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赵佶独宠李师师
李师师原本不姓李,是染布匠王寅的女儿,他老婆刚刚生下李师师的时候,便死了。王寅用豆浆喂她,竟然使这个女孩活了下来。王寅为了祈求女儿平安,按照习俗,送她到庙里举行舍身入寺庙的仪式。因为当时做活佛弟子的,习惯上都被称呼为“师”,王寅便给她取名叫作“师师”。
师师四岁的时候,王寅因为为朝廷染布延期入狱,后来死了,师师成了一个孤儿,幸好被矾楼的李婆婆收养了她。从此她便在矾楼里住下来,也改姓李,叫李师师。等她长大后,不仅模样儿长得美丽,技艺也出众,声名渐渐地越来越响,成为了东京城里最有名气的艺伎。在东京城市提及矾楼李师师几乎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
这日,大学士秦观秦少游仰慕李师师之名,也来到矾楼,李婆婆慌忙命人传来李师师。秦少游见后,不禁恸容,李师师称得上是柔媚无双,风情万种,人见人爱。言谈间极有悟性,诗文酬唱自不必,还会琴棋书画。秦大学士一时兴起,还为李师师写了一首诗,来称赞她的美貌:
远山眉黛长,细柳腰肢袅。妆罢立春风,一笑千金少。归去凤城时,与青楼道。遍看颍川花,不似师师好。
时光流转,李师师的生活在不经意之间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这一天,矾楼来了一位四十来岁的贵雅客人,自称商人赵乙他生得是面白如玉,风度翩翩。这位找上门来,自称赵乙的就是赵佶。赵佶是一个精通诗词歌赋、琴棋书画的高,他既是皇帝,也是一个不折不扣的风流好色之徒。
尽管赵佶有后宫佳丽无数,但时间一久,他就觉得厌倦了。有想讨好他的人,就唆使他化装成平民百姓,偷偷溜出皇宫去寻花问柳。有个叫张迪的太监,进宫前是一个喜欢出入烟花柳巷的嫖客,对东京城中的青楼女子非常熟悉。他和李师师的那个养妈挺熟,自然也知道李师师的芳名,便把这些告诉了赵佶。
赵佶一听,立刻准备了厚礼送给李妈妈,然后带着几十个人微服出访,到了李师师所在的青楼。这李师师对一般嫖客都不怎么放在眼里,何况她觉得就算有再多的钱又如何,不过是一个发了财的暴发户而已,没什么大不了的。既是为我倾倒,那我才是老大,我了算,我不答理你就不答理你,你能把我怎么着?
赵佶沐浴更衣完毕,左等右等,不见美女出来。他心急得很,又不好发作,便只能静静地等待。正焦急之间,忽听帘外细步轻摇,纤影晃动,一个极是动听的声音问道:“李妈妈,客人可还在么?”那声音如怨如慕,如泣如诉,钻入耳中,沉入心底,不尽的受用。
帘珑轻挑,李师师洗完澡后,懒洋洋地步入房中。赵佶一见,简直惊呆了,他实在是不相信天底竟有如此美丽的女子。李师师看赵佶时,也发现此人与常人极不相同,应当是高贵人物。可她猜不透此人来历,知道自己刚才怠慢了,连忙盈盈下拜,然后走到琴前,给赵佶唱了一曲万里春。
听了李师师柔绵婉约的弹唱,赵佶如痴如醉,坠入梦中,以不自觉地和拍相击。赵佶看着李师师眉目传情,早已忘了自己是皇帝,便与李师师百般调笑起来。李师师明知他是位大贵人,自然百般奉承。赵佶觉得味道新鲜,欢娱无比。李师师有一种怪癖,凡是到她这里来,只要略通文墨,便得留诗词一首。她见赵佶雍容华贵,雅致非常,当然不会放过。赵佶的诗词、书画本来就不错,这时又在兴头上,欣然命笔,用他独特的“瘦金体”书法写道:
浅酒人前共,软玉灯边拥,回眸入抱总含情。痛痛痛,轻把郎推,渐闻声颤,微惊红涌。
试与更番纵,全没些儿缝,这回风味忒颠犯,动动动,臂儿相兜,唇儿相凑,舌儿相弄。
次日一早,赵佶解下龙凤鲛绡丝带,送给李师师作定情信物。因为他还要去早朝,所以天色微明之时,便匆匆告别了。丝带拿在中,再看看那潇潇洒洒的瘦金体,李师师才发觉,昨晚与自己同床共枕的竟是当今皇上,不禁吓了一身的冷汗。
