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89章 蔡京为相掌大权
蔡京因此极力请求绍述,赵佶再次下诏改元,定为崇宁二字,是尊崇熙宁的意思。赵佶又擢升邓洵武为中书舍人、给事中,兼职侍讲,恢复了蔡卞、邢恕、吕嘉问、安惇、蹇序辰等人的官职,罢免礼部尚书丰稷,出知苏州。接着再罢尚书左仆射韩忠彦,出知大名府,追贬司马光、文彦博等四十四人官阶,元祐、元符党人,不得再与差遣。
赵佶又下诏司马光等子弟,不得在京师当官。进许将为门下侍郎,许益为中书侍郎,蔡京为尚书左丞,赵挺之为尚书右丞。韩忠彦去位之后,只有曾布当国他也力主绍述,因此熙丰时期的大臣,陆续被重用。蔡京也是由曾布引入,但是蔡京本来与曾布有隙,因此日夜图谋曾布。曾布有所察觉,可是蔡京已深得赵佶信任,他一时无法赶走蔡京,只好虚与委蛇。
蔡京得任尚书左丞,已经是辅政地位。所有一切政事,曾布想如何,蔡京必定反对,所以两人常有龃龉。曾布想提升陈佑甫为户部侍郎,陈佑甫是曾布女婿父亲,和曾布是儿女亲家。蔡京于是乘上奏道:“爵禄是国家公器,为什么让宰相私自给与亲家?”曾布忿然道:“蔡京与蔡卞本是兄弟,如何能得以同朝?陈佑甫虽是曾布的亲家,但是才能足以胜任,为何不能举荐。”
蔡京冷笑道:“恐怕未必有才。”曾布勃然大怒,道:“蔡京以人之心,度君子之腹,怎见得陈佑甫无才?”他到这里,已经是声色俱厉。温益从旁呵斥曾布道:“曾布在皇上面前,怎能如此无礼?”曾布还想叱责温益,但见赵佶已经面带怒色、拂袖退朝,他这才悻悻而出。
殿中侍御史钱俶,在次日呈上弹劾曾布的奏章,道:“曾布援用元祐之奸党,排挤绍圣之忠贤。”赵佶当即下诏罢曾布为观文殿大学士,出知润州。曾布当初是由王安石举荐,他大力支持王安石。到了哲宗亲政,他刚开始相助章惇,后来又排挤章惇。赵佶继位,章惇被逐,曾布为右相,想并行元祐、绍圣之政,于是赶走了蔡京。
后来曾布和韩忠彦产生嫌隙,于是拉拢蔡京为助。到了此时,却被蔡京排挤出京,落职出外。当时有人人杨三变之后,无人超过曾布。杨三变就是杨畏,杨畏在元丰间,支持王安石等人。到了元祐年间,他又依附吕大防等日。到了绍圣年间,他转而依附章惇等。后来杨畏被谏官孙谔弹劾,称他为杨三变,出知虢州。
蔡京由放逐大臣被重新起用,一旦得志,天下人都拭目以待,希望他能有所作为。蔡京却假托“绍述”的名义,掌握大权,钳制赵佶,用条例司故事,在尚书省设讲议司,自任提。他用自己的党羽吴居厚、王汉之等十余人为僚属,重要的国事如宗室、冗官、国用、商旅、盐泽、赋调、尹牧,每事由三人负责。所有决策,都出自讲议司。
蔡京禁用元祐之法,恢复了绍圣役法。他调赵挺之为尚书左丞,张商英为尚书右丞,凡是和蔡京不是一条心的人,就视为元祐党人,全部贬斥。就是元符末年上疏驳斥绍述等人,也被称为奸党,一律被镌名刻石,立碑在端礼门,这碑就叫作“党人碑”,里面共有一百二十人,是蔡京请赵佶亲笔御书,照刊石上。
这些人当中,包含了:司马光、文彦博、吕公著、吕公亮、吕大防、刘挚、范纯仁“韩忠彦、王珪、梁焘、王岩叟、王存、郑雍、傅尧俞、赵瞻、韩维、孙固、范百禄、胡宗愈、李清臣、苏辙、刘奉世、范纯礼、安焘、陆佃等人,都是曾任宰执等官。
苏轼、范祖禹、王钦臣、姚勔、顾临、赵君锡、马默、王蚡、孔文仲、孔武仲、朱光庭、孙觉、吴安持、钱勰、李之纯、赵彦若、赵卨、孙升、李用、刘安世、韩川、吕希纯、曾肇、王觌、范纯粹、王畏、吕陶、王古、陈次升、谢文瓘、鲜于侁、贾易、邹浩、张舜民等,为待制以上等官。
程颐、黄庭坚、毕仲游等列为杂官,张士良、鲁焘、张琳、裘彦臣等列为内官。王献可、张巽、李备胡等列为武官。还有元符末年,因为日食而下诏求言,当时应诏上书的,不下数百本。
蔡京和他的心腹检阅,定为正上、正中、正下三等,邪上、邪中、邪下三等。于是钟世美以下四十一人为正等,加以旌升范柔中以下五百余人为邪等,分别降职,而且这些人不能同州居住。
