入会的好处,他们的收入比非会员更高,在工作中也只有会员才有升职的资格,另外就是会员会被互助会认为是自己人,无论是发生矛盾仲裁还是其他什么事情,互助会员都会受到特别的关照。
互助会管理区域内,也就是由整个载宁河、大同江和海州围起来的这片类似半岛的区域以内,无论是否互助会员家庭,6到5岁的儿童都会被强制入学接受汉语和政治教育,同时在学校、临时政府和劳改营等地,办事都是要汉语的。此时当地人还不太习惯这一点,但是相信随着汉语政策的推广,这一地区的汉语成为主流语言也就是几年的事情。
除了大载宁平原和海州谷地之外,载宁平原上的其他土地基本都因为后金的禁海政策被抛荒,成为了无主之地,被互助会收归了公有。由于这里面临后金的威胁,并不像济州岛的土地那样容易出售,便由章泽天做主,由互助会出面经营,而没有出售给个人,经营方式却与章家的农场相似,甚至就连农业技术人员和管理人员都是由章家农场代为培养的。
关于载宁平原的防卫,并不是简单地据河而守。大同江和载宁江总共近百公里长,如果完全靠被动防守得投入多少部队才行?
章牛的办法是将自卫队主力驻守在平壤,然后在平壤平原以北的清川江一带安置侦察据点,一旦发现后金大军进攻的迹象就用信鸽联络,再主动出击后金军。
平壤的战略位置十分重要,距离后金军进攻载宁平原的几个战略要点都不远,只要确定了后金军的进攻方向,便可以选择合适的地点对后金军进行阻击,或者择地决战,把战火挡在载宁平原之外。
在朝鲜战争打得如火如荼的时候,开春以后第一批北上鲸海的船队也按时出发,并且在四月底返回,带回了宝丰六年的第一批北方特产和早春时进行的江北城战役的消息。
江北城在入冬之前完成了建设工作,同时也将这里首先要建设的一个重要设施——冰窖建好了。
江北城的冬天是相当寒冷的,气温最低时降到零下四十多度的水平,留守在这里的自卫队员虽然都是北方人,还是相当不适应。
好在城中储存了大量的粮食、肉类、大白菜等物资,取暖用的木柴也在江边的堆场上垒成几个高大的柴垛,足够一冬天烧的。江北城的房子在建筑的时候特别加厚了墙壁,并建了火墙、火炕,还有几个房间更是试着建了类似于火炕的地炕,就像是后世的地暖一样,使整个屋子都能够保持十几度的温度。
因为考虑到冬天驻守北方的问题,在出发之前章泽天给他们这些北方部队特别准备了全套的寒带装备,包括雪地军靴、能够操作歩枪的棉套、翻边棉帽、绒衣裤、厚棉衣裤及双层羊皮毛对毛缝在一起制成的特制保暖衣和厚棉大衣等,还有一部分试验性的羽绒服和羽绒睡袋也装备给了他们。
这些专用装备让当地人都极为羡慕,甚至有人提出要高价购买。但是这种军用装备是肯定不能卖的,而且由于资源有限,想要发展一部分民用品对外出售也还做不到。
冬天过得有些无所事事,留守江北城的自卫队和当地土著一样“猫冬”,并没有远距离外出,只是每天坚持体能和战术训练,以锻炼队员们的耐寒能力,同时保持队伍的战斗力。
寒冷的冬天给自卫队提供了天然的大冰箱,当地人猎获的野兽和入冬之前捕获的鱼类都被冷冻起来保存,而不像天热时那样烘制成鱼干肉干。等天气开始转暖之前,这些被埋在雪堆里面冻得硬邦邦的肉类就被转移到冰窖的存储区里面。从青岛冰窖的使用经验看,这些冷冻的肉类保存到夏秋之间肯定没有问题。
江北城冬天的气温比青岛更低,冬天持续的时间也比青岛长了一个月左右,对于肉类的保存会更有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