尽管这件事传了出去,可赵佶并没有把李师师怎么着。后来,赵佶还派人送了一把名琴给李师师,又送了银子给李妈妈。不久,赵佶又微服来到了青楼,与李师师共享鱼水之欢,还为她居住的楼题名为“醉杏楼”。赵佶与李师师秘密往来的事情,皇宫内也有传闻。
皇后劝赵佶道:“群青楼女子纵然美艳绝伦,毕竟出身卑贱,朝秦暮楚,很容易染上疾病。圣上万一沾染上了,如何是好?再,皇上作为一国之君,万人之表。此事在民间广泛流传,其何以禁?况且圣上经常深夜便装外出,纵有侍卫密随,也难保无一失,万一”赵佶听了,觉得有理,便没有再去李师师那里了,长达一年之久。但是他暗地派人给她送礼,从未停止。
赵佶曾经过,论才、论貌、论人品,后宫嫔妃无人能及李师师。他曾经与皇后嫔妃闲聊时起李师师,谈及宠爱她的原因时,打过一个比喻:“假如从你们嫔妃当中挑出一百人,把钗环首饰卸下来,换上素妆。让她同样打扮,混在一起,人们一眼就能认出她与你们的不同,她那种气韵风采,不是仅仅能从面貌和身材上能看出来的。”
一年未见,赵佶特别想念李师师。他最终按捺不住,瞒过后宫嫔妃,溜出去与李师师幽会。因为这样躲躲闪闪,终究不便,于是张迪又献一计:在离宫旁边秘密地挖一地道通向李师师的青楼。如此一来,就不易被外人察觉圣上的行径,也可保圣上的安全。于是,离宫一带被列为禁区,作为御林军的禁地。地下挖的通道直接通到了李师师的门口,赵佶便常常从地道里走过去与李师师幽会。
此后,李师师的家中是门前冷落车马稀。毕竟谁也不敢和皇帝争女人。却有一人是李师师自己不能割舍的,他就是周邦彦。周邦彦是钱塘人,生得风雅绝伦,能按谱制曲,所作乐府长短句,词韵清蔚。在宋神宗的时候,他就做了朝廷的太乐正。他和李师师也时常往来,李师师以善歌闻名,为她作曲写词的就是周邦彦。
有一天皇后过生日,周邦彦估计赵佶不会再来李师师那里,便溜来与李师师幽会。结果不巧,赵佶偏偏来了,还拎来几斤潮州柑给李师师尝尝,是快马加鞭从广东进贡的,新鲜得紧。周邦彦被堵在房间,只得在床底下躲避。
李师师用剪子剥了几颗,和赵佶一起吃了,然后在一起呆了半天。好在赵佶还记得皇后生日,觉得应该回去陪陪,于是走了。周邦彦从床底爬出来,与李师师谈唱一番,把刚才听到的事写成了一首词少年游:并刀如水,吴盐胜雪,纤指破新橙。锦帏初温,兽香不断,相对坐调筝。低声问:向谁行宿?城上已三更,马滑霜浓,不如休去,直是少人行。
不久后,赵佶再次来到李师师所在的矾楼。李师师一时兴起,把周邦彦的那首少年游唱了出来。这词题得情景真切,清丽芋绵,李师师十分喜爱,常依着谱,练习歌唱。赵佶一听,的竟然全是那天他在李师师房内的事。他还以为是李师师自己作的,正准备夸奖几句。
李师师却随口是周邦彦写的,话一出口就知错了。赵佶看了李师师的表情,就知那天周邦彦一定也在房内,脸色顿时变了。他心想:朝中大臣明知李师师是我的女人,他还敢再来,那还了得!当天赵佶怏怏不快地回到后宫,就派心腹收集周邦彦平日写的艳词,作为罪证,他轻薄,不能在朝为官,把他贬出东京。
处理完这件事,赵佶心情大好,又来到李师师的家中。李师师却外出未归,一直等到初更,才见李师师回来。赵佶于是问道:“师师,你到哪里去了,我苦等了好几个时辰!”李师师回来了,满脸愁容。赵佶还以为她身子不适,起身安慰,道:“是不是你亲眷之中有人穷苦无依?拿出些银两”
没等赵佶完,李师师款款跪下,泪流满面地道:“请皇上恕妾之罪!周邦彦被押解出京!妾念他为妾谱了许多歌词。今为妾填词而获罪,且又年事高迈,好生不忍,所以到都门以杯酒相送!”
赵佶心里一怔,他亲自治罪的人,李师师居然还敢去送行。赵佶故意问道:&p;qt;周邦彦了什么?”李师师本来就是一个灵之人,听赵佶这样问,她就觉得事情有转,连忙道:“他心里好生懊悔,自己是罪有应得,天子圣明。临行,他还为妾教唱了他的新词兰陵王”。
赵佶奇道:“真的吗,你还背得下来吗?”李师师道:”容妾理弦而歌!”她站了起来,理了理秀发,取下琵琶,唱出哀而不怨的兰陵王。李师师一边唱,一边用红巾擦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