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9章 激变

A+A-

    勉县东大街,此时早已是人山人海,所有人都挤在米铺前疯狂捶门,大喊着要买米。

    前几日,米价疯狂上涨,家里还有点余粮的基本上都已经拿出去全部卖了。

    原本以为可以大赚一笔,哪知道临近年关才发现,这米居然买不到了。

    所有人都开始恐慌起来。

    民以食为天,这连吃的都没有,别过年了,连日子都没法过下去了。

    &p;p;ldq;开门,我要买米,我要买米啊&p;p;ellp;&p;p;ellp;&p;p;rdq;

    &p;p;ldq;求求你们行行好,我家上有老下有,就等着我买米开锅啊&p;p;ellp;&p;p;ellp;&p;p;rdq;

    &p;p;ldq;开门,再不开门就砸了你们这家破店&p;p;ellp;&p;p;ellp;&p;p;rdq;

    &p;p;ldq;&p;p;ellp;&p;p;ellp;&p;p;rdq;

    就在所有人群情激奋,一场骚乱眼看无可避免之际,众人身后忽然传来阵阵大喝声。

    &p;p;ldq;让开让开,别把我买的米碰洒了,碰洒了你们赔得起吗&p;p;ellp;&p;p;ellp;&p;p;rdq;

    &p;p;ldq;就是就是,我们可是好不容易才从南郑买回来的米&p;p;ellp;&p;p;ellp;&p;p;rdq;

    看着眼前十几个,推着装满大米的独轮车,众人眼中充满了艳羡。

    &p;p;ldq;你们这大米卖不卖&p;p;ellp;&p;p;ellp;&p;p;rdq;

    &p;p;ldq;我出六百钱,卖给我几石好不好&p;p;ellp;&p;p;ellp;&p;p;rdq;

    &p;p;ldq;&p;p;ellp;&p;p;ellp;&p;p;rdq;

    推独轮车的人闻言,满脸鄙夷道:&p;p;ldq;想要买米,那你自己去南郑买啊,那边的米才两百二十钱一石&p;p;ellp;&p;p;ellp;&p;p;rdq;

    &p;p;ldq;两百二十钱?&p;p;rdq;

    &p;p;ldq;真的假的?&p;p;rdq;

    &p;p;ldq;要是能在南郑买到米,再拿回勉县卖的话&p;p;ellp;&p;p;ellp;&p;p;rdq;

    众人闻言,顿时就炸了。

    才两百二十钱一石,无论是买米回来卖,还是买来自家吃都很划算啊。

    是人都会算这笔账,所以聚在大街上的人很快就散去。

    没过多久,城外便出现三五成群,或是推着独轮车,或是背着背篓,挑着箩筐的人,向着南郑的方向而去。

    县衙内,马定脸色凝重的注视着窗外,沉声道:&p;p;ldq;一共有多少人往南郑方向去了?&p;p;rdq;

    马定身后,王一吊回答道:&p;p;ldq;怕是有五六千人。&p;p;rdq;

    &p;p;ldq;很好,沿途一定要照顾好这些百姓,不能让山贼之流的来骚扰他们,吃的东西不用给太多,但绝不能因此饿死一个人&p;p;ellp;&p;p;ellp;&p;p;rdq;

    到这里,马定长长的叹了口气道:&p;p;ldq;百姓都是无辜的,我们这番利用他们,就一定要保证他们的安全。&p;p;rdq;

    王一吊拱道:&p;p;ldq;陛下放心,此次前往南郑购粮的,几乎都是家中青壮,没有那么脆弱,而且臣也已经安排了人沿路照顾。&p;p;rdq;

    &p;p;ldq;嗯,回头等我们离开勉县,一定要定时定量出售粮食,稳定人心,快则一天,迟则三天,哪怕是打下南郑我们也一定会带回足够的粮食。&p;p;rdq;

    &p;p;ldq;诺!&p;p;rdq;

    在所有人都不知情的情况下,马定带着一千明扬军化整为零,悄悄混入前往南郑购粮的队伍中。

    这只数千人的队伍在路上,每隔一段距离就能看到有人大包包的带着粮食,从南郑的方向回勉县。

    这些人不但告诉众人,南郑有粮食,而且才二百二十钱一石,最主要的是南郑米市可以敞开买。

    只要你钱够多,哪怕把米市搬空了都可以。

    原本还有些怀疑的众人,接二连三见到这些成功购粮的人,不由得信心大振。

    从勉县到南郑,一路皆是坦途,所以虽然有三十多里路,不过众人用了大半天时间,也赶到了南郑北城门外。

    守门的士卒一见来了几千号人,顿时二话不就要关城门。

    愤怒的百姓一看对方不让进,有的苦苦哀求,有的哭天喊地,有的破口大骂,有的则是不断拍打城门。

    城门处的动静,很快就惊动了郡守苏固以及大官员,城中豪门世家。

    这些人来到墙头,一看底下皆是百姓,纷纷大惊失色。

    &p;p;ldq;民乱&p;p;rdq;两个字,更是瞬间浮上他们心头。

    &p;p;ldq;吾乃汉中太守苏固,尔等是何人?为何聚集在城外?&p;p;rdq;

