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36. 速度

A+A-

    十二月中旬, 赞助的第一批实验器材下来了。珂冬根本没有时间高兴, 因为距离初赛只剩下不到一个月,而她的“感应者”还有诸多细节需要改进。

    赵扬等人得知他们初赛将对上的是整个华北赛区后,顿时有了棋逢对手的兴奋感:“当初我们在制药实验队的时候棋差一着输给了L大,这次珂冬你可得好好虐他们一把啊。”

    葛名远听罢大剌剌地:“你们放心, 我们生科的队伍铁定帮你们把场子找回来。”

    珂冬笑了笑,头也未抬道:“你们谁过来帮我分析一下模拟测试的数据?”

    “我!”

    “来了!”

    一群人围着珂冬的桌子, 对着显示屏上的模型计算起来。赵扬点着屏幕道:“‘感应者’的速度能更快一些吗?它的速度必须大于吃油菌, 否则赶不上吃油菌的繁衍速度。”

    “这是我们目前能做出来的最快的速度了。”珂冬推了推键盘, 无奈道, “要想减少‘感应者’和吃油菌的时间差,只能抑制吃油菌的繁衍速率。”

    不得不承认, 数年前R&D的水平就已高出他们不止一个层次。R&D培育出的第一代吃油菌无论在效率还是功能上都远胜于他们制作出的模拟体, 更别提以模拟体为基值进行测试的“感应者”。

    赵扬摇头:“我觉着最好不要抑制吃油菌的繁衍速率, 为了设计辅助功能而弱化已有的性能,损失太大。”

    丁泽想了想, :“我看了你们初版的WIKI, 避开了的‘感应者’速度……”

    姚菲芓抱着笔记本站在他们身后, 一边听他们讨论一边在键盘上敲:“需要我加上吗?十分钟的事儿。”

    “不是, 我的意思是, 初赛可以不谈速度么?”丁泽犹豫道, “避开速度, 只展示运行模式?”

    “不行。”珂冬一口否决,“速度是基础数据, 你不展示,评委也会提问。省内赛可能遇到不懂行的评委,但华北赛区都是高手,速度瑕疵藏不住的。”

    这个问题僵持不下,又不能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法。直到中午大家都解散去了食堂,珂冬还在电脑前忙碌。

    不能抑制持吃油菌,也不能避而不谈速度,那么只能提高“感应者”的速度。

    然而他们先前做出来的速度已经精细算到了他们所能达到的极致。

    珂冬在显示屏前静默了一会,而后从底下的抽屉里拿出一沓厚厚的草稿。

    她算再试一次,推翻原有数据,重新建立一次速度模型。

    推翻重来,虽然可能发现过程中遗漏的问题,但成功率不会超过10%,因为人是一种极其容易被记忆欺骗的生物,很难跳出固定的思维模式。

    珂冬没有犹豫,直接从最早的数据开始推演。她不觉得这是一项不划算的工程,10%的成功率已经不错,总好过她曾经见过的那些无数次的0%。

    不知过了多久,她伸了伸懒腰,转转脖子舒活僵掉的肩颈,再看窗外,日头不知何时已西斜。依稀记得,实验室里从寂静再到人声喧哗最后归为一片宁静,其间王磬还过来问了她一些事情。

    专注地做一件事时,时间是静止的。

    而当时间恢复流动,她意外地看到了搭着腿坐在她身后不远处的黎松。

    他仰靠着椅子,双臂交叉枕着后脑勺,就这么惬意地坐在那里,耐心地看着她算了又算,改了又改。

    实验室里只剩下了他们两个,夕阳的余晖透过窗子洒进来,在一排又一排的实验台上留下橘黄的光团。

    黎松的脚尖恰在其中一片暖色的光团中。

    “晚饭想吃什么?”他温和地看着她,“我们可以去外面吃,也可以吃我做的。不过现在有些晚了,如果想吃我做的,只能吃些简单的家常菜了。”

    珂冬恍惚了一瞬,肚子后知后觉地咕噜响了一声。

    “你午饭吃了什么?”黎松问。

    珂冬又是一愣。午饭?她一点印象也没有。

    黎松皱了皱眉头:“你没有吃午饭?”

    她愣着没话。

    “再怎么忙,也不能不吃饭。”他严肃起来,“珂冬,你以前忙实验的时候是不是都这样?”

