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6章 (三)
正月十五过完后,陈柯便拜离了吴三桂,再次赶往腾越。
吴三桂坐在卧室里,点着明亮的电灯,看着陈柯留给他的一份文书。
卧室外面,一名太监正坐在凳子上,踩着踏轮给电池充电。看到指针达到标准后,便将理疗仪抬到了吴三桂的脚边。
“王爷,该洗脚啦!”
吴三桂应了一声,让太监脱去鞋袜,把脚伸进了略烫的水中。轻微的电流让他一阵舒适。
翻阅着陈柯的文书,上面也提醒吴三桂:“父王,理疗虽然有用,但每天做一次即可。天暖之后让母妃陪您一起外出走走,以生养身,方应天地自然之道。”
看到这里,吴三桂不由得微微一笑:“丫头,这种事情还用你教为父?”
但再往后看,便是陈柯进誎给吴三桂的奏言。
“父王,承蒙朝庭和您的垂爱,让儿臣得以施展绵薄之力,一展胸中抱负。在此不胜感激涕零,只望儿臣能有功绩,上不负君恩,下不负万民,亦不负父母生养之恩德”
“儿臣在腾越虽仅任职一年,但感慨万千。痛心疾首之处,是云贵山穷水恶的自然条件,当前很难改变多少。最令儿臣彻夜难眠的是,百姓的日子还很苦。每想到此,更令我心如火焚,昼夜难宁。想云贵百姓等我如同亲人,认我为一邑之主,可我却无力一蹴而就,让百姓过上温饱的日子,愧感愧疚。现儿臣虽仅治一郡,而心在云贵而系天下,不揣冒昧,泣血上陈。”
“儿臣力求治理西南之策,需三年准备,再行五年之规则。若要云贵恢复元气,又需父王俯允儿臣数法。”
“第一法是安民,而安民之法必选派能臣。能臣之选,应为吏治清廉,官风勤政,而无分正选还是西选。官之于民,如同父之于子,父不知慈爱,儿自不懂孝顺。有道是乱始上作,为君做不到清廉公正,上行而下效,官风不在纲常,民风不能纯正,地方也难安宁。儿臣自荣任以来,每每律自及人,力求知行和一,虽不敢比古之圣贤,也不敢越雷池一步,以身作责,才能言出法随”
“第二法是治贪,贪是害政欺民之本。贪有几种,火耗最恶。钱粮关税,国家攸关,但云贵百姓历遭兵火近四十年,财力俱竭。儿臣途经州县,到处荒烟茅篱之家舍,遍地破衣滥衫之穷汉。民困于此,怎能再有余力生产?牙曰:王者之国使民富,霸者之国使士富,公存之国使大夫富,无道之国使国家富。儿臣恳请父王应准铸币代纳,以工代役,废除火耗,轻徭薄役,减人民双肩之负担。只有藏富于民,方为兴邦之根本”
“三要慎惩。穷山恶水,必有刁民。刁是什么?刁即为饥寒愚昧逼迫之百姓,民乃是德智未开之人民。百姓即使无知,也决不会心甘情愿去做刁民。故尔,我们官家应多劝喻,兴学堂,施德教,倡风化,广开民智,复中华礼仪”
“四要倡和。云贵汉土各族杂居,民风凶悍刚烈,却心地善良率真。宜开成布公,以友相交,消疑释嫌,平等对待。对土民不要优等,优即是辱,亦不要亏待,亏即不公。中华本是一家,汉满蒙回藏及各地族人俱是同一祖先,同一民族。不可因风俗好恶之差异,复蹈满清入关之惨痛”
“五要备战备荒。备荒的最好办法,莫过如多加储备。太平年景勤俭度日,严禁奢靡浪费,遇上战事荒年,才可有粮开仓赈济。若能如此,三年之内云贵有望恢复元气,乃百姓之福也。恳请父王封疆云贵,多亲黎民。阿珂遥拜叩首,千秋万载,铭记父王之恩情”
“王爷”
吴三桂正看得入神,见一女子婷婷走进卧房。他摘下老花眼镜,微笑着点了一下头。
“圆圆,你来啦?”
陈圆圆在他身边坐下,道:“王爷,这么晚了,早些休息吧?您年事已高,不要太操劳了。”
吴三桂看了她一眼,只是笑道:“圆圆,你可生了个好女儿啊”
“王爷?”
陈圆圆一时有些摸不着头脑,更不理解这句话是什么意思。看见书桌上的本子,忍不住拿起来翻看了几下。
“这这是阿珂写的吗?王爷,她一个丫头,在州府胡来,您可不要怪罪她啊!她还不大懂事”
吴三桂虚按了一下,道:“圆圆,你不要误会,本王并非是有意责怪,反着话。原本应熊去世之后,老夫已经心灰意冷,不想天不绝我,又给了我一个阿珂。”
陈圆圆听了这话,忍不住又看了看本子,然后又看了看吴三桂。
“王爷,您”
她感觉吴三桂好像有些变了。
似乎经过这一场病灾大劫。生死过后,这位平西王少了一点暴虐,多了几分让人亲近的感觉。
吴三桂上前,用按了按陈圆圆的肩膀,道:“我原本感觉自己,最多就这一两年了,没想到是你生的这个阿珂,她让我获得了新生啊。”
到这里,他的神色变得有些悠然。
“这些天,阿珂一直陪我解闷,促膝长谈。本王也从她的身上,真切的感受到了家的感觉,这孩子的性情太纯了,我有时都不相信这是我吴三桂生出来的女儿。”
陈圆圆脸色微微一变,又不好些什么。
吴三桂则是笑道:“出来你或许不信!这孩子当真是那种心系天下,关爱家国的人,哪怕她只言片语没有提到复兴中华,为国尽忠的话。你好不好笑,天底下居然真有这样的人,还是我吴三桂生出来的?”
