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07章 贾涉崔与之守淮

A+A-

    贾涉刚开始担任高邮县尉,后来改任了万安县丞。嘉定八年,邻近金境的宝应县有县令遗缺,中书省命贾涉知县事;贾涉到任后,感到宋金的情势紧张,恐怕战事再启,为了早做绸缪,请求筑城以固边。不久,他母亲去世,以忧去职。嘉定十年,宋金果然爆发战争,金兴兵南犯,进攻光州,淮边告急,宋廷起用贾涉为宝应县令。

    自从蒙古攻金以来,中原纷乱,宋臣不断向朝廷建议罢遣使,团结民兵,筑城御边。主管淮东安抚公事的崔与之,更是积极在淮东沿边推动筑城。因此,贾涉的复任与筑城风潮下,是崔与之等人推荐的结果。崔与之生于增城中新坑背崔屋村一个清贫的家庭。他少年的时候,他父亲崔世明就因病去世了,崔家因此家境困窘。但崔与之自少便有大志,立志救国济民。他刻苦读书,钻研经史,务求通晓大义,文章写作朴实得体。待人接物,办理事情,为人十分警。

    在青年时,崔与之多次参加科举考试,却都没有中榜,他于是出外求学。直到三十二岁时,得到增江书友林仲介等人的慷慨资助,崔与之终于能够跨出增城,一酬宏愿。他不远千里,单身远涉关山,步行到京师临安,入太学读书。崔与之在学舍埋头苦读,在三年后的绍熙四年高中一甲进士,成为岭南第一个由太学生考上进士的人,步入仕途。

    登第之后,崔与之被调往荒远的广西浔州,担任从八品的浔州司法参军。他不避艰苦,尽心公务。有一次,巡按到浔州视察,但是接待用的驿所却因年久失修而不能使用。郡守要崔与之主持维修,限令几日内完成。仓猝之下难以找到屋瓦,崔与之就叫属下用茅草盖屋顶,将屋内整饰一新,按时完成了任务。

    不久,用来储备谷物、调节物价、赈济灾荒的粮食仓库也因年久未修葺而漏雨,郡守就打算卖掉储粮。崔与之得知,不顾官卑言轻,坚决反对。郡守改变主张,命崔与之负责修粮仓。崔与之以保粮为重,将自己居所的屋瓦拆下换用茅草,而把屋瓦盖在粮仓上。郡守因此赏识他的胆识才干,推荐他转任淮西提刑司检法官。

    在淮西路,一个京官的儿子称霸乡里。百姓去告状,许多官吏都不敢受理。状纸递到了崔与之那里,他拍案而起,不畏权势,秉公判决,责令乡霸退还民田。京官闻讯,非但没有怪罪崔与之,还表示赞许,把他推荐给朝廷。其后,崔与之先后调任建昌军新城县知县、邕州通判等职务。

    在新城,他整顿赋税,减免各种中间环节和费用。他规定,百姓应缴纳的钱粮直缴官衙,已缴纳的不准滥追,未缴纳的不准随便责罚,改变了以前官差追缴赋税使不少民户倾家荡产的陋习。这样一来,百姓争先恐后缴税,开创了未有施一次刑罚而办好赋税的德政。在邕州,知州盘剥士卒,克扣衣粮,激起哗变。崔与之奉命摄知邕州事,处理此事。他从自己驻守的宾阳赶到邕州,不顾危险,冲门而入。待叛军安定之后,暗中查出一名为首滋事者,予以处斩,余者不究,迅速将兵变平息。邕州恢复安宁,他升任内使州政清简。

    五十三岁那年,崔与之升任广西提点刑狱。广西路大部分是荒寂之地,属边远军州,海南岛更是没有朝廷要员去过。崔与之不辞劳苦,跑遍广西的二十五个军州。他准备去海南时,他下属道:“海滨有神灵,要渡海先得求神祷告,否则很难成功。”崔与之却不以为然,道:“海南各地官吏长期违法鱼肉百姓,我去为民除害,哪需要神灵批准庇佑!”

    尽管第一次渡海,因为风浪大作,船舵折断,被迫返航,他仍然不懈努力,第二次出海时,终于到达琼山县。每次到各地巡察,他都自带费用,一切公务开支按日计给,不用地方分毫;又在各地张榜明示,奖廉肃贪,公正判案,官民深为震撼。崔与之往返辛劳,殚精竭虑,几年内,他鬓发全白。

    蒙古国屡次进攻金国,金国为避锋芒,南迁都城,企图南掠宋土。宋廷“疑其进迫”,于是命崔与之以直宝谟阁之官“权发遣扬州事、主管淮东安抚司公事”,成为淮东路的军政长官。赵扩召见崔与之,亲自授职,向其询问战守之策。崔与之认为,要选择好的守将,集合官军和民众的战斗力量,是边防的第一要务。

