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江59章 权利更迭,九江战事

A+A-

    郭臻需要陈珑站出来,因为苏摩平叛,拿的是陈珑的命令。

    陈珑随后升任江南总督,实际上在暗示坐实张振谋反事件,这是唯一挽回郭臻声望的方式。

    郭臻不可能让所有人满意,只需要一部分士子,一部分可为他所用的士子。

    至于隆武皇帝,现在看来,他们没有缓和关系的任何可能,从他拒绝下那道圣旨开始。

    松江府的会晤只持续了短短的一个时辰,陈珑没有再返回杭州,他就在松江家中等候朝廷的消息。

    郭臻次日返回苏州府,郭臻一系的将领都早早等在那里,没有商议,没有交流,只有冰冷的命令。

    “阎元升任崇明总兵,统兵两万,驻松江府,郑秋统兵两万,驻苏州府,共同担负江防重任,从今往后,没有我的命令,各部兵马不得妄动,违令者斩!”

    江南的兵马一分为二,郑秋不再是江防统帅,阎元成了张振事件最大的受益者,实际上接替了曾经张振的地位,成为独领一军的主将,因为他是郭臻军中少有与郑秋没有过交集的将领。

    最后一句话,明确正兵不再受巡抚和总督等文官指挥,这是为了断绝隐患,他没有追究苏摩擅自行事的罪责,他领着陈珑的命令,实际上与杨巍暗中勾结。

    “杨巍行为不端,解除江南总督府总管一职,立刻搬离杭州回到定海城,没有我的命令,不许离开定海城一步。”

    “其余将领各司其职!”

    到这里,郭臻看向秦锋,两人目光在空中交错。

    秦锋感觉到郭臻的诚意,没有话。

    这时,郭臻继续布置道:“我会推举浙江巡抚陈珑为江南总督,从今往后,各地粮饷皆归陈珑主导的江南总督府统管,如果东虏过江,在我回到江南之前,各军归陈珑节制。”

    把权力从郭臻主导的江南总督府分割出来,一部分交到以陈珑为代表的士子里,这是典型的打一闷棍,再给一颗甜枣。

    文官有了权力,其实也不把皇帝当回事,陈珑还算不错,可以借用杨巍搭建起来的台子,担负起为大军筹集粮饷的重任。

    诸将退去,郭臻回到府衙后院,不一会功夫,林虎引杨巍入内。

    “拜见镇国大将军!”杨巍恭敬跪拜,脸上挂着笑意,像是在为自己的成果得意。

    杨巍被解职了,但在他看来,郭臻的处置比他想象的要柔和。

    “杨巍!”郭臻心中很痛苦,他看杨巍就像看自己的弟弟:“你很聪明,但你对张振太残忍了!”

    如郭臻当年在浙东对黄骏也放过他一条生路,只要张振活下来,他能有办法救他一条性命,哪怕从此以后隐姓埋名。

    但是,从此之后,张振必然当杨巍为死敌,让一个人死,是最快,最有效的解决方式。

    但这不是郭臻的办事方式,这无关对错,只是由一个人的性格决定,郭臻从未过杨巍这件事办得不好,他只是,张振不该被逼自刎在皇城前。

    那让郭臻想起徐弘基,当然,这两者不同,张振是因为有私+心才会上当。

    郭臻洞察人心,怎能猜不到杨巍的心思,他不怀疑杨巍对自己的忠心。

    杨巍跪在那里,一个字不,也看不出他有多少颓唐。

    郭臻从衣袖中掏出一本稀薄的书册,递到杨巍的眼前:“你在定海城不准见外客,这本书每天抄写三遍。”

    “遵命!”杨巍伸双接过来。

    郭臻如此待他,明还把他放在心上,他又有什么需要担心的呢?

    “走吧!”杨巍里卷着佛经,他才不会相信这些东西,郭臻既然下令了,他坚持执行就是。

    朝廷的圣旨下得很快,既然已经封郭臻为镇国大将军,那再遂郭臻的意,将江南总督封给陈珑也没什么。

    内阁几位大学生,除了马英,都与复兴社有些联系,很乐意见到陈珑被委以重任。

    江南总督执掌钱塘江北,长江以南的几处最富庶的府县,陈珑把驻地从杭州府改为松江府,他在努力摆脱杨巍的阴影。

    郭臻回南京六天后离开,带着亲兵骑马从陆路经芜湖返回安庆,往返又耽误了半个月的时间,两湖和江西的战事正在进入白热化。

    九江府,一列骑兵出现在东城方向的山坡上,明军斥候气焰嚣张,对城头指指点点。

    经历了大大十几场战斗后,明军先锋杀到了九江城下,郭臻不在这里,龙云也不是才上战场的菜鸟。

    如果论通盘考虑战略,龙云比不上郭臻,但具体到一场战斗,郭臻不如龙云。

    明军攻下安庆府后,战略路线已经清晰,下一个目标是江西重镇九江,姚启奉命在安庆建立大本营,存储粮草,同时招揽江北各地的义军。

    金桓的兵马几乎全被郑珑牵制在南线,九江城内没有多少守军,但金桓坚持不同意把九江城交给满清驻守两湖的贝勒勒克德浑,因为九江关系到他的退路,也是从南进入两湖的门户。

    为了阻止明军攻打,勒克德浑从两湖调集三万兵马到达九江城下,龙云以林毅和方安两支兵马齐头并进,自己领中军和降兵在后。

    陆地上还算安静,但九江对面的江面上却是炮声隆隆,雷鹏率水军从宁绍一路到达九江,终于遇见了第一场水战。

    金桓的水军与才成立的满清两湖水军合二为一,足有四五百条战船,但这些船与雷鹏的战船相比,如孩见大人。

    雷鹏最大的坐舰有五丈宽,十二丈长,东西两舷各有四门铁炮,这不是最大的海船,他担心过大的海船在长江的狭窄处行动不便,特意挑选了这一艘行驶灵便的战船。

    雷鹏看到迎面冲过来密密麻麻的清军战船,在船头挥舞臂:“树立旗帜,摆列阵型!”

    水一扯长绳,一面方正三吃的战旗飞上船头,其中绣了一个人首蛇身的怪异图像。

    二十多艘战船并列行走,靠岸边最近的战船离河岸只有一箭的距离,满清的战船像是一窝马蜂般扑上来,船头的清军高举利刃,胡乱喊叫各种污言秽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