    一听到苏固的名号,一种百姓总算稍稍平静了一些。

    很快,一个年约四十出头的汉子,被众人推举出来,仰着脖子大声道:&p;p;ldq;苏使君,我们都是勉县的百姓,眼看着就要过年了,我们都是来南郑买点米回家过年的&p;p;ellp;&p;p;ellp;&p;p;rdq;

    苏固闻言,毫不犹豫的拒绝道:&p;p;ldq;南郑存粮也不多,无米可卖,尔等速回勉县,找你们县令马定,他自会有办法。&p;p;rdq;

    &p;p;ldq;怎么会没米卖?刚刚我们在路上,明明看到有那么人从南郑买到了米,而且&p;p;ellp;&p;p;ellp;&p;p;rdq;

    &p;p;ldq;一派胡言!&p;p;rdq;苏固板着脸道:&p;p;ldq;本官了,南郑无粮可卖,尔等若再不速速退散,本官便将你们视为贼寇,羁押入大牢。&p;p;rdq;

    一听苏固的话,有那胆子的当场就想退却。

    但就在这时候,人群中一个声音忽然高喊道:&p;p;ldq;苏使君,你身为汉中父母官,难道就忍心看着你治下百姓活活饿死吗?&p;p;rdq;

    &p;p;ldq;什么狗屁父母官,听我们勉县的粮食,就是他们南郑的人收光的,我看他们南郑人是巴不得我们勉县人全部死光&p;p;ellp;&p;p;ellp;&p;p;rdq;

    &p;p;ldq;对对,收粮的那个人我认识,就是南郑朱记米铺的掌柜,我们勉县的粮食就他收的最多&p;p;ellp;&p;p;ellp;&p;p;rdq;

    &p;p;ldq;我也认识另一个收粮的,是南郑苏记米铺的掌柜,他还亲口跟我过,苏使君看不惯我们勉县马县令,所以故意把勉县粮食买光,饿死的人越多马县令的罪过就越大&p;p;ellp;&p;p;ellp;&p;p;rdq;

    &p;p;ldq;不会吧,苏使君为什么要这么做&p;p;ellp;&p;p;ellp;&p;p;rdq;

    &p;p;ldq;这你都不懂?咱们这些贱民死光了,不但能让马县令获罪,而且那些土地就成了无主之地,到时候他们官府就能明目张胆的全部吃下去了&p;p;ellp;&p;p;ellp;&p;p;rdq;

    &p;p;ldq;怪不得前几天米价忽然涨那么高,原来都是他们南郑人在搞鬼&p;p;ellp;&p;p;ellp;&p;p;rdq;

    &p;p;ldq;狗官,你不让我们活,那我们也绝不能让你好过&p;p;ellp;&p;p;ellp;&p;p;rdq;

    &p;p;ldq;对对,绝不能便宜了姓苏的狗官&p;p;ellp;&p;p;ellp;&p;p;rdq;

    &p;p;ldq;&p;p;ellp;&p;p;ellp;&p;p;rdq;

    眼见群情激奋,局势逐渐开始失控,苏固等人脸色也变得有些不好看。

    要知道黄巾之乱前鉴不远,民乱一不心就会变成滔天大祸。

    所以苏固等人也不敢在墙头久待,匆匆吩咐守城士卒守好城门后,便急忙下了城墙。

    哪知道苏固等人才刚下城墙,走出没几步,便忽然听到身后城门处传来阵阵惊呼和惨叫。

    &p;p;ldq;你们是什么人&p;p;ellp;&p;p;ellp;&p;p;rdq;

    &p;p;ldq;快住,不能开城门&p;p;ellp;&p;p;ellp;&p;p;rdq;

    &p;p;ldq;啊&p;p;ellp;&p;p;ellp;&p;p;rdq;

    &p;p;ldq;不好了,有人要开城门&p;p;ellp;&p;p;ellp;&p;p;rdq;

    &p;p;ldq;冲啊,兄弟们一起杀掉狗官,替咱们自己和家人闯出一条生路&p;p;ellp;&p;p;ellp;&p;p;rdq;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