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123 章
詹斯柯麦隆是好莱坞通俗电影的奇才,非常善于讲故事,且非常擅长特效方面的创新,研究生时代的宁正逢他的泰坦尼克号上映,当真举国轰动。宁看了,虽然觉得列奥那多狄卡普里欧(就是中国观众现在俗称的李子)确实很帅,但也不是她的菜,她一看李子当年的盛世美颜,就觉得这哥太帅,不适合婚姻(千冢插播,从后来李子的所为来看,宁的感觉真的太准了!李子已经年近知天命,还一两年换一个二十多岁的女友,他就没打算和谁结婚过!),而且女主让宁更无感,虽然演技不错,但看上去有点多肉的感觉,不是常规的纤瘦美女,宁也不喜欢。整个故事除了了场面大,就是没有感动宁的地方,包括最后李子的死,宁也觉得没感觉,因为故事的基本线索太老套了,毫无新意,在世界各国的故事里已经出现了几万遍。自己不喜欢,偏偏全国人民都喜欢,尴尬不?所以宁就很聪明地寻找理由。别忘了这个导演最会给消费大众讲故事,他的终结者、阿凡达哪个不是电影票房史上的奇迹?但实际上,他是像肯德基一样善于生产大众口味的文化快餐,实际上没什么营养。那就是两个字,一定要“媚俗”。宁写了一篇文章,其实是不自量力地批判国际顶级大导演詹斯柯麦隆的。没想到,随便投出去就获了个大奖!
纵是商化亦真情
──评好莱坞巨片泰坦尼克号
泰坦尼克号一鸣惊人,创下世界电影史上的辉煌记录,在获4项金球奖之后又获项奥斯卡金项奖,制造了一个电影史上的奇迹。美国好莱坞作为世界上最大的电影基地,以它一掷千金的巨制作着以谋取商业利润为目的的恢宏巨片。动辄上亿的投资和虚幻情感的营造,使得这一大众超级快餐为好莱坞的诸电影公司赢得几倍甚至数十倍的商业利润。投资2亿的泰坦尼克号在公映2个月之后便获得十亿的票房收入,并获得如此多的大奖,它的成功便体现了好莱坞的典型制作规则。
泰坦尼克号将八十多年前一场损失惨重的海难事故演绎成一个缠绵而刚烈的爱情故事,从题材到制作都毫无新意可言,但它在美国仅上映四周就赢得近两亿美元的高票房收入,它的成功正是典型的大制作与商业化感情的结合。泰坦尼克号投资两亿美元,由执导真实谎言的好莱坞大导演詹斯柯麦隆担任导演,泰坦尼克号耗巨资重现了当年这一超级客轮的辉煌,仿造的巨轮其规模不亚于当今的航空母舰,实景拍摄加高科技制作使沉船的情景逼真而又辉煌无比,正给观众以强烈的感观刺激。仅仅有大制作是远远不够的,90年代以来,好莱坞投资上亿的巨片不下几十部,却没有泰坦尼克号的辉煌成就,这就在于泰片的将商业化的情感制作推向了极致,正是那种感人肺腑的虚幻情感赢得了赢得了世界观众和好莱坞影评家们的支持。正如十年前风靡中国大陆的妈妈再爱我一次将母子之爱夸张到极致一样,泰坦尼克号将男女间的坚贞爱情夸张到了极致,以至众多的性情男女一看再看,频频泪下。虽然女主角外表的太过成熟丰满有碍观众情感的投入,但其表演的娴熟和角色体验的到位再与世界级白马王子列奥那多狄卡普里欧的英俊外表和卓越演技相结合,就造就了一个萍水相逢但又坚贞无比的爱情神话。
穷画家杰克与贵族之女露丝邂逅于进行处女航的超级巨轮泰坦尼克号,男欢女爱,一时间便如醉如痴。露丝的贵族未婚夫自然妒火中烧。为使他们的露水爱情赢得观众的同情和支持,那未婚夫理所当然要是个人和伪君子,果然,他陷害杰克,并力图置杰克于死地。露水鸳鸯仍两情不渝。船将沉之际,两千多人只有五百妇孺才可上救生艇,露丝从艇跳回大船,宁愿与杰克同生死。这是此片的高潮,那如泣如诉的主题音乐丝丝缕缕地回荡。当那未婚夫冒充一个女孩的父亲挤上救生艇之际,杰克将露丝推上一块木板,然后在对露丝的鼓励下活活冻死在冰海之中。
商业化的时代已无处可寻这种坚贞的爱情,美好的人性已是古老而遥远的童话,津津乐道的利益和金钱淹没了太多的人间真情,当观众从虚拟的世界中体验到压抑已久的真情渴望并为之深深感动之后,这商业化的情感制作就获得了成功。
也正是这理想化的坚强人格造就的催人泪下的虚幻情感给观众一个超于现实情感体验的巨大精神慰藉,它代表着一种人间真情的向往。
她在报纸上看到了有征文活动,就把文章以只管耕耘不管收获之势,随便投给了扬子晚报,两个月后获得扬子晚报“漫谈泰坦尼克号征文”一等奖。
那是一个长相丑陋的男研究生告诉她的。宁平时一般不看扬子晚报,偶尔无聊才在报栏看看,看到征文大赛启示的那次就是跑步累了,站操场边的报栏前随便扫了几眼,记下了那个报纸的地址。那天那个研究生看到宁,突然叫道,赵宁!你又获大奖了!一等奖!宁还一脸懵,没投什么奖啊?去期刊室找来报纸一看,原来是扬子晚报的。真是暗中看李李不明,无心讽詹詹还成!
这是宁十几年前的文章,千冢一字不改地放在这儿。看来宁真是挺有想法的。虽然思想和表述与现在的宁相比不可同日而语,但抓住了要害,好莱坞模式的媚俗与商业性被她看个底朝天。
且放这儿吧。请牢记:,免费最快更新无防盗无防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