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76. 疯狂的海岸
选题之初, 珂冬想过做捕食者。
感应者和捕食者都是当年R-3HDB菌事故的补救方案。所不同的是感应者通过引导吃油菌的运动路径从而使其避开无辜油田, 而捕食者则通过吞噬泛滥的吃油菌达到控制的效果。
当初赵扬和葛名远力主做捕食者,而珂冬最终选择了更为保守的感应者。
如今看到台上林奕哲呈现出来的捕食者,珂冬心内百味杂陈。难怪当初林奕哲见到她的感应者草图时要与她相约决赛。
大概那个时候,他就已经算让他的捕食者与她的感应者在阿姆斯特丹决赛对上一局了吧。
捕食者的效果比感应者更为显著且直观, 但捕食者做起来难度更大,需要考虑的因素也更多。林奕哲能把捕食者搬上展台, 除了胆子大, 还必须有过硬的实力。
此时此地, 林奕哲展示出来的捕食者几乎涵盖了珂冬所能想到的所有缺陷。屏幕上, 捕食者以极快的速度分裂、围攻吃油菌,并将其包吞到体内。短短几分钟, 模拟油田上遍布着的吃油菌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减少, 直至消失。
台下响起掌声的时候, 林奕哲的目光似有若无地飘过珂冬坐着的位置。
珂冬安静地坐着,与周围的参赛者一起鼓掌, 仿佛并没有接收到林奕哲的眼神讯号。
不仅赛场内掌声迭起, 场外看着液晶转播屏的其他参赛队员也不由自主鼓起了掌。这场展示确实做得漂亮。
只有葛名远几个急红了眼。
“完了, 怎么这都能撞上?”胖子痛苦地揪着头发。虽然两个人做的角度不同, 但针对的都是一个问题——如何化解吃油细菌引发的危机, 故而观众难免会将两个人的解决方案放到一起比较。林奕哲一看就是实力不俗的老队员, 珂冬一个新人, 能不能稳得住?
黎松看着屏幕,摸了摸下巴:“没有撞。珂冬做的不止是这个。”
“啥?”胖子没听懂, 葛名远也糊涂了。
黎松笑了笑:“就算撞了,珂冬做的这一个也未必比刚刚那个差。”
胖子和葛名远面面相觑。
“我有信心。”黎松。
王磬道:“嘘,珂冬要上台了。”
就算到了阿姆斯特丹决赛,上台展示的女队员依旧很少,故而珂冬上台后,场内场外很快就安静了下来。
当珂冬开WIKI,安静下来的观众再次躁动了起来。
珂冬微微翘了翘嘴角。她知道大家在惊叹什么,因为她第一次见到黎松的WIKI终稿时也是这样的反应。
评委席里有人忽然冒出了一句感叹:“上一次见到这样水准的WIKI,应该是R&D还在的时候了吧?”
当珂冬报出要展示的主题时,原本就已躁动的人群更加沸腾。台上这个姑娘,居然也做R-3HDB菌的解决方案。对R&D抱有别样情怀的参赛者早在林奕哲登台时就已热血澎湃,如今见又有一人也做这个方向,更是忍不住吹起了口哨。
更多的是好奇与玩味的目光:到底现在的这一个,与刚刚林奕哲的那一个,哪个更占上风?
珂冬刻意停顿了几秒,这才开始了她的展示。如今的感应者,比在华北赛区初赛那会儿要成熟了许多,而她自己也比半年前成长了不少,因此这一次的展示会更好。珂冬,加油。
做完基础展示后,珂冬正等着评委提问,突然评委席中有人饶有兴味地提议:“既然两支队伍都是做R-3HDB菌的解决方案,不如一起上台切磋一下?”
大家听到这个提议皆是一愣。
只听那位评委又道:“我们现场编写一个模拟情景,分别头放入感应者和捕食者的模型,看看哪个的效果好,你们觉得怎么样?”
在场的参赛者很快听明白了。这个临时变动使得单方展示变成了双方切磋,台下的观众瞬间兴奋起来。
场外,葛名远张大了嘴:“什么玩意儿?比赛流程还可以临时瞎改的吗?这些老外也太会玩了吧?”