    珂冬蓦地有些心虚。

    黎松一看她这表情就知道答案,抬手就要敲她脑瓜。可就在快要触到她的脑袋时,他的手下意识一顿,改为揉了揉她的发顶。

    她顶着被他揉乱的发,就这么心翼翼地瞅着他,好似他还会再补一记脑瓜蹦。

    他长叹一声:“走吧,我们去吃饭。”他真是拿她一点办法都没有。

    “我还没算完。”她声,过了会忍不住又道,“其实我挺想吃你做的饭。”

    他默了默,问:“你这里有能做饭的地方?”

    她的眼睛亮了亮:“楼上实验室有酒精灯,我去借过来?”

    咚的一声。珂冬捂住了脑袋,他果然还是敲下来了。

    黎松蹙眉:“酒精灯煮饭?你以前都是这样做的?你不知道工业酒精挥发产生毒素么?”罢又准备再敲一记。

    “没有没有!”珂冬赶紧,“我从来不用酒精灯煮东西。”因为她根本什么都不会煮。

    黎松气笑了:“那是因为你不会煮吧。”

    一语戳中,珂冬惊骇地看着他。

    他又是一声长叹,无奈道:“你坐着,我一会就回来。”

    黎松一会,就真的只是一会。珂冬还没来得及再算上两个步骤,他就提着一袋东西进了实验室。

    “过来吃。”他。

    珂冬听话地从电脑前起身,坐到一旁的桌子边。桌上摆好了热腾腾的清汤面。

    “按规矩实验室里不可以吃东西……”她掰开一次性筷子的时候声嘟嘟了一句。

    黎松挑眉:“我以为按规矩实验室里也不可以过夜。”

    珂冬立刻噤声。她以往常在实验室熬夜。

    温热的面条很快把她的胃充盈开来,暖意从胃部蔓延到她的四肢百骸,舒服极了。

    她吸溜着面条,看着黎松坐到了她的电脑前,拿着她的草稿看了起来。

    于是她忍不住和他起“感应者”的瓶颈。她知道他大多是听不懂的,但她就是想对他,断断续续,絮絮叨叨。

    有他在听,她便觉得开心。

    “留给我的时间不多了。”她有些惆怅,“可是每到这时候,看似完成的设计就会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不过早发现问题总是好过现场被评委问住。”问题是永远解决不完的,就像地球永远都在转动,科技和认知永远都在向前。

    末了她叹道:“R&D真的厉害,哪怕这么多年后的今天我也没有办法做出他们那样的成果。那个团队的核心人物一定是天才。”

    黎松却笑了:“你对天才的定义是什么?”

    珂冬一愣,脱口而出:“R&D。”

    “你知道他们为了筹备第一代试验菌花了多长时间吗?”黎松缓缓道,“从团队建立到第一个成果问世,他们花了五年。”

    珂冬怔住。

    “你看,他们花了这样长的时间建模、实验、推翻、再实验,最后才出来这么一个雏形。”他继续,“而你们只花了不到四个月,这本身就不具备可比性。你们没有输在速度上,你们败在了时间。”

    “珂冬,你并不比R&D中的任何一个人差。这个世界上确实存在天才,但只是凤毛麟角,更多的是有天赋且勤奋的人。百年世出一个天才破现有的陈规定律,而真正推动新纪元到来的就是这些天赋勤奋者。”

    珂冬默默地听着,忽而讷讷:“UAGM赛程只有一年而已。”可是R&D却准备了那么多年。

    “没错,UAGM只是一个比赛。”黎松笑了笑,“但比赛之外还有很多东西。”

    无意间一言,却犹如醍醐灌顶。

    黎松低下头继续看她的演算,还不忘提醒她:“专心吃面,不然它该凉了,吃完再……”

    他还没来及完,突然就被姑娘搂住了脖子。他诧异地转头,就见她双目放光地瞅着自己,黝黑的眸子明亮又灵动。

    “我吃完了。”她眨了眨眼,“你想什么?”

    他回神:“喔,我想你的演算在后半程出现了一个问题,应该就是这个误区导致你总是得不到想要的结果。”

    “这个。”他任她挂在他身上,抬手指了指密密麻麻的草稿中一个不起眼的数据。

    他等了一会,没等到她的回答,正要再开口,就听她叫了一声他的名字。

    “黎松。”

    “嗯?”

    “我好喜欢你啊。”

    作者有话要:

    谢谢姜姜大宝贝的两颗大雷(扯你脸皮)~

    谢谢夏天的尾巴的地雷,

    谢谢咕酱姑娘的地雷。

    Dante:被你突然断,我不记得接下来要跟你什么了。但是,下次能不能多来几次这样的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