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2章 (二)
大清朝庭或许并不知道,藩镇认为他们是野蛮人。起码乾隆皇帝并不认为自己是野蛮人。
相反,他觉得自己是最优秀的,优秀到让人窒息。
乾隆一上台,就废除了雍正皇帝的许多新政。这让他赢得了公共知识分子的拥戴,他是一代仁君。
乾隆觉得汉人百姓涌进关外,对祖宗的风水非常不利。于是下令闭关,不许老百姓再去谋食。
乾隆又觉得开海通商非常不好,扰乱人心,影响国家稳定。于是下令禁海,不许老百姓出海谋生。
乾隆还觉得那些微弱的工厂非常碍眼,属于奇技淫巧,搅乱人的思想。于是关了工厂。
他的理由也很充分:很多东西买进来很便宜,自己造成本反而更高。造不如买,买不如租。
反正他的皇阿玛留下了很多钱。除了国库的五千多万两银子,体制改革后的红利更是可观。
这让关外很多人都失业了。好在关外很大,这些人能再垦田谋生,促进北大荒的建设。
而且乾隆闭关后,并不能阻碍老百姓建设北大荒的热情。很多人原本不想去,但这一禁他还偏要去。
闯关东的人更多了,让乾隆非常头疼。
同样,乾隆禁海后,也不能阻挡老百姓当海贼王的梦想。很多人原本不想出海,这一禁他就偏要出海。
出海的人也更多了,这让乾隆非常愤怒。
“这个吴珂,当真是老不死。老而不死是为贼!”
因为传言藩镇的人居然瞧不起大清,视他们为野蛮人。这是满清朝庭最忌讳的事情。
南巡的时候,乾隆还打听了一下藩镇的人是怎么治理州县的。
“听他们不考科举,搞的什么新学。当官儿的都不是科甲出身,好像是老百姓一起抓阄!抓到了谁就是谁。”
“他们看见王爷和官员也不跪拜,当官是为国民服务。哎呀啧啧啧”
“那里的人都对吴郡主意见挺大,见天儿的有人骂她!吴郡主居然也不管不顾,当真是失了朝庭体统啊”
“那些刁民眼里没有郡主倒还罢了,许多人眼里居然都没有我大清皇上!目无君父,无法无天哪”
“简直是胡闹!这个吴珂,根本不懂朝政,枉自辱没了我大清爵禄!她居然还能治理藩镇这么久,当真是不可思议。”
乾隆大帝怒极反笑。边和江南美女打情骂俏,边在心里琢磨着自己的宏图大业。
到了现在,藩镇还有因各种问题无选举资格的老百姓。集合在一起围衙门,游行,闹得沸沸扬扬。
为了全民普选的事,藩镇就没有真正消停过。
南巡回亰,玩了一票江南美女也无法平息乾隆大帝的火气。他受够了,无法再忍耐了。
“这都是藩镇害的,带坏了老百姓!朕要撤藩!”
朝庭做出了决定。
张廷玉连忙出班跪陈,恳请乾隆收回成命。
“皇上,先帝有遗训,藩镇只可安抚不能裁撤啊!”
但乾隆依然铁了心要撤藩。更何况,他和张廷玉并不像康熙雍正朝那样君臣融洽。
“退下!一天到晚太庙太庙,你就不能想点正经事吗?”
张廷玉的老脸一时胀得通红。他只得满面羞惭的缩到一边,再也不敢一个字。
乾隆从御座上站了起来,威风凛凛地道:“我大清自入关后,励精图治几代人。如今开创盛世,钱粮丰足,兵甲百万,只有吴藩尾大不掉,影响国体。朕决定撤藩平叛!”
一堆士大夫们马上附和起来:“皇上圣明!”
群臣皆赞,让乾隆感觉非常满足。
他觉得当皇帝就该这样。所有人都围着他转,所有人都得按他的意志生活,所有人都应该颂扬他,而且还要以他规定的方式来颂扬。
乾隆六年年底,乾隆大帝下旨撤藩。
但事情证明,不作死就不会死。
“什么,撤我的藩?”
平西王府。
陈柯躺在摇椅上,惬意的捂着热水袋。哪怕他并不怕冷,不过捂着总归舒服一些。
如今,热水袋这种“高科技产品”也成了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用品。包括旁边的取暖器。
“是啊郡主,圣旨已经发到郑州了,请您去接旨呢!圣旨上,如果郡主不撤藩,朝庭就要扫平藩镇。”
坐在陈柯旁边的,是一位年轻的新秘书。他现在的筷书有好多个,这位是秘书长,名叫黎相民。
这话的时候,黎相民多少有些忍着笑。
陈柯也道:“这大清的皇帝,当真是一代不如一代了。由着他们搞下去,中国未来堪忧啊?”
