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1章 (三)

A+A-

    这时,王敔不禁道:“郡主,既然如此您何不先给这些地区取好名字?以后开发生产起来,也好有个章程,不然就这么气候地区什么的,不好分派。比如那个盆地,就照郡主刚才的,叫大宁如何?好听又好记。”

    “不错不错。”

    大家都表示同意。

    “取名字啊”

    陈柯抓了抓头发。他这个半文盲吹吹牛批还行,真让他取名字多少有些不好意思。

    好在这些年当领导,他的脸皮也更加深厚。当下就拿起水笔,在地图上标注上了名字。

    “北方的热带雨林地区,总不能叫江心坡吧咱们云南的南部不是叫西双纳吗?也是热带雨林,但又不同于赤道的雨林。这个地方在大陆东岸,就叫‘东双纳’如何?”

    “好!”

    大家也都起哄。陈柯不知道他们是真的在叫好,还是在看自己的笑话,反正就是好。

    “行,那就叫东双纳!”

    陈柯用拍了拍地图,写上了名字。真“拍了板”。

    “南边这个温带海洋区域嘛就叫‘温海’吧?不是要好听好记吗,叫温海。”

    “好!”

    大家再次起哄,陈柯也在地图上又写下名字。

    “那它旁边的地中海气候带,就‘地海’?不太好听,要不反过来叫‘海地’怎么样?”

    “好!”

    “这个盆地刚才已经取过了,叫‘大宁’。”

    “南边这个岛,总不能又叫海南岛吧。咱们管北部湾叫洙池,海南叫琼州那就叫它洙州吧?差不多就行。”

    “西南角这里又有一个地中海气候啊?这可邪了门儿了,怎么会有它凉的两个呢?”

    看着陈柯在地图上写写画画,王敔他们都靠在椅子上笑成了一团。平西王府的会议总是这么欢乐。

    好在王敔替他解了围。

    “郡主,两个地方差不多,就分个东西如何?比如岭南分为广东广西,这两个地方中间隔了片海,就叫‘汉东’和‘汉西’如何?”

    陈柯一听,不由得恍然大悟:“哎呀,我怎么就没想到?到底是王老啊,居然如此有学问!就听您的。”

    “好!”

    大家笑得更欢乐了,一起又望向了王敔。

    王敔也有些尴尬的一起笑了笑,他肯定不会觉得叫两个地名就显示了多大学问。

    “北部地区既然是牧场,那就叫扎萨克吧!我能有今天的成就,太后她老人家给予了很大的帮助。扎萨克盟旗如今已经被满清收编了,我也算给她娘家人留个念想。”

    这回大家倒没有嘲笑了。因为陈柯现在父母都没了,太后好歹是她干娘,总归有个精神寄托。

    “那中间这条运河开通后,叫什么?”

    陈柯道:“那周围肯定就围着它取名字啦?比如湖南湖北好像重名了吧?”

    大家忍不住又笑了起来,王府内充满着快活的空气。

    完成地图开疆后,陈柯便坐回了大家的旁边。

    他点了一枝烟,问王敔道:“王老,您主管礼部教育署。今年的后备干部培养如何?”

    开疆之后,需要投入建设。这自然需要大量人力。

    王敔道:“今年的教育工作成效依然有显著提高。藩镇如今已有五十二所中学,预计今年毕业生将超过三万人,其中人文社科毕业八千人,师范六千人。无论是乡镇的基层干部,还是初等教育的师资力量都没问题。另外昆明大学第一期学生今年六月毕业,应该不下于一百人,腾越大学第四期今年也将有三百人毕业!其中的后备干部同样不低于一百人,对于将来州县治理的力量充足。”

    陈柯点了点头,又问黄正谊:“吏部的人事署和培训署,对于后备干部分配工作进展如何?”

    黄正谊道:“按现在的工作体系,每个州县的官员大约只用分配一到两名受过高等教育的干部,一般担任行政主官。然后是由有工作经验,受过中等教育,或者接受新思想的官员一起搭班子。以当前的体量来这是充足的,每个地方有一两个人牵头,相关官员也有足够的能力把指定工作搞好。若是要派行政班子去南澳,可以在今年六月的毕业季之后安排,我们的后备工作有全面的准备。”

    “人足够就好。”

    试行定点训政之后,陈柯现在的工作已经越来越轻松了。

    每个州县有一到两名大学生干部。班子里其他的人也是受过中等教育,或经验丰富的官员。

    比如现在的成都府,新上任的同知就是前年大学毕业的郭宗玢。知府是他的前辈金铨,周边的干部和基层组织很多都是由受过中等教育的年轻人补充。

    这些人的思路和陈柯越来越接近,各方面的政策执行已经完全扭转。真正做到了刷新体制的壮举。

    可以藩镇现在已经蜕变成了一个近代化地区,陈柯用二十年走完了西方国家一百多年的发展道路。

    “既然人足够,那么今年的南澳地区完全可以继续扩展一下进程。才一个县,体量太了。”

