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镂花的窗棱缝隙之间透出微弱的烛光,时不时传出一两声喘息,素色的轻纱帐顶柔柔摇晃着,屋内一片旖旎春光。
茉雅奇躺在床上,鬓发松散,衣衫散乱,身上仅着一件枣红洒金芍药肚兜,眼角含泪,不住地讨饶道:“爷让我歇会儿吧,真不行了。”
四阿哥听了茉雅奇的求饶似乎感觉自己的能力受到了肯定,不仅没有丝毫怜惜之意,反倒更加用力起来,上下揉搓,吃遍豆腐,直把茉雅奇弄得浑身都没力气直接瘫倒在床上才罢休,吐出粗重的一口气,翻身一脸餍足地躺在边上,搂住茉雅奇娇嫩嫩的腰,嘴角含笑,闭着眼睛,回味无穷的样子。
一场激烈的床上锻炼下来,茉雅奇感觉大腿都快抽筋了,看到躺在旁边的大老板,气不一处来,心里暗骂,你个大混蛋,少得意,知不知道什么叫铁杵磨成绣花针,让你作,磨成绣花针的时候看你还浪不?
茉雅奇难受的哼哼唧唧,四阿哥突然转过来看着她,伸手将她鬓边散下的发丝绕到耳后:“过几天就过年了,爷跟福晋要去宫里过年,陪不了你,到时候给你多赏点东西,你自个在院里好好过个年吧,别委屈了。”
茉雅奇表示不想话,她作为老婆连过节的权利都没有,也不是没有,主要是一到逢年过节的时候,宫里就办家宴,王公大臣们都纷纷带着各家亲眷进宫过节了,她作为老婆是上不了台面参加不了家宴的,高氏跟那拉氏作为上玉牒的侧福晋也只有在过年这种大日子才能去参加宫宴,平常的各种家宴也是不带她们玩的,这一到大过年的时候主子们就都走了,就剩几个格格在府里,那些奴才也就是瞎糊弄了,这么个冷冷清清的年也没什么好过的了。
茉雅奇歪着身子,气哼哼的,她现在心情很复杂,她很清楚自己格格的地位是上不了什么台面的,但是也挡不住心里的难受和不平,感觉自己就像个玩意儿一样,召之即来挥之即去,多赏点东西就算是对她的恩赐了。
茉雅奇把被子蒙在脸上,她得平复平复心情,有时候明白和接受是两码事,她很清楚她现在的处境,但是实在是接受无能,那她能怎么办呢?
没办法,接受现实吧!
年三十的早上,四阿哥一大早便带着福晋,高氏和那拉氏进宫去了,今年的第一场雪竟然下在年三十这一天,天上还飘着雪,地上白茫茫的一片,马车一辆接着一辆的过去,车轱辘的声音渐渐淡去。
金格格看着远去的马车,嫉妒的一口银牙都要咬碎了。
茉雅奇看她一眼,没话,紧紧身上的墨绿色月季碎花大氅,带着橘径直回了朝华院。
一进院里,茉雅奇就脱下了大氅挂在一旁立着的檀木架子上,茱萸递上一个掐丝珐琅莲花纹的手炉,烧的滚热,外头套一个洋红缠枝的布套子,免得烫手。
茉雅奇坐在宽椅上,接过手炉放在腿上,刚刚从雪地里走回来,腿脚都有些僵硬了。
桌上的白瓷瓶出去的时候还是空着的,现在却插上了几枝怒放的红梅,层层叠叠,错落有致,弥散着淡淡的香气,还沾着不少雪粒,显然是刚折下来的。
茉雅奇问道:“这是谁插在这的。”
茱萸笑着道:“柳枝姐姐刚从树上剪下来的,插在这白净如玉的瓶里好别致呢!”
茉雅奇摇头:“这梅花开在外面还有些傲雪凌霜之意,剪下来放屋子里反倒糟蹋了意境。”
窗外的雪还下着,越下越大,一片追着一片落下,茉雅奇看向窗外,略有些怔神。
马车到了太和门便得停下了,四阿哥等人只得步行走到保和殿,一下马车,高氏便急忙忙地冲到四阿哥边上,一声主子爷叫得柔情缱绻,四阿哥看见高氏扮得花团锦簇脂浓粉重的样子,心下不满,沉声道:“你看看你扮得像什么样子,你是进宫过年的,不是来唱戏的,少给爷丢脸。”
高氏本来一脸含羞带笑的娇俏样子立时就崩了,边上的那拉氏讥诮地看着她,高氏又害臊又委屈,鼻头一酸,扁扁嘴就要哭起来了,又让四阿哥一眼给瞪回去了,红着眼睛跟在后面,满腹委屈也不敢。
“四哥,四哥。”后边熟悉的声音传来,四阿哥回头一看,是五阿哥带着福晋吴扎库氏和侧福晋张佳氏来了。
五阿哥弘昼一直是个率性跳脱的性子,行事比较荒诞,可以是放浪形骸,把纨绔子弟的样子学了个十成十,雍正帝对这个儿子也是苦恼不已,怎么训斥责罚都不管用,骂完了罚完了人家照样接着浪,不过弘昼跟四阿哥的关系还是蛮好的。
“唉呦,四哥。”弘昼走上前来亲密地拍拍四阿哥的肩膀,笑呵呵地:“四哥今日真是英俊潇洒,这往宫里一站简直是六宫粉黛无颜色。”
福晋满头黑线,是这么用的吗?没文化就别卖弄了,但是福晋脸上还是笑容满面的,客气道:“五叔来啦!”
高氏和那拉氏跟着请安,五福晋吴扎库氏和侧福晋张佳氏也回礼。
弘昼眼尖,看见高氏红着眼睛躲在后面,开口问道:“高侧福晋是怎么了?”又推推四阿哥的肩膀,笑嘻嘻地调侃道:“四哥你也真是的,大过年的把人家弄哭。”
罢又看向高氏,啧啧道:“呦,高侧福晋今日扮的这么好看,这脸比那唱戏的还白,幸亏是白天,要是晚上看见了可不得吓死我。”
弘昼意犹未尽地还要接着,吴扎库氏已经尴尬的要死了,揪着他的袖口子暗示他别再了,心里默默吐槽自己这个没正形的夫君。
四阿哥已经黑沉了脸,几个眼刀子扫过去,弘昼看见了也就乖乖闭嘴不再了。
高氏站在后面,刚刚被四阿哥骂过的心情才略有点平复,又扎心了,高氏哽了一口老血。
五阿哥不再废话以后这气氛就好多了,几个人一齐进了保和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