黎相民道:“郡主的意思,是要开展反击自卫战?”
陈柯从摇椅上站了起来,看了一眼墙上的地图:“当然,我肯定不会伸着脸让人打。只是这种事情,最好还是由国会通过,毕竟遵守宪法从我做起么。”
黎相民也跟着站了起来:“那学生马上准备发言材料。”
虽然陈柯有宣布紧急状态,颁发王谕的特权,但这些年他一直都很克制。要用也是用得恰到好处。
比如有人故意犯罪,却钻了法律的空子。陈柯一纸王谕就能收拾掉他,无论是官民百姓都是一片叫好。
这才是紧急状态的正确打开方式。
而宣战这种摆在明面上的事情,就得走个流程。因为仗怎么打,打完了怎么办,都需要钱去折腾。
议会最大的作用首先是预算,每一件事都要把利益最大化。陈柯做事也要符合这个时代的思想。
几天后,正好是国会召开的日子。
不出所料,议员中的确有反对开战的人。当然他们并不是怕满清,而是不愿意投入战后建设。
“现在藩镇经过多年的建设发展,已经彻底和满清划清了界限。如今各地都已经普及教育,就连海外领土中也只东胜神州尚未纳入试行宪政的体制。若是光复满清的更多省份,当地又要从封建时代开始投入,其成本比海外领地要大得多!所以我个人不倾向于向满清开战,而是直接拒绝其所谓的圣旨,划清界限即可”
“我不同意刚才这位议员的观点!所谓的建设成本是什么,无非是教育的投入,基建的投入。满清所辖的中国其他行省,人口基数大,市场潜力也非常巨大。而且以我们现在的发展惯性,基本上二十年就能够改变一个地区的面貌,到时我们的收益将比预计的还要大得多!所以我个人认为应该展开反击自卫战,同时商定需要光复的领土,并和满清展开谈判”
“这方面请允许我提一点不同的意见。满清留存的现实意义,就在于他们能制造许多贫苦游民,然后由我们掌握移民投入到海外建设。这方面比西洋购买奴隶要更好操作,试想如果没有满清而只有我们自己,从哪里寻找这些同族同种又勤劳可靠的劳动力呢?因此我个人认为,光复全国是迟早的事,但决对不是现在!起码不是新大陆建设完成之前”
“既然如此,我代表宣战方提出一个折中的提案。我们只光复直隶,山西,陕西和甘肃,把满清的皇帝赶出关外。这四处省份自然条件较差,人口一直较为稀少,光复之后发展建设的投入也会较低。一方面可以缓解各高等学府毕业的后备干部就职,这是有积极意义的。另一方面把满清和江南腹地分离,便于以后继续开展移民”
“这个意见我比较认同。但我更倾向于解放江南地区,如果由我们自己管理同样能够进行移民”
“反对。郡主曾经提出国家建设方案,是有可行性依据的,那就是要治理黄河,北拒沙俄!虽然我们不能完全拒绝经济利益,但经济利益永远是依附于国家利益。我个人更倾向于之前那位先生提出的议案,光复北方四省”
“我也比较倾向于这个观点!以我们现在的行政力量,解放北方四省,可以更快的治理好,让其恢复秩序。而中洲和江南地区想必大家也了解,当初的宗族暴乱和土司反叛,给藩镇和人民造成了巨大损害。所以我认为光复国家,并不是单纯在领土意义上的光复,还是思想,是文化,是文明的光复”
“要收益,北方并非是不毛之地!煤,石油,天然气,这都是有巨大潜力的战略资源”
“江南是科举毒害重灾区!没有碾压式的体量和文化支柱,就是光复了也会再度沦陷的”
国会的讨论很激烈,但过程很理智。基本上没有假大空的口号,都是从实际情况出发。
经过探讨,议会提出的可行议案大致分为三类:一类是不打,最多抵抗在边界之外。
一类是打,光复北方四省。
另一类也是打,光复江南诸省。
最后,议会以投票表决。
如今加入试先宪政的省分越来越多,议员总数已经有五千多人。不过投票方式也越来越先进了。
议会采用电子计票,投票结果很快就出炉。
不打的只有八百二十票。
光复北方四省的三千二百三十一票。
光复江南诸省的一千九百六十六票。
于是光复北方四省的提案,以最多票数,并超过半数表决的结果一次性通过。
国会最后得出的结论,“对乾隆这种巨嘤,只有先揍他一顿,才能让他知道什么是讲道理”。
会场上,所有人都站起来鼓掌,陈柯也和大家一同鼓掌。他对这个结果非常满意。
因为这个提案就是他构想的。
为什么陈柯构想的提案,总能在议会上被人提出来,然后非常顺利的通过呢?
这就是昭核的秘密了。
“这不昭核?这很昭核!”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