王磬也觉得头疼:“也许决赛就是这么灵活?”
评委们简单交流了情景模拟的规则,转头对珂冬和林奕哲:“你们可以请你们的美工或编程人员一起上台。我们把模拟情景编写完成后,你们可以让你们负责WIKI的队友调试一下数据。”
全场再度兴奋起来,这大概是UAGM开赛以来第一次团体同台PK。
胖子面如土色地扭头看黎松:“松哥,你要不要进去啊?”这阵仗太吓人了。
黎松一言不发地看着场外大厅里的液晶显示屏。半晌,他压了压帽檐:“进去啊,为什么不?”
台上的珂冬也懵了好一会。直到评委让WIKI制作人员一起上台时,她才猛地惊醒。
让黎松上台?珂冬心里一咯噔。她早就觉察到黎松并不很喜欢来到这个展台,他每次出现在赛场都戴着个帽子,一副不愿碰见昔日同行的模样,如今却要让他上台,他愿意吗?
林奕哲的队友已经上台,珂冬身边却依旧空空荡荡。
她正焦灼,就见挤挤嚷嚷的场外进来了一个人。那人卫衣牛仔裤,一顶鸭舌帽,三步并两步跨上了台。
他走过来握了握她微微汗湿的手,笑着安抚:“别紧张。”
她一愣,声辩驳:“我不是因为比赛紧张,我……”我是因为你紧张。
他眯起眼笑了:“怎么,怕我不来?”
“你在台上,我怎么可能不来?”
评委席中有几个擅长编程的评委,他们很快将场景模拟好了。
“就一个场景。”评委笑眯眯地对台上两组队员道,“你们自己看着怎么调试数据。”
完整的场景通过投影放了出来。
那是一片位于海上的油田,东面有渔业养殖场和一座工厂,南面有一片作物带,油田四周有海洋生物出没。这一片海域正位于亚热带季风气候带,夏季有洋流从这一带穿过。
台下有惊叹声传来。这个场景模拟得相当可以啊。
珂冬皱着眉头看着显示屏上的场景。变量这么多,她没法预见将感应者投放到场景后会不会发生意外。
但现实环境就是这么复杂。如果要想让感应者投入市场,必须经过这一系列检验。
当年R&D合成的R-3HDB菌已经走到了投放市场那一步,那么他们一定也做了无数实际场景模拟。珂冬不由感慨,那支队伍在十年前就已经走得比她要远了。
珂冬瞥了眼另一台显示器前的林奕哲,发现他也皱了眉头,和队友声商量对策。
“想做哪些调整?”黎松问。
珂冬回神,出了几个数据。好在感应者只是个媒介,对周围环境造成的影响不会很大。
黎松挑了挑眉:“想好了?”
珂冬一愣。地形、鱼业、工业、农业……还有什么?她猛地抬眸:“洋流?”
黎松点了点头:“季节。”
珂冬醍醐灌顶,冬夏两季洋流的方向是反着的,感应者的速度要做两个备选。
“珂冬。”黎松,“感应者是跑不过捕食者的,慢一点不要紧,最重要的是把损失控制到最。”
珂冬迅速会意。
调试的时间到了。两边负责WIKI的队员都把数据编写好,投入了场景。
原本风平浪静的场景瞬间有了变化,捕食者以极快的速度分裂包抄,将意外泄露的吃油菌团团围住。捕食者已经开始吞噬吃油菌,而感应者才刚刚开始二次分裂。
一出场,感应者就落后了一截。
台下观赛的人无不替感应者捏了把汗:“哎呀快点儿啊。”
时间一分一秒过去,吃油菌蚕食石油的速度越来越慢。大部分吃油菌被捕食者吞噬,感应者也截住了相当一部分吃油菌。
当吃油菌被控制得差不多后,感应者引导着吃油菌往目标方向移动,最终回到了原点,由模拟的实验人员回收。而捕食者则停滞在了油田周围。
随着感应者和捕食者的数量越来越多,场景悄无声息地发生了变化。
“鱼,鱼死了!”台下有人叫了起来。
大家这才发现,捕食者中的某一元素随着数量激增而含量过高,导致了一部分海洋生物和海场里的鱼死亡。
林奕哲脸色有些不大好看。
这时候,季风带动洋流开始了运动。湍急的洋流阻住了正将吃油菌送回原地的感应者,一时间,大批感应者携带着吃油菌顺着洋流的方向飘去,偏离了既定目标。
珂冬“嘶”了一声,下意识攥紧了黎松的手:“怎么办?”
