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章 黑白轮回(21)
“莘涵莘涵你快帮我看看,这地儿到底有没有鬼啊!”林末在奔溃的边缘不断地试探。
莘涵跟着林末来到艺术楼楼下,一眼就看见顶楼上面一个年轻女人站在边缘,此刻正瑟瑟发抖。
在她身后,无数的死气汹涌磅礴,将身后的蓝天笼罩成乌黑一片。
“没有鬼。”莘涵眉头紧皱,强力压下天空中那股另他不舒服的气息,“但是很奇怪。”
“奇怪,哪里奇怪——咦?那上面站着的人怎么是她?”莘涵旁边的林末仰头向上望去,纳闷开口。
“谁?”
“哎呦喂,就上一个校长留下来的烂摊子,高中一毕业就留校在艺术楼里当行政老师了,一个压根之前没出现过的职位,工作量少还天天不按时来,一有事就找不着人,我正愁怎么给她炒了呢,不知道是哪家的关系户。”林末没好气地道。
之前愁,现在更愁,他就奇了怪了,这世界上怎么天天有这么一群人,需要的时候从来看不见人影,出事了哪哪都有他。
“警察呢?”林末询问身旁的秘书。
“已经从背后上去了。”
林末松了口气,“那就好那就好。”
底下已经有人放好了缓冲垫,即使摔下来,应该也不会受伤。
林末这时才想起了方才莘涵的话,“你刚才的古怪是什么,是不是这块地儿风水不太好啊?”
莘涵摇了摇头,起身就从顶楼后门往上跑,“一会,我上去看看。”
死气越来越浓,甚至快要遮挡住十三中上方的全部天空,这绝非是一个普普通通想要自杀的人可以整出来的。
而鬼气又不同于死气,鬼气是稳固鬼魂身躯的力量,而死气则是将死之人在最后的时间里透露出来的死亡前奏。
莘涵在办案过程中去过无数死亡现场,自杀现场的鬼气最弱,因为是当事人本人的意愿趋势。
而谋杀现场的鬼气会相应地更重一些,与此同时,还会伴随不甘心就这般死亡的鬼魂的诞生,这类鬼魂,往往不愿意进入轮回。
在莘涵之前,已经有不少警察和消防员从艺术楼后门的楼梯偷偷上去。
寂静的楼道间,莘涵很奇怪,上面应该还没上去警察,空旷的楼梯间却听不到一丁点动静。
走到大概二楼楼层的时候,莘涵看见前面的门锁着,压根没有开放。
这和方才学校里的人的一点都不符。
心里顿觉不对,莘涵正预转身离开,就听到咔嚓一声,一楼入口的楼梯门也被锁住了。
他被困在这儿一层楼梯间。
不止莘涵一个人,就连其他要上去的警察和消防员也都被困在了这儿。
艺术楼楼顶,姚青站在楼顶边缘处,压根不敢往下看。
这里这么高,她一看就腿软。
日头高照,又没有风,姚青站得久了,一阵眩晕袭来。
一个趔趄,就在她以为自己要摔下去的时候,身后那不知道是人是鬼的女人猛地将她提了回来。
女人瞧了眼楼底下越来越多的围观群众,自姚青身后恶狠狠地薅住她的头发:“想死,哪有那么容易!”
时间拖得越久,舆论压力就越大,就会有更多的人关注。
“你不就是喜欢在好多好多人面前演戏吗?我给你这个会好不好?”女人近乎诡异一般的话语不住击溃着姚青本就摇摇欲坠的心理防线。
“你是谁,到底要干什么?”姚青声音不住打颤,她试图安抚身后的女人。
“我是谁?你更应该问问你自己是谁,你又干了什么!”姚青怎么也想不明白这么一个身形消瘦的中年妇女哪里来的这么大的力气,女人站在她背后往她膝盖处重重一踹,她便两腿又疼又麻地直接跪倒在地。
姚青疼得浑身颤抖,脑子如同锅里煮着的浆糊一般,早已经乱作一团。
这突如其来的动作,又激起了楼底下围观群众的一阵惊呼。
他们看不见其他人,只能看见姚青。
姚青突然重跪在地,底下的记者一愣,随即摸起脖子上的相一动猛拍。
“想起来了吗?”女人看到底下越来越热闹的情形,满意一笑。
“求求你了,放过我吧,我真的不知道你在什么。”
“想不起来没关系,告诉我,你为什么要来这儿?”女人接着道。
姚青一顿,顿时哑口无声。
女人看着姚青明显因为想到什么而一下子惨淡下来的脸,心里的怒气陡然拔高。
她为什么来这儿,还不是因为心虚。
将姚青的打开递到她面前,女人示意姚青看她收到的两条短信。
一条是昨天晚上2点时候姚青收到的:
你以为无人知晓的血色秘密会在不久之后传遍大街巷,明天上午2点,艺术楼顶楼见。
姚青看着上面的话,眼睛一痛,随即狼狈地别开了眼。
紧接着第二条,便是今天姚青来了这儿之后才收到的:
四年前的今天,你未曾完成的心愿,将要在今日一一兑现。
女人按着姚青的头,那双唯一没被黑纱遮掩住的眼睛此刻干涩到再也落不出半滴泪。
就这样恶狠狠地盯着姚青的脸,女人痴痴一笑,随即缓缓地伸抚摸着女人因为年轻而柔软娇嫩的脸。
“你现在告诉我,你是谁,你做了什么,你又为什么来这儿?”
楼顶下围观的众人越发焦虑,尤其此时有人发现不对劲去找莘涵等人时,竟然惊讶地发现这些人在大白天居然都莫名其妙的消失了。
顶楼此时明显没有上去其他人。
而艺术楼后门的楼梯里也压根空荡荡。
真是大白天的见鬼了!
林末焦急地转来转去,脑子乱成一团,刚拿出想着要不要给莘涵的上司打个电话,林末的上面就推送了一条文章:十三中频繁跳楼,背后究竟是人是鬼作祟?
很明显就是校门外这群不让进来的记者为了争夺时效性,随随便便拍了几张图开始看图话了。
林末气急,但是又不能找这群记者理论。
记者的武器就是他们的笔,整不好谁知道他们有些人又要怎么添油加醋,胡编乱造?
反正他们只看浏览量点击率,哪管报道影响的那群人的死活。
正想划走这条无聊的推送,林末突然就瞥见了推送标题下面的简短一行:四年前的今日,十三中一女生
旁边的秘书也正翻着,她现在就是时时刻刻要盯着上的这些舆论报道,防止出现对他们学校名声有破坏性作用的报道出现。
秘书纳闷地抬头看了眼屋顶上的人,又看了看报道里眼睛被打上马赛克的女学生,喃喃自语道:“这照片里的人怎么跟姚老师长得这么像?而且四年前也是在今天要在艺术楼跳楼。”
林末和秘书齐齐对视一眼,随即不由得打了个哆嗦。
报道里的东西少,可是在这学校里教龄高的老师可是一抓一大把。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