    陈柯用抚了抚地图。

    黄正谊道:“是应该扩展。不然新毕业的后备干部没有上岗的会,就只能挤占中学干部的上岗空间!在短时间内,这对发展自然有好处,以后各基层干部的上岗标准都会提高,大学生下乡组织基层。但长此以往,会造成体制人员的内卷化!明明中学生就能胜任的基层工作,一定要受过高等教育的干部来顶替,造成人不能尽其才,才不能尽其用。最后的结果必然是文凭当头,走了科举的老路,这可是个未雨绸缪的事情。”

    梅以燕笑道:“看到了吗,这就叫有其父必有其子。梨洲先生的定律,黄老还在用呢!”

    陈柯也笑道:“是啊,但是黄老得也的确在理。经济发展有周期性危,教育体系和政治制度,同样也有周期性危!经济方面的危大家可能没有感觉到,那是因为我们拓展了市场掩盖过去了。教育和政治方面的危,同样也需要拓展。一种是纵向拓展,比如现在产业体系升级了,需要更高端的人才去管理,可惜一时半会儿达不到。所以咱们只好横向拓展了,多开发一些地盘,如此良性循环嘛。”

    众人都点了点头。

    黄正谊却道:“地球就这么大点儿地方。如果地盘都拓展光了,那怎么办?”

    陈柯回答得很直接:“很简单,要么继续纵向拓展,去外星殖民!要么就只能用战争解决了。所以在这之前,我们中国人一定要尽可能的争取到多的生存空间。”

    正着,一名内侍却带着郭壮图和夏国相到了后院。

    大家都站了起来。

    郭壮图也向着众人团团拱先见了一礼,之后道:“郡主,皇上又派钦差过来了。”

    陈柯不解:“又有钦差?不是刚升了我的官儿吗。”

    郭壮图道:“听这次还是升官,但听消息好像是要撤藩。当然也不是全撤完。”

    黄百家道:“我明白了!皇上肯定是想先收了几个省,然后给咱郡主加个爵位?打一巴掌再赏颗甜枣嘛,这是朝庭贯用的套路,定律嘛。”

    陈柯道:“恐怕就是这样。反正咱们尽量不翻脸,而且朝庭八成也不会马上翻脸!毕竟中洲和广东,福建的剃发易服还没搞完。就这么先耗着,等过个两三年”

    过几年,陈柯在南澳的基本盘将得到巩固,后备干部的力量也更充足。

    那时需要大规模移民,这才好收复中土。无论是新大陆还是旧大陆,发展起来都能上正轨。而不是笨鸟先飞,越飞越慢,最后被后飞的聪明鸟弯道超车。

    郭壮图道:“郡主果真沉得住气,比司马懿还能忍!”

    陈柯笑道:“我也是女妆大姥嘛!好了,大家准备准备,迎接钦差。对了,这次的钦差是谁?”

    “老熟人了,周培公!”

    五月中旬,北亰。

    养心殿,周培公跪在康熙的面前,面有惭色。当然更多的是愤怒,因为陈柯居然又耍无赖。

    “皇上,臣以为应当马上发兵,剿平吴藩!如今朝庭的军器虽然稍有不如,但也不比吴藩的军器要差多少。更何况中洲四省已然平定,更兼收复了广东和福建,吴藩已经完全无险可守,只要皇上降旨”

    “降旨”

    康熙靠在软榻上,上拿着周培公带回来的那封圣旨。最后递过来道:“你自己看看吧?”

    周培公一愣。

    之后他接过圣旨,展开看了看。这个时候才突然大吼了一声,骇然道:“被被换了?”

    康熙道:“培公啊,吴珂一再抗旨不尊,你当时定然也是怒火攻心。所以她派人偷了圣旨,你也没有发现,这不怪你。只是朕想知道,她偷了圣旨想干什么?”

    周培公咬牙切齿地道:“定然是想矫诏篡权,图谋不轨!这个逆贼”

    到这里,康熙一骨碌从榻上坐了起来。

    “那就那就再等等看?看看她准备矫个什么诏,图谋什么东西?中洲和二藩虽然平定,但朝庭要恢复当地秩序恐怕也得一段日子,接连再征剿吴藩恐有不妥。”

    年过四旬的康熙,已经不再是那个意气风发的少年了。做事开始三思而后行,不再一抡胳膊就开打。

    周培公有些着急,但又不敢违背康熙的意思。

    他道:“依臣所见,是否将吴藩所窃四省,也迁界禁地?严禁周边官员百姓与其接触,更不能越境生活。”

    这种事情大清不是没有做过。康熙就修筑了许多“柳条边”,严禁汉民跨出汉地十八省。

    “有道理。那就这么办,传旨给甘陕,湖广,广东的地方督抚!让他们督促境迁,不要给吴藩再添人丁。”

    “是!”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