看着他的样子,陈圆圆终于忍不住道:“王爷,您也是心系天下,关爱家国的人啊!您您当年也是有苦衷的。”
吴三桂道:“自己家的人,就别再客套话了。我当年做的事,肯定是有私心的,功名富贵,何人不想?可惜到头来只剩下千秋万世的骂名罢了。阿珂或许能帮我洗脱一点骂名,他以前不是过,能让我当周文王吗?”
陈圆圆连忙按住了他的嘴:“王爷!”
吴三桂握住了她的,道:“好了,不这些。自本王重病之后,可是冷落了你们许久啊,今天你既然来看我,就留下来安歇吧。”
陈圆圆脸上一红,道:“王爷,您病刚好,保重身体。”
吴三桂笑道:“本王只是让你陪着话解闷。都老夫老妻了,你以为本王要怎样?”
陈圆圆一时大迥,逗得吴三桂哈哈大笑起来。
一月下旬,陈柯终于又赶回了腾越。
经过一年的治理,建设,他对于腾越这片州府已经有了很深的感情。就像自己的家一样。
走近山道的时候,眼前依然是那两座丘陵,中间是腾越的城门。一如往年。
但和去年不同的是,城外的河流边多了一座石屋:这是年底刚刚完工不久的那座水电站。
腾越现在已经有了三座水电站。除了一开始修建的两座三千瓦的电站,这最后一座已经是十千瓦量级的了。
“其实,一万二千千瓦以下的供电设施,都是微型水电站而已。不过在这个时代已经很了不起了。”
看见这座水电站,陈柯的心情很舒畅。
哪怕远处芒町坝子涌起的阵阵灰烟,也让他感到心神安定。污染是发展不可避免的问题,也代表着力量。
“巷迎郡主回城!”
骑着马来到城外,陶潜照例带着官员们前来迎接。
陈柯便下了马,不用再向第一次进城时那样显摆了。只上前道:“我不在的这个月,大家过得怎么样?”
陶潜拱道:“工作完成的还算顺利,只是少了郡主,总觉得缺点什么。臣等一直盼着郡主回城。”
“当真?”
“自然是真的。”陶潜一脸认真。
陈柯哈哈大笑,却道:“那就先不回城,我去芒町先视察工作,也免得大白天的扰民。大家该干嘛干嘛,又不是第一次见面,还和以前一样。”
“是!”
很快,陈柯把缰绳给了随从,自己只和孙兴成他们一同先去了芒町。
“没想到,基建完成了这么快!”
一回到芒町,陈柯一眼就看到那些已经盖好的高大场房。
石砖彻成的场房结构简约,工期短,但高大紧固,非常符合早期工场的需求。
芒町的规划也非常合理,每一片场区条理明晰。
一座座的石屋整齐错落在水泥路边。高大的烟囱冒着滚滚浓烟,场房里响彻着器的轰鸣。
这样的场景,只能存在于蒸汽时代。给人一种奇异的力量感。
“现在的粗钢产量是多少?”
在铁器坊,陈柯用显微镜观察着刚刚炼好的刚,首先问了一个最关键的问题。
光学显微镜,早在十六世纪就被荷兰人造出来了。当时是一六千百倍。
陈柯如今有了工业基础,自然要更好。
孙兴成道:“去年的钢产量,大约是七千吨。不过今年的冶炼技术已经成熟,出钢炉可以一次成品,减少了重复工作,效率将成倍增加。如果顺利投产,预计能达到两万吨。”
以前炼钢,工匠们只能凭经验。
现在提高了技术理念,将未出炉的钢水样品在设备中制成细丝。剪断后,就能用显微镜观察它的横截面。
陈柯现在就能清晰的看到,新出炉的粗钢,其纹路和成品合格钢一样。好像在山岭上俯瞰的梯田。
这就证明钢水达到了标准,可以直接出炉。
“两万吨这也差不多了。”
抬头想了想,陈柯估计了一下现在的产业情况。
孙兴成却道:“但是郡主,我们在更远的坝了,又发现了一座铁矿!而且那里人稀地广,极易建场,可以将现在的场区扩大几倍。如果做成,我们的年钢产量可以达到八到十万吨!”
着,他带着陈柯来到瞭望台上,指了一下远处的矿区。
陈柯架起望远镜,看见那边果然有人开始开场采矿了。
而且他还意外的发现,这些人居然开始用蒸汽代替蓄力,牵引轨道车。
现在有了轴承设备,腾越的大车具几乎都做了改良。不过依然是以蓄力为主。
而这辆轨道车,是用蒸汽牵着绳子拉动的。
“不错啊,居然想到了这一步?这谁的主意?”
孙兴成笑了笑,道:“是徐大人想到的。”
陈柯看了这位郎官一眼,道:“了不起,虽然你不是械场的郎官,但也挺有创新精神,这得记上一功!下次凭职级的时候,得算进去。”
众人都拱应了一声。赏罚分明,这是大家都认可陈柯的一大动力来源。
之后,陈柯又对孙兴成道:“孙长老,这矿场的人都露了一,咱们做老本行的也不能输给他们吧?诸位有没有想过,直接把蒸汽安到轨道车上”
陈柯这一,铁器坊的人都是一阵明悟,脑子里瞬间闪过无数个念头。
钟老三抢着道:“郡主,臣已经想到了!臣先做个的,如果可行,就让铁器坊做真正能用的!”
陈柯道:“这主意不错!当然这不是你一个人的事,大家都要帮忙,争取把蒸汽车早日规划出来。”
“好!”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