    崔与之抵达扬州,认真筹划守御事务。他整修城防,历时一年多重修护城河,在城外广植柳树,在城内接近河流运输的地方建仓库十二座,储备了充足的军粮。崔与之一贯主张,兵不在多而在精,兵精缘于训练有素。他统率的军队,步兵的弓箭和长枪,按身材年龄技术分成三等进行教习,骑兵则以骑术精湛和武艺精熟为标准进行训练。崔与之身为统帅,每五日亲率幕僚到校场督促,月终更要考核,奖优罚劣。部队出城野练,他率将校随后视察,要求部队遇到山岗沟涧不得绕道,必须勇往直前。整训扬州守军后,他又命令下属州县守军依照执行,效果明显。于是淮东军威大振。

    淮东有民间自卫组织“万弩社”,崔与之深入考察了解,认为万弩社有利于组织民众防御金兵,于是奏请朝廷将万弩社定为各县民兵组织。他又招募当地青壮年创立“万马社”,平时配给农田耕作,战时集中调用。崔与之守边五年,边境大体安稳。山东忠义军首领李全率军归附,崔与之向史弥远去信,认为:“自古以来招引外兵来成事的,一定有后顾之忧。”

    史弥远见边防巩固,又有忠义军归宋,想捞取边功,于是密令都统刘琸率领所部渡江攻取泗州,结果刘琸全军覆没。崔与之事后得知,悲愤上书史弥远,道:“今以万人之命,坏于一夫之!”金兵乘势入境,史弥远惊慌失措,三次下令崔与之与金和议。崔与之回书拒绝,据理力争:“金兵得势之际,我朝求和,必遭屈辱。”他积极加强战备,调遣精锐部队扼守要冲之地。金兵入侵无功而退,和议之事不再提及,淮东局势又趋于稳定。

    此后,朝廷调崔与之入朝为秘书少监,扬州军民闻讯,纷纷遮道垂泪,想要挽留。崔与之力辞朝廷诏命,准备辞官返乡。途中受诏命催促来京。抵达池口时,崔与之听闻金军南侵,于是前往临安,奏言:“如今边警可忧虑的事情不止一件,只有处置山东忠义军之事刻不容缓。”他前后累次上疏多达数千字,每每叹息朝廷养虎为患,必将自留遗患。后升任秘书监兼太子侍讲,权工部侍郎。

    嘉定十年,金军进犯四川,连破大散关、成州、凤州、兴元府等地。嘉定十二年,金军又破洋州,前四川制置使董居谊弃职逃跑,蜀地大乱,人心惊惶。同时四川溃卒张福、莫简等称“红巾军”,起兵反叛,进入利州,杀总领财赋杨九鼎。鉴于蜀中形势危急,朝廷急调闲居在蜀的安丙为四川宣抚使,调崔与之为焕章阁待制、知成都府兼成都路安抚使,平息了红巾军变。安丙久在蜀中握有重兵,一向猜忌朝廷自东南所派之人。崔与之赴任后,却能与安丙以诚相处。

    再贾涉上任之后,除了筑城外,又迁县治还旧基,疏浚了望直港和射阳湖。在时局骤变的时候,贾涉正由宝应县令转任淮东提刑,继而出任淮东制置使。贾涉接受朝廷的命令,主管淮东制置司,节制京东、河北军马。他把忠义军分为两屯,都统仍是陈孝忠,又令季先为副。李全独自为一军,管领五寨。季先素来有豪侠之名,为降众敬服。李全暗怀妒忌,秘密结交贾涉的属吏莫凯,令他污蔑季先。贾涉信以为真,假装派遣季先去枢密院议事,暗中令心腹刺杀季先在路上,季先猝不及防,竟被刺死。贾涉于是派遣统制陈选,统领季先麾下。

    可是裴渊、宋德珍、孙武正、王义深、张山、张友等六人,为季先发丧,倡义拒绝陈选,暗中迎来同伙石珪为统帅。陈选回来禀告贾涉,贾涉无法可施,只得再用羁縻的计策,笼络石珪,保举石珪为涟水忠义军统辖。

    李全因为除掉了一个季先,又来一个石珪,仍然是个敌,又想设法除掉石珪。他于是一面招降金益都守将,得到了青、莒、密、登、莱、潍、淄、滨、棣、宁、海、济南诸郡,上表归附宋朝,得到了朝廷的欢心。他一面袭击金国泗州以及东平,自夸威武。朝廷得知,于是一再奖谕,贾涉也一再慰劳他。

    李全志态更加骄傲,降军大多不服。时青被金将招降,首先叛变,金国命他为济州宣抚使。蒙古主帅木华黎,乘攻入济南。降将严实也到蒙古军,奉款投降,木华黎加授严实行尚书事。从此以后,石珪也渐渐萌生了异心,图谋背叛贾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