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3章 玉笋峰多通桂驿 木兰舟小望榕津
到了次日,陈柯又给朗官们带来了新的表格。
除了产品登记之外,还有人员登记表格,财务表格等以后所有的表格归整起来,就能正式建立工场的运营制度。
而且经过四个多月的生产,铁器铺也开始熟悉了新的工作模式。这里的郎官,工匠都从生变成了熟。
在生产过程中,工匠根据业务不同,工艺水平的差距,已经逐渐分流到了不同的车间。
只是现在还没有硬性规定,谁一定要在哪里上岗。
于是到了重新开工,陈柯就让官郎们先将工匠们集合,用人员登记表进行了一次点名记录。
之后在生产过程中,真正将技术工人分流到最合适的岗位。
比如某个工匠在某个环节中表现出色,就好好表扬他:“达瓦里氏,你真了不起!没有人的铣床有你操作得这么好!以后你只负责这个,其他的事不用你操心。”
于是在逐渐分流下,炼钢场只负责分拣矿石,出钢。其他的工作与他们无关。
同样,铸模场负责基板,床场负责精密加工,检测场负责装配和维护。
工匠以前大多要参与了解生产的全部过程,费时费力。
而现在,工作范围逐渐变窄,工匠只用熟练头上的工作内容就行了。
甚至在床厂,镗床的工匠只用熟练镗床操作。隔壁的床在加工什么零件,他根本不用知道。
单一的惯性操作,让人和器一样变得越来越精致,越来越熟练。生产力真正得到解放。
那些郎官,只用管理好自己的车间,维护工人的生产秩序,调配整个场区的生产任务。
作为陈柯管理工场的上下级纽带,匠师们开始转变成为了脱产干部。
分工开始标准化,这是工场体制近代化的标志。让每个人都能在最好的岗位上贡献出最大的剩余——生产价值。
梳理完这项工作,前后用了整整十天。
工场也开始以新的方式运行,生产纺织械。
陈柯这才和孙兴成,钟老三等人一起,开始在衙门里安心设计绘制造枪的工具。
“郡主,你可有空回来看看了。臣等实在是没有办法画出你那样的图,真是惭愧之极。”
孙兴成一看见陈柯,就忍不住长吁短叹。
“怎么了?”
陈柯笑了笑,拿起了他们放在桌上的图纸。
原来这段日子,他们也绘制出了器图纸,可惜达不到标准。当然在陈柯看来,这些图已经很不错了。
工具的配件大多可以脱胎于床,所以整体架构力求简化。
陈柯他们要做的是精简功能,同时修改工具结构,做到单一化,简洁化,成本低,效率高。
比如制作枪管的简易镗床,打磨转轮的简易磨床。
除此之外,还有木器坊需要修制枪托的简易刨床,锯。以及生产铅弹的撸摇设备,制铅基板模铸设备等。
如此,其他相关官坊的匠师也参与到了设计中,开始对械化生产有了真正的接触。
“这没有什么,只是这些绘图工具你们不甚了解。但对于座标,比例尺,投影你们都清楚,我只用把绘图的一些基本技巧告诉大家就行了。”
陈柯对他们非常鼓励,不会摆架子些刻薄话。
孙兴成他们在制作器的过程中,自然学会了看图纸。
遇到的障碍,一是对近代化的文具无法适应。这就造成了脑子里有内容,但无法用图文表达出来。
再者,就是思维结构的不同。
现代人对于数学的概念,和古代人对于算术的概念有很大区别。没有几何思维,就无法理解投影和透视。
古代不会画人物和静物,自然无法绘制出器零件。
陈柯也耐下心,一点一滴教大家从基础开始练起。描图内容也非常简单,还是一套螺丝钉。
芒町铁器坊内,一种全新的生产方式开始运行。这里的工匠们正在制作着同样全新的纺织器。
如此又过了几天,时间已经到了五月中旬。腾越兴办的学终于开始报名。
报名的地点,就设在离长街不远的草堂之内。
为了维持秩序,今天巡捕衙门出动了三十名巡兵,还有一百名临时人员到现场维持秩序。
如今的草堂,又发生了一点变化。
原本钉在夯土地板上那些简陋的桌椅都不见了,取而代之的是整齐的新桌椅。就连地板也变成了平整的室内水泥地板。
“咦,那不是金秀才吗?”
不少带着孩子,排队等候报名的家长看见坐在办公桌案后面的人。惊讶的发现本城的四名秀才,有三位都在这里。
看见熟人,金秀才也微微点头,向他们打招呼。秀才们的到场,无疑给草堂增添了不少光彩。
“排好队,不要大声喧哗!前面的,赶快过来报名,不要耽误功夫!”
维持秩序的衙吏嗓门很大,指挥着排成长龙的队伍。
一对父母听见,马上领着自己的孩子走到了桌案前。看着面前这排穿着顶戴朝服的官员,拉着孩子就一起跪下了。
“青天大老爷”
陆高轩一阵无语:“这是来学校报名,又不是打官司。站起来话!”
听了这话,他们才敢站起来。
“这是你们的孩子?你们家住在哪儿,孩子叫什么,多大了?”
这位父亲结结巴巴的:“家家住在城南,黄坡那儿。我们姓张,孩子叫是叫狗剩对吧?”
“那是名!”
当妈的连忙纠正。
孩子爹马上记了起来:“哦,是叫张狗剩!今年八岁。”
陆高轩他们互相望了一眼,满脸的郁闷。
好在金秀才道:“我认识他们,这孩子叫张晟,喻意家业兴盛。”
师爷听了,马上记上“张晟”的名字。他发现这样报名当真是方便。
报名是个麻烦事。好在陈柯事先准备了表格,还画出了腾越城的地图。
这样一来,报名就轻快多了。大致一问,就在相应的表格上登记下来,很快就能完成一个。
张晟离开后,下一对父母也领着孩子上前。记录的官吏也继续记录填入表格。
报名顺利开始之后,百姓也明白了“排队”是怎么个排法。草堂里的桌案也逐渐开始分流。
比如南区设一张桌案,排一个队。东区又是一队。加上现场有衙吏们维持,队伍的秩序还算不错。
这次来报名的人家很多,差不多来了一大半。因为陈柯的宣传力度做得好。
课本印制之后,陆高轩和衙门里的师爷就发出告示:腾越兴办学,欢迎各家各户的孩子前来报名上学。
报名的方式很简单,但凡六岁以上,十岁以下的孩,不分男女,都能报名。而且不收学费。
不光不收学费,学校还给孩子提供免费的三顿饭。
腾越厅本就不大,加上陈柯还管着官坊。里面招募的劳工差不多都是当地人,他们得到消息之后,也和街坊邻居讲,如此一来自然是传遍全城。
这可把府厅里的许多人乐坏了。
要知道孩子在家里,那也是一张嘴。读书什么的无所谓,先吃饱肚子再。
腾越有四千二百户人家,一般每户都有孩,有的爹妈还有生了一串。
除去年龄不相当的,或者不想来的。符合条件的差不多也有两千个娃。
因为筹备得当,安排合理。如此大规模的报名工作,只一天就完成了,而且非常顺利。
其实对陈柯来,腾越府厅的规模就相当于一个普通区而已。要管理起来并不困难。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