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1章 利国利民
要知道,哪些中华学宫的学生,才入学不到一年时间啊。
他们现在就能干出这种大事来了。
等他们学成之后,那还了得?
一时间,整座长安城中,凡是家里有适龄子女的家庭——当然了,主要以儿子为主。
纵然是富豪之家,也没几家想要把女儿送到学宫里读书的。
这个时代,虽然不像明清那般桎梏,但是女子无才便是德的思想,也深深影响着世人的思想。
大家都想把孩子送到中华学宫里来。
在他们看来,中华学宫的校门,就是成功的大门啊。
只要将孩子送进来,哪就是一只脚已经踏上成功了。
只要自己努力,绝对能够取得非凡的成就。
一时之间,中华学宫,再次热闹起来。
前来咨询入学事宜的家长,络绎不绝。
在得知,这学期学生已经招满,今年不再招生的时候。
许多家主表示,愿意预定明年的入学名额。
至于费用好,他们愿意多教。
可怜天下父母心,多么朴实无华的家长啊!
李愔被这些家长所深深感动。
于是,中华学宫,新一波的报名浪潮又开始了。
而这一次,还是报的明年的名,缴的费用,比今年的几乎高出了一倍。
饶是如此,前来报名的家长,也如过江之鲫,络绎不绝。
李愔也决定,从明年开始进行扩招。
但是,再是扩招,中华学宫的地盘有限。
最多也就能容纳个五六千学生顶天了。
而整座长安城中,富豪如雨,世家云集,家中子弟,何止五千?
并且,他们学宫,现在也缺少先生。
不止是自然科学和数学的,还有其他的各种学科的先生。
因为,在这个时代,读书的目的,往往和科举做官挂钩。
而科举的考试科目,常设的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俊士、明法、明字、明算等五十多种。
他们中华学宫,虽然不太可能,教授学生全部科目。
但是绝大多数的,总应该有吧?
这些先生,秀儿肯定是教授不了的,连她自己都是一知半解。
这些学科,必须要在外面聘用先生。
不过,这些倒是细枝末节。
还有一个更严峻的问题。
中华学宫除了第一批招生,全部都是寒门子弟之外。
第二批,绝大多数学生,都是富贵子弟。
第三批到现在,都需要缴纳昂贵的入学费,更是全部都是富贵子弟。
这已经严重违背了李愔办学的初衷。
李愔办学的宗旨,其实是为了弘扬文化,让自然科学在大唐生根发芽。
让寒门子弟,有向上攀爬的渠道。
然后通过寒门子弟的崛起,来制衡世家。
而现在呢?
招收的全部都是富贵子弟,这样,寒门子弟仍旧得不到教育会。
这样一来,寒门子弟还是没有办法出头。
想到这里,李愔决定,在长安城中,建立分校。
长安城里,也是分富豪区和贫民区的。
李愔决定,在富豪区办五座豪华分校,收费必然是昂贵的。
在贫民区,同样办五座学校,不过这个学校,就十分普通了。
但是有一宗好处,就是收费低,家庭实在贫困的学生,还可以免费入学。
同时,李愔还决定,对成绩优异的学生,给予奖学金奖励。
并且,李愔决定,以后城外的中华学宫总部,不再直接招收学生。
而是会从十大分校之中,选拔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优秀学子,到总校深造。
想到这里,李愔便将这个任务,交给来福去办理。
来福需要忙碌的事情有很多。
首先就是要选址建校。
其次就是要招聘到足够多的先生。
虽然有一年的时间,但是也颇为紧张。
来福刚刚忙完建厂的工作,马上又迎来新的挑战。
接下来,他又要陷入到忙碌之中。
但是,对来福来,他超级喜欢这样的生活。
在自然科学和数学方面,李愔也让秀儿培养一批人才出来,明年到各大分校充当老师。
以后,秀儿身上的担子就更重了。
她不但要教现在这一批学生,还要教那些被选拔出来的先生。
李愔决定,等到第一批学员毕业之后,秀儿就不再担任先生职务。
而是让她专门负责管理。
当然,距离第一批学员毕业,至少还有十年八年的时间,现在这些,一切为时尚早。
就在李愔正在忙碌的时候,赵五求见。
最近一段时间,赵武招揽了不少人才。
有铸造方面的、有开采方面的、有艺人,反正五花八门、各种各样的人才都有。
所谓三百六十行,行行出棒槌——额,出状元!
这些第一批被招揽进科研院的人才,其实对科研上的贡献,还是比较有限的。
但是现在人才还没有被培养出来,李愔也只能让他们先研究一些浅显的东西。
现在,李愔就在这些人才擅长的区域,给他们制定一些简单的课题,让他们进行研究。
而李愔给出的课题,实际上,都是李愔已经拥有完整工艺,确定可行的项目。
当然了,李愔不会直接给他们完整的工艺,而只是给他们一个目标,一个简单的方向。
让他们自己去研究。
李愔还是想要培养一下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如果一切都给予他们的话,这种模式下,科技创新,势必是走不远的。
这一次赵五求见,想必是他又发现新的人才了吧?
不知道究竟是哪一方面的人才呢?
很快,赵五便被叫了进来。
见到李愔,赵五马上兴冲冲地道:“殿下,大喜,大喜啊!”
看着这子兴奋的样子,李愔不由微微一笑问道:“喜从何来?”
赵五不由道:“殿下,的又给殿下张罗到一个人才,他叫袁正,不但种庄稼是一把好。”
“并且,他自己还会挑选种粮,他周围的人家,都会买他家的种粮呢!”
“他留的种粮,都会比别的种粮更高产。”
赵五罢,马上紧张地观察李愔的神情。
讲真,赵五真的觉得这个袁正是个人才。
他弄出来的种粮,能提高产量啊。
如果这样的重量,能够推广到整个大唐的话,到时候,整个大唐的粮食,将会增产多少啊?
这绝对是利国利民的莫大功绩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