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8章 (三)
藩镇的铁路现在已经从南宁直接到达了廉州府。海边的港口上,收声的喇叭里正放送着当日的新闻。
“各位听众朋友们大家好!今天是大清康熙三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西历三月十七日,是世界航海节。今天新闻的主要内容有”
“我藩第三个五年计划取得可喜成就,藩镇已开创自前明以来航海贸易的最新进展”
“我大清康熙皇帝为嘉奖第三个五年计划成果,已经册封我藩镇郡主为多罗贝勒”
“藩镇训政期间,对于藩镇和王室的权责关系讨论,已经取得重大进展。下面请听详细报导”
经过五年的建设,廉州港口现在已经完全变了样子。
原本木头搭起的栈桥,全部更换成了钢筋水泥的坚实栈道。栈道外,整齐的停泊着各式海船。
海船上的货品,也不再是那样零乱稀碎的运送。而是打包进一口口整齐的大箱子里。
这种大箱子就是集装箱。
它的骨架由钢筋打造,箱壳是实心木板。根据运送货品的不同,隔离材料也不尽相同。
港口高大的钢筋架上,各处都悬挂着粗壮的钢链和缆绳。
码头工人只要将铁钩挂在箱子四角,驾驶吊锁的工作人员就能很快的装货卸货。将它们吊到规定的地方。
集装箱的规格非常统一,长宽高是三比二比二。
如最大的集装箱长度是九尺,宽度和高度就是六尺。正好放进一辆煤汽车的后箱。
所以无论是海船,火车,还是煤气车上都能顺利码放,也方便稳定堆高。货运效率提高了几十倍。
如此大规模的货运,安全自然需要保障。海上那些飘扬着井字旗的铁甲舰就是它们的护航者。
这五年,廉州府的海军也同样经过改建。吴宝宇授少将军衔,担任藩镇兵部海军署侍郎。
海军军装和陆军样式相当,上衣改为白色,裤子用石青色。军帽将侧翻毡改为前硬沿,看上去很有精神。
不光是军队。就是普通跑海的商人现在也开始制度化了,有了船长,大副,二副,还有海员。
廉州现在已经正式并入广西,作为藩镇唯一的出海口,又实行了训政。海运贸易逐渐成长起来。
这里成立了一所“南洋公司”。在港口国,渤泥国,南澳新腾等地都做起了生意。
他们成为了荷兰东印度公司有力的竞争对。
陈柯来到廉州后,照例视察了一下当地的发展情况。对藩镇现在的海运业务也是刮目相看。
不过在拓展海运之前,他得先解决一件事情。那就是大清朝庭和南明郑氏之间的矛盾。
廉州府官厅衙门里,陈柯再次见到了冯锡范。
“哟,冯大人,稀客呀!快请坐!”
“哦,老夫这厢有礼了。”
冯锡范依然是一身紫色官袍,不过把方补改成了圆补。他现在也是“国丈”身份了。
但是和二十年前相比,他显得苍老了许多。
毕竟是七十过五的人了。如今的冯锡范须发花白,人也少了那种咄咄逼人的锐气,看见陈柯的眼神也很复杂。
在客厅里,二人分宾主坐下。吴宝宇,李西华,司徒鹤等人则在下首陪坐,礼仪极尽周到。
不等冯锡范开口,陈柯就先拱了拱。道:“冯老前辈,听皇上这次又要撤藩,不知道有什么可以相互周济一下的地方?”
冯锡范微微一愣。
明郑和陈柯的关系并不好,当初甚至差点要了他的命。结果这次要来求人,冯锡范的心情可想而知。
但陈柯并没有玩马前泼水那样的男人作派,直接谈正事。这也让冯锡范终于有些动容。
他拱道:“陈姑娘,皇上让福建施琅发下圣旨,要将台湾废藩置县。全岛军民弃岛登岸,剃发易服,不可违逆!如今耿尚二藩已平,我台湾地民稀,眼看就要倾覆。如今听闻陈姑娘已立基业,握四省军政,不知可否愿意与我郑氏共同起兵,共讨鞑虏,恢复我大汉江山?”
陈柯笑了笑,之后道:“冯前辈。如今已经快到十八世纪了,我能句心里话吗?”
冯锡范目光闪烁了一下,道:“陈姑娘请讲。”
陈柯道:“大清入主中原,虽然是偶然,但也是必然。如今人家是中国正统,如果从台湾返攻大陆,这是逆历史潮流而行,就是中华罪人。台湾必然是要光复的,从这点上来,康熙的举动是正确的,我们不能违背。”
听了这话,冯锡范的声音陡然激动了许多,声音也再次尖锐起来:“这么,陈姑娘就要眼睁睁看着我大汉绝后?我告诉你,如果康熙真剿灭了我明郑台湾,下一个就是你!”
陈柯抬了抬,道:“冯前辈,能否听我把话完?”
冯锡范喘了口气:“请讲。”
陈柯继续道:“你们台湾现在有多少人?”
冯锡范面有不愤,只是淡然道:“当然不能和平西王比,我们军民现在只有四十万。”
陈柯点了点头,又道:“你们就没有想过,再找一片栖身之地?”