昌州判官冯澥,窥伺朝廷的风向,越级上书,元祐皇后,不应该复位。这一书正中蔡京下怀,他本来是由童贯贿赂宫中,密结了刘后的心腹,互为称扬,才得以重用。孟后复位,刘后自然不快,内侍郝随等人更加恐惧。此次乘着蔡京执政,于是重复哲宗的旧规,于是暗中拜托蔡京再废孟后。蔡京认为事关重大,一时也不便发言,只好待而动。凑巧冯澥呈上此奏,蔡京就当面请求赵佶,要求交给辅臣、台官们商议。
这时候的辅臣、台官,大多是蔡京的爪牙,自然都顺从蔡京的心意。当下由御史中丞钱遹,殿中侍御史石豫、左肤等人上奏道:“韩忠彦等人,复瑶华废后,掠流俗虚美,议论本已沸腾,现在就算是疏远的臣,也效忠上书,天下公议,可想而知,望询考大臣,断以大义,不要被俗议所牵连,致累圣朝。”蔡京又邀集许将、温益、赵挺之、张商英等数人,联名上疏,意思和钱遹等人差不多。
赵佶本不想再废孟后,可是因为他特别宠信蔡京等人,于是依议施行,撤销了元祐皇后的名号,再让孟氏出居瑶华宫。与此同时,又降韩忠彦、曾布的官职,追贬李清臣为雷州司户参军,黄履为祁州团练副使。安置翰林学士曾肇、御史中丞丰稷、谏官陈瓘、龚夬等十七人于远州,擢升冯澥为鸿胪寺主簿。
刘皇后非常痛恨邹浩,嘱咐郝随暗中告诉蔡京,令他加重处罚邹浩。邹浩自从被赵佶召回,令他入对。赵佶问他谏立皇后的事情,再三嘉奖他。赵佶接着问谏章的草稿在哪里?邹浩答道:“已经被我焚去。”等邹浩退朝,转告了陈瓘。陈瓘大惊道:“你为什么被焚烧?假如将来查问有司,奸人从中舞弊,伪造一书,那时你无从喊冤,恐怕你反而会因此得祸。”邹浩顿时醒悟,自知失言,但也来不及挽回,只好听天由命。
蔡京接到了刘后的密嘱,就让人私下捏造邹浩的上疏,里面有“刘后夺卓氏子,杀母取儿,人可欺,天不可欺”等话。接着上呈赵佶,斥责他污蔑刘后以及先帝。赵佶以为是真本,于是公布了邹浩之罪,贬去昭州。赵佶又追封刘后的儿子赵茂为太子,谥献愍,并尊元符皇后刘氏为皇太后,奉居崇恩宫。
蔡京的弟弟蔡卞,以资政殿学士,擢知枢密院事。蔡卞字元度,生于庆历八年,兴化军仙邑唐安乡依仁里赤岭境人。蔡卞时聪颖敏悟,就读于枫亭塔斗山青螺草堂。他过目不忘,才思敏捷,能把三字经、千字文倒背如流,四书五经经典也烂熟于心。史籍方志,百家杂,国家法典无不浏览殆遍。他学识渊博,满腹经纶,才华出众,名闻乡里。
宋神宗熙宁三年,蔡卞与胞兄蔡京同科举登进士第。次年,他被授任江苏江阴县主簿。当地大富豪顾新元等人,趁着青黄不接之际,借谷物于庶民,利息高出了平时一倍。蔡卞同情百姓疾苦,极力推行王安石的青苗法,断然开仓借粮,解百姓燃眉之急,煞住不法富人趁火打劫的嚣张气焰,免除农民遭受高利贷剥削之苦。他因此受到王安石器重,王安石招他为婿。
建中靖国元年,谏官陈瓘、任伯雨、御史龚夬联合弹劾蔡卞,还罗列了蔡卞六条所谓大罪。陈瓘等人要求赵佶急待正典刑,以谢天下。蔡卞于是被降为少府少监,到池州居住。次年又起知大名府,徙扬州,召为中太一宫使。后来他被擢升知枢密院事,负责边防、军备等要事务。当时蔡京为相,他以亲嫌辞,没有被许可。
二蔡同掌大权,升降官员,基本由蔡京了算。蔡京于是又追论任伯雨等人的罪状,安置任伯雨于昌化军。陈瓘徙连州,龚夬徙化州,陈次升徙循州,陈师锡徙郴州,陈瓘徙澧州,李深徙复州,江公望徙安南军,常安民徙温州,张舜民徙商州,马渭徙吉州,丰稷徙台州。
赵挺之升任中书侍郎,张商英、吴居厚为尚书左右丞,安惇被任命为副枢密院。不久商英与蔡京意见不合,被蔡京嫉恨。蔡京把他罢去知亳州,冰排入元祐一派之中。蔡京又亲自书些这些人姓名,分布发给郡县,并下令刻石。
有一个长安的石工安民,却不肯刻石。府官问他缘由,安民道:“民很愚笨,司马相公,天下都称他为正直之人,现在被指为首奸,民不解,所以不想镌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