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章 中专毕业的回乡医生

A+A-

    就这样过了一年。2000年了。

    孩子们读初三了,马上就要参加中考。现在每个班上的孩子都比原来少,有些孩子辍学去捕鱼,有些就在家里呆着补一补渔。还有些孩子去了广东打工。

    张有米他们这个班现在就剩2个同学。何兵跟着他哥哥去外地捕鱼了,镇上十几户人家合资买了艘拖渔船,是镇上第一艘大渔船。何兵家出了万块钱入股了,家里还把两个儿子都派出去捕鱼。沈燕燕能会道,家里让她去当售票员。镇上有了第一辆巴车,是北方人来办的公交公司。售票员都是北方人自己带来的家眷,根本没有本地人什么事。沈燕燕之所以能够分到一杯羹,据是跟一个北方司谈了恋爱。

    像朱光明这种最有可能辍学的,反而还来念书。不过他一如既往的泼皮,给谢超添了不少麻烦事。每次一被谢超和叶祖耀抓去办公室罚站,他就嚷着不读书了。嚷归嚷,该来读书还来读书。有同学,朱光明好像变了,比以前规矩了一些。上课的时候,他也不像以前那样基本都是趴着睡觉,现在还能把架着头,好歹撑着听老师什么。

    这一年,位于山区的三都镇中学首次对外招生,各个镇上考不上县城一中的初三学生,除了干脆不再读书的,还有选择读中专的,基本上都选择了去三都中学就读高中。怎么的这都是一条出路,比没有书读来得强。

    梁朔风在县城的时候就考不上县城一中和二中,来了闽口中学后又读回初三。这次运气好,碰上三都中学招生,只要考30分的都能上。梁朔风正好踩线。梁直认为就应该去三都中学,宣兰不同意,她想让梁朔风读中专。而且她已经看好了几所中专,有在本省厦门市的,也有在广东汕头的。夫妻两个人为这件事情争论不休,梁直觉得读高中考大学会是更好的选择,他还这都是宣兰自己整天心飘到外面大城市的原因,着急让孩子出去外地。宣兰却认为梁朔风这种成绩根本考不上大学,去三都中学好听点是考上了,难听点跟捡破烂的有什么区别。这种垃圾高中不读也罢。

    梁解意苦恼了,她觉得爸爸妈妈都有道理,不知道该支持谁好。家里为了这件事情弄得气氛很不好,本来爸爸妈妈这一年来吵架少了,日子平静了不少,现在又开始这样争锋相对。梁朔风哪也不想去,他就想当个厨师,去跟老高饭馆的大厨老高学厨艺。

    胳膊拽不过大腿,关于梁朔风的去向,梁直和宣兰掰扯了一个多星期,最终宣兰赢了。梁朔风百般不情愿的,也只能背井离乡去厦门读中专了。

    码头附近建了一排商品房,镇上的人第一次接触到商品房这个概念。去年刚要建的时候,镇上的人没少风凉话。现在建好了,商品房已经放了两三个月。镇上的人看笑话,农村地方根本不适合建商品房。愿意买这商品房的肯定是傻子。

    没想到终于有人来买商品房了。是刘珠花的外甥,也就是张有米的表哥。他叫邓迪云,医学中专生。镇上学历这么高的不多,很多人觉得邓迪云学成后不留在城里,至少得留在县城谋个工作。可是他却哪也没留,选择回来家乡。真是让人笑掉大牙的事情。

    镇上的人多难听的话都了。邓迪云父亲早逝,只剩一个老母亲。老母亲没本事,除了种种菜放放牛,基本上干不了什么赚钱的活。邓迪云能够读完中专,少不了刘珠花的帮助。学费不够,刘珠花给他凑。生活费不足,刘珠花也会帮忙。所以邓迪云很敬重自己的这个阿姨。这次决定回来开诊所之前,他还征求了刘珠花的意见。他不是不担心镇上人的议论和看法,但是刘珠花告诉他不用多想,也不必在意别人的看法。

    最的一套商品房铺面万块钱,用这个钱可以入股一份拖渔船了,所以别人肯定会像看傻子似的看他。入股拖渔船是不大可能会亏本的事情,买商品房铺面却肯定是亏本的买卖。镇上的人都这么想。