见冯锡范望着自己,陈柯道:“大明已经失了江山,如今的明郑与其是大明延平王,不如是我大汉最后一位汉王。你们若真想保全宗庙,不如弃了台湾,再找一片领土?没准数百年后,你们还是开疆拓土的功臣呢。”
冯锡范讪笑了一声:“开疆拓土?上哪儿去?那吕宋已经让西班牙人占据,我们台湾势力寡,难以攻陷。”
陈柯道:“只要愿意,南洋到处可以安家。吕宋岛离台湾很近,而且上面有五十万华人。这些人大多是南明遗老,只要你们愿意,大可以到那里去。”
“吕宋岛!如今被西班牙人殖民,三十年他们残害了数万华人。要不是清庭牵制,国姓爷早就发兵了。”
一提起吕宋,冯锡范的眉毛顿时就立了起来。
陈柯道:“是啊,郑氏能收复台湾,自然也能收复吕宋。如果担心朝庭牵制,我可以帮忙抵挡一下!你们先登陆,团结当地华人,把政府制度建立起来。只要时一成熟,咱们联赶跑西班牙人,吕宋唾可得。”
“”
冯锡范不再作声了,显然是有些心动。长年定居海外,他多少知道南洋的地形。
来到廉州府,他也看到了港口的气象。那些巡航的铁甲舰就是让西洋人闻风丧胆的镇国神器。
如果有陈柯的帮助,明郑移居到吕宋岛上,算是不再与清庭有任何瓜葛。反正他们也不打算返攻大陆。
不过冯锡范出了一点疑问:“郡主如今海军强盛,为什么不直接夺取这些已经开发的富庶地区?”
陈柯笑道:“这个原因,解释起来有点复杂。我毕竟是大清的藩王,和洋人是贸易伙伴。他们在海外有大量的金银矿,我得赚钱!要是把他们都打跑了,我和谁做买卖?”
“你!”
冯锡范一时气结。
陈柯又道:“你们不一样,郑氏和荷兰原本就是世仇。你们要是真打起来,占了便宜我不会管,吃了亏我就帮忙调停!总之咱们红脸黑脸,把实惠拿到才是真的。”
终于,冯锡范道:“言之有理。如若陈姑娘真能助我南下,我延平王府誓不忘郡主再造之恩!”
陈柯道:“口无凭,咱们得立个字据。如何?”
冯锡范打量了他一眼,却是道:“立字据?那不如签个条约吧,就像国姓爷当初收复台湾一样。”
郑成功收复台湾后,与荷兰人签订了条约。确定了台湾是中国的固有领土。
听了这话,陈柯倒是很高兴:“不错,到底也是和洋人搞贸易的。好,条约就条约!军国大事,不同于江湖上耍无赖,有个章程总归是好的。”
着,李西华也道:“郡主,如今南洋港口国,渤泥国都是我们的贸易伙伴。如果要签条约,见证人可以请他们的使臣,这也符合国际惯例。”
大家听了,也都觉得有道理。
几人着,陈柯的秘书王勋很快就根据谈话内容起草了一份契约协定。
协定一,奉大清康熙皇帝圣谕,延平王移居到前明藩属国吕宋,光复中华国土。
协定二,移居过度阶段,由大清藩镇平西王府协助。以贷款形式提供各类军需和民用物资。
协定三,移居吕宋第五十年,大陆政府对台湾恢复行使主权。延平王府不再对台湾保留行政权。
协定四,延平王府按明清两代帝王册封保留爵位,承认宗藩关系,不得自立为帝。
协定内容很宽松,留下了很大转圜的余地。每个协定后面,还附有详细的细则。
如贷款的形式,利息,还款期限,政权交付期限都做了明确解释。
至于康熙的圣谕,就得让冯锡范再辛苦一趟,拿到陈柯这里来修改一下。当然这是以后的事了。
首先这份协定还得先带回去,让郑克爽同意了才行。他们要是誓守台湾,陈柯就受莫能助了。
几天后,陈柯送冯锡范来到了港口。
“冯前辈,您这次回了台湾,就先和朝庭的钦差一下。求皇上暂缓几年!要好话多,讲明要另寻栖身之所,我们也好做足准备。总之要讲道理,不要喊什么口号。”
冯锡范也道:“老夫知道了。陈姑娘,如若做成此事,我延平王永世不忘大恩!”
陈柯笑道:“前辈言重了,这也是为了我们藩镇的利益。总之没有特别的变故,我们签的条约就是有效的,古人云君子一诺千金,我们中国人也该学着有点契约精神了。”
冯锡范微微点了下头,拱道:“请!”
“请!”
很快,李西华亲自代陈柯送冯锡范上了官船。
吴宝宇看着离去的大明官舰,忍不住道:“郡主当真是心胸开阔,有君主之风。居然不念旧仇?”
陈柯则是道:“怎么可能?我这个人其实很记仇,更何况是杀身之仇。我的内心很愤怒,想把那一剑捅回来!可惜他们能成为合作伙伴,我们互相需要罢了。”
吴宝宇望了陈柯一眼。见他气息平和,神色淡定,实在看不出有什么愤怒的地方。
“他们就算移居到了吕宋,也不是咱们的地盘。”
“但总归是咱们中国人的地盘吧。”
陈柯笑了笑,“在南洋这么多年,你大概也看到了。西方虽然分成许多个国,但彼此间还是有默契的。不然凭荷兰这么个国也能万里迢迢来搞殖民?这是他们的前哨部队,大国默许的。咱中国正好相反,表面上大一统,骨子里派系林立,前明航到现在寸土未开,除了内斗也不剩下啥了。所谓的民主,无非是求同存异的过程罢了。”
吴宝宇也笑了起来,道:“但求同总归达到了,咱不是已经开发南瞻部洲了吗?”
陈柯连忙嘘了一声:“声点,别让洋鬼子听见了!”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