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8章 流言纷纷骇人听闻
何涛是广东省公安厅侦刑局大案处处长,他接到通知后,以最快的时间赶到指挥部。当他推门进入后,看见朱明健副厅长、郑局长都在。朱明健看见何涛进来,立即招让他过来。
朱明健:“何处长,你先看看这份传真。”
朱明健将香港警方请求协查00公斤炸药来源的传真件递给何涛。何涛看完后,也非常惊讶地:“00多公斤炸药?张子强想干什么?”
朱明健:“这正是我们想弄明白的。何处长,接到侦破张子强犯罪集团案件的任务后,这段时间我们一直在进行情报分析,调查摸底,我一直在想从哪儿下。这不,00公斤炸药的事一出来,事情紧急,先从这儿入。香港警方在传真中,炸药是内地工厂生产的。他们认为,有可能是从内地偷运进香港的,请求我们协查炸药的来源。我们也正好从这儿进去,从查炸药来源着,看看能不能牵出张子强在内地到底都干了哪些违法犯罪的事,还有哪些犯罪同伙,以便将他们一打尽。现在先派你和莫泉去一趟香港,了解一下这批炸药的化验成分、产地和批号等,回来查炸药的来源。”
何涛:“好的。我明天就出发。”
我从香港采访回来不久,一天胡德立也从香港来到深圳,到了我们报社。他从香港到深圳比我从深圳到香港方便多了,香港回归后,去香港并不比以前更方便,审批续和回归前相比一切如故。首先要经过事前申请,批准后拿“港澳通行证”才可以去香港。他作为香港居民基本上随时都可以凭“回乡证”到内地,所以他来就来了。
当时我正在报社电脑前整理采访资料,胡德立笑嘻嘻地走了进来。远远地就伸出:“杨先生,你好,你好。”
我马上起身和他握。
胡德立:“你在香港托我帮你找的资料,我这次给你带来了。”着,胡德立从包里掏出一叠资料,都是当时香港报刊报道张子强案件的有关文章。
胡德立:“这些资料,你可以作参考,它记录了当时香港传媒报道张子强案件时的情况。但是,这些报道现在看来有相当一部分,是推测出来的,当时获得张子强案件的全面情况很难,一些报刊为了吸引读者,又必须要发稿,于是像我这样的一些老记们,当狗没有嗅到新东西来,于是为了饭碗,连编带造。呵呵呵”胡德立还是带着他那特有的自嘲幽默。
我翻开胡德立带来的一些报纸剪贴,其中一张报纸上面醒目的标题正是报道了“00公斤炸药”发现时的情况,我就问:“据我所知,当时社会上有一种声音,认为张子强犯罪集团只危害富人,跟穷人没关系。这00公斤炸药发现后,香港社会是如何反应的呢?”
胡德立:“00公斤炸药发现后,香港社会确实引起了一阵震动。你知道这00公斤炸药的威力有多大吗?传媒报道就把它与美国俄克拉荷马州联邦政府大楼爆炸案联系在一起。可是香港的人口密度和美国的人口密度是可以作类推的吗?香港寸土寸金,那高楼几乎是见缝插针,如果要发生像美国俄克拉荷马州那样的爆炸案,所造成的后果远不是一幢大楼,也远不止是几百人死亡受伤。那么张子强偷运这00多公斤炸药干什么?确实造成社会上人心恐慌,对特区政府压力也很大,社会上流言也很多。”
我问:“那么,广东公安打击张子强犯罪集团是为香港人除害,为什么香港有人认为是干涉了香港司法独立?”
胡德立笑道:“不是,一国两制吗,香港有些人要言论自由,言论自由不一定就是老百姓的声音。什么人都可出来一吗。”
到这儿,胡德立把话题引到自己需要的部分:“我知道,有些话题实际上已经离开了张子强案件本身,真实的张子强也被编造的掩盖了。比如,到今天,张子强被判死刑已经执行枪决两年多了,可还有流言,张子强没死”
我没有接胡德立的话题,而是翻着这些资料,看到不同的报道,不同的大字标题。例如一份报纸的通栏标题是:“本港头号通缉犯跨境劫杀掳勒案值近廿亿”副标题是:“‘大富豪’偕十七党羽广东落”。
另一份报纸的醒目标题是:“图炸平赤柱为叶继欢出气炸药党主脑落”,这篇报道中讲到的“赤柱”,指的是香港最大的监狱——赤柱监狱,叶继欢被抓后,就关在赤柱监狱里。
还有一则报道标题也很抓人:“四千万招亡命徒收买武警大富豪党羽拟组敢死队劫狱”,这则报道是,张子强被捕后,漏的党羽计划用4000万港币,收买负责看押的武警,准备武装劫狱。这个消息当年在内地也传得很广,据我所知,我公安内部对柯木朗的省看过所,进行了高度的戒备。
我看了这些报道以后,“嗬,怪骇人听闻的。谢谢你,胡先生,你这样三番五次的帮我,我怎么谢你呢?”
胡德立:“你不用谢我。帮你其实也是帮我自己。我还是实话实。张子强案件虽然已经过去了一年多了,但有关张子强的传并没有完。为什么?从职业角度来看,即张子强的事还有新闻价值。比如,人家,张子强没有死也不是空穴来风,听前几天晚上,在深圳旁边的东莞,还发生了以张子强名字敲诈勒索的事。是别人冒充他,还是张子强真的没死?如果张子强真没死,我能挖到这样的新闻,在香港也差不多等于美国记者挖到的‘水门事件’新闻了。”
我听了以后笑了笑,因为这事我知道,张子强案发生以后,从张子强被捕的时候开始,一直到我开始采写这个案件时,就一直有传言张子强还活着,或冒充张子强犯罪。胡德立讲的那桩案件,完全是一个闹剧,作案者是东莞的一个打工仔,看了一些报刊中关于张子强的报道,急于暴富,想走偏门,抢劫的时候,大喊自己是张子强,人们就不敢动他而落跑了。可由于张子强仍然有极大的新闻价值,马上就被香港传媒捕风捉影地报道了。胡德立可能就是为此事来的。我坦率地告诉他,此人已经被警方抓住了,根本与张子强无关。
那天,我想请胡德立吃饭,结果他却失望地匆匆地走了。他总是这样来也匆匆去也匆匆。其实,在市场经济社会中,为了生存得更好一点,人都是这样匆匆而来匆匆而去。深圳是中国最早实行市场经济的,刚到深圳时,被这儿的热火朝天的市场吸引了。生活了几年,每当工作压力大的时候,每当太劳累的时候,却又非常怀念当年在内地那种清贫却相对悠闲的生活。
我望着胡德立消失在深圳大街上的人流中,感到一个香港人活着真不易。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