    邓迪云买了这个铺面,用来开诊所。这倒出乎意料了。同样也是让人耻笑的事情。闽口港穷成这样,开诊所有什么前途?这地方的人穷,也爱钱惜财。是那种感冒发烧宁可自己在家里用土办法处理,也不愿意花那些冤枉钱去看病的。

    不管别人怎么,邓迪云还是把诊所开起来了。这笔钱是他在广东一家医院工作了几年,省吃俭用才存下来的。整片商品房区域就只有他这一家商店,连做渔船生意赚了不少钱的几家商店,都不愿意花那个钱搬到商品街。他们的商铺都是很简陋的房子,但是无所谓,能挣钱就行。

    “迪云诊所”成了镇上第一家正式的诊所。镇上还有一家药店,开药店的是个赤脚医生,人家叫他“李先生”。卖的是普通的治疗头疼脑热的药。镇上的人有不舒服的,来他这里拿点药吃一吃,能好就好,好不了就一直拖。实在拖不了,有些就上县城去寻医。

    这回来了个年轻人开诊所,还是学医回来的,李先生听了之后有些不爽快,言语之中在怀疑年轻人的医术。镇上的人自然更相信李先生,所以都不把邓迪云开的诊所放在眼里。好一段时间,“迪云诊所”一个来看病买药的人都没有。

    黄四波这人更损,有一天他假装要开光顾。背着,大摇大摆地在诊所内东看看,西看看。看到一瓶维生素银翘片,他拿起来摇一摇。看到一瓶碘伏,他还想开了盖子闻一闻。邓迪云是个斯文人,也不懂得镇上老油条的套路。他诚心诚意地接待黄四波,对他有求必应。不一会儿,柜台上摆放了十几种药瓶,几乎都是被黄四波打开来的。

    刘珠花知道自己外甥是个老实人,她没事就抽空过来看看。外甥心地好,为人正直,看不懂镇上这些事,她也不想把话得太透。有时候,人能保持一颗积极的心不容易。刘珠花还记得这孩子的时候就过,将来他长大了要学医,学成后回来造福家乡。他葆有初心,令刘珠花很是欣慰。

    正巧黄四波到诊所来找事,碰到了刘珠花。刘珠花点了点那些药瓶,让邓迪云算清楚多少钱,然后她伸跟黄四波要钱。黄四波最擅长的就是耍疯,他大吼大叫,“干嘛干嘛?开诊所不就是给人来的吗?人来了就是这么招待的?那以后还有谁敢来?”

    邓迪云看他越喊越大声,怕事情闹大了,他把姨刘珠花拉到一边,悄悄地:“姨,算了。”

    刘珠花声地:“他喊越大声越好。”

    邓迪云不明白。

    刘珠花对黄四波态度坚决,“钱拿来,这些你都带走。”她指着柜面上那些。

    黄四波抹了抹脖子,“死驴眼,我要这些干什么?”

    刘珠花:“你既然不要,为什么要让迪云拆给你看?”

    镇上闲人多,围观的越来越多了起来。诊所开业了好几天,这是第一次这么多人来看。有看他们吵架热闹的,也有顺便看看诊所的。邓迪云很聪明,一下子就明白了姨的良苦用心。

    “这是什么呀?”有人指着柜子最上面问。

    邓迪云回答:“口服液。”他掂了掂脚,取下那盒口服液。

    他不敢进太多货,只有两盒。他想着干脆都拿下来给乡亲们看。不过乡亲们没人敢接过去看,因为这东西看起来就很名贵,不是他们能随便碰的。万一给砸了什么的,赔都赔不起。

    很多孩都跟着大人来凑热闹。大人不敢,但孩什么都不懂,闹着要看。邓迪云很有耐心,他把口服液拿给几个孩。孩子欢欢喜喜地去接。最近电视上有这种口服液的广告,没想到现实中他们能看到,实在神奇。

    忽然,一个响亮的巴掌落在其中一个孩子的脸蛋。他家大人啪地给他这么大的一巴掌,还骂他,“狗孩子,你给人砸了有钱赔么?”

    孩子眼泪吧嗒吧嗒地掉,还不敢出声。

    邓迪云同情这个孩子,:“没关系的,砸不坏。”

    看完热闹,诊所也看了个究竟。大人们纷纷走了。只留下几个没有大人跟来的孩子还睁着好奇的眼睛,这看看那瞧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