黎松却勾了勾唇:“不急,再看。”
洋流将感应者送到了东面的渔场和工厂。就在大家哀叹感应者也折戟沉沙时,渔场和工厂突然也出现了回收感应者的模拟实验人员。不仅如此,当洋流陡然变换方向时,南面海岸也适时地出现了模拟人,妥妥地将感应者和吃油菌回收。
台下被屏幕上连番冒出来的人儿吓了一跳,惊讶过后不由惊叹,那姑娘不错啊,这都给预测到了。
珂冬也惊讶。她转头看黎松:“你什么时候加上去的?”
黎松扬眉:“改数据的时候。”
珂冬忍不住笑了。
评委模拟的洋流来势汹汹,不仅冲走了感应者,也卷走了浮在油田表面的捕食者。
捕食者抵达工厂后不久,工厂突然亮起了红色警报灯。
“怎么回事?”大家懵了。
突然有人看出了端倪:“那是一家生产洗洁精的工厂!”
一语惊醒梦中人,全场一阵爆笑。洗洁精的功效与吃油菌异曲同工,都吸纳油渍。捕食者误将洗洁精当做了吃油菌,于是疯狂繁殖吞噬。不到一会儿功夫,捕食者吃空了半个洗洁精加工厂。
珂冬目瞪口呆。这是什么坑人设定,简直有毒!
黎松笑着摸了摸下巴,抬眸看向评委席,视线无意间与席上的光头评委安德烈对了个正着。
安德烈似乎注意他很久了,见他望了过来,于是很大方地冲他扬起了笑脸。
黎松眼皮一跳,若无其事地将目光收了回来。
眼下模拟场景已经失控:东岸南岸没隔几秒就要弹起一个白色人儿回收感应者,仿佛一个个自动靶子,弹起落下、落下弹起。海面上漂浮的死鱼越来越多,工厂的红色警报灯闪个不停。更要命的是设计这个场景的人还添加了声音仿真系统,洗洁精工厂呜呜呜的警报声响彻了整个礼堂。
场外观赛的葛名远早已呆掉了:“每年UAGM都这么搞的吗?还是就咱碰上了?”
珂冬哭笑不得。不过她早就做好了心理建设,这一趟就是来学习的,胜负无所谓。
谁知黎松忽然凑近她耳边,:“要不咱拯救一下疯狂的海岸吧。”
“嗯?”珂冬还没明白什么意思,就见黎松拉着她的手,带着她触上了屏幕的方向键。
随着方向键的移动,又一批感应者被投放到了这片海域中,乘着洋流去往东岸。感应者迅速感应到了捕食者体内的吃油菌,借着对吃油菌的感应,进而控制住了捕食者。
一个又一个感应者引导着捕食者来到目标地点。等候多时的模拟人儿弹了起来,将感应者和捕食者一起回收。
很快,死鱼不再增多,工厂的警报声停了。
场面反转得如此戏剧性,场内场外的观赛者情不自禁鼓起掌来,掌声和口哨声飞遍了礼堂。
珂冬尤未回神,便见黎松转头对着她笑。他的笑容桀骜又痞气,一如初赛结束那晚,他撺掇她挑衅灰麻杆时的模样。
“看,这就是媒介。”他的声音依旧温柔又平和,“最基础的东西,也是最好用的东西。”
作者有话要:
剧透君:
谜底倒计时。
剩下的就是谈情爱了。
“情”不单单是爱情。